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儒家 -> 大戴礼记 -> 五帝德 -> 7 - 相似段落[详细说明]
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蟜牛之孙,瞽叟之子也,曰重华。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家事亲,宽裕温良。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亲。承受大命,依于倪皇;睿明通知,为天下工。使禹敷土,主名山川,以利于民;使后稷播种,务勤嘉谷,以作饮食;羲、和掌厤,敬授民时;使益行火,以辟山莱;伯夷主礼,以节天下;夔作乐,以歌龠舞,和以钟鼓;皋陶作士,忠信疏通,知民之情;契作司徒,教民孝友,敬政率经。其言不惑,其德不慝,举贤而天下平。南抚交址、大、教,鲜支、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羽民。舜之少也,恶悴劳苦,二十以孝闻乎天下,三十在位,嗣帝所,五十乃死,葬于苍梧之野。”
《大戴礼记·五帝德》: 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蟜牛之孙,瞽叟之子也,曰重华。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家事亲,宽裕温良。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亲。承受大命,依于倪皇;睿明通知,为天下工。 《孔子家语·五帝德》: 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乔牛之孙,瞽瞍之子也,曰有虞。舜孝友闻于四方,陶魰事亲,宽裕而温良,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近。承受大命,依于二女。睿明智通,为天下帝。 《大戴礼记·五帝德》: 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蟜牛之孙,瞽叟之子也,曰重华。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家事亲,宽裕温良。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亲。 《孔子家语·五帝德》: 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乔牛之孙,瞽瞍之子也,曰有虞。舜孝友闻于四方,陶魰事亲,宽裕而温良,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近。 《太平御览·帝舜有虞氏》: 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蟜牛之孙,瞽瞍之子也,曰重华,好学孝友,闻于四方。陶家事亲,宽裕温良。教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亲, 《大戴礼记·五帝德》: 宰我曰:“请问帝喾。”孔子曰:“元嚣之孙,蟜极之子也, 《大戴礼记·五帝德》: 宰我曰:“请问帝尧。”孔子曰:“高辛之子也, 《大戴礼记·五帝德》: 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蟜牛之孙,瞽叟之子也, 《大戴礼记·五帝德》: 宰我曰:“请问禹。”孔子曰:“高阳之孙,鲧之子也, 《孔子家语·五帝德》: 宰我曰:“请问帝喾。”孔子曰:“玄枵之孙,乔极之子, 《孔子家语·五帝德》: 宰我曰:“请问帝尧。”孔子曰:“高辛氏之子, 《孔子家语·五帝德》: 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乔牛之孙,瞽瞍之子也, 《孔子家语·五帝德》: 宰我曰:“请问禹。”孔子曰:“高阳之孙,鲧之子也, 《太平御览·颛顼高阳氏》: 宰我曰:“请问帝颛顼。”孔子曰:“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太平御览·帝喾高辛氏》: 宰我曰:“请问帝喾。”孔子曰:“玄嚣之孙,蟜极之子, 《太平御览·帝尧陶唐氏》: 宰我曰:“请问帝尧。”孔子曰:“高辛之子也, 《太平御览·帝舜有虞氏》: 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蟜牛之孙,瞽瞍之子也, 《太平御览·夏帝禹》: 宰我曰:“请问禹。”孔子曰:“高阳之孙,鲧之子, 《大戴礼记·五帝德》: 使禹敷土,主名山川,以利于民;使后稷播种, 《墨子·尚贤中》: 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隆播种, 《尚书·吕刑》: 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 《大戴礼记·五帝德》: 羲、和掌厤,敬授民时; 《中论·历数》: 故《书》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潜夫论·班禄》: “钦若昊天,敬授民时”, 《潜夫论·爱日》: 是以尧敕羲和,“钦若昊天,敬授民时”; 《周髀算经·序》: 所以钦若昊天,恭授民时。 《史记·五帝本纪》: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书载唐虞之际,命羲和四子顺天文,授民时; 《汉书·律历志上》: 故《书》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汉书·艺文志》: 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汉书·王莽传中》: 钦若昊天,敬授民时, 《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是以尧敕羲和,钦若昊天,敬授民时。 《尚书·尧典》: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焦氏易林·临之》: 历象星辰;宣授民时, 《群书治要·志》: 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艺文类聚·历》: 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艺文类聚·司农》: □虞分命羲和四子,敬授民时, 《艺文类聚·漏刻》: 唐命羲和,敬授人时, 《太平御览·星上》: 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太平御览·历》: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太平御览·四时》: 乃命羲和,敬授民时。 《太平御览·总叙官》: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太平御览·司农卿》: 唐虞分命羲和,四子敬授民时。 《太平御览·太史令》: 分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说苑·辨物》: 敬授民时。 《大戴礼记·五帝德》: 敬授民时; 《中论·历数》: 敬授民时。 《潜夫论·班禄》: 敬授民时”, 《潜夫论·爱日》: 敬授民时”; 《史记·五帝本纪》: 敬授民时。 《汉书·律历志上》: 敬授民时。 《汉书·食货志上》: “敬授民时”, 《汉书·艺文志》: 敬授民时, 《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敬授民时。 《汉书·王莽传中》: 敬授民时, 《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敬授民时。 《后汉书·杜栾刘李刘谢列传》: 敬授民时, 《群书治要·志》: 敬授民时, 《艺文类聚·历》: 敬授民时。 《艺文类聚·籍田》: 敬授民时, 《艺文类聚·司农》: 敬授民时, 《太平御览·历》: 敬授民时。 《太平御览·四时》: 敬授民时。 《太平御览·冬上》: “敬授民时”, 《太平御览·太祖道武皇帝》: 敬授民时, 《太平御览·太宰》: 敬授民时, 《太平御览·太史令》: 敬授民时。 《说苑·修文》: 伯夷主礼, 《大戴礼记·五帝德》: 伯夷主礼, 《大戴礼记·五帝德》: 伯夷主礼, 《史记·五帝本纪》: 伯夷主礼, 《太平御览·帝舜有虞氏》: 伯夷主礼, 《大戴礼记·五帝德》: 皋陶作士, 《前汉纪·孝惠皇帝纪》: 皋陶作士官正五刑。 《后汉书·荀韩锺陈列传》: 皋陶作士, 《艺文类聚·廷尉》: 皋陶作士, 《太平御览·叙刑下》: 皋陶作士刑。 《太平御览·论肉刑》: 则皋陶作士, 《大戴礼记·五帝德》: 契作司徒,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昔契作司徒, 《说苑·修文》: 南抚交趾、大发,西析支渠、搜氐羌,北至山戎、肃慎,东至长夷、 《大戴礼记·五帝德》: 南抚交址、大、教,鲜支、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 《史记·五帝本纪》: 南抚交址、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 《说苑·修文》: 南抚交趾、 《大戴礼记·五帝德》: 南抚交址、 《大戴礼记·少闲》: 南抚交趾, 《新序·杂事一》: 南抚交址, 《史记·五帝本纪》: 南抚交址、 《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 南抚交址, 《大戴礼记·五帝德》: 二十以孝闻乎天下,三十在位,嗣帝所,五十乃死,葬于苍梧之野。 《太平御览·帝舜有虞氏》: 世以孝闻于天下。三十在位,嗣帝位,五十乃死,葬于苍梧之野。 《礼记·檀弓上》: 舜葬于苍梧之野, 《大戴礼记·五帝德》: 葬于苍梧之野。 《论衡·书虚》: 舜葬于苍梧, 《论衡·书虚》: 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 《风俗通义·彭城相袁元服》: 虞舜葬于苍梧, 《史记·五帝本纪》: 崩于苍梧之野。 《太平御览·帝舜有虞氏》: 崩于苍梧之野。 《太平御览·帝舜有虞氏》: 葬于苍梧之野。 《太平御览·岭南道》: 舜葬苍梧之野。 《太平御览·葬送一》: 舜葬于苍梧之野, 《太平御览·冢墓二》: 舜葬苍梧之野, 《太平御览·珠下》: 舜葬苍梧之野, 《太平御览·雀》: 舜葬苍梧之野, 《太平御览·竹上》: 葬于苍梧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