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 |
《神仙傳》曰:董奉居廬山,為治病,重者種杏五株,輕者一株,於林中所在,簞食一器,是換一穀,少者虎逐之,乃以穀賑貧窮,號董仙杏林。 |
| 杏: |
《師曠占》曰:梅桃杏實多者,來年謂之穰。 |
| 杏: |
《晉宮關記》曰:明光殿,杏八株。 |
| 杏: |
《九州論》:魏郡好杏。 |
| 杏: |
《燧人夏取棗杏之火》: |
| 杏: |
《西京雜記》曰:上林苑有文杏,謂有文彩也。 |
| 杏: |
《典術》曰:杏者東方歲星之精也。 |
| 杏: |
《山海經》曰:靈山之下,其木多杏。 |
| 杏: |
盧毓《冀州論》曰:魏郡好杏,地產不為珍。 |
| 杏: |
《師曠占》曰:杏多實不蟲者,來年秋善。 |
| 杏: |
《南岳夫人傳》曰:仙人有三玄紫杏。西京雜記曰:上林苑有蓬萊杏,東海都尉于台,獻杏一株,花雜五色,六出,云是仙人所食者。 |
| 杏: |
《氾勝之書》曰:杏花如何,可耕白沙。 |
| 杏: |
《玄晏春秋》曰:衛倫過予,言及於味,稱魏故侍中劉子陽,食餅知鹽生,精味之至也。予曰:師曠識勞薪,易牙別淄澠,子陽今之妙也。定之何難,倫因命僕取糧糗以進。予嘗之曰:麥也。有杏李柰味,三果之熟也不同,子焉得兼之,倫笑而不言。退告人曰:士安之識過劉氏,吾將來家實多,故杏時將發,糅以杏汁,李柰將發,又糅以李柰汁,故兼三味。 |
| 杏: |
《述異記》曰:杏園洲在南海中,多杏,云仙人種杏處,漢時嘗有人舟行遇風,泊此洲五六月,日食杏,故免死,又云洲中有冬杏。 |
| 杏: |
《嵩高山記》曰:嵩山東北有牛山,其山多杏,至五月,爛然黃茂,自中國喪亂,百姓飢饉,皆資此為命,人人充飽,而杏不盡。 |
| 杏: |
《洛陽宮殿簿》曰:含章殿前,杏四株,顯陽殿前,杏六株。 |
| 杏: |
《地理志》曰:范蠡宅在湖中,有海杏,大如拳也。 |
| 杏: |
《朱超石與兄書》曰:光武墳邊杏甚美,今奉送其核。 |
| 杏: |
王逸《荔枝賦》曰:魏土送西山之杏。 |
| 杏: |
《述異記》曰:賴鄉老子祠有縹杏。 |
| 杏: |
《莊子》曰:孔子游淄濰之林,休坐杏壇之上,弟子讀書,絃謌鼓琴。 |
| 杏: |
《後周書》曰:張元性廉潔,南鄰有杏兩樹,杏熟,多落元園中,元悉以還主。 |
| 杏: |
《管子》曰:五沃之土,其木宜杏。 |
| 杏: |
《四民月令》曰:三月杏花盛,可播白沙輕土之田。 |
| 杏: |
潘岳《閑居賦》曰:梅杏郁棣,華實照爛。 又司馬相如《長門賦》曰:飾文杏以為梁。 |
| 杏: |
【詩】《周庾信詠杏花詩》曰: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依俙映村塢,爛熳開山成,好折待賓侶,金盤儭紅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