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Confucianism -> Chun Qiu Fan Lu -> 通國身 -> 1 - Parallel passages[More information]
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寶,身以心為本,國以君為主。精積於其本,則血氣相承受;賢積於其主,則上下相制使。血氣相承受,則形體無所苦;上下相制使,則百官各得其所。形體無所苦,然後身可得而安也;百官各得其所,然後國可得而守也。夫欲致精者,必虛靜其形;欲致賢者,必卑謙其身。形靜誌虛者,精氣之所趣也;謙尊自卑者,仁賢之所事也。故治身者務執虛靜以致精,治國者務盡卑謙以致賢。能致精則合明而壽,能致賢則德澤洽而國太平。
《春秋繁露·通國身》: 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寶, 《後漢書·李杜列傳》: 臣聞氣之清者為神,人之清者為賢。養身者以練神為寶,安國者以積賢為道。 《藝文類聚·賢》: 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寶,治國者以積賢為道。 《太平御覽·氣》: 氣之清者為精,人之精者為賢。治身以賢,積精為道。 《太平御覽·敘賢》: 氣之清者為神,人之精者為賢。治身以練神為寶,治國以積賢為道。 《春秋繁露·通國身》: 形體無所苦, 《春秋繁露·通國身》: 則形體無所苦;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形體無所苦也; 《春秋繁露·通國身》: 則百官各得其所。 《晏子春秋·景公問為政何患晏子對以善惡不分》: 則百僚各得其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