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法家 -> 商君书 -> 画策 -> 7 - 相似段落[详细说明]
圣人知必然之理,必为之时势;故为必治之政,战必勇之民,行必听之令。是以兵出而无敌,令行而天下服从。黄鹄之飞,一举千里,有必飞之备也。麒麟騄駬,日行千里,有必走之势也。虎豹熊罴,鸷而无敌,有必胜之理也。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湿制火。故曰: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非其义也,饿不苟食,死不苟生。此乃有法之常也。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韩诗外传·卷二》: 夫黄鹄一举千里, 《韩诗外传·卷六》: 夫鸿鹄一举千里, 《新序·杂事五》: 夫槛鹄一举千里, 《新序·杂事五》: 黄鹄白鹤,一举千里, 《新序·善谋下》: 槛鹄高蜚,一举千里, 《商君书·画策》: 黄鹄之飞,一举千里, 《史记·留侯世家》: 鸿雁高飞,一举千里。 《汉书·张陈王周传》: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焦氏易林·同人之》: 与飞鸟俱;动举千里, 《焦氏易林·大壮之》: 与鸟飞俱,一举千里, 《焦氏易林·明夷之》: 与飞鸟俱。动举千里, 《焦氏易林·渐之》: 与飞鸟俱。一举千里, 《群书治要·韩诗外传》: 夫黄鹄一举千里, 《群书治要·韩诗外传》: 夫鸿鹄一举千里, 《艺文类聚·鹤》: 夫鸿鹄一举千里, 《艺文类聚·鹤》: 而鹄一举千里。 《艺文类聚·黄鹄》: 夫黄鹄一举千里, 《艺文类聚·鸡》: 夫鹄一举千里, 《太平御览·丞相上》: 夫黄鹄一举千里, 《太平御览·短绝域人》: 而鹄一举千里。 《太平御览·鹄国》: 而鹄一举千里。 《太平御览·鹤》: 飞则一举千里。 《太平御览·鹤》: 未若黄鹤一举千里, 《太平御览·鹄》: 夫鸿鹄一举千里, 《太平广记·鹤民》: 而鹄亦一举千里。 《新序·杂事二》: 一举千里, 《新序·杂事五》: 一举千里, 《新序·善谋下》: 一举千里, 《商君书·画策》: 一举千里, 《史记·留侯世家》: 一举千里。 《汉书·张陈王周传》: 一举千里。 《焦氏易林·大壮之》: 一举千里, 《焦氏易林·渐之》: 一举千里, 《太平御览·谏诤七》: 一举千里, 《太平御览·芝下》: 一举千里, 《商君书·画策》: 日行千里, 《后汉书·循吏列传》: 日行千里, 《群书治要·循吏传》: 日行千里, 《艺文类聚·马》: 日行千里, 《太平御览·石闵》: 日行千里, 《太平御览·符生》: 日行千里, 《太平御览·戟上》: 日行千里。 《太平御览·勇三》: 日行千里, 《太平御览·御》: 日行千里, 《太平御览·鹄国》: 日行千里。 《太平御览·驺虞》: 日行千里。 《太平御览·马二》: 日行千里。 《太平御览·马三》: 日行千里。 《太平御览·马五》: 日行千里, 《太平御览·马五》: 日行千里, 《太平御览·鹳雀》: 日行千里。 《太平广记·马脑》: 日行千里; 《太平广记·龙刍》: 日行千里。 《太平广记·马》: 日行千里。 《太平广记·德宗神智骢》: 日行千里。 《太平广记·鹤民》: 日行千里, 《商君书·画策》: 虎豹熊罴, 《山海经·大荒东经》: 虎、豹、熊、罴。 《山海经·大荒东经》: 虎、豹、熊、罴。 《山海经·大荒北经》: 虎、豹、熊、罴、 《山海经·大荒北经》: 使四鸟:虎、豹、熊、罴。 《山海经·大荒北经》: 使虎、豹、熊、罴。 《焦氏易林·谦之》: 虎豹熊罴, 《焦氏易林·大畜之》: 虎豹熊罴, 《焦氏易林·渐之》: 虎豹熊罴, 《商君书·画策》: 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湿制火。 《意林·商君书四卷》: 圣人制民也,如高下制水,如燥湿制火。 《太平御览·叙圣》: 圣人之制民也,如高下制水,如燥湿制火也。 《商君书·画策》: 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 《盐铁论·申韩》: 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 《群书治要·盐铁论》: 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 《商君书·画策》: 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 《群书治要·礼政》: 故以仁义为不足以治者, 《商君书·画策》: 少长有礼,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少长有礼, 《三国志·武帝纪》: 少长有礼, 《高士传·宋胜之》: 少长有礼。 《太平御览·示强》: 少长有礼, 《太平御览·逸民八》: 少长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