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李》

電子圖書館
1 李:
《爾雅》曰:休,無實李。一名趙李。坐,接慮李。今之麥李也。駁,赤李。子赤也。桃、李丑,核。子中有核人。棗、李曰疐之。

2 李:
《毛詩·鵲巢》曰:何彼秾矣,華如桃李!平王之孫,齊侯之子。

3 李:
又《淇澳·木瓜》曰: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4 李:
《韓詩外傳》曰:子質仕魏文侯,獲罪而北游,謂簡王曰:「贛今已去,不復樹德於人矣。」簡王曰:「負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彩其葉,秋得刺焉。今子所樹,非其人也!」

5 李:
《春秋運斗樞》曰:玉衡星散為李。
又曰:遠《雅》《頌》,著倡優,則李生瓜。

6 李:
《史記》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7 李:
《晉書》曰:王戎年七歲,常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子多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惟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子多,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又曰:王安豐有好李,常賣,恐人得種,恒鉆其核。
又曰:和嶠性至儉,家有好李,常求之,不過數十。王武子因其直率,將少年能食之人,交垣詣園,飽啖畢,伐之,送與嶠,問:「何如君李?」

8 李:
《齊書》曰:王僧孺少時,有饋其父科李,先以一與之,不受,曰:「閣人未見,不容先常。」

9 李:
《三國典略》曰:齊武成寵任東平王儼,而儼器服玩飾同於齊主。常於南宮見典御進新冰鉤盾,獻早李,還而怒曰:「尊兄已有,我何意無!」

10 李:
《唐書》曰:武德中,有獻李樹連理,盤屈如龍。
又曰:貞觀中,玉華宮李樹連理,隔澗合枝。
又曰:神龍中,陳州官舍有李樹,黃落將盡,忽更鮮茂,而生花焉。

11 李:
《管子》曰:五沃之土,其木宜李。

12 李:
《晏子》曰:景公病疽在背,欲見不得。公問國子,國子曰:「熱如火,色如日,大小如未熟李。」公問晏子曰:「色如蒼玉,大如璧也。」公曰:「不見君子,不知野人拙也。」

13 李:
《孟子》曰:匡章曰:「陳仲子,豈不誠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目無聞見也。井上有李,螬食實者半,匍匐往食之,三咽而後聞見也。」

14 李:
《呂氏春秋》曰:子產相鄭,桃李之垂于街者,莫之援也。

15 李:
《抱樸子》曰:五原蔡誕,入山而返,欺其家人云:「到昆侖山,昆侖山有玉李,光明洞徹而堅,須以玉井水澆之,便軟可食。」
又曰:南頓人張助者,耕於白田,有一李栽在耕次,助意惜之,欲持歸,乃掘取之。未得即去,以濕土封其根,以置空桑中,遂忘取之。助後作遠職,不在。後其里中人見桑中忽生李,謂之神,有病目痛者,蔭息此桑下,因祝之,言李君能令我目愈者,謝一豚。其目偶愈,便殺肫祭之。傳者過差,便言此樹能令盲者得視,遠近噏然,互來請福。

16 李:
《山海經》曰:邊春之山多李,里人常彩之。

17 李:
《漢武內傳》曰:李少君謂武帝:「冥海之棗大如瓜,鍾山之李大如瓶。臣以食之,遂生奇光。」
又曰:仙之上藥,有圓丘紅李。

18 李:
《晉宮閣名》曰:臚章殿前李一株。

19 李:
《鄴中記》曰:華林園有春李,冬華春熟。

20 李:
周處《風土記》曰:南郡細李,四月先熟。

21 李:
《列仙傳》曰:師門者,嘯父弟子也,食桃李葩。
又曰:老子之母,適到李樹之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語,指李樹曰:「桿以為姓。」

22 李:
《真人王褒內傳》曰:五靈丹山上,有玄云之李,食之得仙。

23 李:
嵇康《高士傳》曰:長靈安丘生病篤,弟子公沙都來省之。與安共於庭樹下,聞李香,開目見雙赤李著枯枝,自墮掌中。安食之,所苦除盡。

24 李:
《笑林》曰:趙伯翁醉眠,數歲孫兒緣其腹戲,因以李子內其肶音毗臍中,累七八枚。既醒,了不覺。數日後,乃知痛,李爛汁出,以為臍穴,懼死,乃命妻子處分家事。李核出,尋問,乃知是孫兒所為。

25 李:
《夢書》曰:李為獄官,夢見李者,憂獄官。

26 李:
《西京雜記》曰:上林苑有紫李、青綺李、黃李、青房李、綠李、顏淵李、出《魯志》合枝李、五株羌李、朱李、車下李、燕李、猴李、驢阮。

27 李:
《廣志》曰:鼠李、朱李,可以染。
又曰:車下李、車上李。亦春熟,可染也。
又曰:麥李細小。有溝道李,有黃建李、青皮李、馬肝李、赤李、房林李。有饣余石切。李,肌黏茹似饣。有柰李、離核李,李似柰。有劈李,熟必先劈裂。有經李,一名老李,其樹數年則枯。有杏李,味小酢似杏。有黃扁李,有夏李,有冬李十一月熟,此三李種鄴園。有春李,冬華冬熟。

28 李:
郭子橫《洞冥記》曰:琳國去長安九千里,多生玉葉李,色如碧,五千歲一熟,味酸苦。韓終常食之,亦名韓終李也。

29 李:
《唐新語》曰:安金藏喪母,廬於墓側,有涌泉自出。又有李樹,盛冬開花,犬鹿相押。彩訪使盧慎以聞,詔旌其門閭。

30 李:
《列異傳》曰:袁本初時,有神出河東,號度索君,民共立廟。兗州蘇氏母病,往禱,見一人著白布單衣,高冠似魚頭,語度索君曰:「昔盧山共食白李未久,已三千年,日月易得,使人悵然!」去后,度索君曰:「南海君也。」

31 李:
任昉《述異記》曰:魏文帝安陽殿前,天降朱李八枚。啖一,數日不食。今李種有安陽李,大而甘者,即其種也。
又曰:杜陵有金李。李之大者為之夏李,尤小者呼為鼠李。
又曰:房陵定山有朱仲李,園三十六所。潘岳《閑居賦》云:「房陵朱仲之李。」

32 李:
又曰《果賦》云:「三十六園擲覦李,蓋仙李縹而神李紅。」

33 李:
陸士衡《果賦》云:中山之縹李。
又曰:武陵原在吳中山中,無他木,盡生桃李,俗呼為桃李源。原上有石洞,洞中有乳水。世傳:秦亂,吳人于此避難者,食桃李實者,皆得仙。

34 李:
《吳氏本草》曰:李核治仆僵,花令人好色。

35 李:
《東方朔占》曰:朔與弟子俱行,朔渴,命弟子叩道邊人家門,不知室主姓名,關門,呼不應。朔復往之門住,須臾,博勞飛集所呼門中李樹上。朔見之,語弟子曰:「桿室人當姓李,名博,汝呼言李博,博自當應汝。」室中人果姓李名博,出門應,與朔相見,入取飲與朔。

36 李:
《鹽鐵論》曰:桃李實多者,來歲謂之穰。

37 李:
左思《齊都賦》曰:露桃霜李。

38 李:
王逸《荔枝賦》曰:房陵縹李。

39 李:
王廙《洛都賦》曰:銅馬朱櫻,房陵緗李。

40 李:
庾玄默《水井賦》曰:接朱李於玄泉,來甘瓜於欠晡。

41 李:
傅玄《李賦》曰:河沂黃建,房陵縹青,一樹三色,異味殊名。

42 李:
張載《瓜賦》曰:朱李零於桂圃,蒲陶潰於椒林。

43 李:
《古歌詩》曰: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

44 李:
曹植詩曰:南園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45 李:
阮籍詩曰:嘉樹下成蹊,東園桃與李。

46 李:
《古樂府歌》曰: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征遐。

47 李:
魏文帝《與吳質書》曰: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

URN: ctp:n41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