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Sui-Tang -> 艺文类聚 -> 卷一十五 -> 后妃部 -> 后妃 -> 49 - Parallel passages[More information]
【论】《宋范晔皇后纪论》曰:周礼,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知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实,顺宫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响,进贤才以辅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所以能宣述阴化,修成内则,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官备七国,爵列八品,汉兴因循,而妇制莫厘,高祖帷箔不修,孝文衽席无辨,而选纳尚简,饰玩少华,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明帝事遵先旨,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令德,内无出阃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可谓矫其弊矣。孝章以下,渐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灾蠹,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衅,委成冢宰,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唯秦芊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汉仍其谬,知患莫改,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愆,利深祸速,身犯雾露于云台之上,家婴缧绁于圄犴之下,陻灭连踵,倾輈继路,而赴蹈不息,焦烂为期,终乃凌夷大运,沦亡神宝,诗书所叹,略同一揆。
《后汉书·皇后纪上》: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响。进贤才以辅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知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响,进贤才以辅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 《艺文类聚·后妃》: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知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实,顺宫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响,进贤才以辅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所以能宣述阴化,修成内则,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居有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响。进贤才以辅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 《后汉书·皇后纪上》: 后正位宫闱, 《后汉书·皇后纪上》: 既正位宫闱,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后正位宫闱,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立为皇后,既正位宫闱, 《艺文类聚·后妃》: 后正位宫闱,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后正位宫闱, 《后汉书·皇后纪上》: 世妇主丧、祭、宾客,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世妇主知丧祭宾客, 《艺文类聚·后妃》: 世妇知丧祭宾客,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世妇主丧、祭、宾客, 《太平御览·世妇》: 世妇主知丧祭、宾客。 《后汉书·皇后纪上》: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 《艺文类聚·后妃》: 女御序于王之燕实,顺宫分务,各有典司,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 《太平御览·御女》: 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 《后汉书·皇后纪上》: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周礼·天官冢宰》: 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艺文类聚·后妃》: 女御序于王之燕实,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太平御览·御女》: 序于王之燕寝, 《后汉书·皇后纪上》: 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 《艺文类聚·后妃》: 顺宫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 《太平御览·女史》: 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 《后汉书·皇后纪上》: 颁官分务,各有典司。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颁官分务,各有典司, 《艺文类聚·后妃》: 顺宫分务,各有典司,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颁官分务,各有典司。 《太平御览·御女》: 颁官分务,各有典司。 《太平御览·女史》: 颁官分务,各有典司。 《后汉书·皇后纪上》: 女史彤管, 《艺文类聚·后妃》: 女史彤管,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女史彤管, 《太平御览·女史》: 女史彤管, 《太平御览·女史》: 女史彤管,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国,爵列八品,汉兴,因循其号,而妇制莫厘,高祖帷薄不修,孝文妊席无辨,然而选纳尚简,饰玩少华,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妖幸毁政之符,外姻乱邦之迹,前史载之详矣。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不过粟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明帝聿遵先旨,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令德,内无出阃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可谓矫其弊矣。虽御己有度,而防闲未笃,故孝章以下,渐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蠹,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舋,必委成冢宰,简求忠贤,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唯秦芈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汉仍其谬,知患莫改,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悠,利深祸速,身犯雾露于云台之上,家婴缧绁于圄犴之下,湮灭连踵,倾輈继路,而赴蹈不息,焦烂为期,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宝,诗书所叹,, 《艺文类聚·后妃》: 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官备七国,爵列八品,汉兴因循,而妇制莫厘,高祖帷箔不修,孝文衽席无辨,而选纳尚简,饰玩少华,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明帝事遵先旨,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令德,内无出阃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可谓矫其弊矣。孝章以下,渐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灾蠹,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衅,委成冢宰,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唯秦芊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汉仍其谬,知患莫改,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愆,利深祸速,身犯雾露于云台之上,家婴缧绁于圄犴之下,陻灭连踵,倾輈继路,而赴蹈不息,焦烂为期,终乃凌夷大运,沦亡神宝,诗书所叹, 《后汉书·皇后纪上》: 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国,爵列八品。汉兴,因循其号,而妇制莫厘。高祖帷薄不修,孝文衽席无辩。然而选纳尚简,饰玩少华。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妖幸毁政之符,外姻乱邦之迹,前史载之详矣。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国,爵列八品,汉兴,因循其号,而妇制莫厘,高祖帷薄不修,孝文妊席无辨,然而选纳尚简,饰玩少华,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妖幸毁政之符,外姻乱邦之迹,前史载之详矣。 《艺文类聚·后妃》: 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官备七国,爵列八品,汉兴因循,而妇制莫厘,高祖帷箔不修,孝文衽席无辨,而选纳尚简,饰玩少华,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官备七国,爵列八品。汉兴,因循其号,而妇制莫厘。高祖帷薄不修,孝文衽席无辩,然而选纳尚简,饰玩少华。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妖幸毁政之符,外姻乱邦之迹,前史载之详矣。 《后汉书·皇后纪上》: 汉兴,因循其号,而妇制莫厘。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汉兴,因循其号,而妇制莫厘, 《群书治要·崔寔政论》: 汉兴因循,未改其制, 《艺文类聚·后妃》: 汉兴因循,而妇制莫厘,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汉兴,因循其号,而妇制莫厘。 《后汉书·皇后纪上》: 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奉不过粟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汉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已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所以明慎聘纳,详求淑哲。明帝聿遵先旨,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令德,内无出阃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可谓矫其敝矣。向使因设外戚之禁,编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贻厥方来,岂不休哉!虽御己有度,而防闲未笃,故孝章以下,渐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蠹。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不过粟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明帝聿遵先旨,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令德,内无出阃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可谓矫其弊矣。虽御己有度,而防闲未笃,故孝章以下,渐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蠹, 《艺文类聚·后妃》: 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明帝事遵先旨,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令德,内无出阃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可谓矫其弊矣。孝章以下,渐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灾蠹,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及光武明德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俸不过粟数十斛。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汉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所以明慎娉纳,详求淑哲。明帝聿遵先旨,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令德,内无出阃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可谓矫其弊矣。向使因设外戚之禁,编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贻厥方来,岂不休哉!虽御已有度,而防闲未笃,故孝章以下,渐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蠹。 《后汉书·皇后纪上》: 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衅,必委成冢宰,简求忠贤,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唯秦芈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汉仍其谬,知患莫改。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悠,利深祸速。身犯雾露于云台之上,家婴缧绁于圄犴之下。湮灭连踵,倾輈继路。而赴蹈不息,燋烂为期,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宝。诗书所叹,略同一揆。故考列行迹,以为皇后本纪。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舋,必委成冢宰,简求忠贤,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唯秦芈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汉仍其谬,知患莫改,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悠,利深祸速,身犯雾露于云台之上,家婴缧绁于圄犴之下,湮灭连踵,倾輈继路,而赴蹈不息,焦烂为期,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宝,诗书所叹,,故考列行迹,以为皇后本纪云。 《艺文类聚·后妃》: 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衅,委成冢宰,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唯秦芊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汉仍其谬,知患莫改,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愆,利深祸速,身犯雾露于云台之上,家婴缧绁于圄犴之下,陻灭连踵,倾輈继路,而赴蹈不息,焦烂为期,终乃凌夷大运,沦亡神宝,诗书所叹,略同一揆。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自古虽主幼时艰,王家多衅,必委成冢宰,简求忠贤,未有专任妇人,断割重器。惟秦芊太后始摄政事,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汉仍其谬,知患莫改。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悠,利深祸速。身犯雾露于灵台之上,家婴缧绁于圄犴之下。湮灭连踵,倾辀继路,而赴蹈不息,燋烂为期,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宝。《诗》、《书》所叹,略同一揆。 《汉书·楚元王传》: 三人者权重于昭王,家富于秦国, 《后汉书·皇后纪上》: 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 《群书治要·传》: 权重于昭王,家富于秦国,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 《艺文类聚·后妃》: 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故穰侯权重于昭王,家富于嬴国。 《后汉书·皇后纪上》: 倾輈继路。 《群书治要·皇后纪序》: 倾輈继路, 《艺文类聚·后妃》: 倾輈继路, 《太平御览·总序后妃》: 倾辀继路, 《太平御览·谏诤四》: 倾辀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