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经》

Books referencing 《经》 Library Resources
经上:
毕云:“此翟自著,故号曰经,中亦无‘子墨子曰’云云。按宋潜溪云‘上卷七篇号曰经,中卷、下卷六篇号曰论。’上卷七篇则自亲士至三辩也。此经似反不在其数。然本书固称经,词亦最古,岂后人移其篇第与?唐、宋传注亦无引此,故讹错独多不可句读也。”案:以下四篇,皆名家言,又有算术及光学、重学之说,精眇简奥,未易宣究。其坚白异同之辩,则与公孙龙书及《庄子·天下》篇所述惠施之言相出入。《庄子》又云:“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己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庄子所言即指此经。晋书鲁胜传注《墨辩叙》云“墨辩有上下经,经各有说,凡四篇,与其书众篇连第,故独存”,亦即此四篇也。《庄子·骈拇》篇又云“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据庄子所言,则似战国之时墨家别传之学,不尽墨子之本恉。毕谓翟所自著,考之未审。凡经与说,旧并旁行,两𢧵分读,今本误合并写之,遂掍淆讹脱,益不可通。今别考定,附著于后,而篇中则仍其旧。

1 经上:
故,所得而后成也。毕云:“《说文》云‘故,使为之也。’或与固同。事之固然,言已得成也。”案:此言故之为辞,凡事因得此而成彼之谓。墨子说与许义正同。毕疑或与固同,失之。张惠言云“故者,非性所生,得人为乃成”,尤误。

2 经上:
体,分于兼也。周礼天官叙官,郑注云“体,犹分也。”《说文·秝部》云“兼,并也。”盖并众体则为兼,分之则为体。毕云:“《孟子》云‘有圣人之一体’。”

3 经上:
知,材也。此言智之体也。毕云:“言材知。”张云:“知读智。”俞云:“《经说上》曰‘知也者,所以知也’,所以知者,即智也。《淮南子·主术》篇‘任人之才,难以至治’,高诱注曰‘才,智也。’才与材通,才训智,故智亦训材。”

4 经上:
虑,说文·心部》云“虑,谋思也。”求也。毕云:“谋,虑有求。”

5 经上:
知,接也。张云:“知读如字。”案:张说是也。此言知觉之知。《淮南子·原道训》云“感而后动,性之害也;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毕云“知以接物”。杨葆彝云:“《庄子·庚桑楚》篇‘知,者接也’。”

6 经上:
𢜔,明也。“𢜔”,旧本讹“恕”。毕云“推己及人故曰明”,张云“明于人己”,并非是,今从道藏本、吴钞本作“𢜔”。顾云:“𢜔,即智字。”案:顾说是也。此言知之用。周礼大司徒,郑注云“知明于事”。

7 经上:
仁,体爱也。国语·周语》云“博爱于人为仁”,《说苑修文》篇云“积爱为仁”。张云“以爱为体”。

8 经上:
义,利也。·昭十年传》云“义,利之本也。”孝经唐明皇注云“利物为义。”毕云:“《》曰:‘利者义之和’。”

9 经上:
礼,敬也。乐记》云“礼者殊事合敬者也”。

10 经上:
行,为也。经说上》云:“志行为也”。

11 经上:
实,荣也。毕云:“实至则名荣。”

12 经上:
忠,以为利而强低也。毕云“言以利人为志而能自下。”张云“‘低’当作‘氐’。氐,根也,《》曰‘维周之氐’。”案:毕、张说并非也。“低”疑当为“君”,“君”与“氐”篆书相似,因而致误“氐”,复误为“低”耳。忠为利君,与下文孝为利亲,文义正相对。《荀子·臣道》篇云“逆命而利君谓之忠”,又云“有能比智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案此云强君,与荀子义同。以为利,即解大患,除大害,尊君安国之事也。

13 经上:
孝,利亲也。贾子·道术》篇云“子爱利亲谓之孝”。

14 经上:
信,言合于意也。言言与意相合,无伪饰。张云“不欺其志”。

15 经上:
佴,自作也。毕云:“《说文》云‘佴,佽也’,此云自作,未详也。”俞云:“‘作’,疑‘佐’字之误。《尔雅·释言》‘佴,贰也’。佐与贰义相近,‘作’‘佐’形似,又涉下文有三‘作’字,故误耳。”案:“作”,疑当作“仳”。《经说上》有“仳”字,即“比”之借字。佴、比并训次。言自相次比,是谓之佴。说云“与人遇人众循”,即相次比之意也。《节葬下》篇云“佴乎祭祀”,亦次比之义。俞说未塙。

16 经上:
毕云:“字书无此字。”诒让案:《孟子》“睊睊胥谗”,孙奭音义云“睊,一作。”“”“睊”“狷”并同声假借字。作嗛也。洪云:“字书无字,当与涓字同义。《说文》‘涓,小流也’,故此云‘作嗛’也。嗛即慊字。”案:“”当为“狷”之借字,字又作“狷。”《论语》云“狷者有所不为也”,故《经说上》云“为是之诒彼也,弗为也。”“狷”,《孟子》作“狷”,同。作“嗛”者,国策魏策高注云“嗛,快也。”言狷者洁己心自快足。“嗛”古或借“谦”“慊”为之。大学“自谦”,郑注云“谦读为慊。慊之言厌也。”洪以为涓,非。读嗛为慊,则于义可通,然非厌足之本字也。

17 经上:
廉,作非也。毕云:“廉察之廉。作,与狙声近。言狙伺。”案:“廉,作非”,与上文“,作嗛”文例同,则不当如毕读。“廉”疑当作“慊”。慊,恨也。作非,谓所为不必无非。故说云“己惟为之,知其𦖷也。”

18 经上:
令,不为所作也。毕云:“言使人为之,不自作。”

19 经上:
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毕云:“谓任侠。《说文》云‘甹侠也’。三辅谓轻财者为甹。甹与任同。”

20 经上:
勇,志之所以敢也。贾子·道术》篇云“持节不恐谓之勇”。毕云“敢决”。张云:“志得勇乃敢。”

21 经上:
力,刑之所以奋也。毕云:“刑同形,言奋身是强力。”张云:“形以力奋。”

22 经上:
生,刑与知处也。毕云:“刑同形,言人处世惟形体与知识。”张云:“形体有知是生也。”案:此言形体与知识,合并同居则生,毕、张说并未憭。

23 经上:
卧,知无知也。毕云:“卧而梦,似知也,而不可为知。”案:知即上“生形与知处”之知,言知识存而卧时则无知也。毕谓梦知,则失之。

24 经上:
梦,卧而以为然也。说文》云“㝱,寐而有觉也。”梦不明也,经典通假“梦”为“㝱”。毕云:“言梦中所知以为实然。”

25 经上:
平,句知无欲恶也。说文·兮部》云“平,正也。”谓欲恶两忘。

26 经上:
利,所得而喜也。毕云“谓梦所见”,误。

27 经上:
害,所得而恶也。

28 经上:
治,求得也。毕云:“言事既治,所求得。”

29 经上:
誉,明美也。国语晋语韦注云“明,箸也。”言箸人之善。

30 经上:
诽,明恶也。

31 经上:
举,拟实也。说文·手部》云“拟,度也”,谓量度其实而言之。张云:“以名拟实。”

32 经上:
言,出举也。谓举实而出之口。张云:“言出名实。”

33 经上:
且,毕云:“旧衍一‘且’字,以意删。”言然也。

34 经上:
君、臣、萌,毕云:“疑同名,或同氓。”钮云“萌即氓字,上文已娄见。”案:钮说是也,详《尚贤上》篇。通约也。谓尊卑上下等差不一,通而约之,不过此三名。故说云“君以若名者也”。张云“君所以约臣民”,疑非。

35 经上:
功,利民也。

36 经上:
赏,上报下之功也。

37 经上:
罪,犯禁也。

38 经上:
罚,上报下之罪也。

39 经上:
同,说作“侗”,通。异而俱于之一也。之一,犹言是一。谓合众异为一。

40 经上:
久,弥异时也。王云:“弥,遍也。”毕云:“言不易其时,故曰久”,非。

41 经上:
宇,弥异所也。旧本“宇”误“守”。毕云:“言不移其所,故曰守。”王引之云:“毕说非是。案‘守’当为‘宇’,字形相似而误。弥,遍也。宇者,遍乎异所之称也。《经说上》解此云‘宇,东、西、南、北’,东西南北可谓异所矣,而遍乎东西南北,则谓之宇。故曰‘宇,弥异所也。’高诱注淮南原道篇云‘四方上下曰宇’,蔡邕注典引云‘四表曰宇’,四表即东西南北也。”案:王说是也,今据正。

42 经上:
穷,或有前不容尺也。有前,谓有端也。《经说上》云“尺前于区穴而后于端”。盖以布幅为喻,自端至尺为半,不容尺,谓不及半,明其易穷也。

43 经上:
尽,莫不然也。

44 经上:
始,当时也。

45 经上:
化,徵易也。杨云:“验其变易也。”张云“徵之言转”,未塙。

46 经上:
损,说文·手部》云“损,减也。偏去也。毕云:“言损是去其半。”

47 经上:
大益。无说,未详其义。此与前云“损,偏去也”损益义似正相对。疑谓凡体损之则小,益之则大也。以旁行句读次第校之,疑当在“巧转则求其故”句上,错箸于此,而又佚其说耳。

48 经上:
儇稹秪。吴钞本作“祗。”毕云:“‘稹’,《经说上》作‘昫’。”诒让案:当为“环俱柢”,皆声之误。“俱”,说作“昫”,音亦相近。“秪”,说作“民”,当作“氐”,即“柢”之省。《尔雅·释言》云“柢,本也。”《毛诗节南山传》云“氐,本。”是二字义同。凡物有专则有本,环之为物,旋转无专,若互相为本,故曰俱柢。

49 经上:
库,卢云:“‘库’疑‘㢓’,与‘障’同。见下文。”易也。洪云:“‘易’当是‘物’字之讹。库者,物所藏也。”案:此当从卢校作“㢓”。《经说下》“景㢓”,字亦误“库”,可证。但说无易,义未详。洪说缘误为训,不足据。

50 经上:
动,或从也。“从”当作“徙”。《经下》篇云“宇或徙”,此与彼文义正同。彼“徙”字今本亦讹为“从”,可证。《说文·辵部》云“(徙),(迻)也”。“或”,当为“域”之正字。或徙,言人物迻其故所处之地域,是动之理也。详经下。

51 经上:
止,谓事历久则止。以久也。毕云:“以同已。”张云:“止以久生。”案:毕说是也。

52 经上:
必,说文·八部》云“必,分极也。不己也毕云:“言事必行。”

53 经上:
平,同高也。诗小雅伐木,郑笺云:“平,齐等也。”毕云:“言上平。”陈澧云:“此即《海岛算经》所谓‘两表齐高’也。又几何原本云‘两平行线内,有两平行方形,有两三角形,若底等,则形亦等’,其理亦赅于此。”案:陈说是也。洪颐烜谓“高”当是“亭”之讹,非。

54 经上:
同,长以相尽也。卢文弨云:“‘’,古文正,亦作‘●’。”毕云:“正即正字。唐大周石刻‘投心●觉如此’。”诒让案:集韵四十五劲云“正唐武后作●”,亦见唐岱岳观碑。张云:“以,与也。长与正相尽,是较之而同。”陈云:“按几何原本,有两直线,一长一短,求于长线减去短线之度。其法以两线同辏圜心,以短线为界作圜,与长线相交,即与短线等。此即所谓以正相尽也。云以正者,圜线与两直线相交,皆成十字也。”

55 经上:
中,同长也。毕云:“中孔四量如一。”张云:“从中央量四角,长必如一。”俞云:“《尔雅·释言》‘齐,中也’,是中与齐同义,故以同长释之。”陈云:“说云‘中,自是往相若也。’按几何原本云‘圜界至中心,作直线俱等’。”

56 经上:
厚,有所大也。张云:“大乃厚。”陈云:“说云‘厚惟无所大’。按几何原本云‘面者止有长有广’。盖面无厚薄,言厚必先有面之长、广,故云有所大也。其说云‘无所大’者,谓但言厚则无以见其长广也。”案:陈说非是。此云“有所大”者,谓万物始于有形,既有而积之,其厚不可极。说云“无所大”者,言无为有之本,有因无生,则因无而积之,其厚亦不可极。此皆比儗推极之语。说与经辞若相反,而意实相成也。《庄子·天下》篇“惠施曰: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释文引司马彪云“物言形为有,形之外为无,无形与有形相为表里,故形物之厚,尽于无厚,无厚与有,同一体也,其有厚大者,其无厚亦大。高因广立,有因无积,则其可积因不可积者,苟其可积,何但千里乎?”惠子语亦与此经略同。

57 经上:
日中,南也。经说上无说。“”亦“正”字。中国处赤道北,故日中为正南。张云:“日中则景正表南。”

58 经上:
直,参也。亦无说。毕云:“《说文》云‘直,正见也’。《论语》‘子曰:立则见其参于前’。”陈云:“此即《海岛算经》所谓‘后表与前表参相直’也。”

59 经上:
圜,一中同长也。毕云:“一中言孔也,量之四面同长。”张云:“立一为中,而量之四面同长,则圜矣。”邹伯奇云:“即几何言圜面惟一心,圜界距心皆等之意。”陈云:“几何原本云‘圜之中处为圜心’。一圜惟一心,无二心,故云一中也。同长义见前。”刘岳云云“此谓圜体自中心出径线至周等长也。”

60 经上:
方,柱隅四欢也。“欢”,吴钞本作“驩”,疑皆“杂”之误。《吕氏春秋·论人》篇云“圜周复杂”,高注云“杂,犹匝。”《淮南子·诠言训》云“以数,杂之寿”,高注云“杂,帀也。”《周髀算经》云“圆出于方”,赵爽注云“方,周匝也。”周易乾凿度,郑康成注云“方者,径一而匝四也。”此释方形为柱隅四杂者,谓方柱隅角四出。而方幂,则四围周帀,亦即算术方一周四之义。方周谓之杂,犹《吕览》谓圜周为杂矣。《杂守》篇云“堑再杂”,与此四杂义正同。《说苑修文》篇云“如矩之三杂、规之三杂,周则又始,穷则反本也”,彼云“矩三杂”,疑当作“矩四杂”。古书“三”“四”字,积画多互讹。毕云:“‘欢’疑‘维’字。”张云:“欢,亦合也。”刘岳云云:“此谓方体四维皆有隅,等面、等边、等角也。”案:毕、张、刘说似并未塙。淮南子天文训高注云“四角为维”,若作“维”,则与柱隅义复,不若“四杂”之切也。

61 经上:
倍,为二也。毕云:“倍之是为二。”杨云:“即加一倍算法。”

62 经上:
端,体之无序而最前者也。毕云:“序,言次序。《说文》云‘专,物初生之题也’。”张云:“无序,谓无与为次序。”王引之云:“‘序’当为‘厚’,《经说上》云‘端。仳:两有端而后可。次:无厚而后可。’是其证也。无厚者,不厚也。训端以无厚者,凡物之见端其形皆甚微也。‘厚’与‘序’隶书相似而误,说见非攻下篇。”陈云:“说云‘端,是无同也’。按端即西法所谓点也。体之无序,即西法所谓线也。序如东序西序之序,犹言两旁也。几何原本云‘线有长无广’,无广是无两旁也,又云‘线之界是点’,点是线之尽处,是最前也。又云‘直线止有两端,两端之间上下更无一点’,是无同也。”案:诸说不同,王说义据最精,而与说不甚相应。《经说下》“仳:两有端而后可”二句,则非此经之说,无从质定。依毕、张说,则“序”当为“叙”之假字。谓端最在前,无与相次叙者。故说云“端是无同也”,似与说义尤合。《鲁胜墨辩叙》云“名必有分,明分明莫如有无,故有无序之辩”,盖即指此文。是晋时所传墨子亦作“无序。”两义未知孰是,姑并存之。陈以点释端,甚精,而训序为旁,则亦未得其义。

63 经上:
有闲,中也。毕云:“闲隙是二者之中。”陈云:“说云‘有闲,谓夹之者也。’闲,谓夹者也。按几何原本云‘直线相遇作角,为直线角’,又云‘在多界之闲为形’,皆是有闲也,线与界夹之也。”

64 经上:
闲,不及旁也。闲,谓中空者,即上“有闲中也”之义。张云:“不及于旁,谓隙中。”毕云“言闲偞”,误。

65 经上:
纑,闲虚也。卢云:“纑犹坟垆之垆。”王引之云:“卢说非也。纑乃栌之借字。《经说上》云‘纑,闲虚也者,两木之闲,谓其无木者也’,则其字当作‘栌’。众经音义卷一引三仓云‘栌,柱上方木也’,栌以木为之。两栌之闲则无木,故曰‘栌,闲虚也’者,两木之闲谓其无木者也。”陈云:“按《九章算术》刘徽注云‘凡广从相乘谓之幂’,即此所谓纑也。又《海岛算经》云‘以表高乘表闲’,李淳风云‘前后表相去为表闲’,即所谓两木之闲无木者。”案:王、陈二说不同,王说近是。“纑”“栌”同声假借字。文选魏都赋李注引《说文》云“欂栌,柱上枅也”,礼记明堂位,郑注作“欂卢”,《释名·释宫室》云“卢在柱端,如都卢负屋之重也”,欂栌单举之则曰栌。《淮南子·主术训》云“短者以为朱儒枅栌。

66 经上:
盈,莫不有也。《广雅释诂》云“盈,满也。”

67 经上:
坚白,不相外也。此即公孙龙坚白石之喻。不相外,言同体也,详经说上。

68 经上:
撄,相得也。庄子大宗师释文引崔撰云“撄,有所系著也。”毕云:“《玉篇》云‘撄,结也’。”杨云:“撄,引也。几何原本所谓线相遇也。”案:杨说亦通。

69 经上:
似,有以相撄,有不相撄也。“似”当依说作“仳”,形近而误。仳与比通,言相合比者,有相撄。相次比者,不相撄。故下文云“次,无闲而不相撄也。”

70 经上:
次,无闲而不撄撄也。张云:“‘撄’衍字。无闲乃得不相撄而相次。”案:“撄撄”当作“相撄”,非衍文。言两物相次,则中无闲隙,然不相连合,故云不相撄也。

71 经上:
法,所若而然也。荀子不苟篇杨注云“法,效也。”毕云:“若,顺。言有成法可从。”张云:“若如。”

72 经上:
佴,所然也。吴钞本无“然”字。毕云:“然犹顺,佴之言贰,或为尔字假音。《说文》云‘尔,必然也’。”案:《尔雅·释言》云“佴,贰也”,郭注云“佴次为副贰”,次贰与顺义近。毕疑为尔之假音,则非。

73 经上:
说,所以明也。经说上》无说。《说文·言部》云“说,说释也,一曰谈说。”谓谈说所以明其意义。毕云“解说”。

74 经上:
攸不可,尔雅·释言》云“攸,所也”,然说无攸义。杨云:“‘攸’,《经说》作‘彼’。”张云:“‘攸’当为‘彼’。”案:张校是也。下文“辩争彼也”,“彼”今本亦或作“攸”,是其证。两不可也。言既有彼之不可,即有此之不可,是彼此两皆不可也。

75 经上:
辩,争彼也。“彼”,吴钞本作“攸”。辩胜,毕云:“读如胜负。”当也。毕云“读如‘当意’。”

76 经上:
为,穷知而𠐴于欲也。毕云:“言知之所到而欲为。𠐴同悬。”张云:“𠐴,犹系也。为必由知,而为之则系于欲。”案:此言为否决于知,而人为欲所县系,则知有时而穷。义详《经说上》。毕、张说未析。

77 经上:
已,成、亡。张云:“已有二义。”

78 经上:
使,谓、故。“谓”,吴钞本作“为”,非。张云:“使有二义。”毕云:“《说文》云‘故,使为之也’。”

79 经上:
名,达、类、私。张云:“名有三义。”

80 经上:
谓,移、举、加。张云:“谓有三义。”

81 经上:
知,闻、说、亲。毕云:“‘闻’旧作‘闲’,据经说上改。”案:言知有此三义。

82 经上:
闻,传、亲。“传”,道藏本、吴钞本并误作“博”。张云:“闻有二。”

83 经上:
见,体、尽。张云:“见有二。”钮树玉云:“疑当见体为句”,失之。

84 经上:
合,、宜、必。张云:“合有三。”

85 经上:
权利,且恶权害。大取篇云:“于所体之中,而权轻重之谓权。权非为是也,亦非为非也。权,正也。断指以存掔,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且”字疑衍。

86 经上:
为,存、亡、易、荡、治、化。张云:“为有六。”

87 经上:
同,重、体、合、类。张云:“同有四。”

88 经上:
异,二、不体、不合、不类。旧本“体”上脱“不”字,今依毕校补。吴钞本亦不脱。张云:“异有四。”

89 经上:
同异交得谓言语同异,各得其义。放有无。张云:“‘放’,疑‘于’字之误。有无相交则得同异”案:张说非是。“放”疑当为“知”。说云“恕有无”。“恕”当为“𢜔”之讹,知𢜔字同。

90 经上:
闻,耳之聪也。《经说上》无说,疑有缺佚。

91 经上:
循所闻而得其意,毕云“循,犹云从”。心之察也。无说。毕云“‘之’,旧作‘也’。据下文改”。

92 经上:
言,口之利也。无说。

93 经上:
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无说。《说文·言部》云“辩,治也。”

94 经上:
诺,不一利用。谓辞气不同,于用各有所宜,若说所云五诺也。

95 经上:
服执誽。音利。毕云:“音利二字,旧注未详其义。”诒让案:《说文·言部》云:“誽,言相誽伺也。”唐韵音女加切,与利音绝远。集韵六,至利纽下,亦不收此字。惟十二霁有誽字,音研计切,伺也。类篇言部又引埤仓云“诂誽,言不同也,居佳切”,并与利音不相应。考说释此文云“执服难,成言务成之,九则求执之”,以相推校,疑“音利”当作“言利”,二字本是正文,误作小注。说“九”或即“誽”之坏字。求执,即《说文》所谓言相誽伺也。传写舛误,改“言利”二字为小注,校者不憭,又改“言”为“音。”緟貤谬,遂不可究诘矣。服,谓言相从而不执。执,谓言相持而不服。誽,则不服不执,而相伺,若鬼谷子所谓抵巇者。三者辞义不同而皆利于用。上文云“言,口之利也”,又云“诺,不一利用。”此以“服执誽”为言之利,与彼义盖略同。

96 经上:
巧转则求其故。“转”当为“传”,声同字通。说云“观巧传法”是也。故,谓旧所传法式。《国语·齐语》云“工相语以事,相示以巧”,《考工记》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传法求故,即所谓述也。此与下文“法同则观其同,法异则观其宜”,句法正同,说亦并为一条释之。毕、张读“巧转”为句,“则求其故大益”为句,并缪。

97 经上:
法同则观其同。礼记·少仪》云“工依于法”。

98 经上:
法异则观其宜。

99 经上:
止,因以别道。谓道有宜止者,有不宜止者,因事以别也。与《经下》“止类以行”之义亦略同。张云:“此句文法特与下篇首句相偶,疑下篇错简。”案:张说未塙。读此书旁行。张云:“此举例,下篇读亦旁行。”

100 经上:
无非。毕云:“《说文》云‘非,违也,从飞下,取其相背。’言此篇当旁行读之,即正读,亦无背于文义也。此篇旧或每句两截分写,如新考定本。故云旁行可读。”杨云:“‘无非’三字经文。”案:杨说是也,毕释无非为无背之义,非是。无非。谓圣人以正道,有所非,与无所非同。说云“若圣人有非而不非”,即释此经,可证。惟“读此书旁行”五字,为后人校书者附记篇末,传写者误羼入正文,又移箸于“无非”三字之上,而其义遂莫能通矣。又案此经云“正无非”,说则云圣人不非,义虽可通,而“正”“圣”二文究不甚合。窃疑此“正”亦当作“圣”。集韵四十五劲云“圣,唐武后作●”,今所见唐岱岳观碑则作“●”,盖从长从正从王。“●”即“正”也,集韵字形微讹,此书“正”字皆用武后所制作“●”,此“圣”字或亦本作“●”,坏脱仅存“

101 经下:
止,类以行人,说云“止,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则是言辞相执拒之意,不当言行人。疑“人”当作“之”。类以行之,谓以然不定其是非,可以类推,所谓同也。杨云:“《小取》篇‘夫辞以类行者也’。”说在同。此亦取类推之义。《经说上》云“有以同,类同也”。

102 经下:
推类之难,言四足兽为总名,而兽各自有散名,不能以类推也。说在之大小。“之”上疑脱“名”字。凡总名为大,散名为小,详《经说下》。顾读“之”字句,亦非。

103 经下:
物尽同名,物犹事也。谓意异而辞同。张读“物尽”属上,误。二与斗,爱,食与招,白与视,吴钞本作“二”。丽与,顾云:“据说,似当有‘暴’字。”夫与履。说作“屦”,义同。张云:“同名之类有此十者。”案:当云十一者义详《经说下》。

104 经下:
一,偏弃之,“弃”,吴钞本作“”。经说下作“偏去”,与此下文及经上合。去、弃义同。谓凡物或分析一体为二,或絫比两一为二,皆可去其一偏。对下“不可偏去而二”为文。谓而固是也,说在因。说无因义,因盖与固是义同。《公孙龙子·坚白》篇云“离也者,因是。力与知果,不若因是”《庄子·齐物论》篇云“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此云“固是”,犹言因是矣。或“固”当为“因”之误。毕读“固”字句断,云“言固陋”,失之。

105 经下:
不可偏去而二,凡物有二斯有偏,有偏必可去其一,而体性相合者,则虽二而不可偏去,若下所云是也。说在见与俱、说文·人部》云“俱,偕也。”《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又《经说上》释俱为合同,并与此义合。言所见者为一所含而不见者又为一,此皆名有二而不可偏去者也。即说坚白见不见之义。一与二、即说白一坚二色性同体者也。广与修。“修”,旧误作“循”。俞云:“‘循’乃‘修’字之误,盖以广修相对为文,隶书‘修’与‘循’相似。《经说下》篇‘广循坚白’,‘循’亦‘修’之误。广修与坚白皆二字平列。”案:俞校是也,今据正。此言若平方之,有广有修,二者异名而数度相函,则二而仍一也。

106 经下:
不能而不害,说在害。经说下》有说,而义多难通,大意似谓凡事有害于人者,不能不足为害。

107 经下:
异类不吡,吴钞本作“呲”。此当与《经说上》篇仳字声义同。毕云:“《说文》无此字,《玉篇》云‘吡,毗必切,鸣吡吡’。”案:毕引《玉篇》,非此义。说在量。量,谓量度其理数之异同。

108 经下:
偏去莫加少,去,犹言相离。谓均分一体为二,是为两偏,然与其合时体多少无增减。说在故。言如故,即说云“无变”也。

109 经下:
假必悖,说文·人部》云“假,非真也”,又《言部》云“悖,乱也。或作悖。”说在不然。说云“假必非也”,悖与非义同。正者为是,则假者为非,非即不然也。张云:“假者必悖,以其本不然也。”

110 经下:
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说在病。说云“物,或伤之,然也。”病与伤义同。

111 经下:
疑,谓不可必。说在逢、循、遇、过。言疑含四义。

112 经下:
合与一,或复否,说在拒。张云:“或可合而一,或不可合而一,当拒其不合以为合。”案:依张说,则相拒即不合,所谓否也。或云“拒”当为“矩”,后文云“一法者之相与也,尽类,若方之相合也,说在方”,矩与方义同,亦通。说无,疑有阙佚。

113 经下:
物一体也,张以“欧物”连读,云:“‘欧’或误或衍。”案:若如张读,则疑当为“数物”之误。说有数牛、数马、数指之文,或其义与?说在俱一惟是。“惟”当作“唯”。《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唯是者,谓物名类相符,则此呼彼应而是也。说云“唯是当牛马”,即此义。详《经说下》。张云:“知俱则物一体矣。俱一,分也。惟是,合也。”案:俱一为合,惟是为分,张说失之。

114 经下:
宇或徙,毕云:“旧作‘从’,以意改。”诒让案:《说文·戈部》云“或,邦也”,或从土作“域”。此即邦域正字,亦此书古字之一也。徙者,言宇之方位转徙不常,屡迁而无穷也。《经说下》云“或知是之非此也,又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谓此南北,过而以已为然”,此云徙,即“不在是”及“过而以已为然”之义。说在长宇久。谓宇长行之必久,后文云“行修以久”,修即长也。

115 经下:
不坚白,说在。张云:“此有脱。”案:“张并上鉴团景一为一经,非是。说似并入下“无久与宇。坚白,说在因”章释之。下文“荆之大”别为一经,与此不相冢也。

116 经下:
无久与宇。坚白,说在因。说无。久宇及因,义未详。张移箸前“宇或徙,说在长宇久”后。又云“无久者与长久者相为坚白”,恐非。

117 经下:
在诸其所然未者然,说云“在尧善治,自今在诸古也。自古在之今,则尧不能治也。”“在”,疑当作“任”。所然谓所已然,即谓自今任诸古也。“未者然”,疑当作“诸未然”,即所谓自古任诸今也。古书“诸”或作“者”,声之省也。“者未然”上亦尚有脱字,今无从校补。说在于是推之。说无推义。末二字,或当在上文,作“推之诸未然”。又疑当属下读,则“推”为“椎”之误。下章说云“段椎锥俱事于履,可用也”是也,但椎之意义亦难通,疑未能明,不敢臆定。

118 经下:
景不徙,说在改为。“徙”,旧本讹“从”。王引之云“‘从’当为‘徙’。徙,移也。《列子·仲尼》篇‘景不移者,说在改也’,张湛注云‘景改而更生,非向之景’,引墨子曰‘景不移,说在改为也’,是其证。”案:王校是也,今据正。此景谓日光所照光蔽成阴,《庄子·天下》篇云“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释文引司马彪云“鸟动影生,影生光亡,亡非,生非来。墨子曰:影不徙也”,正作“徙”,可以据校。以此经及庄、列、张、马诸说综合论之,大意盖谓景必亡而更生,始有更改,若其不亡,则景常在,后景即前景,无所改易。故说云“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息,即不徙之义也。

119 经下:
住景二,“住”,疑当作“位”,与立字同。见上文。说在重。张云:“住,止也。一止而二景,以鉴之重也。”案:张说未塙。说云“二光夹一光”,则当为回光之义。或谓重指二景重累,即光学家所谓光复浅深义,亦通,而与说不相应,恐非。

120 经下:
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说》云“足敝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㢓内也”,此即光学所谓约行线由侈而敛,交聚成点。端即点也。张云:“午,交午也。”刘云:“古者横直交互谓之午,《仪礼》‘度而午’,注云‘一纵一横曰午’,是也,其形为乂,乂者光线之交点。”案:张、刘训午为交点,是也。凡约行线中有物隔,则光线必交,穿交而过,则成倒景。在午有端与景长,长谓线,对端为点而言。谓凡光在交聚成点之时,则有●于光线之行,故穿交而景到也。邹伯奇格术补云“密室小孔,漏光必成倒景。云鸟东飞,其影西逝”。又云“日无数光点俱射入小孔中,是为光线交,过孔则侈而至地,遂成日体之影”,皆可证此书之义。

121 经下:
景迎日,说在抟。说云“景,日之光反烛人,则景在日与人之间”,迎日,即回光反烛之义。但说无抟义。上云“鉴团景一”,与此义异。“抟”,道藏本作“博”,吴钞本作“博”,亦并难通。以形声校之,疑当作“转”,谓鉴受日之光,转以射人成景,亦即反烛之义也。今本涉下而误耳。

122 经下:
景之大小,说在地远近。“地”当为“杝”,杝即迤之假字。杝、正文正相对。言景随地而易也。说亦云“远近杝正”,是其证。张云:“远则小,近则大。”刘云:“谓人与鉴相去远近也。依光学理,发光点与受光处,距远其景必小,较近其景必巨,书与此款合也。”

123 经下:
临鉴而立,景到,毕云:“即今‘影倒’字正文。”邹伯奇云:“谓洼镜也。”案:毕、邹说是也。《说文·日部》云“景,光也。”《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篇云“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盖凡发光含明及光所照物,蔽而成阴,三者通谓之景。古无玻璃,凡鉴皆以金为之,此所论即内景也。到者,所谓格术。《沈括梦溪笔谈》云“阳燧照物,迫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则倒,中间有碍故也。如人摇艣,臬为之碍,本末相格,算家谓之格术”。郑复光镜镜詅痴云“光线自阔而狭,名约行线。约行线愈引愈狭,必交合为一而成角,名交角线。两物相射,约行线自此至彼,若中有物隔,则约行线至所隔之物而止。设隔处有孔,则射线穿孔约行,不至彼物不止。如彼物甚远,则约行必交,穿交而过,则此之上边必反射彼下边,此之左边必反射彼右边者,势也。能无成倒影乎?塔影倒垂,此其理也”。多而若少张云:“若,如也。”刘岳云云“此为凹面回光镜也。凸面透光镜亦能令景颠倒。《考工记》‘金锡相和谓之鉴燧之剂’,据此,古无透光镜,知为凹面回光镜矣。依光学理,置一物于凹镜中心以外,即于凹镜中心与聚光点之闲,成物颠倒之形象,但较之实形稍小。若以此物置于凹镜中心与聚光点之闲,即在中心以外,亦成物颠倒之形,但较之实形稍大。此言多而若少,与较实形稍小之款合,是以知人必立于凹镜中心以外也。”毕云“若犹顺”,疑误。说在寡区。张云:“区,所也。鉴之区甚寡。”案:张说未知是否。说亦无寡区义。窃疑当作“空区”,与《经说上》“区穴”义同。谓镜中洼如空穴。考工记凫氏,郑注云“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夫隧”,是古阳遂即洼镜也。《经说下》此条之说在下文“住景二,说在重”之后,与此叙次不合,疑传写移易,非其旧也。

124 经下:
鉴位,毕云:“当云鉴立,古位立字通。”王云:“上文云‘临鉴而立’,此亦当云‘临鉴立’。”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景”旧本讹“量”。张属上读,云“以鉴之位量景。易,莅也。中之内,正临鉴景起中也;中之外,侧临鉴景起外也。一之言或也”。王引之云:“‘量’当作‘景’,字相似而误也。《经说下》言鉴、言景、言易、言正,并与此同,是其证。”俞云:“易读为施。《·何人斯》篇‘我心易也’,释文曰‘易,《韩诗》作施’。《战国韩策》‘易三川而归’,《史记·韩世家》作‘施三川’,是易与施古字通。施者,邪也。《淮南子·要略》篇‘接径直施’,高注曰‘施,邪也’。《孟子·离娄》篇‘施从良人之所之’,赵注曰‘施者,邪施而行’。丁公著音迤,《说文·辵部》‘迤,莅行也’。是‘迤’正字,‘施’假字,此作‘易’者,又其假字也。‘一小而易’,犹言‘一小而邪’,与‘一大而正’相对为文。《经说下》篇‘木柂,景短大;木正,景长小’。以柂与正对,即其例也。”案:王、俞说是也,今据正。张读非是。《经说下》此条之说在下文“景之小大,说在地正远近”之后,与此叙次亦不合,盖传写移易,非其旧。

125 经下:
鉴团景一。无说。《说文·口部》云“团,圜也。”盖谓鉴正圜则光聚于一。梦溪笔谈云“阳遂向日照之,则光聚向内,离镜一二寸聚为一点,著物火发。”此与下文不坚白文义不相属,当自为一经,亦似尚有阙文。天而必正,“天”,依说当作“大”,即上文“一大而正”之义。说在得。说无“得”义。未详。

126 经下:
贞而不挠,说在胜。杨云:“‘贞’,《经说》作‘负’。”诒让案:当为“负”。说云“招负衡木”是也。《说文·木部》云“桡,曲木也”。“挠”即“桡”之俗。

127 经下:
契与枝板,说在薄。张云:“‘契’当为‘挈’,‘枝’当为‘收’,‘板’字亦误。”案:张说是也。说云“挈,有力也”。又云“挈,上者愈得,下者愈亡。收,上者愈丧,下者愈得”,可证“契”“挈”同声假借字。《说文·手部》云“挈,县持也”。挈与提义同。“板”疑当作“仮”,仮,反同。谓挈与收二力相反也。或云涉上“收”字而衍,亦通。又说无“薄”义,疑当为“权”之误。

129 经下:
倚者不可正,说云“邪倚则不正”。又疑此论转重法,则“正”或当为“止”。《说文》云“梯者不得流”。流与止文相对。说在剃。说云“车梯”。则“剃”当作“梯”,盖声之误。

130 经下:
推之必往,“推”,依说当作“柱”。“往”,疑当作“住”。盖谓凡物榰柱之,则住而不动。说云“方石去地尺,关石于其下,县丝于其上,使适至方石。不下,柱也。”住即不下之义。说在废材。废亦置也。谓置材于地。若说所云“方石”。说下又云“废石于平地”。此义与彼同。

131 经下:
买无贵,说云“刀轻则籴不贵”。说在仮其贾。毕云:“‘仮’,‘反’字异文,下仿此。”诒让案:集韵二十阮“反或作仮”,《说文·辵部》“返,重文作𢓉”,云:“《春秋传》返从彳。”“仮”盖“𢓉”之异文,假借为“反”字。张云:“反,变也。”

132 经下:
贾宜则雠,谓议其贾直所宜。经说上云“贾宜,贵贱也”。毕云:“‘售’字古只作‘雠’,后省。《前汉书高帝纪》云‘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如淳曰‘雠亦售也’。”说在尽。尽,犹适足。言无所绌。

133 经下:
无说而惧,说在弗心。张云:“弗心,不自信。”案:张说非是。“心”当作“必”,安危不可必,故惧。说云“在军,不必其死生,闻战,亦不必其生。前也不惧,今也惧”,是其证。

134 经下:
或过名也,说在实。或域正字。过名,谓过之而成是名。若过北而成南,过南而成北。说云“然而谓此南北,过而以此为然”是也。实,谓方域有定,与方名无定文相对。《庄子·庚桑楚》篇说宇为“有实而无乎处”,“域”与“宇”同。故《经下》又云“宇或徙”。

135 经下:
知之,否之,足用也谆,张云:“‘谆’宜为‘悖’。知之否之,不知也。不知则无以论,乃以为足用,是悖也。”说在无以也。吴钞本“以”作“已”。案说作“以”,已、以字同。

136 经下:
谓辩无胜,必不当,张云:“辩必有胜,谓辩无胜者必其辩不当,故当反求其辩也。”说在辩。

137 经下:
无不让也,不可,说在始。张云:“辩不必让,当审其始。”案:说无辩义,张说不足据。“始”,疑当作“殆”。详《经说下》。

138 经下:
于一有知焉,有不知焉,说在存。说云:“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此云存即在石之义。谓坚白在石之中,视之知其白而不知其坚,拊之知其坚而不知其白。义具《公孙龙子·坚白论》篇,说详《经说下》。或云“存”疑当作“石”,亦通。

139 经下:
有指于二,而不可逃,谓指一得二,无所逃也。说在以二絫。毕云:“《说文》云‘絫,增也,从厽从糸,絫十黍之重也’。汉书注‘孟康曰“絫,音累蠡”,师古曰:“絫,孟康音来戈反,此字读亦音累绁之累”’。”杨云:“‘絫’,《经说》作‘参’。”张云:“‘絫’当为‘参’,或兼指,或参指。”案:张说是也。二参即二三。《广雅释言》云:“参,三也”。说云“若智之,则当指之智告我,则我智之,兼指之以二也。衡指之,参直之也”。

140 经下:
所知而弗能指,说在春也、逃臣、狗犬、贵者。“春”字误,说同,未详。杨云:“‘贵’,《经说》作‘遣’。”张云:“‘贵’当为‘遗’。”案:张校是也,当据正。

141 经下:
知狗而自谓不知犬,过也,说在重。亦即重同之义,详前。张云:“知而又知,是谓重知。”俞云:“毕读‘说在重物’为句,非也。上文云‘狗,犬也,而杀狗非杀犬也,可,说在重’,文义与此相近,然则此文亦当以‘说在重’断句矣。”

142 经下:
通意后对,张云:“先通彼意,后乃对之。”说在不知其谁谓也。张云:“否则不知其何谓。”

143 经下:
所存与者,张云:“‘与’下脱‘存’字。”案:张校是也。说云“室堂所存也,某子存者也”。于存与孰存。下有脱文。驷异说,顾云:“当云‘说在异’,与‘说在同’对文,而句多讹脱。”张云:“‘驷’衍,异说下脱,疑当云‘说在主’。”案:依顾、张说,则此当属上“所存”以下为一经,杨读则以此为下经发端语。三说未知孰是。但此经不必与“说在同”对文。顾校恐非。依说,似杨读近是。“驷”疑当为“四足牛马”四字讹脱合并为一字。说云“谓,四足兽与牛马与”,谓与说义同。

144 经下:
五行毋常胜,张云:“毋无也。”说在宜。言视其生克之宜。

145 经下:
无欲恶之为益损也,说在宜。《经上》云“平知无欲恶也”,说释以惔然。盖谓淡泊无所爱憎于人,已或益或损,随宜无定。或疑“为益损”当作“无益损。”张云:“欲恶去之,有益有损,视其所宜”,亦通。

146 经下:
损而不害,说在馀。说文·食部》云“馀,饶也。”谓物饶多,则损之为宜。

147 经下:
知而不以五路,说在久。未详。

148 经下:
必热,依说,疑当作“火不热”。火必形近而误,又脱“不”字耳。《庄子·天下》篇亦有此文。说在顿。说无“顿”义。疑当作“睹。”《说文·目部》云“睹,见也。古文作睹。”说云“以目见火,若以火见火,谓火热也,非以火之热。”大意谓目中所见者火之光,不见其热也。

149 经下:
知其所以不知,说在以名取。张云:“名所知,而取于不知之中,则知不知。”

150 经下:
无不必待有,说在所谓。言所谓不同。张云:“有有而无,有无而无,视其所谓。”

151 经下:
擢虑不疑,“擢”当作“搉”,形近而误,亦作“榷”。《广雅释训》云“扬搉、嫴榷、无虑,都凡也。”凡古书言大略计算者,重言之,曰扬搉、嫴榷、无虑;单言之,则曰榷、曰虑。文选左思魏都赋云“榷惟庸蜀,与鸲鹆同巢”,《荀子·议兵》篇云“虑率用赏庆、刑罚、埶诈而已矣”,杨注云“虑,大凡也。”此又合两文言之曰搉虑,其义一也。说在有无。谓约计其大数。

152 经下:
且然,不可正,而不害用工,工与功古字通用,工犹言从事也。且然者,将然而未然,不能质定,故不可正,而因时乘势,正可从事,故不害用工。《孟子·公孙丑》篇云“必有事焉,而勿正”,勿正,犹此云不可正,有事,犹此云用工。《孟子》语意与此正同,赵岐注殊不了。说在宜欧。张云:“且然之事不可以为正,而可用力,当审其宜。”案:张读“说在宜”句,而以“欧”属下“物一体也”为句,杨读同。今考两章说皆无“宜欧”义,张、杨读未知是否,“欧”,吴钞本作“驱”,以字形校之,与后文“寡区”颇相近,然义亦难通。且彼论鉴景,与此文亦不相应也。窃疑此当作“害区”。害与盖通,《尔雅·释言》“盖,割裂也”,释文引舍人本,“盖”作“害”,是其证。《荀子·大略》篇云“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间”。《汉书·儒林传》云“疑者丘盖不言”,苏林注云“丘盖不言,不知之意也”。案丘、区古音相近,见曲礼郑注“区盖者,当为疑信相参,疏略不尽之谓”。《韩诗外传》云“殖尽于己,而区略于人”。区盖犹区略也。此释且然为害区者,即荀子之区盖,亦即不可正之义。经典凡言姑且、苟且者,并谓粗略不精。诗邶风泉水,郑笺亦云“聊且略之辞”。

153 经下:
均之绝不,吴钞本作“否”,古通用。说在所均。谓均其县,则将绝而不绝也。说云“均,其绝也莫绝”。张云:“均者不绝,视其所均。”杨云:“《列子》‘公子牟曰:发引千钧,势至等也’。”

154 经下:
尧之义也,生于今而处于古,生于今与处于古,义迕。“生”疑当作“任”,形近而误。说云“举友富商也,是以名示人也”,任与举义同。言于今举尧之义。说下又云“在尧善治,自今在诸古也”。“在”,疑亦“任”之误。而异时,古今异时。说在所义。说云“所义之实处于古”。二,谓二人,张以此字属上“说在所义”为句,云“二名实”,疑非。

155 经下:
狗,犬也,说文·犬部》云“犬,狗之有县蹏者也”,“狗,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尔雅·释畜》云“犬未成豪狗”。此疑同《尔雅》义,谓同物而大小异名。而杀狗非杀犬也,可,庄子·天下》篇“辩者曰:狗非犬”,即此义。毕读非字句,失之。成玄英庄子疏引此作“然狗非犬也”,非元文。庄子释文司马彪云“狗犬同实异名,名实合,则彼所谓狗,此所谓犬也;名实离,则所谓狗异于犬也。”张云:“既谓杀狗,即非杀犬。”说在重。经说上》云“二名一实,重同也。”

156 经下:
使,殷、美,“殷”,说作“殿。”说在使。张云:“‘殷’当为‘殿’。殿,下也,不美之名,亦有时而美,若军后曰殿也。在使之异。”案:张说迂曲,恐非。

157 经下:
荆之大,其沈浅也,说在具。“沈”当为“沆”,“具”,说作“贝”,并当为“有”,皆形之误。沆,谓泽也。《吕氏春秋·先己》篇云“夏后伯启曰:吾地不浅”,高注云“浅,褊也”。言荆地广大,而其国所有之沆泽,则不害其褊浅,故云说在有。《庄子·天下》篇“辩者曰:郢有天下”,与此意异而辞可相证,义互详《经说下》。

158 经下:
以槛为抟,杨云:“《经说》作‘楹’。”诒让案“槛”当为“楹”。“抟”,道藏本作“慱”,吴钞本作“博。”并非。以义考之,抟盖谓束木。《备城门》篇云“疏束树木,令足以为柴抟。”楹,一大木所成;抟则合众小木为之。今以楹之大为抟之小,其类不相当,故云无知。于以为无知也,说在意。意即意度也。言意度之,而不识楹与抟之大小不相当,是为无知。

159 经下:
意未可知,此与下文不相属,说亦无此义。或当别为一经而脱其半,下经又脱其发端语,遂并为一与?说在可用过仵。毕云:“即‘午’字异文。《玉篇》云‘忤,古吴切,偶敌也’,非此义。”案:“过”当为“遇”,形近而误。《庄子·天下》篇“觭偶不仵”,释文“仵,音误,徐音五,同也”。集韵十姥云“仵,偶也”。此“仵”当即“牾”之异文。《说文·午部》云“午,牾也;牾,逆也”。《广雅释言》云“午,仵也。”《汉书·天文志》云“布于午。”仵牾与义并同。遇仵,犹言遇也。可用遇仵,并见说,义详彼。毕、孙、王、杨皆读“过仵”,属下“景不徙”为句,与说不合,不可从。

160 经下:
一少于二,而多于五,俞云:“数至于十则复为一,故多于五。经说下篇曰‘一,五有一焉,一有五焉’。五有一者,一二三四之一也;一有五者,一十、一百之一也。”说在建。张云:“建一为端,则一为十是多于五。”诒让案:说无“建”义,疑当作“进”,即算位之二五进一十也。

161 经下:
非半弗毕云“《玉篇》云‘𣃈,知略切,破也’。卢云‘非此义。此当与斫斮义同’。沅案:‘𣃈’即‘斮’字异文耳。”杨云:“‘𣃈’同‘櫡’。案:杨说是也。集韵十八药云“櫡,《说文》斫谓之櫡,或从斤作𣃑。”此“𣃈”即“𣃑”之变体,旧本作“●”,讹。𣃑、斫同诂,与斮音义亦略同,而字则异。毕说未审。则不动,说在端。若尽其端,则无半可言,是终古不能𣃈也,故云不动。

162 经下:
可无也,言凡有者必可无。有之而不可去,说在尝然。尝然者,今虽无而实为昔之所有,故云“不可去。”张云:“本可无也,尝有之,则不可去。”

163 经下:
而不可担,说在抟。“担”,当作“●”。《周礼矢人》“夹而摇之”,释文云“摇本又作●”。“●”即“摇”之变体。汉隶凡以从䍃之字,或变从䚻。《汉书·天文志》亦云“元光中天星尽●”。“●”与“担”形近而误。《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表》“千锺侯刘摇”,《汉书·王子侯表》作刘担,是其证。《说文·手部》云“抟,圜也”。圜者随所置而正,故云不可摇,义详《经说下》。道藏本“抟”作“搏”,吴钞本作“博”,并形之误。

164 经下:
宇进无近,说在敷。说云“进行者先敷近,后敷远”。《说文·攴部》云“𢾭,𢻱也”;《寸部》云“尃,布也”。“敷”即“𢾭”之俗,义则与“尃”近,盖分布履步之谓。《·禹贡》云“禹敷土”,义亦同。言宇宙虽大,而人行履步由近可以及远。张云“敷,至也,以近敷远”,亦通。

165 经下:
行循以久,杨云“‘循’,《经说》作‘修’。”张云:“‘循’当为‘修’。”案:张校是也。说在先后。

166 经下:
一法者之相与也尽,王云:“毕以‘一’字属上句,非。”案:张读亦与毕同误。说云“一方尽类”,则此“尽”下,当脱“类”字。若方之相合也,“合”,旧本讹“召”。王引之云:“‘召’当作‘合’。《经说下》云‘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台也’。‘台’亦‘合’之误。一,同也。一法,同法也。《广雅》‘与,如也。尽犹皆也。言同法者之彼此相如也,皆若物之方者之彼此相合也。”案:王校是也,今据正。说在方。

167 经下:
狂举不可以知异,张云:“狂,妄也。”案:张说是也。狂举犹言妄说。亦见《公孙龙子》。详《经说下》。说在有不可。张云:“如非牛不可之类。”

168 经下:
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张云:“牛马非牛,或可或不可,专则不可,兼则可也。”诒让案:兼,谓兼举牛马也。《荀子·正名》篇云“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即其义。“可之”,疑当作“不可”,即承上经为文,言兼举牛马,则非牛亦非马,即不可谓之牛、谓之马也。

169 经下:
循此循此与彼此同,说在异。说无“循”义。张云:“两‘循’字皆衍。此此,此之此也;彼此,彼之此也。各此其此,同也,其所以彼此异。”案:张说未知是否?

170 经下:
唱和同患,言唱而不和,和而不唱,其患同。详《经说下》。说在功。张云:“不唱不和俱无功。”

171 经下:
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张云:“不知者,人告之即知。”

172 经下:
以言为尽悖,悖,谓人言有是非,概㡿其非,亦非也。说在其言。“在其”二字,旧本到,今据道藏本、吴钞本乙。言当辨其言之可否。张云:“言无尽悖者。”

173 经下:
唯吾谓,非名也则不可,说在仮。“唯”,旧本作“惟”,今据吴钞本正。《说文·口部》云“唯,诺也”,《言部》云“诺,𧭭也”。《礼记·玉藻》云“父命呼,唯而不诺”,孔疏云:“唯,恭于诺也”。《吕氏春秋·圜道》篇云“唯而听,唯止”。唯吾谓,言吾谓而彼应之,若非其正名,则吾谓而彼将不唯,故不可也。与上文“唯是”文义正相对。仮亦与反同,反谓却之不应也。《庄子·寓言》篇云“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孟子·公孙丑》篇云“恶声至必反之”,赵注云“以恶声加己,己必恶声报之”,亦此义。详《经说下》。

174 经下:
无穷不害兼,张云:“人虽无穷,不害兼爱。”说在盈否知。即说人盈无穷、不盈无穷之义。张云“知人之盈与否。盈,多也,否不盈,少也”。

175 经下:
不知其数而知其尽也,说在明者。张云:“不知天下人之数,而可以知爱之尽,以其明之。”案:张说未塙。此“明”疑当作“问”,说云“尽问人,则尽爱其所问”,即其义。

176 经下:
不知其所处,不害爱之,说在丧子者。吴钞本作“有”,非。《经说下》无说。张云:“不知天下民之所处,而爱可及之。丧,失也,失子者不知子之所在,不害爱子。”

177 经下:
仁义之为内外也,内,“内外”,旧本到,今据吴钞本乙。末“内”字误,疑当为“非”。张云:“此与告子之徒辩义外也。”说在仵颜。说无此义。毕读“在仵”句绝,云“此亦未详其义”。张云:“《玉篇》云‘仵,古吴切,偶敌也’。”诒让案:“仵颜”,疑当作“颉仵”。《吕氏春秋·明理》篇云“其民颉𠵦百疾”,高注云:“颉犹大;𠵦,逆也”。“仵”“𠵦”字通,详前。“颉”“颜”形近而误,传写又到其文,遂不可通耳。“颉仵,即说所云狂举也。又疑此当作仵觭”,即《庄子·天下》篇所谓“觭偶不仵”也。“觭”误作“颜”。《经说下》篇“觭倍”之“觭”作“𩓅”,与此正相类。仵觭,亦抵啎不合之意。

178 经下:
学之益也,说在诽者。张云:“诽,非也,诽学之人。”案:说无诽义,张说未塙。此疑当作学之无益也,说在悖者。言㡿学为无益,于论为悖也。此脱一“无”字,而“悖”又涉下文而误为“诽”,遂不可通。

179 经下:
诽之可否,不以众寡,即说云多诽少诽。说在可非。

180 经下:
非诽者谆,说在弗非。张云:“‘谆’当为‘悖’,诽皆当,则非诽者悖。”案:张说是也。弗非,即当理之谓。

181 经下:
物甚不甚,旧本作“物箕不甚”。张云:“‘箕’疑当为‘莫’。”俞云:“疑当作‘物甚不甚’,言有甚有不甚也。‘甚’误作‘其’,又误为‘箕’耳。”案:俞说是也,杨校同,今据正。吴钞本“甚”作“顺”,尤误。说在若是。说云:“莫长于是,莫短于是。”

182 经下:
取下以求上也,说在泽。顾云“泽字句”。案:顾读是也。说云“取高下以善不善为度,不若山泽”。

183 经下:
是是与是同,说在不州。此有讹字,说亦难通。毕云:“疑云不同。”张云:“‘州’,说作‘文’。”杨云:“疑‘文’之讹。”案:说“不文”似非即此字,张、杨说非。《庄子·寓言》篇云“同于己为是”,是或即此义。

URN: ctp:n1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