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飲酒: |
|
| 鄉飲酒: |
周制,鄉飲酒禮: |
| 鄉飲酒: |
主人朝服就先生而謀賓介。 |
| 鄉飲酒: |
賓席牖前,南面;主人席阼階上,西面;介席西階上,東面;眾賓之席,皆不屬焉。樽兩壺於房戶間,玄酒在西。設洗於阼階東南。 |
| 鄉飲酒: |
主人與賓三揖,至於階,三讓,主人升,賓升。主人阼階上,當楣,北面再拜;賓西階上,當楣,北面答拜。主人坐取爵,實之,賓席前西北面獻賓。賓西階上拜,主人少退。賓進,受爵,復位。主人阼階上拜送爵,賓少退。薦脯醢,脯五脡。賓升席自西方。乃設折俎。賓坐,左執爵,祭脯醢,奠爵於薦西,興。賓實爵,主人之席前東南面酢主人。主人阼階上拜,賓少退。主人進,受爵,復位。賓西階上拜送爵。薦脯醢。主人升席自北方。設折俎。祭如賓禮。自席前適阼階上,北面坐卒爵,興,坐奠爵,遂拜,執爵興。賓西階上答拜。主人坐奠爵於序端。主人實觶,酬賓阼階上,北面坐奠觶,遂拜,執觶興。賓西階上答拜。坐祭,遂飲。主人實觶,賓之席前北面。賓西階上拜。主人進,坐奠觶於薦西。主人揖,降。賓降,立於階西,當序,東面。 |
| 鄉飲酒: |
主人以介揖讓升拜如賓禮。主人坐取爵於東序端,實爵,介之席前西南面獻介。介西階上北面拜,主人少退。介進,北面受爵,復位。主人介右北面拜送爵,介少退。主人立於西階東。薦脯醢。介升席自北方。設折俎。祭如賓禮。自南方降席,北面坐卒爵,興,坐奠爵,遂拜,執爵興。主人介右答拜。介授主人爵於兩楹之閒。介西階上立。主人實爵以酢於西階上,介右坐奠爵,遂拜,執爵興,介答拜。主人復阼階,揖,降。介降立於賓南。 |
| 鄉飲酒: |
主人西南面三拜眾賓,眾賓皆答一拜。主人揖,升,坐取爵於西楹下,實爵獻眾賓。眾賓之長升拜受者三人。主人拜送。坐祭,立飲,授主人爵,降,復位。眾賓獻則不拜,受爵,坐祭立飲。每一人獻,則薦諸其席。 |
| 鄉飲酒: |
主人以爵降,奠於篚。揖讓升,即席。 |
| 鄉飲酒: |
設席於堂廉,東上。樂正先升,立于西階東。工入,升自西階,北面坐。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樂南陔、白華、華黍。乃閒:歌魚麗,笙由庚;歌南有嘉魚,笙崇丘;歌南山有臺,笙由儀。乃合樂周南:關雎、葛覃、卷耳。召南:鵲巢、采蘩、采蘋。工告於樂正「正歌備」,樂正告於賓。 |
| 鄉飲酒: |
司正洗觶,升自西階,阼階上北面,受命於主人。主人曰「請安於賓」。司正告於賓。司正實觶,降自西階,階間北面坐奠觶,退共,少立,坐取觶,不祭遂飲,卒觶,興,坐奠觶,遂拜,執觶興,盥洗,北面坐奠觶於其所,退立於觶南。 |
| 鄉飲酒: |
賓北面坐取俎西之觶,阼階上北面酬主人。主人降席立於賓東。主人受觶,賓拜送於主人之西。主人西階上酬介,介立於主人之西,如賓酬主人之禮。主人揖,復席。司正升,相旅曰「某子受酬」,受酬者降席。司正退立於序端,東面。受酬者拜興飲,皆如賓酬主人之禮。司正降復位。 |
| 鄉飲酒: |
使二人舉觶於賓介。 |
| 鄉飲酒: |
司正升自西階,受命於主人,主人曰「請坐於賓」,遂徹俎,乃羞,無算爵。 |
| 鄉飲酒: |
賓出,奏陔,主人送於門外,再拜。 |
| 鄉飲酒: |
說曰:按周禮司徒職云:「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 |
| 鄉飲酒: |
鄭玄曰:「諸侯之鄉大夫,正月吉日受法於司徒,退而頒於鄉吏。及三年大比而興其賢者能者,以賓禮禮之,獻於王庭,曰鄉飲酒。」 |
| 鄉飲酒: |
鄉飲酒義曰:「主人拜迎賓於庠門之外,入三揖而後至階,三讓而後升,所以致尊讓也。盥洗揚觶,所以致潔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尊讓潔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讓則不爭,潔敬則不慢,不慢不爭,則遠於鬥辨矣;不鬥辨則無暴亂之禍矣,斯君子之所以免於人禍也。故聖人制之以道。鄉人、士、君子樽於房戶之間,賓主共之也。尊有玄酒,貴其質也,教人不忘本也。牲用狗,烹於東方,祖陽氣之發於東方也。羞出自東房,主人共之也。洗當東榮,主人之所以自潔而以事賓也。水在洗東,祖天地之左海也。賓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陰陽也。三賓,象三光也。讓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時也。天地嚴凝之氣,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天地溫厚之氣,始於東北,而盛於東南。主人尊賓,故坐賓於西北,而坐介於西南以輔賓。賓者,接人以義者也,故坐於西北。主人者,接人以德厚者也,故坐於東南,而坐僎於東北以輔主人也。孔子曰:『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飲酒之節,朝不廢朝,暮不廢夕,賓出,主人拜送,節文終遂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亂也。鄉飲之義,君子所以相接,尊讓潔敬之道行焉。是貴賤明,隆殺辨,和樂而不流,弟長而無遺,安燕而不亂。此五者足以正身安國矣。」 |
| 鄉飲酒: |
後漢永平二年,郡縣行鄉飲酒於學校,祀先聖先師周公、孔子,牲以犬。 |
| 鄉飲酒: |
晉武帝泰始六年十二月,帝臨辟雍,行鄉飲酒之禮。詔曰:「禮儀之廢久矣,乃今復講肄舊典。」賜太常絹百匹,丞、博士及學生牛酒。咸寧三年及惠帝元康九年,復行其禮。 |
| 鄉飲酒: |
大唐貞觀六年,詔曰:「比年豐稔,閭里無事。乃有墮業之人,不顧家產,朋遊無度,酣宴是书,危身敗德,咸由於此。自非澄源正本,何以革茲弊俗。可先錄鄉飲酒禮一卷,頒示天下,每年令州縣長官,親率長幼,依禮行之。庶乎時識廉恥,人知敬讓。」 |
| 鄉飲酒: |
開元十八年,宣州刺史裴耀卿上疏曰:「州牧縣宰,所主者宣揚禮樂,典冊經籍,所教者返古還淳,上奉君親,下安鄉族。外州遠郡,俗習未知,徒聞禮樂之名,不知禮樂之實。竊見以鄉飲酒禮頒於天下,比來唯貢舉之日,略用其儀,閭里之閒,未通其事。臣在州之日,率當州所管,一一與父老百姓,勸遵行禮。奏樂歌至白華、華黍、南陔、由庚等章,言孝子養親及群物遂性之義,或有泣者,則人心有感,不可盡誣。但以州縣久絕雅聲,不識古樂。伏計太常具有樂器,太樂久備和聲,請令天下三五十大州,簡有性識人,於太常調習雅聲。仍付笙竽琴瑟之類,各三兩事,令比州轉次造習。每年各備禮儀,準令式行,稍加勸獎,以示風俗。」其儀具開元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