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尚書》

電子圖書館
1 尚書:
應劭《漢官儀》曰:尚書,唐虞官也。書曰:龍,命汝作納言,朕命惟允。
又曰:漢明帝詔曰:尚書蓋古之納言,出納朕命,機事不密則害成,可不慎歟。

2 尚書:
韋昭《辯釋名》曰:尚,上也。言最在上,總領之也。辯云,尚猶奉也。百官言事,當省案平處奉之,故曰尚,尚食尚方亦然。

3 尚書:
《漢書》:百官表曰:成帝罷中書官,初置尚書員五人。如淳曰:主天子文書曰尚書,如主婿曰尚主。

4 尚書:
《桓子新論》曰:昔堯言舜於大麓者,錄天下事,如今之尚書官矣。宜得大賢智,乃使處議持平焉。

5 尚書:
謝承《後漢書》曰:朱穆為尚書,讜言正直。

6 尚書:
《華嶠漢書》曰:韋彪上疏曰:欲急民所務,當先除其患,其原在尚書,典樞機,天下事一決之,不可不察。

7 尚書:
《東觀漢記》曰:章帝東巡,過任城,乃幸鄭均舍,敕賜尚書祿,以終其身,故時人號為白衣尚書。續漢書曰:李固上疏曰:陛下之有尚書,猶天之有北斗,北斗為天喉舌,尚書為陛下喉舌。

8 尚書:
《魏志》曰:陳群為尚書,制九品為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9 尚書:
王昶《考課事》曰:尚書侍中考課,一曰掌建六材,以考官人,二曰綜理萬機,以考庶績,三曰進視惟允,以掌讜言,四曰出納王命,以考賦政,五曰罰法,以考典刑。

10 尚書:
《會稽典錄》曰:鄭弘拜尚書郎,舊典,科滿補縣長,令史為丞尉,弘奏以為臺職位尊而賞薄,人無樂者,諸使郎補縣令,令史為長,上從其議,自此為始。

11 尚書:
《齊職儀》曰:尚書六人,品第三,秩六百石,進賢兩梁冠,納言幘,絳朝服,佩水蒼玉,執笏負荷。

12 尚書:
沈約《宋書》曰:顧琛傳曰:寺門有制,八座以下,門生隨入者有差,不得雜以人士,琛以宗人顧碩顧,寄尚書張茂度聞名,而去碩頭同席坐遣出,凡尚書官,大罪則免,小罪則遣出,出者百日無代人,聽還本職。

13 尚書:
【箴】《漢楊雄尚書箴》曰:允敕百工,命作齋慄,龍惟納言,是機是密,出入王命,王之喉舌,獻善宣美,而讒說是折,我視云明,我聽云聰,載夙載夜,惟允惟恭,故君子在室,出言如風。

14 尚書:
【誄】《晉潘岳庾尚書誄》曰:寬而能懷,威而不猛,化行如形,民應如影,曀曀虛坐,翩翩玄幕,几筵生塵,空館寥廓。

15 尚書:
《晉盧湛尚書武強侯盧府君誄》曰:湛罪重五岳,釁深四海,身不灰滅,延于家門,方今斬焉在疚,死已無日,大懼先意遺烈,將墜乎地,罔極之哀,終不宣寫,是以忍在草土之中,撰述平素之跡,篤生我君,天挺賢俊,弘闡大風,光隆洪胤,蔚矣其姿,綽乎其韻,天不予晉,厄運時臻,陽九之會,雖聖莫振,君實振惶,國難是圖,跋履山川,東征西徂,方協遐任,言復皇輿,不見楚申,致命郢都,往古來今,自遠及近,凡在喪親,猶思俱殞,況我荼毒,靡經不盡,日月逾邁,寒暑代遷,恩慈彌遠,窮思日纏,撰述遺跡,臨文煩冤。

16 尚書:
《隋江總度支尚書陸君誄》曰:陸公國士之眷,惠好之深,臨喪能誄,久願搖筆,時事迍邅,不惶削藁,梁季適越,未戢干戈,陳世入仕,累牽物役,杼抽於懷,三十餘載,隋開皇九年,於長安致仕,懸車以洎,就木何幾,但東海成田,南冠承縶,龜山更徙,空想吹笛之哀,馬角徒生,絕望通波之水,嗚呼哀哉。於是攬涕操觚。乃為誄曰:鴈行攸序,龍作間才,讓珠不拜,錫劍恩來,世故天禍,臣悲主辱,露盡朝陽,風驚夜燭,悠悠世路,辛苦艱虞,尋戈滿道,曝骨交衢,家無半菽,地絕飛芻,念群桑梓,零落彫枯,傷君井邑,了盤崎嶇,悽涼故友,擗樹遺孤,臨穴別野,撫櫬窮塗。

17 尚書:
《梁張纘故左氏尚書忠子沈憎旻墓誌銘》曰:漸東振古,龜組三襲,政若解繩,吏如燥濕,十升龍管,四至九卿,居高首映,比德腰明。

18 尚書:
【表】《梁沈約讓五兵尚書表》曰:臣聞百舍之趙,非宿舂所資,千里之越,豈一葦能泝,何者,裝輕適於路遠,舟弱疲於濟深,醜貌悴容,不藉鑒於淄水,駑足蹇步,終取躓於鹽車。

19 尚書:
《梁丘遲為范尚書拜表》曰:昔滕公移晷於泗亭,陳遂留懽於博進,祿止一守,官窮九列,臣獲照秋陽,取沃淮海,發蒙去愆,已若松喬,匪富伊榮,須臾至此,賞參十亂,躬越五水,歷覽前載,孰與為匹。

20 尚書:
《梁蕭子範為兄宗正讓都官尚書表》曰:納言之授,皇命所由,五星懸曜,差池紫宮之曲,百官根本,聯曹建禮之內,孔蔡詣博,垂芳於兩京,陳鍾令才,比肩於魏世,逖望前英,俯修薄義,無尸素禮,而絕祗奉。

21 尚書:
《隋徐陵讓五兵尚書表》曰:臣聞仲尼大聖,猶云書不盡言,士衡高才,當稱文不逮意,臣比衰痾日積,思緒茫然,頻託朋遊,為裁章表,雖復陳琳健筆,未盡愚懷,孫惠辭人,頗加煩飾,所以高天緬邈,弗降昭回,瞻拜絲綸,更增憂憊,臣雖不敏,弱冠登朝,伊言承華,豫遊多士,晚逢興運,爰濫寵私,爾時四郊多壘,七雄分爭,國家制度,日不暇給,趙宮論受命之宜,高邑奏升壇之禮,而參聞祕計,弗解單于之兵,飛箭馳書,未動聊城之將,不期枚乘老叟,忽降特恩,馮唐暮年,見申明主,擢宰京邑,朝坐棘林,遂致洛陽無雨,非止長安多盜,其宜屏錮,用寘嚴科,猶處名僚,久為叨竊,但著書天祿,雖如劉向,朔望登朝,轉同王隱,於其朽劣,尚可從容,司會文昌,邈然非據。

URN: ctp:n544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