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盟誓》

Library Resources
1 盟誓:
《說文》曰:誓,約束也。

2 盟誓:
《尚書·甘誓》曰:大戰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龔行天之罰。左弗攻于左,汝弗龔命。左軍左之主射攻治之其職也。右弗攻于右,汝弗龔命。御非其馬之正,汝弗龔命。三者有失皆不奉我命也。用命賞于祖。弗用命,戮于社;天子親又載社主謂之社,土不用命則戮于社也。予則孥戮汝!」

3 盟誓:
又《泰誓》曰:王乃徇師而誓,曰:「嗚呼!西土有眾,咸聽朕言!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雖有周親,不如仁人。」

4 盟誓:
《周禮·司盟》曰:掌盟載之法。載盟辭也。凡邦有疑會同,則掌其盟約之載及其禮儀,北面詔明神,既盟,則貳之。貳之者,寫副當以授六官之也。盟萬民之犯命者,詛其不信者亦如之。

5 盟誓:
《左傳》曰:陳五父如鄭蒞盟。歃如忘。薛伯曰:「五父必不免,不賴盟矣。」
又曰:莊公許孟任以為夫人,割臂以盟。
又曰: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負羈紲從君巡於天下,臣之罪多矣。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子犯,重耳舅氏。言與舅氏同心之盟,如此白水也。投其璧於河。
又曰:王子虎盟諸侯于王庭,要言曰:「皆獎王室,無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墜其師,無克祚國。」
又曰:寧武子與衛人盟于宛濮,曰:「天禍衛國,君臣不協,以及此憂。今天誘其衷,使皆降心以相從也。不有居者,誰守社稷?不有行者,誰捍牧圉?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明神先君,是糾是殛。」國人聞此盟也,而後不貳。
又曰:楚師將去宋,申犀稽首於王之馬前,曰:「無畏知死而不敢廢王命。王棄言焉。」王不能答。申叔時仆,曰:「筑室反耕者,宋必聽命。」從之。宋人懼,使華玄夜入楚師,登子反之床而起之曰:「寡君使玄以病告,曰:弊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弊,不能從也。去我三十里,惟命是聽。」子反懼,與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華玄為質。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虞。」楚不詐宋,宋不備楚也。
又曰:晉士燮會楚公子罷、許偃,盟于宋西門之外,曰:「凡晉楚無相加戎,好惡同之,同恤災危,備救凶患。交贄往來,道路無壅,謀其不協,而討不庭」也。
又曰:秋七月,盟于亳。范宣子曰:「不慎,必失諸侯。」乃盟,載曰:「凡我同盟,無蘊年,蘊積年穀而不分定。無壅利,無奸保,無留慝,救災患,恤禍亂,同好惡,獎王室」也。
又曰:鄭大夫盟于伯有氏。裨諶曰:「是盟也,其與幾何?」言其不能久也。裨諶,鄭大夫也。《詩》曰:「君子屢盟,亂是用長。」
又曰:小邾射以句繹來奔,曰:「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以子路信誠,故得與相要誓而不須盟也。子路即季路。使子路,子路辭。季康子使冉有謂之曰:「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6 盟誓:
《公羊傳》曰:莊公會齊侯,盟于柯。曹子進曰:「君之意何如?」莊公曰:「寡人之生,則不若死。」曹子曰:「然則君請當其君。臣請當其臣。」莊公曰:「諾。」於是會桓公。莊公升壇,曹子手劍而從之。管子進曰:「君何求?」曹子曰:「城壞壓境,齊數侵取魯邑,以喻侵近。君不圖歟?」「愿請汶陽之田。」管仲顧曰:「君其許諾。」桓公曰:「諾已盟。」曹子剽劍而去之。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讎,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也。

7 盟誓:
《穀梁傳·僖公》曰:葵丘之盟,陳牲而不殺,牘書加於牲上,曰:「毋忄隺水,毋訖訖,止。糴,毋以妾為妻,毋使婦人與國事。」

8 盟誓:
又《成公》曰:溴梁之會,諸侯失政。諸侯會,而曰大夫盟,政在大夫也。諸侯在,而不曰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

9 盟誓:
《三禮圖》曰:方盟,木方四尺,設六色;東青西白,南赤北黑,上玄下黃。設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東方圭。方盟者,上下四方之神明,天之司盟。

10 盟誓:
《史記》曰:吳起東出衛郭門,與其毋別,嚙指而盟: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也。
又曰: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於楚。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愿備員而行。」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若錐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爾使早處囊中,必潁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日中不決。遂按劍而前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日中不決,何也?」楚王叱曰:「胡不下?」遂按劍而前曰:「今十步之中,王不得恃楚國之眾,王之命懸於遂。今楚地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資。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也。」楚王曰:「謹奉社稷以從。」遂奉銅盤北面跪進之,從定於殿上。遂招堂下十九人曰:「公等碌碌,因人成事者也。」

11 盟誓:
《漢書》曰:王陵為右丞相。惠帝崩,高后欲立諸呂為王,問陵。陵曰:「高皇帝刑白馬而盟曰: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今王諸呂,非約也。」

12 盟誓:
《東觀漢記》曰:隗囂,字季孟,天水人也。以王莽篡逆,復漢之祚,乃立高祖,太宗之廟,稱臣執事,史奉璧而告。祝畢,有司穿坎於庭,割牲而盟。

13 盟誓:
《魏志》曰:臧洪,字子原,廣陵射陽人也。張邈起兵,請洪與計事。又致之於劉兗州公山、孔豫州公緒,乃設壇場,方共盟誓,諸州郡更相讓,乃共推洪。洪乃升壇操盤血而盟。

14 盟誓:
《晉中興書》曰:苻洪第三子健,陰圖關中,陽使其徒種麥,示無西意。有微知其計,不肯耕種者,健殺之。後十餘日,師眾西行,到孟津,作浮橋渡河。使弟雄步騎五千人入潼關,兄子青軹關入河東,誓曰:「若事不捷,汝死河北,我死河南,為鬼無相見也。」
又曰:王羲之為會稽內史,慨然稱疾去郡,於父母墓前自誓曰:「維永和十一年二月九日,小子羲之敢昭告尊靈。羲之不天,夙遭閔凶,不遂過庭之訓。母兄鞠育,得漸庶幾,遂因人之力,蒙國寵榮。進無忠孝之節,退違聖賢量力之義。將憂及宗祠,豈在微身!是用寤寐永嘆,若墜淵谷。」羲之既去官,與東士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與道士許玄度共修服食,采求藥石,不遠千里。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復徵。
又曰:祖逖說中宗以掃平中原,於是以逖為前鋒都督、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布三千匹。逖乃逕北渡江,中流誓曰:「祖逖不清中原而復濟者,如此江!」

15 盟誓:
蕭子顯《齊書》曰:王敬則為暨陽令。縣有一部劫逃柴山中為民患,敬則遣人致意劫師,悉可出首,當先申論。治下廟神甚酷烈,百姓畏之,敬則引神為誓,必不相負。劫師既出,敬則於廟中設酒會,於坐收縛之,曰:「吾先啟神,若負誓,還神十牛。今不得違誓。」即殺十牛,并斬諸賊,百姓悅之。

16 盟誓:
《漢書春秋》曰:梁皇后崩,桓帝獨呼小黃門唐衡至北戶,如廁,問左右梁冀不相得者皆誰?衡對曰:「單起、左悺前詣河南尹不疑,禮敬小簡,不疑收其兄弟送雒陽獄。」於是,帝與入室定謀,嚙超臂出血以為盟,乃誅梁冀。

17 盟誓:
《高士傳》曰:胡昭。初,晉宣帝為布衣時,與昭有舊。昭同郡周士等謀害帝,昭聞而步險,邀士於濟、澠之間,止士,士不肯。昭泣以示誠,士感義乃止。昭斫棗樹共士盟而別,昭雖有陰德於帝,口終不言,時人莫知。

18 盟誓:
《華陽國志》曰:昭王時,有一虎傷害千餘人,昭王乃募有能殺虎者賞。時巴夷廖仲作白竹之弩,乃射殺虎。昭王刻石盟,要曰:「秦犯夷輸黃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鍾。」夷人安之。

19 盟誓:
《晏子春秋》曰:崔杼殺莊公,盟於國者,戟鉤其頸,劍承其心。晏子不與盟,而出,上車。其仆將馳,晏子撫其手曰:「鹿生於山,命懸於廚,命有所懸矣。」成節而去。

20 盟誓:
《黃庭經》曰:黃庭為不死之道,受者齋九日,或七日,或三日,然後授之者為師。受者奉焉,結盟立誓,期以勿泄。古者,盟用玄云之錦九十尺,今簡鳳文之羅四十尺。

21 盟誓:
《竹林七賢論》曰:劉伶常病酒,渴求酒於其妻,妻捐酒毀器泣而諫曰:「君酒過,非攝生之道也,必宜斷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酒當禮於鬼神,自誓以斷之耳,便可具酒肉。」妻敬聞命,供酒肉於前,請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婦人之言,慎不可聽。」仍引酒御肉,隗然而已復醉矣。

22 盟誓:
《孫卿子》曰:盟詛不及五帝,誓誥不及三王,交質不及五伯。《穀梁》二傅:交質不及二伯。

23 盟誓:
《淮南子》曰:胡人彈骨,胡人之盟約,置酒人頭骨中,飲以相咀也。越人鍥臂,中國唼盟,所由名異,其於信一也。

URN: ctp:n38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