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Confucianism -> Bai Hu Tong -> 卷十 -> 崩薨 -> 21 - Parallel passages[More information]
崩、薨别号,至墓同,何也?时臣子藏其君父,安厝之义,贵贱同。葬之为言下藏之也。所以入地何?人生于阴,含阳光,死始入地,归所与也。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何?尊卑有差也。天子七月而葬,同轨必至;诸侯五月而葬,同会必至,所以慎终重丧也。
《白虎通德论·崩薨》: 人生于阴,含阳光,死始入地,归所与也。 《太平御览·葬送一》: 人生于阴,含阳充;死入地,归所与也。 《白虎通德论·丧服》: 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者, 《白虎通德论·崩薨》: 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何? 《白虎通德论·辟雍》: 明尊卑有差, 《白虎通德论·崩薨》: 尊卑有差也。 《文子·上仁》: 尊卑有差。 《三国志·倭人传》: 尊卑有差。 《太平御览·贽》: 尊卑有差也。 《说苑·修文》: 故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而葬,同会毕至; 《白虎通德论·崩薨》: 天子七月而葬,同轨必至;诸侯五月而葬,同会必至, 《春秋左传·隐公元年》: 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 《太平御览·葬送一》: 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 《礼记·礼器》: 天子崩,七月而葬, 《说苑·修文》: 故天子七月而葬, 《白虎通德论·丧服》: 天子七月而葬, 《白虎通德论·崩薨》: 天子七月而葬, 《论衡·讥日》: “天子七月而葬, 《春秋左传·隐公元年》: 天子七月而葬, 《前汉纪·孝哀皇帝纪下》: 天子七月而葬。 《太平御览·翣》: 天子七月而葬, 《太平御览·葬送一》: 天子七月而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