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 |
《说文》曰:骨,体之质也,肉之核也。 |
| 骨: |
《释名》曰:骨坚而滑也,似木枝格。 |
| 骨: |
《孝经援神契》曰:周道衰,路有饥骨,血成池。 |
| 骨: |
《史记》曰:楚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华玄乃夜私见楚将子反。子反告庄王,王问曰:“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又曰: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
| 骨: |
《帝王世纪》曰:殷时有仙女名昌容,隔肉见骨。 |
| 骨: |
《东观汉记》曰:陈宠字昭公,为广汉太守。先是雒县城南每阴雨,常有鬼哭声,宠使案行,昔岁仓卒,时骸骨不葬者多,宠乃敕县葬埋,由是即绝。 |
| 骨: |
《晋书》曰:桓温生未期,温峤见曰:“此儿有奇骨相,可使啼。”峤曰:“真英物也,因名温。” |
| 骨: |
《尸子》曰:徐偃王有筋无骨。 |
| 骨: |
《公孙尼子》曰:多食甘者有益于肉,而骨不利。 |
| 骨: |
《燕丹子》曰:田光曰:“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武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 |
| 骨: |
《贾子》曰:文王昼卧,梦人登城呼曰:“我东北陬槁骨也,速以人君葬我。”文王曰:“诺。”觉召吏,令以人君葬之,吏曰:“以五大夫葬之。”文王曰:“吾梦中已许之。”民闻之曰:“我君不以梦故背槁骨,况生人乎?”乃下信其上。 |
| 骨: |
《孔丛子》曰:孔附谓陈王曰:“梁人有扬由者,伎巧过人,骨腾肉飞。” |
| 骨: |
《国语》曰:吴伐越,隳会稽,获骨焉,一节专车,使问仲尼,曰:“禹致群臣于会稽,防风氏后至,戮之,其骨专车,此为大矣。” |
| 骨: |
《新序》曰:文王之葬枯骨,无益众庶,众庶悦之,恩义动人也。 |
| 骨: |
《列仙传》曰:宁封,黄帝时陶正,有神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之,教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骨。时人葬之,谓之封子。 |
| 骨: |
《列异传》曰:蒋子文,汉末为秣陵尉,自谓骨青,死当为神。 |
| 骨: |
《西京杂记》曰:戚姬以百炼金为彄环,照见指上骨。 |
| 骨: |
王子年《拾遗录》曰:沐胥国人忽复化为老叟,俄而即死,臭烂盈屋,人有除烧其骸骨于粪土之中,复还为人矣。 |
| 骨: |
《搜神记》曰:有谈生无妇,有女来为其妇,三年生一儿,曰:“慎勿以火照我。三年后可照。”生盗照之,腰已上皆肉,腰以下但枯骨,妇求去。 |
| 骨: |
《续搜神记》曰:司徒蔡谟亲有王蒙者单独,常为蔡公所收养。蒙长才五尺,似为无骨,登床辄令抱上。 |
| 骨: |
《扶南传》曰:顿逊国人死,鸟葬或火葬。鸟葬者,病困便歌舞,送郭外,有鸟如鹅,绿色,飞来万许,啄食都尽,敛骨焚之,沉于海水,此必生天上。鸟若不食,自悲伤,乃就火葬,取骨埋之。 |
| 骨: |
《世说》曰:王右军目陈玄伯块垒有正骨。 |
| 骨: |
司马相如《美人赋》曰:皓体陈露,弱骨丰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