在Facebook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关注我们,随时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简体字版
-> -> -> 学部二

《学部二》

电子图书馆

叙经典

电子图书馆
1 叙经典:
《释名》曰: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

2 叙经典:
《白虎通》曰:五经何谓也?《易》、《尚书》、《诗》、《礼》、《乐》也。古者以《易》、《书》、《诗》、《礼》、《乐》、《春秋》为六经,至秦焚书,《乐经》亡,今以《易》、《书》、《诗》、《礼》、《春秋》为五经,又《礼》有《周礼》、《仪礼》。

3 叙经典:
《礼记》曰:三礼,《春秋》有《左氏》、《公羊》、《谷梁》曰三传,与《易》、《书》、《诗》通数,亦谓之九经。

4 叙经典:
《文心雕龙·宗经篇》曰: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

5 叙经典:
《礼记·经解》曰: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6 叙经典:
《左传》曰: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7 叙经典:
《春秋演孔图》曰:作法五经,束之天地,稽之图象,质于三王,施之四海也。

8 叙经典:
《汉书》曰:六艺之文,乐以和神,诗以正言,礼以明体。

9 叙经典:
范晔《后汉书》曰:马融尝欲训左氏,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精而不博,郑博而不精,既博既精,吾何加焉?”
又曰:桓荣受朱普学章句四十万言,及荣入授显宗,减为二十三万言。却复删省,定成十二万言。由是有桓君大、小太常章句。

10 叙经典:
《后汉书》曰:许慎字叔重,性淳笃,少博学。马融常推敬之。时人谓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初,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五经异义》,传于世。

11 叙经典:
《晋书》曰:刘殷有七子,五子各授一经,一子授《太史》,一子授《汉书》,一门之内七业俱兴。

12 叙经典:
《齐书》曰:臧荣绪常以宣尼庚子日生,其日陈五经拜之,自号“被褐先生”。

13 叙经典:
《唐书》曰:长庆中,上谓兵部侍郎薛放曰:“为学,经史何先?”放对曰:“经者,古先圣之至言,多仲尼所发明,皆天人之极致,诚万代不刊之典也。史则历纪成败,杂书善恶,各录当时之事,亦是鉴其兴亡;然得失相参,是非无所准的,固不可以典籍为比论也。”上曰:“六经所尚不一,至学之士,白首不能尽通,如何得其要乎?”对曰:“《论语》者,六经之精华;《孝经》者,人伦之大本。穷理执要,真可谓圣人至言。是以汉朝《论语》首列学官,光武令虎贲之士皆习《孝经》,玄宗亲为《孝经》注解,皆使当时大理,海内久安。人知孝节,气感和乐之所致也。”上曰:“圣人以孝经为至德要道,其信然矣。”
又曰:玄宗时,国子司业李元瓘上言:“《三礼》、《三传》及《毛诗》、《尚书》、《周易》等并圣贤微旨,生人教业必事资,经远则斯道不坠。今明经所习,务在出身,咸以《礼记》文少,人皆竞读。《周礼》经邦之轨则,《仪礼》庄敬之楷模,《公羊》、《谷梁》历代崇习,今两监及州县以独学无友,四经殆绝。既事资训诱,不可因循,即望四海均习,九经该备。”从之。
又曰:文宗每对宰臣,未尝不深言经学。李石因奏施士丐《春秋》可读。上曰:“朕尝览之。穿凿之学,贵为异同耳。学者如凿井然,得美水则已,何必辛苦旁求,然后为得也?”

14 叙经典:
《广雅》曰:《三坟》,分也;论三才之分,天、地、人之治,其体有三也。《五典》,镇也;制作教法,所以镇之上下,其等有五。《八索》,著素王之法,若孔子者,圣而不王,制此法者有八也。《九丘》者,丘,区也,别九州土气,教化所宜施者也。此皆三王以前,上至羲皇时书也。今皆亡,惟《尧典》在。《易》,变易也。《礼》,体也,得事体也。《诗》,志所之也;敷布其义谓之“赋”,事类相比似谓之“比”,言王政事谓之“雅”,称颂成功谓之“颂”,随作者之志而别名之也。《尚书》,上也;以尧为上始,而书其时事。《春秋》,冬夏终而岁成,春秋书人事,卒岁而究备;春秋温凉,中象政和也,故举以为名也。《国语》,记诸国君臣相与言语,谋议之得失也。

15 叙经典:
《庄子》曰:《诗》以导志,《书》以导事,《礼》以导行,《乐》以导和,《易》以导阴阳,《春秋》以导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导之。皆导古之人陈迹耳,而后不能常称哉。
又曰: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以为文矣。干七十君,论先王之道,时周、邵之迹,一无所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耶!”老子曰:“幸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道哉!”
又曰:孔子见聃不许,于是翻翻,堆聚之貌。十二经以说老聃,聃曰:“愿闻其要也。”

16 叙经典:
《孟子》曰: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王者,诸圣王者也。太平道衰,王迹止息,颂声不作,曰《诗》亡。《春秋》拨乱作衰。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17 叙经典:
《淮南子》曰:五行异气而皆和,六艺异科而皆道。温惠淳良者,《诗》之风也;纯元敦厚者,《书》之教也;清净条达者,《易》之义也;恭俭揖让者,《礼》之为也;宽和简易者,《乐》之化也;刺讥辩议者,《春秋》之靡也。故《易》之失也鬼,《乐》之失也淫,《诗》之失也愚,《书》之失也劫,《礼》之失也乱。此六者,圣人兼用而裁制之。
又曰:玉石之相类者,惟良工能识之;书传之微者,惟圣人能论之。

18 叙经典:
扬子《法言》曰:或问《周官》曰立事,《左氏》曰品藻。
又曰:书不经,非书也。
又曰:虞夏之书,浑浑尔;深大。商书,灏灏尔;夷广。周书,噩噩尔;不阿附下。下周者,其书憔悴乎!下周者秦,言酷烈也。
又曰:好书不能要诸仲尼书肆也。李轨注曰:卖书市。
又曰:说天者莫辨乎《易》,说事者莫辨乎《书》,说体者莫辨乎《礼》,说志者莫辨乎《诗》,说理者莫辨乎《春秋》。
又曰:或问:“圣人之经不可使易知欤?”曰:“不可。天俄而可度,则其覆物也浅矣;地俄而可测,则其载物也薄矣。大哉,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

19 叙经典:
《抱朴子》曰:正经为道德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犹北辰之佐三辰,林薄之裨高岳也。
又曰:隐士以《三坟》为金玉,《五典》为琴筝,讲肆为锺鼓,百家为笙簧。

20 叙经典:
孔融《与诸卿书》曰:郑康成多臆说,人见其名学,谓有所出也。证案大较,要在五经四部书,如非此,文近为妄矣。若子所执以为郊天鼓,必当麒麟之皮;写《孝经》本当曾子家策乎?

21 叙经典:
颜延之《庭诰》曰:观书贵要,观要贵博,博而知要,万流可一。咏歌之书,取其连类合章,比物集句,采风谣以达民志,《诗》为之祖。褒贬之书,取其正言晦义,转制衰王,微辞丰旨,贻意盛圣,《春秋》为上。《易》首体备,能事之渊,马、陆得其象数而失其成理,荀、王举其正宗而略其数象。四家之见,虽各有所志,总而论之,情理出于微明,气数生于形分。然则荀、王得之于心,马、陆取之于物,其芜恶迄可知矣。夫象数穷则太极著,人心极则神功彰,若荀、王之言《易》,可谓极人心之数者也。

22 叙经典:
郑玄《六艺论》曰:《诗》者,弦歌讽喻之声也;《礼》者,序尊卑之,制崇让合敬也;《春秋》者,古史所记之,制动作之事也。

23 叙经典:
桓谭《新论》曰:《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古文《尚书》旧有四十五卷,为十八篇。古粗《礼记》有四十六卷。古《论语》二十一卷。古《孝经》一卷,二十章,千八百七十二字,今异者四百馀字。盖嘉论之林薮,文义之渊海也。

24 叙经典:
苏子曰:立君臣,设尊卑,杜将渐,防未萌,莫过乎《礼》;哀王道,伤时政,莫过乎《诗》;导阴阳,示悔吝,莫过乎《易》;明善恶废兴,吐辞令,莫过乎《春秋》;量远近,赋九州,莫过乎《尚书》;和人情,动风俗,莫过乎《乐》;治刑名,审法术,莫过乎商、韩;载百王,纪治乱,莫过乎《史》、《汉》。孟轲之徒,溷淆其间,世人见其才易登,其意易过,于是家著一书,人书一法,雅人君子投笔砚而高视。

25 叙经典:
傅子曰:《诗》之《雅》《颂》,《书》之《典》《谟》,文足以相副,玩之若近,寻之若远,浩浩焉,文章之渊府也。

26 叙经典:
袁准《正论》曰:公羊高道听涂说之书,欲以乡曲之辩,论圣人之经,非其任也。

27 叙经典:
《潜夫论》曰: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烛;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籍。

28 叙经典:
《物理论》曰:夫《五经》则海也,他传记则四渎也,诸子则泾渭也,至于百川沟洫畎浍,茍能通阴阳之气,达水泉之流,以四海为归者,皆溢也。

29 叙经典:
孙绰子曰:衔辔衡轭,无心于马,而所以御马;典籍礼度,无心于治,而所以为治。
又曰:典籍文章之言也,治出于天,辞宣于人。

30 叙经典:
杜子《新语》曰:众儒睹《春秋》之记录政之失得,以立正义,以为圣人起当复作《春秋》也,自通士若太史公,亦以为然。余谓之否;夫圣贤所陈皆同,取道德仁义以为奇论异文,而俱善可观;犹人食皆用鱼肉菜菇以为生熟异和,而复俱美也。

31 叙经典:
《博物志》曰:圣人制作曰经;贤曰著述,曰记,曰章句,曰解,曰论,曰读。

32 叙经典:
《文心雕龙》曰: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启耀,于是《易》张十翼,《书》标七观,《诗》列四始,《礼》正五经,《春秋》五例,义既埏乎性情,辞亦匠乎文理,故能开学养政,昭明有融。然而道心惟微,圣谟卓绝,墟宇重峻,吐纳者深,譬万钧之鸿锺,无铮铮之细响矣。夫《易》惟谈天,入神致用,故《系》称旨远辞文,言中事隐,韦编三绝,固哲人之骊渊也。《书》实纪言,而诰训茫昧,通乎《尔雅》,则文意晓然,故子夏叹书,“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诗》主言志,诂训周书,摛风裁兴,藻词谲喻,温柔在诵,最附哀矣。《礼》以立体据事,章条纤曲,执而后显,采掇片言,莫非宝也。《春秋》辨理,一字见义,五石六鶂,以详备成文,雉门两观,以先后显旨,婉章志晦,源已邃矣。《尚书》则览文如诡,而寻理则畅;《春秋》则观辞立晓,而访义方隐;此圣文殊致,表里之异体者也。

URN: ctp:taiping-yulan/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