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樓》

Library Resources
1 樓:
《爾雅》曰:狹而修曲曰樓。

2 樓:
《說文》曰:樓,重屋也;樔,澤中守草樓也。

3 樓:
《釋名》曰:樓有戶牖,諸孔婁婁然也。

4 樓:
《史記》曰:方士言武帝曰:「黃帝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帝乃立神明臺、井幹樓,高五十丈,輦道相屬。

5 樓:
《漢書》曰: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明堂圖。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蓋樓之始也。

6 樓:
又《郊祀志》云:其南有玉堂,璧門大鳥之屬,立神明臺、井幹樓,高五十丈,輦道相屬焉。顏師古注云:《漢宮閤疏》云:「神臺,高五十丈,上有九室。」

7 樓:
《東觀漢記》云:公孫述造十層赤樓也。

8 樓:
《後漢書·張奐傳》曰:初,奐為武威太守,其妻懷孕,夢帶奐印綬登樓而歌。占者曰:「必將生男,復臨茲郡,命終此樓。」既而生子猛,以建安中為武威太守。殺刺史,州兵圍之急,猛恥見擒,乃登樓自焚而死。
又曰:黃昌為郡守。陜縣彭氏造高樓臨道。昌行縣,彭氏婦人輒升高樓而觀,昌乃殺之。

9 樓:
《蜀志》曰:周群作小樓,多令奴更直臺上視天災,才有一氣,即白群。群自上樓觀之。

10 樓:
《晉書》曰:石崇作樓,令婢綠珠作歌舞於上。孫秀求綠珠不得。及崇被收,方在樓上,謂珠曰:「我今為汝死矣。」珠乃墜樓而死。
又曰:於石頭東城內起高樓,加累入於霄漢,連堞帶於積水,署曰入漢樓。

11 樓:
《宋書》曰:大明元年五月壬子,紫氣出景陽樓,狀如煙,回薄久之。詔改景陽為景云樓。

12 樓:
《趙書》云:趙梁襲長安,秦王業奔射雁樓,格戰至天明,不拔。

13 樓:
《齊書》曰:東昏侯后宮起仙華、神仙、玉壽諸殿,窮盡雕采,以麝香雜香涂壁。時世祖于樓上施青漆,世謂之青樓。帝曰:「武帝不巧,何不絕用琉璃。」
又曰:焦度嘗戰敗,逃於營亭湖中,江州刺史王景文誘降。復拒沈攸之於郢城,登樓辱詈攸之。攸之攻,不能下。至今呼此樓為焦度樓也。

14 樓:
又《魏虜傳》云:虜自佛貍世至萬民,世增雕飾。正殿西筑臺,謂之白樓。樓南又有伺星樓。

15 樓:
《梁書·處士陶弘景傳》云:弘景止於句容之句曲山。永明初,更筑三層樓。弘景處其上,弟子居其中,賓客至其下。
又曰:武帝大同十年,幸蘭陵,固賦《歸舊鄉詩》。己酉,幸京口城北固樓,曰:「此不足以固守,然北望江山,實為壯觀。」乃改名北顧,因幸回賓亭,宴帝鄉故老及迎候者少長數千人,各賚錢三千文與之。

16 樓:
《周書》曰:《長孫儉傳》云:「為荊州刺史,人安其業。吏人表請為儉構清德樓,樹碑刻頌。朝議許焉。」

17 樓:
盛弘之《荊州記》云:西鄂城東有三女樓。周稚歿三女,造此樓於墓所。

18 樓:
《老君本記》云:周康王時,文始真人結草為樓,占星候氣。

19 樓:
《登真隱訣》云:長綿樓上太清上宮,名玉晨道君所居。

20 樓:
《吳越春秋》云:會稽郡小城,勾踐筑,周千一百二十步,西北立為龍翼樓。

21 樓:
《世說》云:桓征西,治江陵城甚麗,顧長康曰:「遙望層城,丹樓如霞。」

22 樓:
《墨子》云:偏城三十步置坐候樓,樓出堞四尺;百步一木樓,樓前面九尺,高七尺。二百步一立樓,去城中二丈五尺。

23 樓:
《洛陽地記》曰:洛陽城內西北角有金墉城,東北角有樓,高百尺,魏文帝造也。

24 樓:
盛弘之《荊州記》曰:荊州城西百餘步有丹霞樓,臨川康王之置。

25 樓:
《吳越春秋》曰:范蠡為勾踐立飛翼樓,以象天門;為兩蟉繞棟,以像龍角。

26 樓:
《羊頭山記》曰:原城西門南角有萬歲樓,俗傳飛入江,常以鐵鎖維之。又樓上時見一道白氣如煙,刺史必死,輕者貶謫,州人至為常候。

27 樓:
《郡國志》曰:定州安縣城上樓,謂之神女樓。
又曰:馬邑白樓,即后魏納姚興女為后,后悲思,因造此樓登望,飾以鉛粉,故名之。
又曰:金華縣,因山為名。城南臨溪水高阜上有樓,名曰玄暢樓,宋沈約造以吟詠於此處。

28 樓:
韋述《兩京新記》曰:上陽宮有麗青臺浴日樓。

29 樓:
《十洲記》曰:昆侖山有玉樓十二層。

30 樓:
《虞氏家記》曰:吳小城白門,蓋吳王闔閭所作也。至秦始皇帝守宮吏燭燕窟失火,燒宮而此樓故存。

31 樓:
《瀨鄉記》曰:老子廟有皇天樓、九柱樓、靜念樓,皆畫仙人雲氣。

32 樓:
袁彥伯《羅山疏》曰:仰望石樓,眇然在雲中。

33 樓:
《金陵地記》:吳嘉禾元年,於桂林苑落星山起三重樓,名曰落星樓。

34 樓:
《吳都賦》曰:享戎旅於落星之樓。

35 樓:
《世說》曰:凌雲臺樓觀極精巧,先稱平眾材,輕重當宜,然後造構,乃無錙銖相負揭。臺雖高峻,恒隨風搖動。魏明帝登臺,懼其勢危,別以大材持之,樓便即頹壞。論者謂輕重力偏故也。

36 樓:
《九江錄》曰:庾亮在武昌,諸佐吏殷浩等乘秋夜佳景共登南樓,俄而,不覺亮至,眾將避之,公曰:「老子於此興復不淺。」便坐談詠。至今名庾公樓。

37 樓:
《幽明錄》曰:鄴城鳳陽門五層樓,去地二十丈,安金鳳凰三頭於其上,一頭飛入漳河,清朗見在水底,一頭今獨存。

38 樓:
《水經》:鄧州伯陵山上有入鄉樓。

39 樓:
《益州記》曰:成都有百尺樓。

40 樓:
《晉宮閤名》云:洛陽有鳳皇樓。

41 樓:
詩曰: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

42 樓:
《樂府詩》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43 樓:
《漢宮閣名》云:長安有馬伯騫樓,又有貞女樓。

44 樓:
《晉宮閣名》:晉有伺星樓。
又曰:總章觀、儀鳳樓,在觀上廣望觀之,南又別有翔鳳樓,又有慶云樓。

URN: ctp:n37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