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燭》

電子圖書館
1 燭:
《周官》:司烜氏,掌以燧取火於日,以供祭祀之明燭。日火,陽之絜氣也。明燭以炤饌。凡邦之大事,供蕡燭。賁燭,麻燭,賁,大也。

2 燭:
《禮記》曰:侍坐,燭至起。異晝夜也。燭不見跋。跋,本也。燭盡則去之,嫌若燼多,有厭倦也。
又曰: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離親也。事具禮部婚姻篇。

3 燭:
《尚書大傳》曰:晉平公問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師曠曰:臣聞老而學者,如執燭之明,執燭之明,孰與昧行。公曰:善。事具禮部學篇。

4 燭:
《文子》曰:鳴鐸以聲自毀,蘭膏以明自銷。

5 燭:
《韓子》曰:鄭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謂持燭者曰:舉燭,而誤書舉燭。燕相受書曰:舉燭高明,高明者,舉賢而任之。事具贈答部。

6 燭:
《列女傳》曰:齊女徐吾者,東海上貧婦人,其鄰婦李吾之屬,合燭夜績,吾最貧而燭不屬。李吾曰:徐吾燭數不屬,請無與夜。徐吾曰:妾以貧故,起常先,去常後,掃陳席以待來者,坐常處下,為貧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燭不為益明,去一人,燭不為益闇,何愛東壁餘光,莫之能應,遂復與夜,績。

7 燭:
《史記》曰:始皇塚中,以人魚膏為燭。

8 燭:
謝承《後漢書》曰:巴祗為楊州刺史,與客坐闇暝之中,不燃官燭。事具職官部刺史篇。

9 燭:
《玄晏春秋》曰:計君又授與司馬相如傳,遂涉漢書,讀匈奴傳,不識棠災孤塗之字,有胡奴執燭,顧而問之。奴曰:棠災天子也。言匈奴之號單于,猶漢人有天子也。予於是乎曠然發寤。

10 燭:
《地鏡圖》曰:相玉,見美女子,載燭行壇陰,從其所出入處,石中有玉矣。

11 燭:
《世說》曰:王君夫𥹋糖澳釜,石季倫以䗶燭灼炊。

12 燭:
【詩】《齊謝朓詠燭詩》曰:杏梁賓未散,桂宮明欲沉,曖色輕帷裏,低光照寶琴,徘徊雲髻影,灼爍綺疏金,恨君秋月夜,遺我洞房陰。

13 燭:
《梁孝元帝詠池中燭影詩》曰:魚燈且滅燼,鶴焰暫停輝,自有銜龍燭,青火入朱扉,映水疑三燭,翻池類九微,入林如燐影,度渚若螢飛,河●扇月落,霧上珠星稀,章華終宴所,飛蓋且相追。
又《古意詠燭詩》曰:花中燭,焰焰動簾風,不見來人影,迴光持向空。

14 燭:
《梁簡文帝和詩》曰:花中燭,似將人意同,憶啼流膝上,燭焰落花中。

15 燭:
《梁庾肩吾燭影詩》曰:垂爓垂花比芳樹,風吹水動俱難住,春枝拂岸影上來,還杯繞客光中度。

16 燭:
《梁劉孝威和簾裏燭詩》曰:開關簾影出,參差風焰斜,浮光燭綺帶,凝滴汙垂花。
又《禊飲嘉樂殿詠曲水中燭影詩》曰:火浣花心猶未長,金枝密焰已流芳,芙蓉池畔涵停影,桃花水脈引行光。

17 燭:
【賦】《晉傅咸燭賦》曰:余治獄至長安,在遠多懷,與同行夜飲,以忘愁□,顧帷燭之自焚以致用,亦猶殺身以成仁矣。蓋泰清垂象,匪日不光,向晦入冥,匪火不彰,故六龍銜燭於北極,九日登曜於扶桑,日中則昃,月虧於望,時邁靡停,晝不干常,背三接之昭昭,即厥開之有傷,何遠宇之多懷,患冬夜之悠長,獨耿耿而不寐,待雞鳴之未央,徒伏枕以展轉,起燃燭於閑房,揚丹輝之煒燁,熾朱焰之煌煌,俾幽夜而作晝,繼列景乎朝陽,慨顧景以增歎,孰斯愁之可忘,嘉湛露之愔愔,遂命樽而設觴,爾乃延僚屬,酌醇清,講三墳,論五經,高談既倦,引滿行盈,樂飲今夕,寔慰我情。

18 燭:
《梁簡文帝對燭賦》曰:雲母窗中含花氊,茱萸幔裏鋪錦筵,照夜明珠且莫取,金羊燈火不須燃,下絃三更未有月,甲夜繁星徒衣天,於是搖同心之明燭,施雕金之麗槃,眠龍傍繞,倒鳳雙安,菖蒲傳酒坐欲闌,碧玉舞罷羅衣單,影度臨長枕,煙生向果盤,迴照金屏裏,脈脈兩相看。

19 燭:
《梁元帝對燭賦》曰:月似金波初映空,雲如玉葉半從風,恨九重兮夕掩,怨三秋兮不同,爾乃傳芳醁,揚清曲,長袖留賓待華燭,燭燼落,燭華明,花抽珠漸落,珠懸花更生,風來香轉散,風度焰還輕,本知龍燭應無偶,復訝魚燈有舊名,燭火燈光一雙炷,詎照誰人兩處情。

20 燭:
《周庾信對燭賦》曰:龍沙鴈塞早應寒,天山月阪客衣單,燈前行衣疑不亮,月下穿鍼覺最難,剩取燈花持炷燭,還卻燈擎下燭槃,傍垂細溜,上繞飛蛾,光清寒入,焰暗風過,楚人纓脫盡,燕君書誤多,曉星沒,芳無歇,還持照夜遊,詎減西園月。

21 燭:
【啟】《陳徐陵謝敕賚燭監賞答齊國移文啟》曰:昔班彪草移,阮瑀裁書,馳譽當年,遂無加賞,非常大賚,始自今恩,雖賈逵之頌神雀,竇攸之對鼫鼠,漢臣射覆之言,魏士投壺之賦,方其寵錫,獨有光前,官燭斯燃,更慚良吏,霄光可學,乃會耆年,臣職居南史,身典東觀,謹述私榮,傳之方策。

URN: ctp:n54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