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 -> -> 靈星

《靈星》

電子圖書館
1 靈星:
周 漢 東晉 大唐

2 靈星:
周制,仲秋之月,祭靈星於國之東南。東南祭之,就歲星之位也。歲星五星之始,最尊,故就其位。王者所以復祭靈星者,為人祈時,以種五穀,故別報其功也。五經通義曰:「靈星為立尸。故云『絲衣其紑,載弁俅俅』。傳言王者祭靈星,公尸所服之衣也。」今按鳧鷖詩每云尸,據傳,天子諸侯祭社稷尸也。今祀靈星言公尸,未詳所出。紑音芳休切。

3 靈星:
漢興八年,高帝命郡國縣邑立靈星祠。時或言周興而邑邰,立后稷之祀,至今血食,以其有播種之功也。於是高帝命立靈星祠。三輔故事:「長安城東十里有靈星祠。」一云:靈星,龍左角為天田,主穀,農祥晨見而祭之。言祠后稷而謂之靈星者,以后稷又配食星也。常以歲時祠以牛,古時歲再祭靈星,春秋用少牢。壬辰位祠之。壬為水,辰為龍,就其類也。縣邑令長侍祠。舞者童男十六人。即古之二羽。舞象教田,初為芟除,次耕種,次耘耨、驅爵及穫刈、舂簸之形,象成功也。

4 靈星:
東晉靈星配饗南郊,不特置祀。

5 靈星:
大唐開元禮,立秋之後,祀靈星於國城東南。天寶四載,敕升為中祠。

URN: ctp:n55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