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月》

電子圖書館
1 月:
《釋名》曰:月,闕也。滿則缺也。晦,灰也。月死為灰,月光盡似之也。朔,蘇也。月死復蘇生也。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弦也。望,月滿之名也。日月遙相望者也。

2 月:
《廣雅》曰:夜光謂之月。

3 月:
《山海經》曰:大荒之中,有方山,日月所出入也。

4 月:
《五經通義》曰: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並明,陰係陽也。

5 月:
《文選》:月上軒而飛光。

6 月:
《乾鑿度》曰: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體就,穴鼻始明。穴,決也。決鼻,兔也。

7 月:
《尸子》曰:使星司夜,月司時,猶使雞司晨也。

8 月:
《尚書大傳》曰:晦而月見西方謂之眺。眺,條也。條健,行疾貌也。朔而月見東方謂之側匿。側匿猶縮懦也。行遲貌也。

9 月:
《禮記》曰:月者三日成魄,三月而成時。

10 月:
《史記天官書》曰:月行中道,安寧和平。
又曰:太陰之精上為日,月者,天地之陰,金之精也。

11 月:
《禮含文嘉》曰:君致尊而制命,則日月貞明。

12 月:
《春秋孔演圖》曰:仁義之道,日月循緯。

13 月:
《漢書》曰:元后母李氏,夢月入其懷而生后。

14 月:
《禮斗威儀》曰:政太平則月圓而多輝,政升平則月清而明。

15 月:
張衡《靈憲》曰: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象蜍兔。
又曰:姮娥奔月,是為蟾蜍。

16 月:
《淮南子》曰:月,天之使也。積陰之寒氣,大者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
又曰:月者陰之宗,是以月毀而魚腦減。
又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姮娥,羿妻也。服藥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又曰:畫隨灰而月暈闕。以蘆灰隨暈環,闕其一面,則月暈亦闕於上也。
又曰:方諸見月,則津而為水。方諸,陰燧大蛤也。熟摩拭令熱,以向月,則水生,銅盤受之,下水數石也。

17 月:
《呂氏春秋》曰:月群陰之本,月望則蚌蛤實,群陰盈,月晦則蚌蛤虛,群陰揫,夫月形于天,而群陰化為川。
又曰:月纏二十八宿。

18 月:
《文子》曰: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19 月:
《京房易飛候》曰:正月有偃月,必有嘉王。

20 月:
《皇甫謐年曆》曰:月群陰之宗,光內日影以霄曜,名曰夜光。

21 月:
《物理論》曰:京房說,月與星至陰也。有形無光,日照之乃光,如以鏡照日,而有影見。

22 月:
《舊曆說》曰:日猶火也。月猶水也。火則施光,水則含影,故朏生於向日,魄生於背日,當日則光盈,近日則明滅。

23 月:
《楚辭》曰: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維何,顧兔在腹。
又曰:何泛濫之浮雲,欻擁蔽於明月,思耿耿而願見,然陰曀而不達。

24 月:
《傅咸擬天問》曰:月中何有,白兔擣藥,興福降祉。

25 月:
【詩】《晉陸機詩》曰:安寢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餘煇,攬之不盈手。

26 月:
《宋孝武帝齋中望月詩》曰:褰幕蕩暄氣,入夜漸流清,微微風始發,曖曖月初明,思因往物深,悲以歸雲盈。

27 月:
《宋鮑照翫月詩》曰: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瑣窗,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夜移衡漢落,徘徊帷幌中。

28 月:
《齊虞羲詠秋月詩》曰:影麗高臺端,光入長門殿,初生似玉鉤,裁滿如團扇,泛濫浮陰來,金波時不見,儻遇賞心者,照之西園宴。

29 月:
《梁簡文帝望月詩》曰:流輝入畫堂,初照上梅梁,形同七子鏡,影類九秋霜,桂花那不落,團扇與誰裝,空聞北窗彈,未舉西園觴。
又《望月詩》曰:今夜月光來,正上相思臺,可憐無遠近,光照悉徘徊。

30 月:
《梁孝元帝望江中月影詩》曰:澄江涵皓月,水影若浮天,風來如可泛,流急不成圓,秦鉤斷復接,和璧碎還聯,裂紈依岸草,斜桂逐行船,即此春江上,無俟百枝然。

31 月:
《梁邵陵王蕭綸詠新月詩》曰:霜氛含月彩,靄靄下南樓,霧濃光若晝,雲駛影疑流。梁沈約詠月詩曰:月華臨靜夜,夜靜滅氛埃,方暉竟戶入,圓影隙中來,高樓切思婦,西園遊上才,網軒映珠綴,應門照綠苔,洞房殊未曉,清光信悠哉。

32 月:
《梁何遜望初月詩》曰:初宿長淮上,破鏡出雲明,今夕千餘里,雙蛾映水生,的的與沙淨,艷艷逐波輕。

33 月:
《梁庾肩吾和徐主簿望月詩》曰:樓上徘徊月,窗中愁思人,照雪光偏冷,臨花色轉春,星流時入暈,桂長欲侵輪,願以重光曲,承君歌扇塵。
又《望月詩》曰:桂殿月偏來,留光引上才,園隨漢東蚌,暈逐淮南灰,渡河光不濕,移輪轍巨開,此夜臨清景,還承終宴杯。

34 月:
《梁蕭子範望秋月詩》曰:河漢東西陰,清光此夜出,入帳華珠被,斜筵照寶瑟,霜慘庭上蘭,風鳴簷下橘,獨見傷心者,孤燈坐幽室。

35 月:
《梁虞騫視月詩》曰:清夜未云疲,珠簾聊可發,泠泠玉潭水,映見蛾眉月,靡靡露方垂,暉暉光稍沒,佳人復千里,餘影徒揮忽。

36 月:
《梁劉瑗在縣中庭看月詩》曰:移榻坐庭陰,初弦時復臨,侍兒能勸酒,貴客解彈琴,柏葉生鬟內,桃花出髻心,月光移數尺,方知夜已深。

37 月:
《梁劉孝綽望月有所思詩》曰:秋月始纖纖,微光垂步簷,曈曨入床簟,髣彿鑑窗簾,簾螢隱光息,簾蟲映光織,玉羊東北上,金虎西南昃,長門隔清夜,高堂蒙容色,如何當此時,懷情滿胸臆。
又《林下映月詩》曰:明明三五月,垂影當高樹,攢柯半玉蟾,裛葉彰金兔,茲林有夜坐,嘯歌無與晤,側光聊可書,含毫且成賦。
又《望月詩》曰:輪光缺不半,扇影出將圓,流光照漭瀁,波動映淪漣。

38 月:
《梁鮑泉江上望月詩》曰:客行鉤始懸,此夜月將弦,川澄光尚動,流駛影難圓,蒼蒼隨遠色,瀁瀁逐漪漣,無因轉還汎,迴首眷前賢。

39 月:
《周王褒詠月贈人詩》曰:月色當秋夜,斜暉映薄帷,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渡雲光忽駛,中天影更遲,高陽懷許掾,對此益相思。

40 月:
《隋江總賦得三五明月滿詩》曰:三五兔輝成,浮雲冷復輕,隻輪非戰反,團扇少歌聲,雲前來往色,水上動搖明,況復高樓照,何嗟攬不盈。

41 月:
【賦】《宋周祗月賦》曰:二氣理化,精者能鏡,陽得一以朗旦,月代終而夕映,其狀也。氣融潔而照遠,質明潤而貞虛,弱不廢照,清不激汙。

42 月:
《宋謝靈運怨曉月賦》曰:臥洞房兮當何悅,滅華燭兮弄曉月,昨三五兮既滿,今二八兮將缺,浮雲褰兮收泛灔,明舒照兮殊皎潔,墀除兮鏡鑑,房櫳兮澄澈。

43 月:
宋謝莊《月賦》曰:陳王初喪應劉,端憂多暇,悄焉疚懷,弗怡中夜,于時斜漢左界,北陸南躔,白露曖空,素月流天,沉吟齊章,慇懃陳篇,抽毫進牘,以命仲宣。仲宣跪而稱曰:臣聞日以陽德,月以陰靈,擅扶光於東沼,嗣若英於西溟,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若夫氣霽地表,雲歛天末,洞庭始波,木葉微脫,菊散芳於山椒,鴈流哀於江瀨,升清質之悠悠,降澄暉之靄靄,列宿掩縟,長河韜映,柔祇雪凝,圓靈水鏡,連觀霜縞,周除冰淨。歌曰: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臨風歎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44 月:
《梁沈約八詠》:望秋月曰:秋月明如練,照曜三爵臺,徘徊九華殿,九華玳瑁梁,華榱與璧璫,以茲雕麗色,持照明月光,凝華入黼帳,清暉懸洞房,先過飛鷰戶,卻映班姬床,湛秀質兮似規,委清光兮如素,照愁軒之蓬髮,影金階之輕步,居人臨此笑以歌,別客對之傷旦暮,經衰圃,映寒叢,凝清夜,帶秋風,隨庭雪以偕素,與池荷而共紅,照玉墀之皎皎,含霜靄之濛濛,隱巖崖而半隔,出帷幌而纔通,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瑣而玲瓏。

URN: ctp:n53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