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治政二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提到 「白魚入于王舟」 符合次數:1.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

治政二

電子圖書館
2 治政二:
《漢書》曰:曹參相齊,召長老諸先生,問以安集百姓。齊故諸儒以百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具言之。參於是避正堂,舍蓋公焉。其治要用黃老術,故相齊九年,齊國安集,大稱賢相。及參去齊,屬其後相曰:「以齊獄市為寄,慎勿擾也。」后相曰:「治無大于此乎?」參曰:「不然。夫獄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擾之,奸人安所容乎?吾是以先之。」
又曰:陸賈時時說《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賈曰:「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且湯、武逆取而順守,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夫差,吳天闔閭子也。好用兵,卒為越所滅。智伯,晉卿荀瑤也。攻趙襄子,襄子與韓魏反而喪之。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秦之先封于趙。鄉使秦已并天下,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
又曰:賈誼上疏曰:「夫仁義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權勢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又曰:夫三代之所長久者,其己事可知也。已事,已往之事也。然而不能從者,是不法聖智也。秦世之所以亟絕者,其轍跡可見也。然而不避,是后車又將覆也。夫存亡之變,治亂之機,其要在是而已矣。夫人之智能見已然,不能見將然;夫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後。是知法之用易見,而禮之所以為至難知也。若夫慶賞以勸善,刑罰以懲惡,先王執此之政,堅若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時。據此之公無私,如天地耳。豈顧不同哉!顧,反也。為人主計者,莫如先審取舍,取舍之極定于內,安危之萌應是外矣。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以禮義治之者積禮義;以刑罰治之者積刑罰。刑罰積而民怨背,禮義積而民和親。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異。或道之以德教,或毆之以法令。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氣樂;毆之以法令者,法令極而民風哀。哀樂之感,禍福之應也。秦王之欲尊社廟而安子孫,湯武同然。而湯武廣大其德行,六七百歲而不失;秦王治天下十余歲,則大敗。此亡他故矣,湯武之定取舍審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審也。夫天下,大器也。令人之置器,置諸安處則安,置諸危處則危。天下之情與器無以異,在天子之所置之。湯武置天下于仁義禮樂,而德澤洽于禽獸草木,廣裕累子孫數十世;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罰,德澤亡一有,禍幾及身,子孫誅絕。此天下所共見也。
又曰:董仲舒對策曰:「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惡危亡,然而致亂危者甚眾,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音由者非其道也。是以政日以仆滅也。夫周道衰于幽、厲,非道亡也,幽厲不繇也。至宣王,明文、武之功業,周道粲然復興,詩人美之,上天佑之,為生貨佐,行善之所致也。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理亂興廢在于己,非天降命也。臣聞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歸父母,故天瑞應誠而至。白魚入于王舟,有火復于王屋,流而為烏,復,歸也。皆積善累德之效也。及后世,淫逸不能統理群生,廢德教而任刑罰。刑罰不中則生邪氣,邪氣積于下,怨惡畜于上。上下不和,陰陽繆盭,而妖孽生焉。此災異所緣起也。臣聞: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質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壽,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亂之所生,故不齊也。堯、舜行德,則民仁壽;桀、紂行暴,則民鄙夭。夫上之化下,下之從上,猶泥之在鈞,惟甄者之所為;猶金之在镕,惟冶者之所鑄。綏之斯來,動之斯和也。」
又曰:董仲舒論時政曰:「為政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之。譬諸琴瑟不調,必解而更張之。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
又曰:蕭望之上疏曰:「夫民函陰陽之氣,函與含同。有仁義、欲利之心,在教化之所助,雖堯在上,不能去民欲利心,而能令其欲利不勝其好義也;雖桀在上,不能去民好義之心,而能令其好義不勝其欲利也。故堯、桀之分,在於義利而已。故道民不可不慎也。」
又曰:匡衡上書言政治曰:「五帝不同樂,三王各異教。民俗殊務,所遇之時異也。比年大赦,而奸邪不為衰止,蓋保民者陳之以德義,示之以好惡,觀其失而制其宜也。朝廷者,天下之楨榦也。公卿大夫相與循禮恭讓,則民不爭;好仁樂施,則下不暴;上義高節,則民興行;寬柔和惠,則眾相愛。四者,明王所以不嚴而成也。」
又曰:元帝時,京房問上曰:「幽、厲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上曰:「君不明而所任者巧佞。」房曰:「知其巧佞而任之也?」將以為賢也?上曰:「賢之。」房曰:「然則今何以知其不賢也?」上曰:「以其時亂而君危知之。」房曰:「若是,任賢必治,不肖必亂,必然之道也。幽、厲何不覺寤而更求賢,曷為卒任不肖以至於是?」上曰:「臨亂之君,各賢其臣。令皆覺寤,天下安得危亡之君?」房曰:「齊桓公、秦二世亦嘗聞此二君而非笑之,然則任豎刁、趙高,政治日亂,盜賊滿山。何不以幽、厲之王而覺悟乎?」上曰:「惟有道者能以往知來耳。」房因免冠謝曰:「《春秋》記二百四十二年災異,以示萬世之君。今陛下即位已來,日月失明,星辰錯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隕,夏霜冬雷,水旱螟蟲,民人饑疫,盜賊不禁,刑人滿市。《春秋》所記災異盡備。陛下視今為治耶?為亂耶?」上曰:「亦極亂耳,尚何道。」房曰:「今所任者誰歟?」上曰:「然幸其愈於彼,又以為不在此人也。」愈,勝也。言其勝于彼也。房曰:「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後之視今,猶今之視前也。」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