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王屋山》 | Library Resources |
1 | 王屋山: | 《列子》曰: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可乎?」雜然相許。雜,猶僉也。其妻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慧。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之心,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力乎?」河曲智叟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
2 | 王屋山: | 《神仙傳》曰:甘始,太原人。善行氣,不食,服天門冬,治病不用針、艾。在人間三百歲,乃入王屋山。 |
3 | 王屋山: | 《茅君內傳》曰:王屋山之洞,周回萬里,名曰小有清虛之天。 |
4 | 王屋山: | 《太素真人王君內傳》曰:王屋山有小天,號曰小有天,周回一萬里,三十六洞天之第一焉。 |
URN: ctp:n36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