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熱》 | Library Resources |
1 | 熱: | 《釋名》曰:熱,爇也,如火之燒爇也。或曰,暑,煮也,如煮物也。 |
2 | 熱: | 《說文》曰:溽,濕暑也。 |
3 | 熱: | 《易》曰:暑往則寒來。 |
4 | 熱: |
《書》曰:哲時燠若。 又曰:豫恒燠若。君行逸豫,常暖順之。 |
5 | 熱: | 《詩》曰:誰能執熱,逝不以濯。 |
6 | 熱: |
《禮》曰:季夏之月,土潤溽暑。鄭玄注曰:潤溽涂濕。 又曰:仲春行夏令,則國乃大旱,暖氣早來。 又曰:仲秋行夏令,則其國火災,寒熱不節。 |
7 | 熱: | 《漢書》曰:罽賓國,武帝時剽殺漢使,成帝時復遣使奉獻謝罪。杜欽說大將軍王鳳,不令使上聲。使去聲。向罽賓國,曰:「此國道經大小頭痛之山,赤土熱身之坂,令人頭痛嘔吐。」 |
8 | 熱: | 《唐書》曰:代宗時有迎涼草、鳳首木,迎涼草干如竹,葉細於杉,干枯而未嘗凋落,盛暑而刺之窗戶間,則涼風自至。 |
9 | 熱: | 《易稽覽圖》曰:夏至之後三十日極溫。 |
10 | 熱: | 京房《易飛候》曰:有雲大如車蓋十余,此陽火之氣,必暑,有暍者。暍音謁。 |
11 | 熱: | 《禮斗威儀》曰:君喜怒無常時則常熱。 |
12 | 熱: | 《五經通義》曰:冬至陽動于下,推陰而上之,故大寒於上;夏至陰動于下,推陽之上,故大熱于上。故《易》云:「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日在牽牛則寒,在東井則暑。牽牛外宿遠人故寒,東井內宿近人故溫也。 |
13 | 熱: |
《白虎通》曰:夏至陰始起,反大熱何?陰起陽氣推而上,故大熱也。 又曰:至人神矣,入大澤不濡,焚而不能熱也。 又曰:暍者反凍于冷風。 |
14 | 熱: | 《管子》曰:善為國者,使農寒耕而熱耘。 |
15 | 熱: | 《淮南子》曰:熱焦沙,寒凝水。 |
16 | 熱: |
《抱樸子》曰:洪從祖仙公每大醉及夏天盛熱,輒入深淵之底,一日許乃出,以能閉氣胎息故耳。 又曰:或問不熱之道曰:或服玄冰丸,或服飛霜散。幼子伯、王仲都用此方也。 |
17 | 熱: | 《桓子新論》曰:元帝被病,廣求方士,漢中送道人王仲都者。詔問所能。對曰:「但能忍寒暑耳。」因為待詔,至夏天大暑日,使暴坐,又環以十爐鑄火,不言熱,而身汗不出。 |
18 | 熱: | 《益州記》曰:瀘水即武侯渡處,水有熱氣,暑不敢行。 |
19 | 熱: |
《廣州志》曰:南方炎洲,炎氣薰數萬里為瘴。 又曰:南方地暑熱,交趾麥不成秀,蒜不生,蕪菁無根。 |
20 | 熱: | 《括地圖》曰:天毒國最大暑熱,夏草木皆干死,民善收水以避,將暑,常入寒泉之水。 |
21 | 熱: | 《語林》曰:劉真長見王丞相,時盛夏,王公以腹熨彈棋局,曰:「何乃渹?」吳人以冷為渹。渹音楚敬切。劉既出,人問見王公如何?對曰:「未見他異,惟作吳語耳。」 |
22 | 熱: | 《山海經》曰:壽林之國,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
23 | 熱: | 《世說》曰:荀奉倩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倩乃出庭中自取冷,還以身熨之。 |
24 | 熱: | 《黃帝素問》曰:黃帝問岐伯曰:「人傷于寒而轉為熱,何也?」曰:「夫寒盛則生熱也。」 |
25 | 熱: | 《楚辭招魂》曰:東方不可託些,些,語助,蘇賀切。十日代出,流金礫石些。鑠,銷也。言東方有扶桑之木,十日并在其上,其熱酷烈,金石剛皆為銷鑠也。彼皆集之,魂往必釋些。釋,解也。魂往必解爛。 |
26 | 熱: | 宋鮑照《苦熱行》曰:赤坂橫西阻,火山燃南威。身熱頭且痛,烏鳥魂未歸。湯泉發雲澤,焦煙起石沂。日月有恒昏,雨霧未嘗晞。丹蛇逾百尺,玄蜂盈十圍。含沙射流影,吹蠱病行暉。瘴氣晝焦體,胔露夜沾衣。饑猿莫暇食,晨禽不敢飛。毒淫尚多死,渡瀘寧具腓。病也。生軀蹈死地,昌志登禍機。 |
27 | 熱: | 魏王粲《大暑賦》曰:或赫火戲以癉炎,或郁術而燠蒸,獸狼望以倚喘,鳥垂翼而弗翔。根生苑而焦炙,豈含血而能當。仰庭槐而嘯風,風既生其如湯。氣呼吸以袪暍,汗雨下而沾裳。就清泉以自沃,猶淟涊而不涼。體煩茹以於悒,心情悶而窘惶。 |
28 | 熱: | 又曹植《大暑賦》曰:大暑赫其遂蒸,元服革而尚黃。蛇拒鱗於靈窟,龍解角于皓蒼。遂乃溫風赫火戲,草木垂干。山拆海沸,沙融礫爛。飛魚躍渚,潛黿浮岸。鳥張翼以遠棲,獸交逝而雲散。 |
29 | 熱: | 晉傅咸《感涼賦》曰:踐朱明之中月,暑郁隆以肇興。赫融融以彌熾,乃沸海而焦陵。 |
30 | 熱: | 嵇含《困熱賦序》曰:夫閏于夏則崇暑,在冬則增寒。永熙元年,閏在仲夏,三伏之節始奏,商秋之辰未期。余以下里貧生,居室卑陋,小巷不來清風,短廡不足增蔭,外困流汗,內懷煩旰。嘆彼夏屋之士,口饜珍味,體逸高廊。并天而寒暑殊,同世而憂樂異。 |
31 | 熱: | 卞伯玉《大暑賦》曰:體沸灼乎如燎,汗流瀾兮珠連。 |
32 | 熱: | 程曉詩曰:平生三伏時,道路無行車。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今世能襶能音柰,襶音戴。子,觸熱到人家。主人聞客來,顰蹙子六切。奈此何,謂當行起去,安坐止跘跨。跘音盤,跨音夸。所說了無急,踏吟一何多。疲倦向之苦,甫問居極那。搖扇臂中疼,流汗正滂沱。莫謂此小事,亦是人一瑕。傳戒諸高明,熱行宜見呵。 |
33 | 熱: | 晉傅玄詩曰:朱明運將極,溽暑晝夜興。裁動四支廢,舉身若山陵。珠汗洽玉體,呼吸氣郁蒸。塵垢自成泥,素粉隨手凝。 |
34 | 熱: | 魏曹植《九詠》曰:溫風翕兮煎沙石,翕,熱貌也。鳥罔竄兮獸無跖。跖,之石切,足履踐我也。言天暖石、焦地、熱鳥無所逃,獸無所蹈履也。 |
URN: ctp:n36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