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羊》 | 電子圖書館 |
1 | 羊: | 《爾雅》曰:麢,大羊。音靈,似羊而大,角員銳,好在山崖間。羱,如羊。似羊而大角,出西方。羊牡羒。墳音。牝䍧。䍧羊墳首。夏羊。|黑𦍩䍽。牡羭。羭黑班。羳羊黃腹,未成羊羜。音佇,詩云肥羜,俗云五月羊。絕有力奮,羊六尺為羬。羬羊馬尾,今大月支國有大羊,馬尾,五咸反,尸子,羊為羬六尺。 |
2 | 羊: | 《說文》曰:羊,祥也。象四足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咩。弭音。羊鳴也。羔,羊子也。羜,五月生羔也。●。犍。六月生羊也。羍。恥達反。七月生羊也。●。兆音。羊未卒歲也。 |
3 | 羊: |
《易》曰: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又曰:兌為羊。 |
4 | 羊: |
《毛詩》曰:羔羊,鵲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德如羔羊也。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又曰:無羊,宣王考牧也。厲王時,牧人廢,宣王復之。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爾羊來思,其角戢戢。聚其角而息,戢戢然。 |
5 | 羊: |
《周禮》曰:賓客則羊人供法羊,羊泠毛則毳羶。法羊,食饔積膳之羊也。泠泠,長結總也。 又曰: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飾羔,祭祀割羊,登其首。登首,報陽也。升首於室。凡祈珥供其羊牲,若牧人無牲,則受布于司馬,使其買牲而供之。布,泉也。 |
6 | 羊: | 《鄭氏婚禮謁文贊》曰:群而不黨,跪乳有家。 |
7 | 羊: |
《左傳》曰:華元殺羊食士,其御羊斟不與,及戰。曰: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與入鄭師,故敗。 又曰:楚子圍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懷怒以及弊邑,孤之罪也。 |
8 | 羊: | 《論語》曰: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又曰: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其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
9 | 羊: | 《龍魚河圖》曰:羊有一角,食之殺人。 |
10 | 羊: | 《周書》曰:子夏曰:桀德衰,夷羊在牧,飛蛤滿野。 |
11 | 羊: | 《家語》曰:季桓子穿井,獲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問仲尼。曰:吾穿井得羊,何也。對曰:以丘聞羊也。木石之怪,夔魍魎,水之怪,龍罔象,土之怪,墳羊也。 |
12 | 羊: | 《列子》曰:楊朱見梁惠王,言治天下如運諸掌。王曰: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三畝之園而不能耘,言治天下何也。曰:君見夫牧羊者乎。百羊為群,使五尺童子,荷箠而隨之,欲東而東,欲西而西,使堯牽一羊,舜荷箠而隨之,則不能前也。 |
13 | 羊: | 《莊子》曰:臧與穀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穀奚事,則博塞以遊,二人事業不同,其亡羊均也。 |
14 | 羊: | 《孫卿子》曰:仲尼將為魯司寇,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 |
15 | 羊: |
《史記》曰:宋義下令軍中曰:很如羊,貪如狼,不可使者皆斬之。 又曰:卜式者,河西人,式有少弟,式脫身出分,獨取畜羊百餘,田宅財物盡與弟,式入山牧十餘歲,羊致千餘。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乃拜為郎,布衣草蹻而牧,歲餘,羊肥息,上過其羊,問之。式曰:非獨羊也。治民亦猶是也。惡者輒去,無令敗群,上以式為奇,拜為緱氏令。 又曰:盧綰與高祖俱學書,相愛,里中賀兩家以羊酒。 |
16 | 羊: | 《地鏡圖》曰:金百斤已上,至三百斤,精如羊者。 |
17 | 羊: | 《玄中記》曰:千歲之樹,精為青羊。 |
18 | 羊: | 《春秋繁露》曰:凡贄,卿用羔,羔有角而不用,如好仁者,執之不鳴,殺之不謗,類死義者,羔飲其母,必跪,類知禮者,故羊之為言猶祥,故以為贄。 |
19 | 羊: | 《列仙傳》曰:葛由者,羌人,周成王時,好刻木作羊賣之,一旦騎羊而入蜀,蜀中王侯遣人追之,上綏山,山在峨眉山西南,無極,隨之者不得還,皆得仙道,山上有桃。故里諺曰:得綏山一桃,雖不得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 |
20 | 羊: | 《昔有攘羊者》:以羊頭遺晉叔向,向母埋之不食,後三年,攘羊事發,追捕向家,檢羊,骨肉都盡,唯有舌在,國人異之,遂以羊舌為族。 |
21 | 羊: |
《漢書》曰:蘇武往使匈奴,匈奴知武不可降,使北海上無人處牧羝羊,下乳乃得歸,武作海上,廩食不至,乃掘野鼠草荄而食之,武杖漢節牧羊,臥起持節,旄盡落。 又曰:路溫舒,鉅鹿人,父為里監門,使溫舒牧羊,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 |
22 | 羊: | 《東觀漢記》曰:甄宇,北海人,建武中,為州從事,徵拜博士,每臘,詔書賜博士羊,羊有大小肥瘦,時博士祭酒議,欲殺羊,稱分其肉。宇曰:不可,又欲投鉤,復恥之,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猶是不復有爭訟,後召會,詔問瘦羊甄博士,京師因以號之。 |
23 | 羊: | 《魏志》曰:楊俊同郡王象,孩少孤特,為人僕隸,年十七八,見使牧羊,而私讀書,因獲捶楚,俊美其才質,即贖象著家,娉娶立屋,然後與別,象官至散騎常侍。 |
24 | 羊: | 《衛玠少時》:乘白羊,於洛陽市,市人觀之。咸曰:誰家璧人,於是家聞州黨,遂號曰璧人。 |
25 | 羊: | 《博物志》曰:胡蕙蜀中本無,洛中人有驅羊入蜀者,胡蕙子著羊毛,蜀人取種,因名曰羊負來,又:外國得胡麻豆,或曰戎菽。 |
26 | 羊: | 王隱《晉書》曰:王尼嘗為兵,洛中名士王澄胡母輔之等,賚羊酒詣護軍,門吏請見將軍,澄等先過尼,炙羊飲酒訖,逕去,將軍聞之,與尼長假。 |
27 | 羊: |
《神仙傳》曰:皇初平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便將至金華山石室中,四十餘年,忽然不復念家,其兄初起,行索初平,歷年不得,後見市中有道士,乃問之。道士曰:金華山中有牧羊兒,姓皇字初平,兄乃隨道士與初平相見,語畢,問羊何在,在山東,兄往視,但見白石,不見羊。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見,平乃往,言叱叱羊起,於是白石皆起成羊數萬頭。 又曰:曹公收左慈,慈走入群羊中,失慈之所在,追者疑化為羊,乃令人數羊,羊本千口,揀之,長一口,知果化為羊。乃謂曰:若是左公者,但出無苦也。有一羊跪云,詎如許,追者欲執之。於是群羊皆跪曰:詎如許,追者乃去。 |
28 | 羊: |
《搜神記》曰: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二息,嘗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祠之,自是暴至巨富,子方常言,我子孫必將強大,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至臘日祠灶,而薦黃羊焉。 又曰:南陽宗定伯夜行,忽逢一鬼,鬼問伯為誰。伯欺之曰:我亦鬼也。遂為侶,向宛行倦,因相擔。問鬼曰:鬼何畏。曰:鬼唯不喜唾耳,欲至宛,便擔鬼著頭上,詣宛市,鬼化為羊,伯恐其變,遂唾之,因賣得錢千五百,買者將還繫之,明旦見繩在。時人語曰:宗定伯賣鬼,得錢千五百。 |
29 | 羊: | 《續搜神記》曰:顧霈者,吳之豪士,送客置酒,有一沙門在坐,主人殺羊,羊繩斷,便走來,入道人膝中,穿頭入袈裟下,道人不能救,即將去殺之,既行炙,主人便先割以啖道人,道人食炙,下喉,便自行道人皮中,痛毒不可忍,呼醫來針之,以數針貫三炙,猶動搖,乃破出之,是故一臠肉耳,道人於此得病,作羊鳴,少時便死。 |
30 | 羊: | 崔豹《古今注》曰:羊一名髯鬚主簿。 |
31 | 羊: | 《幽明錄》曰:洛下有洞穴,不測,有一婦欲殺夫,推夫下,經多時至底,乃得一穴,匍匐行數十里,漸見明曠,郛郭宮館,金寶為飾,明踰三光,人皆長三丈,被羽衣,如此九處,至最後所,飢,長人指中庭大柏樹,近百圍,下有一羊,令跪持羊鬚,捋之得一珠,長人取之,次亦取,後將令噉,即療飢,乃問詣九處名,及求住,答云,君不得停,還問張華,當知,乃復行,出交州,還洛問華。華曰:九處地仙,名九館大,羊為螭龍,初一珠,食之與天地等壽,次者延年,後者充飢而已。 |
32 | 羊: | 《雜五行書》曰:懸羊頭門上,除盜賊。 |
33 | 羊: | 【贊】《晉郭璞羊贊》曰:月氏之羊,其類在野,厥高六尺,尾亦如馬,何以審之,事見爾雅。 |
34 | 羊: | 《杜預奏事》曰:臣前在南,聞魏興北山有野羊,大者千數百斤,試令求之者,各得一枚,并頭角蹄,按其形不與中土羊相似,然是野獸中所希有。 |
URN: ctp:n5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