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窟》 | Library Resources |
1 | 窟: | 《禮記》曰:古未有宮室,冬居營窟,夏居橧巢也。 |
2 | 窟: | 《左傳》曰:鄭伯有嗜酒,為窟室,而夜飲酒,擊鐘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曰:「吾公在壑谷。」壑谷,窟室也。 |
3 | 窟: | 《史記》曰:吳公子光之謀王僚也,專諸謂曰:「王僚可殺也。」公子光乃伏士於窟室中,而具酒請王僚,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中,專諸擘魚,因以刺王僚,王僚立死。 |
4 | 窟: | 《戰國策》曰:馮暖謂孟嘗君曰:「兔有三窟,僅得免死,君始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乃西游於梁,謂梁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諸侯先迎者,國富兵強。」梁王乃聘以為相,齊王聞之懼,乃請反國。馮暖使請先致祭器,立宗廟於薛。三窟已就,馮暖之力也。 |
5 | 窟: | 《晉書》曰:王衍用弟澄為荊州,從弟敦為青州,曰:「荊有漢江之固,青有負海之險,吾留於此,足為三窟。」 |
6 | 窟: | 王隱《晉書》曰:魏末有孫登,字公和,汲郡共人也。無家屬,時人於汲縣北山土窟中得之。 |
7 | 窟: | 崔鴻《十六國春秋·前秦錄》曰:張忠,字巨和,中山人也。永嘉之亂,隱於秦山,端拱若尸,無琴書之適,不修經典,勸教但以至道虛無為宗。其居也,依崇巖幽谷,鑿地為窟室,弟子亦窟居,去忠六十余步,五日一朝。其教也,以形不以言,弟子受業,觀形而退。 |
8 | 窟: | 《淮南子》曰:鳥飛反鄉,兔走歸窟。 |
9 | 窟: |
《典略》曰:蘇秦與張儀,始俱學於齊鬼谷先生,皆通經藝百家之言。鬼谷子弟子五百余人,為作窟深二丈,曰:「有能獨下在窟中,說使泣者,則能分人主之地矣。」秦下說之,鬼谷泣下沾衿。秦與儀記一體也。 又曰:董卓雖親愛呂布,然時醉則罵,以刀劍擊之,不中而後止,布恐終被害,乃私與司徒王允及尚書令土孫端謀養死士於窟室。三年四月,天子疾瘳,卓詣宮賀,布先置死士以邀之,卓嚴駕出,馬躓不肯行,心怪之欲還,布勸使行,到宮門入掖門,死士交戟刺卓墮車,顧布所在,布下馬曰:「有詔。」遂殺之。 |
10 | 窟: | 《列仙傳》曰:歷陽有彭祖仙窟,請雨輒得也。 |
11 | 窟: | 《神仙傳》曰:李意其,蜀人,於成都角作一土窟居之,冬夏單衣,發長剪去之,皆使長五寸,或百日,二百日,三百日不出窟。 |
12 | 窟: |
《郡國志》曰:相州隆慮山有一洞,去地千仞,俗謂聖人窟,下有小山孤竦,謂之玉女樓仙人臺,亦曰香爐峰也。 又曰:馬邑白道齊坂有土穴出泉,《琴操》謂「飲馬長城窟」也。 |
13 | 窟: |
《秦州記》曰:河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術窟,深四十余丈,高四十余丈,中有三佛寺流泉浴池,鑿石作丈六像三百余區;其西二里,則曰時亮窟,高百丈,廣二十丈,深三十丈,亦有泉水,藏古書五卷。唐術、時亮,皆古之孝行士也。 又曰:州圖經曰:唐術窟在郡西龍支谷,彼人亦罕有至者,其窟內有物,若似今書卷,因謂之精巖。巖內時見神人往還,蓋古仙所居耳。羌胡懼而莫敢近,又謂鬼為唐術,故指此為唐術窟。 |
14 | 窟: | 《豫章記》曰:豐城縣有雷孔章掘神劍窟,方廣七八丈。 |
15 | 窟: | 王韶之《南康記》曰:神源下流百里有峽,兩岸皆高山,峽下數十里有蛟龍窟,時時有霧氣。耆宿云,此通南康縣,去此穴由百余里。嘗有宿其口者,夜遇暴雨水,器物乃流出,彼此如其然。 |
URN: ctp:n36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