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儒家 -> 新书 -> 卷九 -> 大政下 -> 3 - 相似段落[详细说明]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故因是国也而为安,因是民也而为治。故汤以桀之乱氓为治,武王以纣之北卒为强。故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故是以明君之于政也,慎之,于吏也,选之,然后国兴也。故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是故君明而吏贤,吏贤而民治矣。故苟上好之,其下必化之,此道之谓也。
《新书·大政下》: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故因是国也而为安,因是民也而为治。故汤以桀之乱氓为治,武王以纣之北卒为强。 《群书治要·贾子》: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故因是国也而为安,因是民也而为治,是以汤以桀之乱民为治,武王以纣之北卒为强。 《新书·大政下》: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 《慎子·逸文》: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君而无易民。 《群书治要·贾子》: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吏而无易民, 《新书·大政下》: 故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 《慎子·逸文》: 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 《新书·大政下》: 故民之治乱在于吏, 《慎子·逸文》: 民之治乱在于上, 《吕氏春秋·务本》: 民之治乱在于有司。 《新书·大政下》: 国之安危在于政, 《慎子·逸文》: 国之安危在于政。 《后汉书·桓谭冯衍列传上》: 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 《三国志·薛综传》: 故国之安危,在于所任, 《群书治要·志》: 臣闻国家之废兴,在于政事, 《太平御览·治政二》: 国之废兴,在于政事; 《太平御览·治政二》: 臣闻国之安危,在于为政。 《新书·大政上》: 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吏之罪也;吏之不善也, 《新书·大政下》: 故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 《群书治要·贾子》: 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吏之罪也。吏之不善, 《新书·大政下》: 故君明而吏贤矣,吏贤而民治矣。 《新书·大政下》: 是故君明而吏贤,吏贤而民治矣。 《群书治要·贾子》: 故君明而吏贤矣。吏贤而民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