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 -> -> 謁太廟

《謁太廟》

電子圖書館
1 謁太廟:
將謁,有司卜日如別儀。

2 謁太廟:
前一日,皇帝清齋於太極殿。太尉以下清齋於廟所,近侍之官應從入廟者各於本司清齋一宿。諸衛令其屬晡後一刻各以其方器服守衛廟門,與太樂工人俱清齋一宿。

3 謁太廟:
前三日,尚舍直長施大次於太廟南門之外道西,東向,尚舍奉御鋪御座。守宮設文武侍臣次於大次之後,文左武右,俱東向。設太尉以下次於齋坊內。設三師次於侍臣次之西,東向。

4 謁太廟:
前二日,太樂令設宮懸之樂於廟庭如常儀,右校清掃內外。

5 謁太廟:
前一日,奉禮設御位於樂懸之南道西,北向。設太尉以下及御史等位於內外如常儀。設酒樽之位於廟堂上前楹閒,各於室戶之左,北向。每室雞彝一,鳥彝一,犧樽二,山罍二,皆加勺审,皆西上,各有坫。以置瓚爵。設罍洗篚如常。篚實珪瓚巾爵。其執樽罍篚审及烹牲並如巡狩告謁儀。

6 謁太廟:
謁日未明三刻,太尉以下各服其服,太廟令、良醞令各帥其屬入實樽罍。雞彝、犧樽之上樽,皆實以明水。山罍之上樽實以玄酒,鳥彝實以鬱鬯,犧樽實以醴齊,山罍實以清酒。太官令帥進饌者實籩豆、行掃除及奏出獻祖以下神主各置於座如常儀,訖各就位,如巡狩告儀。

7 謁太廟:
質明,謁者引太尉以下俱就門外位,太樂令帥工人次入就位。其升堂坐者,皆脫履於階下,降納如常。謁者引太尉,贊引引執事者次入就位。立定,奉禮曰:「再拜。」太尉以下皆再拜。其先拜者不拜。謁者進太尉之左,白:「有司請行事。」其行事儀至讀祝文如時享攝事儀。唯無燔膟膋及奠毛血。讀祝文曰:「維某年歲次月朔日,子孝曾孫皇帝某,太祖以下稱臣某。謹遣太尉臣名,敢昭告於獻祖宣帝、祖妣某氏:敬遵常典,禮加元服,以今吉辰祗見。謹以一元大武、明粢、薌合、薌萁、嘉蔬、嘉薦、醴齊,尚饗。」訖,興,太尉再拜。初讀祝文訖,樂作;太祝進,跪奠版於神座,俛伏,興,還樽所,太尉拜訖,樂止。謁者引太尉以次獻,皆如獻祖之儀。唯不盥洗。遍獻訖,其飲福受胙如常儀。訖,謁者引太尉降復位。贊引引御史、太祝及執樽罍篚审者俱就執事位,重行,西面立以俟。皇帝既謁廟出門,太祝等升復位訖,登歌作雍和之樂;諸祝各進入室徹豆,出,還樽所,登歌止。奉禮曰:「賜胙。」其贊拜及納神主、燔祝版,並如時享攝事儀。

URN: ctp:n558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