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昆侖山》 | Library Resources |
1 | 昆侖山: | 《爾雅》曰:西北之美者,有昆侖之璆琳、瑯玕焉。 |
2 | 昆侖山: | 《史記》曰:《禹本紀》言:河出昆侖,其上有澧泉華池。 |
3 | 昆侖山: | 《漢書》曰:張安世《房中歌》詩云:「天馬來兮開遠門,竦余身兮游昆侖。」 |
4 | 昆侖山: | 《博物志》曰:昆侖從廣萬一千里,神物集也。出五色雲氣,五色流水,其白水東南流入中國,名為河也。 |
5 | 昆侖山: | 《河圖始闔圖》曰:昆侖之山為地首,上為握契,滿為四瀆,橫為地軸,上為天鎮,立為八柱。 |
6 | 昆侖山: | 《河圖括地象》曰:昆侖之墟,有五城十二樓,河水出焉,四維多玉。 |
7 | 昆侖山: | 《龍魚河圖》曰:昆侖山,天中柱也。 |
8 | 昆侖山: | 《紀年》曰:周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侖丘,見西王母。 |
9 | 昆侖山: |
《穆天子傳》曰:天子昇於昆侖之丘,以觀黃帝之宮,增封於昆侖山上。 又曰:天子遂宿於昆侖之阿,赤水之陽。 |
10 | 昆侖山: |
《山海經》曰:周穆王至昆侖之丘,游軒轅之宮,眺鍾山之嶺,勒石西王母之山,紀跡玄圃之上。 又曰:槐江之山,實惟帝之平圃,南望昆侖,其光熊熊。有木焉,其狀如棠,黃華赤實,其味如李而無核,名曰沙棠,食之令人不溺。草之美者,名曰沙棠之實。 又曰:昆侖之墟,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木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井,以玉為檻。檻有五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所在。 又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其下有弱水泉。 |
11 | 昆侖山: | 徐整《長歷》曰:北斗當昆侖上。 |
12 | 昆侖山: | 《真人關尹內傳》曰:萬億萬歲,有一大水,昆侖飛浮。是時飛仙迎取天王及善民,安之山上也。 |
13 | 昆侖山: | 《葛仙公傳》曰:昆侖山一曰玄圃臺,一曰積石瑤房,一曰閬風臺,一曰華蓋,一曰天柱,皆仙人所居。 |
14 | 昆侖山: |
《列仙傳》曰: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石以教神農,能入火不燒,至昆侖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時,復為雨師,今之雨師是也。 又曰:西王母者,神人也。人面蓬頭發,虎牙豹尾,善嘯,穴居,名西王母,在昆侖山下。 |
15 | 昆侖山: | 》神仙傳》曰:東郭延者,山陽人。服云飛散,能夜書。有數十人乘虎豹來迎,比鄰盡見之。與親友辭別而去,雲詣昆侖山。 |
16 | 昆侖山: | 《神異經》曰:昆侖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員周如削,銅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
17 | 昆侖山: | 《搜神記》曰:昆侖之山,是惟帝之下都,環以炎火山。 |
18 | 昆侖山: | 《十洲記》曰:昆陵昆侖號曰。昆陵山也。上有金臺玉闕,亦元氣之所合,天帝君治處。 |
19 | 昆侖山: | 《玄元記》曰:昆侖西南山,周回三萬里,巨蛇繞之三周,蛇長九萬里。 |
20 | 昆侖山: | 《尸子》曰:赤縣州者,實是昆侖之墟,玉紅之草生焉,食其一實而醉,臥三百歲而後寤。 |
21 | 昆侖山: | 《呂氏春秋》曰:菜之美者,有昆侖之蘋也。 |
22 | 昆侖山: |
《淮南子》曰:昆侖山上有層城九重,上有木禾,其條五尋。珠樹、玉璇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瑯玕在其東,絳樹在其南,瑤樹在其北。 又曰:昆侖之玉瑱,而塵埃不能污也。 |
23 | 昆侖山: | 《抱樸子》曰:蔡譴者,自云被謫至昆侖。初,譴還,人問云:「昆侖似何?」答曰:「天不問其高幾里,要於仰視之,去天過十數里也。」 |
24 | 昆侖山: |
崔鴻《十六國春秋·前趙錄》曰:東平王劉約癸亥卒,一指猶暖,遂不殯殮,至於甲戌乃蘇。言見劉淵於不周山,經五日,遂復從至昆侖山,三日而復返於不周,見諸王公卿將死者悉在焉。 又曰:酒泉太守馬岌上言酒泉即昆侖之體也。周穆王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即在此山,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璣鏤飾,煥若神宮。 |
URN: ctp:n36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