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雲》

電子圖書館
1 雲:
《歸藏》曰:有白雲出自蒼梧,入于大梁。

2 雲:
《周易》曰:雲從龍。
又曰: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又曰:坎為雲。毛詩曰: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又曰:薈兮蔚兮,南山朝躋。薈蔚,雲興也。

3 雲:
《左氏傳》:郯子曰:黃帝以雲紀官,故為雲師而雲名。
又曰: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

4 雲:
《易通卦驗》曰:冬至初陽,雲出箕,如樹木之狀,立春青陽,雲出房,如積冰,春分正陽,雲出張,如白鵠,穀雨太陽,雲出張,如車蓋,立夏初陰,雲出觜,赤如珠,夏至少陰,雲如水波,寒露正陰,雲如冠纓,霜降大陰,雲出,上如羊,下如磻石。

5 雲:
《禮統》曰:雲者,運氣,布恩普也。

6 雲:
《周禮》曰: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祲。二至二分觀雲色,青為䖝,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

7 雲:
《禮記》曰:天降時雨,山川出雲。

8 雲:
《東方朔傳》曰:凡占長吏不耕,當視天,有黃雲來覆車,五穀大熟。

9 雲:
《河圖》曰:崑崙山五色雲氣。

10 雲:
《京房易飛候》曰:視四方常有大雲,五色具,其下賢人隱,青雲潤澤蔽雲在西北,為舉賢良。

11 雲:
《尚書大傳》曰:於時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舜乃唱之曰:卿雲爛兮,禮縵縵兮,日月光華,旦或旦兮。
又曰:五岳皆觸石而出雲,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雨。

12 雲:
《春秋孔演圖》曰:黃帝之將興,黃雲升於堂,文命之候,玄龍御雲,天命於湯,白雲入房。事具祥瑞部。

13 雲:
《孝經援神契》曰:天子孝,天龍負圖,地龜出土,天孽消滅,景雲出游。事具祥瑞部。

14 雲:
《史記》曰: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事具祥瑞部。

15 雲:
《漢書》曰:高祖在碭山,上常有雲氣。
又曰:武帝封禪,晝有白雲入封中。事具祥瑞部。

16 雲:
《漢武帝故事》曰:上禪肅然,白雲為蓋。
又曰:宣帝祠甘泉,紫雲從西北來,散於殿前。事具祥瑞部。

17 雲:
《呂氏春秋》曰:山雲草莽,水雲魚鱗,旱雲煙火,雨雲水氣,無不比類其所生以示人。

18 雲:
《孫氏瑞應圖》曰:景雲者,太平之應也。一曰:非氣非煙,五色紛縕,謂之慶雲。事具祥瑞部。

19 雲:
《魏志》曰:文帝生於沛國譙郡,時有雲氣青色,而圓如車蓋,當其上終日,望氣者以為至貴之證,非人臣之氣。

20 雲:
《莊子》曰:廣成子謂黃帝曰:汝治天下,雲氣不待簇而雨。
又曰:華封人謂堯曰:夫聖人鶉居而鷇食,天下有道,與物皆昌,乘彼白雲,至于帝鄉。事具人部聖篇。

21 雲:
《孟子》曰:油然作雲,沛然下雨。

22 雲:
《帝王世紀》曰:堯母慶都,生而神異,常有黃雲覆其上。事具帝王部堯篇。

23 雲:
《搜神記》曰:薊子訓到洛,見公卿數十處,後數十處皆有雲起。事具神仙部。

24 雲:
《兵書》曰:韓雲如布,趙雲如牛,楚雲如日,宋雲如車,魯雲如馬,衛雲如犬,周雲如輪,秦雲如行人,魏雲如鼠,齊雲如絳衣,越雲如龍,蜀雲如囷。

25 雲:
《楚辭》曰:雲霏霏而承宇。
又曰:青雲衣兮白霓裳。
又曰:冠青雲之崔嵬。

26 雲:
【詩】《魏文帝浮雲詩》曰: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惜哉時不遇,忽與飄風會,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

27 雲:
《魏劉楨詩》曰:玄雲起高岳,終朝彌八方。

28 雲:
《晉傅玄詩》曰:白雲翩翩翔天庭,流景髣彿非君形,白雲飄飄,捨我高翔,青雲徘徊,為我愁腸。

29 雲:
《梁簡文帝詠雲詩》曰:浮雲舒五色,馬腦映霜天,玉葉散秋影,金風飄紫煙。

30 雲:
《梁沈約和王中書白雲詩》曰:白雲自帝鄉,氛氳屢迴沒,蔽虧崑山樹,含吐瑤臺月,秋風西北起,飄我過城闕,城闕已參差,白雲復離離,皎潔在天漢,倒影入華池,將過丹丘野,時至碧林垂,九重迎飛鷰,萬里送翔螭。梁吳均詠雲詩曰:飄飄上碧虛,藹藹隱青林,氛氳如有意,縈鬱詎無心。
又《詠雲詩》曰:白雲蒼梧來,過拂章華臺,逢河散復卷,經風合且開。

31 雲:
【賦】《楚荀況雲賦》曰:有物於此,居則同靜,致下則動,其高以鉅,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大齊天地,德厚堯禹,精微於毫毛,充盈于天宇,冬日作寒,夏日作暑。

32 雲:
《晉陸機浮雲賦》曰:有輕虛之艷象,無實體之真形,原厥本初,浮沉混并,六律籥應,八風時邁,玄陰觸石,甘澤雱霈,勢不崇朝,露彼無外,若層臺高觀,重樓疊閣,或如鐘首之鬱律,乍似寒門之寥廓,金柯分,玉葉散,綠翹明,巖英煥,鸞翔鳳翥,鴻驚鶴奮,鯨鯢泝波,鮫鱷衝遁,朱絲亂紀,羅褂失領,飛仙凌虛,隨風遊騁,有若芙蓉群披,蕣華惣會,車渠繞理,馬腦縟文。
又《白雲賦》曰:攄神景於八幽,合洪化乎煙熅,充宇宙以播象,協元氣而齊勳,發憤靈石,擢性洪流,興曜曾泉,升跡融丘,盈八紘以餘憤,雖彌天其未泄,豈假期於遷晷,邁崇朝而倏忽,紅橤發而菡萏,金翹援而含葩,神收鬼化,弼性違序,鳥殊類而比栖,獸異跡而同處,蛟引翳而並潛,龍攀鴻而雙舉,鸞舞角以軒罷,鷙企翮而延佇,長城曲蜿,采閣相扶,聳瑤臺之截嶭,構瓊闥之離婁,雄虹矯而垂天,翠鳥軒而扶日。

33 雲:
《晉成公綏雲賦》曰:於是玄氣仰散,歸雲四旋,冰消瓦離,弈弈翩翩,去則滅軌以無跡,來則幽闇以杳冥,舒則彌綸覆四海,卷則消液入無形,或狎獵鱗次,參差交錯,上捷業以梁倚,下壘峗而相薄,狀崴嵬其不安,吁可畏而欲落,或粲爛綺藻,若畫若規,繁縟成文,一績一離,或繡文錦章,依微要妙,綿邈凌虛,輕翔浮漂。

34 雲:
《晉楊乂雲賦》曰:天地定位,淳和肇分,剛柔初降,陰陽煙熅,於是山澤通氣,華岱興雲,則縹緲翩綿,鬱若升煙,蹇槃縈以詰屈兮,若虯龍之蟠蜿,嶷岐岐以岳立兮,狀有似乎列仙,東西絡繹,南北油裔,隨風徘徊,流行菴藹,豁兮仰披,杳兮四會,凝寒冰於朱夏,飛素雪於玄冥,灑膏液於天漢,騰鴻泉於泰清,乾坤以之交泰,品物以之流形,江海以之深滿,川谷以之豐盈,毛羽以之光澤,草木以之葩榮,萌芽以之挺殖,苗秀以之積成,始於觸石而出,膚寸而征,終於霑濡六合,浸潤群生,蕩滌塵穢,含吐嘉祥,施暢凱風,惠加春陽,擬神化於后土,與三曜兮齊光。

35 雲:
【贊】《魏陳王曹植吹雲贊》曰:天地變化,是生神物,吹雲吐潤,浮氣蓊鬱。

URN: ctp:n54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