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子二... : |
以汤沃沸,乱乃愈甚,犹鞭噬狗,捶踶马,而欲教之,虽伊尹、造父不能化。故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功。 |
| 淮南子二... : |
色者,白立而五色成;道者,一立而万物成。 |
| 淮南子二... : |
聋者学歌,无以自乐。夫内心不开而强学问,如聋者效歌,出于口,越而散矣。 |
| 淮南子二... : |
冰迎春则释为水,水向冬则凝为冰。 |
| 淮南子二... : |
以道为竿,以德为纶,礼乐为鈎,仁义为饵,投之江,浮之海,万物皆得。 |
| 淮南子二... : |
历阳之都,一夕成湖。 |
| 淮南子二... : |
越舼蜀艇,不能无水而浮;乌号弓、溪子弩,不能无弦而射。 |
| 淮南子二... : |
人主诛暴则多飘风,法苛则多虫螟,杀不辜则多赤地,令不时则多淫雨。 |
| 淮南子二... : |
南方有不死之草,北方有不释之冰。 |
| 淮南子二... : |
食水者,善浮而耐寒,鱼属也;食土者,无心而惠,蚯蚓是也;食木者,多力而𡚤,熊罴是也;食草者,善走而愚,麋鹿是也;食桑者,有丝而蛾,蚕属也;食肉者,勇敢而悍,虎豹是也;食气者,神明而寿,龟蛇之类,王乔、赤松是也;食榖者,智慧而夭,人是也。 |
| 淮南子二... : |
昼生者类父,莫生者似母。 |
| 淮南子二... : |
勇士一人为三军雄。 |
| 淮南子二... : |
圣人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
| 淮南子二... : |
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如凿井。譬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而食之,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 |
| 淮南子二... : |
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安知喜憎利害耶! |
| 淮南子二... : |
天地虽大,可以矩表知之;星月之行,可以律历知之。 |
| 淮南子二... : |
仓颉作字,天雨粟,鬼夜哭。 |
| 淮南子二... : |
今执政者薄德增刑,有似执弹而欲来鸟,椑梲而欲狎犬。 |
| 淮南子二... : |
木击折轴,水戾破舟,不怨木石而罪巧拙,何也?智有不周。 |
| 淮南子二... : |
债少者易偿,职寡者易守。 |
| 淮南子二... : |
文王智而好问,故圣;武王勇而好问,故胜。 |
| 淮南子二... : |
力胜其任,则举之者不重;智能其事,则为之者不难。 |
| 淮南子二... : |
风疾而波兴,木茂而鸟集,相生之势也。 |
| 淮南子二... : |
天下之物,莫凶于溪毒,良医藏之,有所用也。草莽犹不可弃,况复人乎! |
| 淮南子二... : |
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檝者,不假游而绝江海。譬智不任己才力。 |
| 淮南子二... : |
十围之木,能持千钧之屋;五寸之楗,能制开阖之门。非材有巨细,所居要耳。使孔墨为天下,天下尽儒墨,得其要也。 |
| 淮南子二... : |
圣人之道,若中衢置罇,过者斟酌,虽多少不同,而各得其宜也。 |
| 淮南子二... : |
慈父爱子,圣王养民,若火自热,若冰自寒,性使然也。及其用力,頼其功,如失火舟中矣。 |
| 淮南子二... : |
车无三寸辖则不可驰,户无五寸楗则不可闭,故君子所须要也。 |
| 淮南子二... : |
三月婴儿,未知利害,而慈母爱焉,情也。 |
| 淮南子二... : |
治国者若设网,引其纲,万目张。 |
| 淮南子二... : |
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妨勇。 |
| 淮南子二... : |
虎豹以文彩射,猨狖以捷来刺。故子路以勇死,苌弘以智困。 |
| 淮南子二... : |
治国者若张琴瑟,大弦䋎,小弦绝。 |
| 淮南子二... : |
吹灰而欲无眯,涉水而欲无濡,不可得也。 |
| 淮南子二... : |
广厦宏屋,连闼通房,人所安也,鸟入之而忧。深林藂薄,人入之而畏,鸟入之则安。深溪峭岸,峻木寻枝,猨狖所乐,人则栗也。 |
| 淮南子二... : |
翻棊丸于地,圆者走泽,方者处高。 |
| 淮南子二... : |
戴哀者闻歌而泣,戴乐者见哭而笑。强戚者虽哭不哀,强欢者虽笑不乐。 |
| 淮南子二... : |
刍狗土龙始成,则衣以绮绣,及其用毕,则弃之土壤。 |
| 淮南子二... : |
禀道通物,所为各异,得道一也。犹屠牛而烹其肉,或甘剂万方,本一牛也。伐豫章,或为棺椁,或为梁柱,亦一木也。 |
| 淮南子二... : |
萧条者形之君,寂寞者音之主。 |
| 淮南子二... : |
客有见子贱。子贱曰:“客独有三过。望我而笑,是慢也;交浅而言深,是患也;语不称名,是反也。”宾答曰:“望君而笑,公也;语不称师,通也;文浅而言深,志也。”客一体耳,或为君子,或为小人,此视之异也。 |
| 淮南子二... : |
待腰褭飞兔而驾之,则世莫有乘者;待毛嫱、西施而配之,则终身无家矣;待古英俊而用之,则无人矣。骥千里一日而通,驾驽马十驾旬日亦至,犹人才不足专恃。 |
| 淮南子二... : |
鸟穷则啄,兽穷则触,人穷则诈。峻刑严法,不可以禁姧。道德之论,譬如日月,江南河北,不能易其指;驰骛千里,不能改其处。 |
| 淮南子二... : |
趣舍礼俗,犹宅之居也。东家谓之西,西家谓之东。 |
| 淮南子二... : |
扣门求火,无不与者,饶足也。故林中不货薪,湖上不鬻鱼者,有馀也。 |
| 淮南子二... : |
叔向云:“不乘人之利,不迫人之险。” |
| 淮南子二... : |
墨者田鸠,欲见秦惠王,三年不得见。一至楚,楚王悦之。物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故大丈夫行,不可掩以绳。 |
| 淮南子二... : |
未得兽者,唯恐创少;已得,唯恐创多。 |
| 淮南子二... : |
古人婚礼不称主人,必称父母兄弟。舜不告瞽叟而娶,非礼;立子以长,文王舍伯邑考,非制;礼三十而家,文王十六而生武王,非法。 |
| 淮南子二... : |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政教有经,令行为上。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令,各因其宜,变古未可非,循俗不足多。百川异源,皆归于海;百家异业,皆务于治。 |
| 淮南子二... : |
盲者行于道,人谓左则左,谓右则右。遇君子则得其平易,遇小人则陷于沟壑。 |
| 淮南子二... : |
东面而望不见西墙,南向而视不覩北方。唯无向者,无所不通。 |
| 淮南子二... : |
父溺则揽父髪而拯之,非敢骄侮,以救死也。 |
| 淮南子二... : |
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
| 淮南子二... : |
楚人乘船遇风,波至而恐死,自投于水中。非不贵生畏死,惑于畏死而反忘生也。人之嗜欲,亦复如此。 |
| 淮南子二... : |
溜水足以溢壶榼,江河不能满漏巵。 |
| 淮南子二... : |
醉者超江淮,以为寻常之沟。俛入城门,以为七尺之闺。酒浊其神也。 |
| 淮南子二... : |
马免人于难者,死葬之以盖,蒙之以衾。牛有德于人,葬之以大车。 |
| 淮南子二... : |
用兵之道,示之以柔,乘之以刚;示之以弱,乘之以强。若欲西者,示之以东,使知吾所出,而不知吾所入。若鬼无迹,若水无创,若电之激,不可备也。高城深池,矢石如雨;广泽平原,白刃交接。士卒争先者,为其赏信罚明也。古之善将也,暑不张盖,寒不披裘,所以程寒暑也。军通井而后饮,军食而后食,所以同饥渴也。合战必立矢石所及之处,所以同安危也。 |
| 淮南子二... : |
天下莫相憎于胶漆,胶漆相贼。天下莫相爱于冰炭,冰炭相思。 |
| 淮南子二... : |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河,不为莫乘而不浮。 |
| 淮南子二... : |
人有嫁其女者,教之曰:“慎无为善。”女问其故。曰:“善尚不为,况不善乎?” |
| 淮南子二... : |
拘囹圄者患日长,当死市者患日短。 |
| 淮南子二... : |
嫁女于消渴者,夫死则言女妨。 |
| 淮南子二... : |
狐白之裘,天子披之。为狐计者,不如走泽。 |
| 淮南子二... : |
先针而后缕,可以成帷;先缕而后针,不可以成衣。 |
| 淮南子二... : |
因媒而嫁,不因媒而成;顾人而交,不因人而亲。 |
| 淮南子二... : |
君子不容非类,日月不应非气。 |
| 淮南子二... : |
披羊裘而赁顾,其事过也。衣貂裘而负笼,甚可怪也。 |
| 淮南子二... : |
非礼而礼,譬躶而追狂人,盗而与乞者,窃简写法律,蹲踞诵论《诗》、《书》。 |
| 淮南子二... : |
马似鹿者千金,天下无千金之鹿。 |
| 淮南子二... : |
画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 |
| 淮南子二... : |
同污无异涂,衆曲不容直。衆枉不容正。故人衆则食狼,狼衆则食人。 |
| 淮南子二... : |
郢人买屋栋,与之车毂,大虽可而长不足。 |
| 淮南子二... : |
孕妇见兔,则子缺唇。 |
| 淮南子二... : |
文公弃祍席,咎犯辞归。 |
| 淮南子二... : |
知天将赦而多杀人,或知天赦多活人,其望赦同,刑罪异也。 |
| 淮南子二... : |
侏儒问天高于长人,长人曰:“吾不知也。”曰:“尔去天近于我也。”问事当问近者。 |
| 淮南子二... : |
郢人自卖其母,而语买者曰:“此母老矣,望善饴之。”此大不义而欲为小义。 |
| 淮南子二... : |
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悦于目。梨橘枣栗不同味,皆调于口。 |
| 淮南子二... : |
一棊不足以见智,一弦不足以见悲。 |
| 淮南子二... : |
遗腹子不思父,无爱心也。 |
| 淮南子二... : |
汤沐具而蚁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 |
| 淮南子二... : |
钓者静之,网者动之,罩者抑之,罾者举之。为道异,得鱼一也。 |
| 淮南子二... : |
屠者食藿羮,为车者多步行,陶人用缺盆,匠人居狭庐。 |
| 淮南子二... : |
田中之水流入海,附耳之语闻千里。 |
| 淮南子二... : |
中夏用䈉,至冬不去;举衣过水,至陆不下。此不知变也。 |
| 淮南子二... : |
靥䩉在颊则好,在颡则丑。绣为被则宜,为冠则秽。 |
| 淮南子二... : |
山云蒸,柱础润,茯苓抽,兔丝死。 |
| 淮南子二... : |
兔丝无根而生,蛇无足而行,鱼无耳而听,蝉无口而鸣。 |
| 淮南子二... : |
鹤千岁亦极其乐,蜉蝣朝生暮死,亦尽其乐。 |
| 淮南子二... : |
林木茂而斧斤入,质的张而弓矢集。 |
| 淮南子二... : |
明珠,蚌之病也,我之利也。 |
| 淮南子二... : |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驭。 |
| 淮南子二... : |
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 |
| 淮南子二... : |
披蓑救火,凿渎止水,乃益多也。 |
| 淮南子二... : |
狂人伤人莫之怨,婴儿詈老莫之疾,无心也。 |
| 淮南子二... : |
鸿鹄在卵也,一指蔑之则破。及其羽翅成也,背负青天,膺摩赤霄,蒲且子不能得也。 |
| 淮南子二... : |
戟以攻城,镜以照形。宫人得戟,则以刈葵;盲人得镜,则以盖巵。 |
| 淮南子二... : |
尧八眉。 |
| 淮南子二... : |
楚人有烹狙召隣,隣者以为狗羮,食甚美。后闻其狙,据地吐之。未始知味也。邯郸有吹者,托名李奇,人争学之。后知其非,皆弃其曲。未始知音也。 |
| 淮南子二... : |
原蚕一岁再熟,非不利也,王法禁之,为其残叶。离先稻熟,农夫耨之,不以小利伤大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