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Confucianism -> Fengsu Tongyi -> 過譽 -> 太原周黨 -> 1 - Parallel passages[More information]
太原周黨伯況,少為卿佐發黨過於人中辱之。黨學《春秋》長安,聞報讎之義,輟講下辭歸報讎。到與卿佐相聞,期鬭日,卿佐多從正往,使卿佐先拔刀,然後相擊。佐欲直,令正擊之,黨被創,困之,佐服其義勇,箯輿養之;數日蘇興,乃知非其家,即徑歸。其立勇果,乃至於是。
《風俗通義·太原周黨》: 太原周黨伯況,少為卿佐發黨過於人中辱之。黨學《春秋》長安,聞報讎之義,輟講下辭歸報讎。到與卿佐相聞,期鬭日,卿佐多從正往,使卿佐先拔刀,然後相擊。 《東觀漢記·周黨》: 周黨,字伯況,太原人。至長安遊學。初,鄉佐發黨徭道,嘗眾中辱黨父,黨懷之。後讀春秋,聞復讎之義,便輟講而還,與鄉佐剋日交刃。鄉佐多從兵往,使鄉佐先拔刀,然後與相擊。 《太平御覽·仇讎上》: 周黨,字伯況,太原人。至長安游學。初,鄉佐嘗眾中辱黨父,黨懷之。后讀《春秋》,聞復讎之義,更輟講而還,與鄉佐克日交刃。 《太平御覽·斗爭》: 周黨,字伯況,太原人。鄉佐發黨徭道,於人中辱之。黨學《春秋》長安,聞復讎之義,輟講下辭歸,到,與鄉佐相聞,期斗日。鄉佐多從兵往,使鄉佐先拔刀,然後與相擊。 《風俗通義·太原周黨》: 聞報讎之義,輟講下辭歸報讎。到與卿佐相聞,期鬭日, 《東觀漢記·周黨》: 聞復讎之義,便輟講而還,與鄉佐剋日交刃。 《後漢書·逸民列傳》: 聞復讎之義,便輟講而還,與鄉佐相聞,期剋鬥日。 《太平御覽·仇讎上》: 聞復讎之義,更輟講而還,與鄉佐克日交刃。 《太平御覽·斗爭》: 聞復讎之義,輟講下辭歸,到,與鄉佐相聞,期斗日。 《風俗通義·太原周黨》: 卿佐多從正往,使卿佐先拔刀,然後相擊。佐欲直,令正擊之,黨被創,困之,佐服其義勇,箯輿養之;數日蘇興, 《東觀漢記·周黨》: 鄉佐多從兵往,使鄉佐先拔刀,然後與相擊。黨為其所傷,困頓。鄉佐服其義勇,輿歸養之,數日方蘇, 《後漢書·逸民列傳》: 與鄉佐相聞,期剋鬥日。既交刃,而黨為鄉佐所傷,困頓。鄉佐服其義,輿歸養之,數日方蘇, 《太平御覽·仇讎上》: 與鄉佐克日交刃。黨為其所傷,困頓。鄉佐服義,輿歸養之,數月方蘇, 《風俗通義·太原周黨》: 佐服其義勇, 《東觀漢記·周黨》: 鄉佐服其義勇, 《後漢書·逸民列傳》: 鄉佐服其義, 《太平御覽·仇讎上》: 鄉佐服義, 《太平御覽·斗爭》: 鄉佐服其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