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辇》 | Library Resources |
1 | 辇: |
《左传》曰:猛获奔卫。南宫万奔陈,以乘车辇其母,一日而至。 又曰:齐庆克通于声孟子,与妇人蒙衣乘辇,而入于闳。巷门。 又曰:孟氏之臣秦莒父,辇重如役。莒父,孟献子家臣,步挽重车以从师。 |
2 | 辇: | 《谷梁传》曰:晋君召伯尊而问焉。伯尊来,遇辇者,辇者不辟,使车右下而鞭之。凡车,将左,御在中。有力之人在右,所以备非常。 |
3 | 辇: | 《尔雅》曰:“徒御不惊”,辇者也。 |
4 | 辇: |
《汉书》曰:淮南王长早失母,常附吕后、孝惠,然常心怨辟阳侯。孝文初即位,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宽赦之。三年,入朝,从上入苑猎,与上同辇,帝谓为太兄。 又曰:傅昭仪有宠于上,生定陶恭王,多技艺。上甚爱之,坐则同席,行须同辇。 又曰:班婕妤,班况之女,孝成帝婕妤也。贤才通辨。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同辇,婕妤辞曰:“观古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妾。今欲同辇,无乃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太后闻之,喜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
5 | 辇: |
《汉武故事》曰:又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常从行国,载之后车。与上同辇者十六人,员数恒满。 又曰:上尝辇至郎署,见一人老郎,鬓眉皓白,姓颜名驷,江都人。上问:“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文帝时为郎。”上曰:“何其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
6 | 辇: |
《晋书》曰:山涛。吴平之后,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帝尝讲武于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帝称之曰:“天下名言也!”而不能用。及永宁之后,屡有变难,寇贼倏起,郡国皆以无备不能制。天下遂以大乱,如涛言焉。 又曰:张敞《东宫旧事》:太子有卧辇、步舆。 |
7 | 辇: |
王韶之《晋纪》曰:义军起,桓玄问众曰:“朕其败乎?”曹靖之对曰:“神怒民怨,臣实忧惧。”玄曰:“神何为怒?民何为怨?”对曰:“移晋宗庙,飘零落薄,无所祭之,不及于祖,此其所以怒也。”玄曰:“卿何不谏?”对曰:“辇上诸君,皆以为尧、舜之世,臣何敢谏!” 又曰:梁冀与妻孙寿共乘辇,张羽盖,饰以金银,以骋娱乐。 |
8 | 辇: | 《晋公卿礼秩》曰:太宰、平王给云母辇。 |
9 | 辇: | 《晋太康起居注》曰:齐王归蕃,诏赐香衣辇一乘。 |
10 | 辇: |
《后魏书·礼志》曰:大楼辇辀十二,加以玉饰衡,轮雕采,与辂同,驾牛十二。 又曰:乾象辇,羽葆圆盖,画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阶云汉、山林云气、仙圣贤明、忠孝节义、游龙飞凤、朱雀玄武、白虎青龙奇禽异兽可为饰者皆亦图焉。太皇、太后助祭郊庙则乘之。 |
11 | 辇: |
《邺中记》曰:石虎大驾有金银辇、云母辇、武刚辇数百乘。虎皇后出,乘嵩路辇。文或玉路,辇或朱漆。卧辇纯以云母代纱,中外四望皆通彻。 又曰:石虎少游猎,体转壮大,不复乘马。作猎辇,使二十人担之,如今之步辇。上安徘徊曲盖,坐处转关床。若射鸟兽,宜有所向,关随身而转。 |
12 | 辇: | 《王君内传》曰:神人乘三云之辇。 |
13 | 辇: | 《拾遗记》曰:周穆王驭黄金碧玉之辇,从朝至暮,而穷宇宙之内。 |
14 | 辇: | 潘岳《籍田赋》曰:天子御玉辇,荫华盖,金银照曜以炯晃,龙骥腾骧而沛艾。 |
15 | 辇: | 邹阳《上吴王书》曰:斗城不休,救兵不至,死者相随,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 |
16 | 辇: | 枚叔《七发》曰: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 |
17 | 辇: | 又云:辇道斜交,堤池纡曲。 |
18 | 辇: | 曹子建《公燕诗》云:轻辇随风移。 |
19 | 辇: | 刘公干《公燕诗》云:辇车飞素质,从者盈路傍。 |
20 | 辇: | 丘希范《应诏诗》云:轻荑承玉辇,细草籍龙骑。汉,草辇从上行。 |
URN: ctp:n39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