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德經》

電子圖書館
1 德經:
上德不德,上德謂太古無名號之君,德大無名,故言上德也。因循自然,養人性命,其德不見,故言不德也。是以有德,言其德合於天地,和氣流行,民得以全也。下德不失德,下德謂號謚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見,其功可稱也。是以無德,以有名號及其身故也。上德無為,言法道安静,無所改為也。而無以為,言無以名號為也。下德為之,言為教令,施政事也。而有以為。言以為己取名號。

2 德經:
前識者,道之華,不知而言知,為前識也。此人失道之實,得道之華。而愚之始也。言前識之人,愚暗之唱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大丈夫,謂道德之君也。處其厚者,處身於敦樸。不處其薄,不處身違道,為世煩亂也。處其實,處忠信也。不處其華。不尚言也。

3 德經:
昔之得一者,昔,往也。一,無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言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地得一,故能安静不動摇。神得一以靈,言神得一,故能變化無形。谷得一以盈,言谷得一,故能盈滿而不絕。萬物得一以生,言萬物皆須道生成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言侯王得一,故能為天下平正也。天無以清,將恐裂,言天當有陰陽晝夜,不可但欲清明無已時,恐將分裂不為天也。地無以寧,將恐發,言地當有高下,剛柔,不可但欲安静無已時,將恐發泄不為地。神無以靈,將恐歇,言神當有王相休廢,不可但欲盈滿無已時,將恐虛歇不為神。谷無以盈,將恐竭,言谷當有盈縮虛實,不可但欲盈滿無已時,將恐枯竭不為谷。萬物無以生,將恐滅,言萬物當隨時死生,不可但欲常生無已時,將恐滅亡不為物也。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言侯王當屈己下人,汲汲求賢,不可但欲貴高於人,將恐顛蹶,失其位也。故貴必以賤為本,言必欲尊貴,當以薄賤為本,若禹稷躬稼,舜陶河濱,周公下白屋也。高必以下為基,言必欲尊貴,當以下為本。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轂,孤,寡,喻孤獨,不轂,喻不能如車轂,為衆輻所凑也。此其其作非以賤為本本下有邪字侯王至尊貴,能以孤寡自稱,此非以賤為本乎。

4 德經: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轂,而王公以為稱,孤,寡,不轂,不祥之名,而王公以為稱者,處謙,法空虛和柔。故物或損之而益,引之不得,推讓必還。或益之而損,夫增高者崩,貪富者得患。人之所教,謂衆人所以教,去弱為强,去柔為剛也。我亦教人,言我教衆人,使去强為弱,去剛為柔也。强梁者不得致其死,强梁者,尚勢任力,為天所絕,兵刃所伐,不得以命死也。吾將以為教父,父,始也。老子以强梁之人為教式之始。式作戒。

5 德經: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至柔者,水也。至堅者,金石也。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也。無有入於無間,無有,謂道也。道無形質,故能出入無間,通神羣生。不言之教,法道不言,帥之以身也。無為之益,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不勞煩。天下希及之。天下,謂人主也。希能有及,道無為之治,無為之治,治身,治國也。

6 德經:
甚愛必大費,甚愛色者費精神,甚愛財者遇禍患,所愛者少,所亡者多,故言大費。多藏必厚亡,生多藏於府庫,死多藏於丘墓,生有攻劫之憂,死有發掘之患也。知足不辱,知足之人,絕利去欲,不辱於身也。知止不殆,知可止則止,財利不累於身,聲色不亂於耳目,則終身不危殆。可以長久。人能知止足,則福禄在己,治身者神不勞,治國者人不擾,故可長久也。

7 德經:
大成若缺,謂道德大成之君也。如缺者,滅名藏譽,如毁缺不備。其用不弊,其用心如是,則無弊盡時也。大盈若沖,謂道德大盈滿之君也。如沖者,貴不敢驕,富不敢奢也。其用不窮,其用心如是,則無窮盡。大直若屈,大直,謂修道法度正直如一也。如屈者,不與俗人争,如可屈折也。大巧若拙,大巧,謂多才術也。如拙者,亦不敢見其能也。大辯若訥,大辯,知無疑也。如訥者,無口辭也。清静以為天下正。能清能静,則為天下長持正,則無終已時也。

8 德經:
天下有道,謂人主有道也。却走馬以糞,糞者,治田也。兵甲不用,却走馬以治農田也。天下無道,謂人主無道也。戎馬生於郊,戰伐不止,戎馬生於郊境之上,久不還也。罪莫大於可欲,好淫色也。禍莫大於不知足,富貴不能自禁止也。咎莫大於欲得,欲得人物,利且貪。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無欲心也。

9 德經:
不出户,以知天下,聖人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見天下矣。不窺牖,以見天道,天道與人道同,人君清静,天氣自正,人君多欲,天氣煩濁,吉凶利害,皆由於己也。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謂去其家,觀人家,去其身,觀人身,所觀益遠,所知益少也。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上好道,下好德,上好武,下好力,聖人原小知大,察內知外也。不為而成。上無所為,則下無事,家給人足,物自化也。

10 德經:
損之又損之,損情欲,又損之,所以漸去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情欲斷絕,德與道合,則無所不施,無所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取,治也。治天下常當以無事,不當勞煩民也。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及其好有事,則政教煩,民不安,故不足以治天下也。

11 德經:
聖人無常心,聖人重改更,貴因循,若自無心也。以百姓心為心,百姓心之所便,因而從之。善者,吾善之,百姓為善,聖人因而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百姓為不善,聖人化之使善。信者,吾信之,百姓為信,聖人因而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百姓為不信,聖人化之使信也。

12 德經:
生而不有,道生萬物,不有取以為利。為而不恃,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也。長而不宰,道長養萬物,不宰割以為利用也。是謂玄德。道之所行,恩德玄暗,不可得見也。

13 德經:
大道甚夷,夷,平易也。而民好徑,徑,邪不平也。大道甚平易,而人好從邪,不平正。朝甚除,高臺榭,宮室脩。無高字,田甚蕪,農事廢,不耕治。倉甚虛,五穀傷害,國無儲也。服文采,好飾僞,貴外華。帶利劍,尚剛强,武且奢。厭飲食,財貨有餘,多嗜欲,無足時。是謂盗夸,百姓不足,而君有餘者,是猶劫盗以為服飾,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親戚并隨之也。非道也哉。人君所行如是,此非道也。

14 德經:
善建者不拔,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國者,不可得引而拔也。脩之於身,其德乃真,脩道於身,愛氣養神,其德如是,乃為真人。脩之於家,其德乃餘,脩道於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順,夫信妻貞,其德如是,乃有餘慶。脩之於鄉,其德乃長,脩道於鄉,尊敬長老,愛養幼少,其德如是,乃無不覆及。脩之於國,其德乃豐,脩道於國,則君信臣忠,政平無私,其德如是,乃為豐厚。脩之於天下,其德乃普。人主脩道於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應上,信如影響,其德如是,乃為普博。

15 德經: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天下,謂人主也。忌諱者,防禁也。令煩則奸生,禁多則下詐,相殆,故貧也。民多利器,國家滋昏,利器者,權也。民多權則視者眩於目,聽者惑於耳,上下不親,故國家昏亂也。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人,謂人君也。多伎巧,刻畫宮觀,雕琢章服,下則化上,日以滋起也。法物滋彰,盗賊多有,法,好也。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則農事廢,飢寒并至,故盗賊多有。我無為,而民自化,無所改作,而民自化成。我好静,而民自正,我不言不教,民皆自忠正也。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徭役,故皆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我去華文,民則隨我為質樸。

16 德經:
其政悶悶,其政教寬大,悶悶昧昧,似若不明也。其民醇醇,政教寬大,故民醇醇,富厚,相親睦也。其政察察,其政教急疾,言决於口,聽决於耳。其民缺缺,民不聊生,故缺缺,日以疏薄。禍兮,福之所倚,倚,因,夫福因禍而生,人遭禍而能悔過責己,修善行道,則禍去福來。福兮,禍之所伏,禍伏匿於福中,人得福而為驕恣,則福去禍來。孰知其極。禍福更相生,無知其窮極時也。

17 德經:
治大國若烹小鮮,鮮,魚也。烹小魚,不敢撓,恐其糜也。治國煩則下亂,治身煩則精去也。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以道德居位治天下,則鬼不敢見其精神以犯人也。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其鬼非無精神,邪不入正,不能傷自然之民也。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非鬼神不能傷害人,以聖人在位,不傷害人,故鬼不敢干也。

18 德經:
道者,萬物之奧,奧,藏也。道為萬物之藏,無所不容。善人之寶也。善人以道為身寶,不敢違。不善人之所保,道者,不善人之所保倚也。遭患逢急,猶知自悔卑下。故為天下貴。無不覆濟,恬然無為,故可為天下貴。

19 德經:
為無為,無所造作。事無事,除煩省事。味無味,深思遠慮,味道意也。報怨以德,修道行善,絕禍於未生也。圖難於其易,欲圖難事,當於易時,未及成也。為大於其細,欲為大事,必作於小,禍亂從小來也。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處謙虛也。故能成其大,天下共歸之也。夫輕諾必寡信,不重言也。多易必多難,不慎患也。是以聖人猶難之,聖人動作舉事,猶進退,重難之,欲塞其源也。故終無難。聖人終身無患難之事,由避害深也。

20 德經:
其安易持,治身,治國,安静者易守持也。其未兆易謀,情欲禍患,未有形兆時,易謀正。其脃易破,禍亂未動於朝,情欲未見於色,如脆弱易破除也。其微易散,其未彰著,微小,易散去也。為之於未有,欲有所為,當以未有萌芽之時,塞其端也。治之於未亂,治身,治國於未亂之時,當豫閉其門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從小成大也。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從卑至高。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近至遠。為者敗之,有為於事,廢於自然。執者失之,執利遇患,堅持不得,推讓反還。聖人無為故無敗,聖人不為華文,不為利色,故無敗壞也。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從,為也。民人為事,常於其功德幾成,而貪位好名,奢泰盈滿,而敗之也。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終當如始,不當懈怠。是以聖人欲不欲,聖人欲人所不欲,人欲文飾,聖人欲質樸,人欲於色,聖人欲於德。不貴難得之貨,聖人不賤石而貴玉也。學不學,聖人學人所不能學,人學智詐,聖人學自然,人學治世,聖人學治身。復衆人之所過,衆人學問反,過本為末,過實為華,復之者,使反本。以輔萬物之自然,教人反本實者,欲以輔萬物自然之性也。而不敢為焉。聖人動作因循,不敢有所造為,恐遠本。

21 德經:
古之為善道者,說古之善以道治身及治國者。非以明民,非以道教民明知奸巧。將以愚之,將以道德教民,使質樸,不詐僞也。民之難治,以其智多,以其智太多而為巧僞也。以智治國,國之賊,使智惠之人治國,必遠道德,妄作威福,為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不使智惠之人知國之政事,則民守正直,上下相親,故為國之福也。

22 德經: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江海以卑下故,衆流歸之,若民歸就王者。是以聖人欲上人,欲在民之上也。必以言下之,法江海,處謙虛。欲先民,欲在民之前也。必以身後之,先人而後己也。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聖人在民上為主,不以尊貴虐下,故民戴仰,不以為重也。處前而民不害。聖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後,親之若父母,無有欲害之者。

23 德經: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老子言,我有三寶,抱持而保倚之。一曰慈,愛百姓若赤子。二曰儉,賦斂若取之於己。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執謙退,不為唱也。慈,故能勇,以慈仁,故能勇於忠孝。儉,故能廣,身能節儉,故民日用寬廣也。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成器長,謂得道人也。我能為道人之長也。今舍慈且勇,今世人舍慈仁,但為勇武。舍儉且廣,舍其儉約,但為奢泰。舍後且先,舍其後己,但為人先。死矣。所行如此,動入死道。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夫慈仁者,百姓親附,故戰則勝敵,以守衛則堅固也。用兵有言,陳用兵之道,老子疾時用兵,故托己設其義也。吾不敢為主,主,先也。不敢先舉兵也。而為客,客者,和而不唱,用兵當承天而後動也。不敢進寸而退尺,侵人境界,利人財寶為進,閉門守城為退也。禍莫大於輕敵,夫禍亂之害,莫大於欺輕敵家,侵取不休,輕戰貪財也。輕敵幾喪吾寶,幾,近也。寶,身也。欺輕敵家,近喪身也。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哀者慈仁士卒,不遠於死也。

24 德經: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老子言,吾所言,省而易知,約而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人惡柔弱,好剛强也。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夫唯,世人也。是我德之暗,不見於外,窮微極妙,故無知也。知我者稀,則我貴矣。稀,少也。唯達道乃能知我,故為貴也。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被褐者,薄外,懷玉者,厚內也。匿寶藏德為貴也。

25 德經:
天道不争而善勝,天不與人争貴賤,而人畏之也。不言而善應,天不言,萬物自動以應時。不召而自來,天不呼召,萬物皆負陰而向陽也。繟然而善謀,繟,寬也。天道雖寬博,善謀慮人事,修善行惡,各蒙其報。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所羅網,恢恢甚大,雖疏遠,司察人善惡,無有所失。

26 德經:
民不畏死,治國者刑罰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傷神,貪財殺身,不知畏之。奈何以死懼之,人君不寬其刑罰,教人去情欲,奈何設刑罰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當除己之所殘刻,教民去利欲。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矣。以道教化,而民不從,反為奇巧,乃應王法,執而殺之,誰敢有犯者,老子傷時主不先道德化之,而先刑罰也。

27 德經:
民之飢,以其上食税之多,人民所以飢寒者,以其君上税食下太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人民不可治者,以其君上多欲,好有為。是以難治,其民化上有為,情僞難治也。人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人民所以輕犯死者,以其求生活之道太厚,貪利以自危也。是以輕死,以求生太厚之故,輕入死地。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也。夫唯獨無以生為務者,爵禄不干於意,財利不入於身,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使,則賢於貴生者也。

28 德經:
聖人執左契,古者,聖人無文書法律,刻契合符,以為信也。而不責於人,但執刻契信,不責人以他事也。有德司契,有德之君,司察契信而已。無德司徹,無德之君,背其契信,司人所失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無有親疏,唯與善人,則與司契者也。

29 德經:
小國寡民,聖人雖治大國,猶以為小,儉約不奢泰,民雖衆,猶若寡乏,不敢勞也。使民重死,君能為人興利除害,各得其所,則民重死而貪生也。而不遠徙,政令不煩,則民安其業,故不遠遷,離其常處也。雖有舟輿,無所乘之,清静無為,不好出入。雖有甲兵,無所陳之,無怨惡於天下。甘其食,甘其蔬食,不漁食百姓也。美其衣,美其惡衣,不貴五色。安其居,安其茅茨,不好文飾之屋。樂其俗,樂其質樸之俗。鄰國相望,鷄狗之聲相聞,相去近也。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無情欲也。

30 德經:
聖人不積,聖人積德不積財,有德以教愚,有財以與貧。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財賄布施於人,財益多如日月之光,無有盡時。天之道,利而不害,天生萬物,愛育之,令長大,無所害也。聖人之道,為而不争。聖人法天所施為,化成事就,不與下争功名,故能全其聖功也。

URN: ctp:n41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