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丘》 | Library Resources |
1 | 丘: | 《說文》曰:丘,土之高,非人所為。丘字從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從北,中邦之居在昆侖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象形也。 |
2 | 丘: |
《詩》曰: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又曰:子之蕩兮,宛丘之上兮。 |
3 | 丘: | 又《詩序》曰:崇丘,萬物得極其高大也。 |
4 | 丘: |
又《詩》曰:楊園之道,猗于畝丘。 又曰:綿蠻黃鳥,止于丘隅。 又曰: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
5 | 丘: |
《禮》曰:太公封于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君子曰: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正丘首,正首丘也。仁,恩也。 又曰:公叔文子升於瑕丘,蘧伯玉從。二子,衛大夫。文子曰:「樂哉,斯丘也,死則我欲葬焉。」蘧伯玉曰:「吾子欲之,則瑗請前。」利其欲,害人良田也。瑗,伯玉名也。 又曰: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 |
6 | 丘: | 《周禮》曰:丘陵,其動物宜羽物,其植物宜核物,其民專而長。 |
7 | 丘: | 《傳》曰:車脫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師,敗于崇丘。 |
8 | 丘: | 《春秋元命苞》曰:堯為天子,季秋下旬夢白帝遺吾烏喙子,其母為扶始昇高丘,睹白帝,上有雲虎之狀感己生皋陶。 |
9 | 丘: |
《春秋說題辭》曰:丘者,墓也。 又曰:丘谷輔氣,元士扶化。 |
10 | 丘: | 《爾雅》曰:丘一成為敦丘,成猶重。《周禮》曰:為壇三成。今江東呼地高堆者為敦。舊音頓。再成銳上為融丘,三成為昆侖丘。昆侖山三重,形如累三孟。如乘者,乘丘;形似乘車。如渚者,渚丘。水中小洲為渚。水潦所止,泥丘。頂上洿下。丘方,胡丘。形四方。絕高為之京。人力所作。非人力為之曰丘。地自然生。水潦所還曰將丘。將者謂丘邊有界,埒水環繞之。上正,章丘。頂平。澤中有丘,都丘。在水澤內。當涂,梧丘。涂,道。途出其右而還之,畫丘。言為道所規畫。途出其前,戴丘;道出丘南。涂出其後,昌丘。道出丘北。水出其前,渻丘;水出其後,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營丘。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如覆敦者,敦丘。邐迤,沙丘。左高,咸丘;右高,臨丘;前高,旄丘;後高,陵丘;偏高,阿丘。丘背有丘為負丘。中央隆峻,如負一丘於背上。右澤,定丘;右陵,泰丘;宋有泰丘,見《史記》。如畝,畝丘;丘有壟界如田。如陵,陵丘。丘上有丘為宛丘。今在陳郡陳縣。陳有宛丘,晉有潛丘,今在太原晉陽縣。淮南有州黎丘。今在壽春。天下有名丘五,其三在河南,二在河北。說者多以州黎宛營為河南者,潛敦為河北者。案北方稱天下之名丘,恐此諸丘碌碌,未足用當之。殆別有魁梧桀大者五,但未詳其名號所在耳。 |
11 | 丘: |
《廣雅》曰:小陵曰丘。 又曰:丘上有木為秘丘。 |
12 | 丘: | 《家語》曰:丘陵為牡,溪谷為牝。 |
13 | 丘: | 《方言》曰:冢大者謂之丘。 |
14 | 丘: |
《穆天子傳》曰:天子昇于昆侖之丘,以觀黃帝之宮。郭璞注曰:黃帝巡狩四海,登昆侖山,起宮室於其上。 又曰:為盛姬謚,曰哀淑卜之丘,天子名之,為丘作名。是曰淑人之丘。乙丑,天子東征,舍乎五鹿,叔㛗七和切。且哭,是曰女㛗之丘,因以五鹿名。丁卯。 |
15 | 丘: | 《山海經》曰:昆侖之丘,實惟帝之下都。 |
16 | 丘: | 《莊子》曰:衛靈公死,卜葬於故墓,不吉,卜葬於沙丘而吉。掘之數仞,得石槨焉,洗而視之,有銘曰:「不憑其子靈公奪而埋之。」夫靈公之為靈,久矣。 |
17 | 丘: | 《淮南子》曰:堯時有大風為民害,乃繳大風於青丘之野。許慎注曰:大風,大鷙鳥也。 |
18 | 丘: | 《文子》曰: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泉塞。 |
19 | 丘: | 《越絕書》曰:闔閭冢在吳縣昌門外,名曰虎丘。下廣平六十步,水深丈五,銅槨三重,玉鳧之流,扁諸之劍在焉。卒十萬人治之,取土臨湖。葬三日,白虎居上,故號曰虎丘。 |
20 | 丘: | 東方朔《十洲記》曰:長洲一名青丘,在南辰巳地,地五千里,去岸二十五萬里,上饒山川,又多大樹,樹有二千圍者,一洲之上,專是林木,故一名青丘,仙草、靈藥、甘液、玉英,靡所不有。 |
21 | 丘: | 《齊地記》曰:營丘,在臨淄小城內,古以為齊室也。丘下周三百余步,高九丈,北廂下隆丈五,造井水深七丈余,井與地平。 |
22 | 丘: | 伏韜《北征記》曰:博望城內有成湯、伊尹、箕子冢,今皆為丘。 |
23 | 丘: | 《述異記》曰:南海中有軒轅丘,鸞自歌,鳳自舞,古云天之樂也。 |
24 | 丘: |
《郡國志》曰:濮陽縣本顓頊之城,今謂之帝丘,夏后之代昆吾居之,春秋衛遷于帝丘,夢人登昆吾之墟是也。 又曰:濮州初徙陶於乘丘,故縣掘得漆杯二,底內有朱書曰「乘丘」,既見風日,靡然爛碎矣。 |
25 | 丘: | 《外國圖》曰:員丘之上有不死樹,食之乃壽。有赤泉,飲之不老。蕭丘多大風,無人民,群犬居之。青丘之民食穀,衣野絲,去瑯琊萬三千里。神丘有火穴,其光照千里,去瑯琊三萬里。 |
26 | 丘: | 《陳留風俗傳》曰:雍丘縣有五陵之丘,以故名縣。 |
27 | 丘: |
酈善長注《水經》曰:沮水西逕楚昭王墓,東對江陵城,故王仲宣之賦《登樓》云,「西接昭丘」是也。 又曰:隋縣有斷蛇丘,隋侯出見大蛇中中斷,因舉而藥之,故謂之斷蛇丘。 又曰:鞏縣北有山臨河,謂之岑原丘,下有穴,謂之鞏穴,言山潛通淮濟,北達于河,直穴有渚,謂之鮪渚。 |
28 | 丘: | 《十道志》云:岑原丘,在縣西北三十三里。 |
URN: ctp:n366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