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儒家 -> 论语 -> 季氏 -> 11 - 相似段落[详细说明]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论语·季氏》: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列女传·鲁秋洁妇》: 君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群书治要·季氏》: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季氏》: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文子·上德》: 故见善如不及,宿不善如不祥。 《列女传·鲁秋洁妇》: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后汉书·党锢列传》: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群书治要·季氏》: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艺文类聚·鉴诫》: 古人从善如不及,去恶如探汤, 《太平御览·正直上》: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论语·季氏》: 见善如不及, 《文子·上德》: 故见善如不及, 《列女传·鲁秋洁妇》: 见善如不及, 《汉书·叙传上》: 见善如不及, 《前汉纪·孝平皇帝纪》: 见善如不及。 《后汉书·党锢列传》: 见善如不及, 《群书治要·季氏》: 见善如不及, 《艺文类聚·符命》: 见善如不及, 《太平御览·正直上》: 见善如不及, 《论语·季氏》: 见不善如探汤。 《列女传·鲁秋洁妇》: 见不善如探汤。 《汉书·楚元王传》: 见不善如探汤。 《群书治要·季氏》: 见不善如探汤。 《群书治要·传》: 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季氏》: 吾闻其语矣。 《论语·季氏》: 吾闻其语矣, 《扬子法言·渊骞卷第十一》: 吾闻其语矣, 《论语·季氏》: 隐居以求其志, 《后汉书·逸民列传》: 或隐居以求其志, 《太平御览·叙逸民一》: 或隐居以求其志, 《论语·季氏》: 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金楼子·立言下》: 吾闻斯语,未见其人。 《太平御览·碑》: 吾闻斯语,未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