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Text Project | |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小功成人服五月》 | Library Resources |
1 | 小功成人... : | 周制,为从祖祖父母、马融曰:“曾祖之子,祖之昆弟也,正服小功。”从祖父母,报。马融曰:“从祖祖父之子,是父之从父昆弟也。云报者,恩轻,欲见两相为服,故云报。”郑玄曰:“祖之昆弟之亲也。”为从祖昆弟。马融曰:“俱曾祖孙也,于己为再从昆弟。同出曾祖,故言从祖昆弟。正服小功也。”郑玄曰:“父之从父昆弟之子。”陈铨曰:“从父祖之子,同出曾祖也。”从父姊妹、马融曰:“伯叔父之女。”孙适人者。郑玄曰:“孙者,子之子也。女孙在室,亦大功也。”马融曰:“祖为女孙适人者降一等,故小功也。”为人后者为其姊妹适人者。马融曰:“在室者齐縗周,适人大功。以为大宗后,疏之,降二等,故小功也。不言姑者,明降一体,不降姑也。”郑玄曰:“不言姑,举其亲者而恩轻者降可知也。”陈铨曰:“累降也。姑不见者,同可知也。犹为人后者为其昆弟,而不载伯父,同降不嫌。”为外祖父母小功,以尊加也。马融曰:“母之父母也。本亲缌,以母所至尊,加服小功,故曰以尊加。”为从母,丈夫妇人报。马融曰:“母之姊妹也。言丈夫妇人者,异姓无出入降,皆以丈夫妇人成人之名名之也。”小功者,以名加也,外亲之服皆缌也。郑玄曰:“外亲异姓正服不过缌。丈夫妇人,姊妹之子,男女同。”马融曰:“外祖、从母,其亲皆缌也。以尊名加,故小功也。”雷次宗曰:“夫二亲恩等,而中表服异。君子类族辨物,本以姓分为判,故外亲之服不过于缌。于义虽当,求情未惬,苟微有可因,则加服以伸心。外祖有尊,从母有名,故皆得因此加以小功也。舅情同二人,而名理阙无,因故有心而不获遂也。然情不止于缌,亦以见于慈母矣。至于馀人,虽有尊名而不得加者,服当其义,情无不足也。”为夫之姑姊妹,娣姒妇,报。尔雅云:“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郑玄曰:“夫之姑姊妹,不殊在室及嫁,因恩轻,略从降也。”马融曰:“妻为夫之姊妹服也。娣姒妇者,兄弟之妻相名也。长稚自相为服,不言长者,妇人无所专,以夫为长幼,不自以年齿也。妻虽少,犹随夫为长也。先娣后姒者,明其尊敌也。报者,姑报侄妇也。言妇者,庙见成妇,乃相为服。”王肃曰:“按左氏传曰,鲁之穆姜,晋子容之母,皆有稚妇为娣妇,长妇为姒妇。此妇二义之不同者。今据传文与左氏正合,宜即而从之。”传曰:“娣姒妇者,弟长也,何以小功也?以为相与居室中,则生小功之亲焉。”蜀谯周曰:“父母既殁,兄弟异居,又或改娶,则娣姒有初而异室者矣。若不本夫为论,唯取同室而已,则亲娣姒与堂娣姒不应有殊。经殊其服以夫之亲疏者,是本夫与为伦也。妇人于夫之昆弟,本有大功之伦;从服其妇,有小功之伦;于夫从父昆弟,有小功之伦;从服其妇,有缌麻之伦也。夫以远之而不服,故妇从无服而服之。然则初而异室,犹自以其伦服。” |
2 | 小功成人... : | 晋徐邈答范甯问,以为:“报服在娣姒下,则知姑姊之服,亦是出自恩纪,同非从夫之服,报也所发在于姑姊耳。” |
3 | 小功成人... : | 宋庾蔚之谓:“传以同居为义,岂从夫谓之同室,以明亲近,非谓常须共居。设夫之从父昆弟,少长异乡,二妇亦有同室之义,闻而服之缌也。今人谓从父昆弟为同堂,取于此也。妇从夫服,降夫一等,故为夫之伯叔父大功,则知夫姑姊妹皆是从服。夫之昆弟无服,自别有义耳。非如徐邈之言出自恩纪者。” |
4 | 小功成人... : | 周制,大夫、大夫之子、公之昆弟为从父昆弟、庶孙、姑姊妹女子子适士者。郑玄曰:“从父昆弟及庶孙,亦谓为士者。”马融曰:“谓上三人各自为其从父昆弟、庶孙、姑姊妹女子子适士者服也。从父昆弟、庶孙,正亲大功也,以尊降,故服小功。姑姊妹女子适人大功,适士降一等,故服小功也。”大夫之妾为君之庶子女子子适人者。郑玄曰:“女子在室大功,其嫁于大夫者亦大功。”马融曰:“嫡夫人庶子也。在室大功,出降一等,故服小功。”王肃曰:“适士降一等,在小功。”庶妇。郑玄曰:“夫将不受重者。”马融曰:“庶子妇也,舅姑为之服也。” |
5 | 小功成人... : | 大唐贞观十四年,侍中魏徵奏:“众子妇旧服小功,今请与兄弟子妇同为服大功九月。” |
6 | 小功成人... : | 周制,君母之父母从母小功,郑玄曰:“君母,父之嫡妻也。从母,君母姊妹也。”马融曰:“君母者,母之所君事者。从母者,君母之姊妹也。妾子为之服小功也。自降外祖服缌麻,外无二统者。”从服也。君母在则不敢不从服,君母不在则不服。郑玄曰:“不敢不服者,恩轻也。凡庶子为君母,如嫡子。”马融曰:“从君母为亲服也。君母亡,无所复厌,则不为其亲服也。自得伸其外祖小功也。”王肃曰:“君母,庶子之嫡母。”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郑玄曰:“君子子者,大夫及公子之嫡妻子也。”马融曰:“为慈养己者服小功。”君子子者,贵人之子也。为庶母小功,以慈己加也。郑玄曰:“云君子子则父在也,父卒,不服之。以慈己加,则君子子亦以士礼为庶母缌也。内则曰:‘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又曰‘大夫之子有食母’。庶母慈己,此之谓也。其可者贱于诸母,谓傅姆之属者。其不慈己,则缌可也。不言师保,慈母居中,服之可知。国君嗣子生,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养其子,三年而后出,见于公宫,则劬,非慈母也。士妻自养其子也。”马融曰:“贵人者,嫡夫人也。子以庶母慈养己,加一等小功也。为父贱妾服缌。父殁之后,贵贱妾皆小功也。”陈铨曰:“君子子者,大夫之美称也。贵人者,谓公卿大夫也。谓贵人之子,父殁之后,得行士礼,为庶母缌也。有慈养己者,乃加服小功。”雷次宗曰:“大夫不服凡妾,父所不服,子亦不敢服,安得为庶母缌哉!大夫虽服侄娣,今所服者,将侄娣之庶母。” |
7 | 小功成人... : | 汉石渠礼议:“戴圣对曰: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大夫之嫡妻之子,养于贵妾,大夫不服贱妾,慈己则缌服也。其不言大夫之子而称君子子者,君子犹大夫。” |
8 | 小功成人... : | 后汉陈铄问泛阁:“为庶母慈己。郑注引内则,国君之子有子师、慈母、保母。又曰‘大夫之子有食母’,庶母慈己,此之谓也。内则人君养子之法,礼,人君之庶母尚无服,何以为慈母服乎?若欲施大夫,大夫无此礼,但有食母耳。”泛阁答曰:“内则实总国君及大夫养子之礼。”按内则云:大夫见子之礼,入门,升阼阶也,遂左旋授师。师,子师也。丧服有庶母慈己,礼有子师,此明大夫之子有庶母慈己。 |
URN: ctp:n557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