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Daoism -> Dao De Jing -> 48 - Parallel passages[More information]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經》: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河上公章句·忘知》: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郭店·老子乙》: 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或損,以至亡為也,亡為而亡不為。 《馬王堆·老子甲德經》: 為□□□□□□□□□□□□□□□□□□□□□□□□□□。取天下也恆□□□□□□□□□□□□□□□。 《馬王堆·老子乙德經》: 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云。云之有云,以至於無□□□□□□□□□□。取天下恆無事,及其有事也,□□足以取天□□。 《意林·道德經二卷》: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莊子·知北遊》: 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 《道德經》: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河上公章句·忘知》: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郭店·老子乙》: 為道者日損。損之或損,以至亡為也,亡為而亡不為。 《群書治要·知北遊》: 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 《意林·道德經二卷》: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莊子·知北遊》: 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道德經》: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老子河上公章句·忘知》: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郭店·老子乙》: 為道者日損。損之或損,以至亡為也, 《群書治要·知北遊》: 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意林·道德經二卷》: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 《太平御覽·道》: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 《道德經》: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河上公章句·忘知》: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群書治要·德經》: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莊子·知北遊》: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 《道德經》: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郭店·老子乙》: 損之或損,以至亡為也,亡為而亡不為。 《群書治要·德經》: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群書治要·知北遊》: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 《意林·道德經二卷》: 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莊子·知北遊》: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道德經》: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老子河上公章句·忘知》: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郭店·老子乙》: 損之或損,以至亡為也, 《群書治要·德經》: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群書治要·知北遊》: 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 《意林·道德經二卷》: 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 《太平御覽·道》: 損之又損,以至無為。 《太平廣記·司馬承禎》: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莊子·知北遊》: 損之又損之, 《道德經》: 損之又損, 《老子河上公章句·忘知》: 損之又損, 《群書治要·德經》: 損之又損之, 《群書治要·知北遊》: 損之又損之, 《藝文類聚·儲宮》: 損之又損, 《藝文類聚·仙道》: 損之又損, 《意林·道德經二卷》: 損之又損之, 《太平御覽·道》: 損之又損, 《太平廣記·司馬承禎》: 損之又損, 《莊子·知北遊》: 無為而無不為也。 《莊子·庚桑楚》: 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莊子·則陽》: 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道德經》: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道德經》: 無為而無不為。 《文子·道原》: 偃其知見故漠然無為而無不為也, 《文子·道德》: 無為而無不為, 《文子·上仁》: 無為而無不為也, 《文子·上仁》: 道無為而無不為也。 《韓非子·解老》: 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也。 《淮南子·原道訓》: 漠然無為,而無不為也; 《呂氏春秋·有度》: 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 《馬王堆·老子乙德經》: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群書治要·道經》: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群書治要·德經》: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群書治要·德經》: 無為而無不為, 《群書治要·知北遊》: 無為而無不為也。 《道德經》: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河上公章句·忘知》: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馬王堆·老子乙德經》: 取天下恆無事,及其有事也,□□足以取天□□。 《群書治要·德經》: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