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龍下》

Library Resources
1 龍下:
孫氏《瑞應圖》曰:黃龍者,神之精、四龍之長也。王者不漉池而魚,德達深淵,則應氣而游池沼。

2 龍下:
酈善長《水經注》曰:《浮圖澄別傳》曰:「石虎時,自正月不雨至六月,澄詣滏口祠,稽首曝露。即日,二白龍降於祠下,於是雨遍千里。」
又曰:石勒時天旱,沙門佛圖澄於石井崗掘得死龍,長尺餘。漬之以水,良久乃蘇。咒而祭之,龍騰空而上,天即雨降。因名龍崗。
又曰:交州丹淵有神龍。每旱,村人以崗草置淵上,流魚則多死。龍怒,當時大雨。

3 龍下:
《豫章記》曰:吳猛坐郭璞事被收,寄載往南,令舡勿開戶。舡主聞舡下有聲,如在樹杪。試窺之,有二龍負舡,一獸至宮亭湖,還豫章。

4 龍下:
《三秦記》曰:河津,一名龍門,巨靈跡猶存,去長安九百里。水懸舡而行,旁有山,水陸不通,龜魚之屬莫能上。江湖大魚集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即為龍。故云:「曝鰓龍門,垂耳轅下。」
又曰:龍首山,長六十里,頭入於渭,尾達樊川。頭高二十丈,尾漸下,高五、六尺。土赤不毛。云昔有黑龍從山南出飲渭,其行道因成王山,故因名也。

5 龍下:
《西河記》曰:張駿立謙光殿成,后池死晷有五龍晝日見,移時乃滅。水通變綠色。駿即為銅龍以厭之。駿卒不勝此殿。

6 龍下:
《廣雅》曰: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

7 龍下:
《方言》曰:龍未升天曰蟠龍。

8 龍下:
《齊諧記》曰:蛟龍畏楝樹葉、五色絲。

9 龍下:
《漢武帝內傳》曰:王母乘紫雲之輦,又駕九色之班龍。

10 龍下:
葛洪《神仙傳》曰:費長房與壺公俱去。后壺公謝而遣之,長房憂不能到家,公與所用竹杖,騎之,忽然而睡,已到家。以所騎竹投葛陂中,顧之,乃青龍也。

11 龍下:
《管輅別傳》曰:龍者陽精,以潛於陰,幽靈上通,和氣感神。二物相扶,故能興。

12 龍下:
《襯搡先賢傳》曰:宋玉對楚王曰:「神龍朝發昆侖之虛,暮宿於孟諸,超騰云漢植淀,婉轉四瀆之里。夫尺澤之鯢,豈能料江海之大哉?」

13 龍下:
《王子年拾遺錄》曰:方丈山,一名蠻雉山。東有龍場,方千里。有龍,皮骨如山阜,膚血如流水。燕昭王時,以龍膏為燈,光清澄若水,光焰五色,人以為瑞。

14 龍下:
沉懷遠《南越志》曰:蟠龍,身長四丈,赤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於海。有毒,傷人即死。

15 龍下:
《人物志》曰:龍神不處網罟之水,鳳皇不翔罻羅之鄉。

16 龍下:
《博物志》曰:昔禹平天下,會群臣於會稽之野,防風氏後至,殺之。夏德之盛,二龍降之。禹使范成光御之,以行域外。既周而還至南海,經防風,防風之神見禹使,怒而使射之。有迅雷風雨,二龍昇去。二臣恐,以刃自貫其心而死。禹哀之,乃拔其刃,療以不世之草而皆活,是為穿匈民。
又曰:龍肉,以醢漬之,則文章生。

17 龍下:
《異苑》曰:陶侃常捕魚,得一織梭,還掛于壁。有頃雷雨,梭變成赤龍,從屋騰躍而去。

18 龍下:
任昉《述異記》曰:漢和帝玄年,大雨,有一青龍墮於宮中。帝命烹之,賜群臣龍羹各一杯。故李尤《七命》曰:「味兼龍羹。」

19 龍下:
楊咳戤《洛陽伽藍記》曰:西方烏場國西有池,龍王居之。池邊有一事,五十餘僧。龍王每作神變,國王祈請,以金玉昭唉投之池中,在后涌出,令僧取之。此寺衣食恃龍而濟世,人名曰龍王寺。
又曰:西方不可依山,甚寒,冬夏積雪。山中有池,毒龍居之。昔五百商人止宿池側,值龍忿怒,泛殺商人。盤陀王聞之,舍位與子,向烏場國學婆羅門咒。四年擲晷善得其術,還,復王位,就池咒龍。龍變為人,悔過向王,王乃舍之。

20 龍下:
《楚辭》曰:神龍失水而陸居,為螻蟻之所哉。

URN: ctp:n409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