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儒家 -> 孔丛子 -> 记问 -> 8 - 相似段落[详细说明]
叔孙氏之车卒曰:“子锄商樵于野而获兽焉。众莫之识,以为不祥,弃之五父之衢。”冉有告夫子曰:“有麕而肉角,岂天之妖乎?”夫子曰:“今何在?吾将观焉。”遂往,谓其御高柴曰:“若求之言,其必麟乎!”到视之,果信。言偃问曰:“飞者宗凤,走者宗麟,为其难致也。敢问今见其谁应之?”子曰:“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祥。今周宗将灭,天下无主,孰为来哉?”遂泣曰:“予之于人,犹麟之于兽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孔丛子·记问》: 叔孙氏之车卒曰:“子锄商樵于野而获兽焉。众莫之识,以为不祥,弃之五父之衢。”冉有告夫子曰:“有麕而肉角,岂天之妖乎?”夫子曰:“今何在?吾将观焉。” 《太平御览·歌二》: 叔孙氏之车子锄商,樵于野而获麟焉,众莫之识,以为之不祥,弃之五父之衢。冉有告曰:“麋而肉角,岂天之妖乎?”夫子曰:“今何在?吾将观焉。” 《孔丛子·记问》: 叔孙氏之车卒曰:“子锄商樵于野而获兽焉。众莫之识,以为不祥, 《史记·孔子世家》: 叔孙氏车子锄商获兽,以为不祥。 《春秋左传·哀公十四年》: 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 《太平御览·歌二》: 叔孙氏之车子锄商,樵于野而获麟焉,众莫之识,以为之不祥, 《太平御览·猎上》: 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 《太平御览·麒麟》: 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 《太平御览·麒麟》: 叔孙氏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 《孔子家语·辩物》: 叔孙氏之车士,曰子锄商,采薪于大野,获麟焉; 《孔丛子·记问》: 叔孙氏之车卒曰:“子锄商樵于野而获兽焉。 《春秋左传·哀公十四年》: 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 《太平御览·野》: 叔孙氏之车士曰锄商,采薪于大野,获麟焉, 《太平御览·河南道下》: 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 《太平御览·歌二》: 叔孙氏之车子锄商,樵于野而获麟焉, 《太平御览·猎上》: 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 《太平御览·麒麟》: 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 《太平御览·麒麟》: 叔孙氏之车士曰子锄商,彩薪于大野,获麟焉。 《太平御览·麒麟》: 叔孙氏子锄商获麟, 《孔丛子·记问》: 以为不祥,弃之五父之衢。”冉有告夫子曰: 《太平御览·歌二》: 以为之不祥,弃之五父之衢。冉有告曰: 《太平御览·麒麟》: 以为不祥,弃之。冉有告夫子, 《孔丛子·记问》: 吾将观焉。 《春秋公羊传·宣公六年》: 吾将观焉。 《太平御览·歌二》: 吾将观焉。 《论衡·指瑞》: 孰为来哉? 《论衡·指瑞》: “孰为来哉”, 《论衡·指瑞》: 孰为来哉? 《孔丛子·记问》: 孰为来哉? 《春秋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孰为来哉! 《艺文类聚·符命》: 尔孰为来哉。 《艺文类聚·麟》: 孰为来哉。 《太平御览·野》: 孰为来哉? 《太平御览·涕泪》: 孰为来哉? 《太平御览·涕》: 孰为来哉? 《太平御览·麒麟》: 孰为来哉? 《孔丛子·记问》: 予之于人,犹麟之于兽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太平御览·歌二》: 予之于人犹麟,仁兽出而死,吾道穷矣。”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太平御览·麒麟》: 予之于人,犹麟之于兽,出而死,其道穷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