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Histories -> Yan Tie Lun -> 卷六 -> 水旱 -> 2 - Parallel passages[More information]
賢良曰:「古者,政有德,則陰陽調,星辰理,風雨時。故行修於內,聲聞於外,為善於下,福應於天。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而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而必以夜。無丘陵高下皆熟。《詩》曰:『有渰萋萋,興雨祁祁。』今不省其所以然,而曰『陰陽之運也』,非所聞也。孟子曰:『野有餓殍,不知收也;狗豕食人食,不知檢也;為民父母,民饑而死,則曰,非我也,歲也,何異乎以刃殺之,則曰,非我也,兵也?』方今之務,在除饑寒之患,罷鹽、鐵,退權利,分土地,趣本業,養桑麻,盡地力也。寡功節用,則民自富。如是,則水旱不能憂,凶年不能累也。」
《鹽鐵論·後刑》: 賢良曰:「古者, 《鹽鐵論·授時》: 賢良曰:「古者, 《鹽鐵論·水旱》: 賢良曰:「古者, 《鹽鐵論·備胡》: 賢良曰:「古者, 《鹽鐵論·取下》: 賢良曰:「古者, 《鹽鐵論·水旱》: 古者,政有德,則陰陽調,星辰理,風雨時。故行修於內,聲聞於外,為善於下,福應於天。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而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而必以夜。無丘陵高下皆熟。《詩》曰:『有渰萋萋,興雨祁祁。』今不省其所以然,而曰『陰陽之運也』,非所聞也。孟子曰:『野有餓殍,不知收也;狗豕食人食,不知檢也;為民父母,民饑而死,則曰,非我也,歲也,何異乎以刃殺之,則曰,非我也,兵也?』方今之務,在除饑寒之患,罷鹽、鐵,退權利,分土地,趣本業,養桑麻,盡地力也。寡功節用,則民自富。如是,則水旱不能憂,凶年不能累也。 《群書治要·鹽鐵論》: 古者政得則陰陽調,星辰理,風雨時,故行修於內,聲聞於外,為之於下,福應於天,周公在上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必以夜,無丘陵高下皆孰,今不省其所以然,而曰陰陽之運也。非所聞也。孟子曰:野有死殍,不知收也。狗豕食人食,不知斂也。為民父母見飢而死。則曰:非我,歲也。何異乎以刃殺之。則曰:非我,兵也。方今之務,在除飢寒之患,罷鹽鐵,退權利,分土地,趣本業,養桑麻,盡地力也。寡功節用,則民自富,如是,則水旱不能憂,凶年不能累也。 《史記·歷書》: 則陰陽調,風雨節, 《鹽鐵論·水旱》: 則陰陽調,星辰理,風雨時。 《鹽鐵論·執務》: 刑罰得,則陰陽調,風雨時。 《漢書·宣帝紀》: 是以陰陽風雨未時。 《漢書·董仲舒傳》: 是以陰陽調而風雨時, 《前漢紀·孝武皇帝紀二》: 則陰陽調而風雨時。 《群書治要·傳》: 是以陰陽調而風雨時, 《群書治要·鹽鐵論》: 古者政得則陰陽調,星辰理,風雨時, 《鹽鐵論·水旱》: 故行修於內,聲聞於外, 《群書治要·鹽鐵論》: 故行修於內,聲聞於外, 《太平御覽·河南諸水》: 行修于內,智明于外, 《韓詩外傳·卷四》: 聲聞于外。 《韓詩外傳·卷四》: 聲聞于外。 《韓詩外傳·卷四》: 聲聞于外。 《韓詩外傳·卷七》: 聲聞于外。 《風俗通義·鐘》: 聲聞于外。 《史記·滑稽列傳》: 聲聞于外。 《鹽鐵論·水旱》: 聲聞於外, 《漢書·東方朔傳》: 聲聞于外。 《前漢紀·孝成皇帝紀三》: 聲聞于外。 《詩經·白華》: 聲聞于外。 《京氏易傳·䷸巽》: 聲聞於外, 《群書治要·小雅》: 聲聞于外, 《群書治要·鹽鐵論》: 聲聞於外, 《太平御覽·婕妤》: 聲聞于外。 《太平御覽·宮》: 聲聞于外。 《太平御覽·太子左右庶子》: 聲聞於外。 《太平御覽·鼓》: 聲聞於外。 《太平御覽·御制下》: 聲聞於外, 《太平御覽·旱》: 聲聞於外, 《太平御覽·艾》: 聲聞於外, 《鹽鐵論·水旱》: 周公載紀而天下太平,國無夭傷,歲無荒年。當此之時,而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而必以夜。 《藝文類聚·雨》: 周公太平之時,雨不破塊,旬而一雨,必以夜。 《太平御覽·雨下》: 周公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太平御覽·雨》: 太平之世,則雨不破塊,旬日一雨,雨必以夜。 《太平御覽·雨》: 周公時天下太平。當此之時,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鹽鐵論·水旱》: 而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而必以夜。無丘陵高下皆熟。 《群書治要·鹽鐵論》: 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必以夜,無丘陵高下皆孰, 《太平御覽·雨下》: 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雨必以夜,丘陵高下皆熟。 《鹽鐵論·水旱》: 而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而必以夜。 《群書治要·鹽鐵論》: 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必以夜, 《藝文類聚·雨》: 雨不破塊,旬而一雨,必以夜。 《太平御覽·雨下》: 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太平御覽·雨》: 則雨不破塊,旬日一雨,雨必以夜。 《太平御覽·雨》: 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論衡·是應》: 風不鳴條, 《論衡·是應》: 風不鳴條, 《鹽鐵論·水旱》: 風不鳴條, 《群書治要·鹽鐵論》: 風不鳴條, 《藝文類聚·風》: 風不鳴條。 《藝文類聚·道路》: 風不鳴條, 《藝文類聚·祥瑞》: 風不鳴條, 《藝文類聚·祥瑞》: 風不鳴條, 《太平御覽·風》: 風不鳴條, 《太平御覽·雨下》: 風不鳴條, 《太平御覽·塊》: 風不鳴條, 《太平御覽·道路》: 風不鳴條。 《太平御覽·良令長下》: 風不鳴條。 《太平御覽·哭》: 風不鳴條, 《太平御覽·風》: 風不鳴條。 《太平廣記·太公望》: 風不鳴條。 《鹽鐵論·水旱》: 無丘陵高下皆熟。 《群書治要·鹽鐵論》: 無丘陵高下皆孰, 《太平御覽·雨下》: 丘陵高下皆熟。 《太平御覽·豐稔》: 丘陵高下皆熟。 《韓詩外傳·卷八》: 有渰萋萋, 《鹽鐵論·水旱》: 『有渰萋萋, 《漢書·食貨志上》: 有渰淒淒, 《後漢書·左周黃列傳》: 有渰淒淒, 《詩經·大田》: 有渰萋萋、 《說文解字·水部》: 有渰淒淒。 《顏氏家訓·書證》: 有渰萋萋, 《藝文類聚·雨》: 有渰萋萋, 《太平御覽·雨上》: 有渰凄凄, 《韓詩外傳·卷八》: 有渰萋萋,興雨祈祈。 《呂氏春秋·務本》: 有晻淒淒,興雲祁祁, 《鹽鐵論·水旱》: 有渰萋萋,興雨祁祁。 《漢書·食貨志上》: 其詩曰:「有渰淒淒,興雲祁祁, 《後漢書·左周黃列傳》: 故《詩》云:「有渰淒淒,興雨祁祁。 《詩經·大田》: 有渰萋萋、興雨祁祁。 《顏氏家訓·書證》: 有渰萋萋,興雲祁祁。 《藝文類聚·雨》: 有渰萋萋,興雲祁祁, 《太平御覽·雨上》: 有渰凄凄,興雨祁祁, 《太平御覽·敘休征》: 有黭凄凄,興云祁祁。 《鹽鐵論·水旱》: 陰陽之運也, 《鹽鐵論·水旱》: 『陰陽之運也』, 《群書治要·鹽鐵論》: 而曰陰陽之運也。 《鹽鐵論·水旱》: 野有餓殍, 《群書治要·梁惠王》: 野有餓殍, 《太平御覽·廄》: 野有餓殍, 《太平御覽·肉》: 野有餓殍, 《孟子·梁惠王上》: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鹽鐵論·水旱》: 狗豕食人食,不知檢也;為民父母,民饑而死,則曰,非我也,歲也,何異乎以刃殺之,則曰,非我也,兵也? 《群書治要·鹽鐵論》: 狗豕食人食,不知斂也。為民父母見飢而死。則曰:非我,歲也。何異乎以刃殺之。則曰:非我,兵也。 《孟子·梁惠王上》: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鹽鐵論·水旱》: 狗豕食人食,不知檢也; 《漢書·食貨志下》: 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斂, 《群書治要·鹽鐵論》: 狗豕食人食,不知斂 《孟子·梁惠王上》: 為民父母, 《孟子·滕文公上》: 為民父母, 《大戴禮記·五帝德》: 為民父母; 《呂氏春秋·序意》: 為民父母。 《鹽鐵論·水旱》: 為民父母, 《漢書·元帝紀》: 為民父母, 《漢書·王貢兩龔鮑傳》: 為民父母, 《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 為民父母, 《前漢紀·孝元皇帝紀上》: 為民父母。 《後漢書·宦者列傳》: 為民父母, 《後漢書·祭祀上》: 為民父母, 《群書治要·傳》: 為民父母, 《群書治要·禮政》: 為民父母, 《太平御覽·良太守上》: 為民父母, 《鹽鐵論·水旱》: 方今之務, 《漢書·食貨志上》: 方今之務, 《漢書·食貨志上》: 方今之務, 《前漢紀·孝文皇帝紀上》: 方今之務。 《群書治要·志》: 方今之務, 《群書治要·鹽鐵論》: 方今之務, 《說苑·貴德》: 饑寒之患, 《文子·上禮》: 除飢寒之患, 《淮南子·泰族訓》: 以除饑寒之患。 《史記·日者列傳》: 君子內無饑寒之患, 《鹽鐵論·未通》: 無饑寒之患。 《鹽鐵論·水旱》: 在除饑寒之患, 《漢書·賈鄒枚路傳》: 飢寒之患, 《群書治要·傳》: 飢寒之患, 《群書治要·上禮》: 除飢寒之患, 《群書治要·鹽鐵論》: 在除飢寒之患, 《太平御覽·治政三》: 已除饑寒之患; 《太平御覽·卜上》: 君子內無饑寒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