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 -> -> 君子博学于文章

《君子博学于文章》

Library Resources
1 君子博学... :
“博学于文”,考究时自是头项多。到得行时,却只是一句,所以为约。若博学而不约之以礼,安知不畔于道?徒知要约而不博学,则所谓约者,未知是与不是,亦或不能不畔于道也。

2 君子博学... :
博文约礼,就这上进去,只管是长进。盖根脚已是了,所以不畔道。

3 君子博学... :
行夫问“博文约礼”。曰:“博文条目多,事事著去理会。礼却只是一个道理,如视也是这个礼,听也是这个礼,言也是这个礼,动也是这个礼。若博文而不约之以礼,便是无归宿处。如读书,读诗,学易,学春秋,各自有一个头绪。若只去许多条目上做工夫,自家身己都无归著,便是离畔于道也。”

4 君子博学... :
问“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曰:“礼是归宿处。凡讲论问辨,亦只是要得个正当道理而有所归宿尔。”

5 君子博学... :
国秀问“博文约礼”。曰:“如讲明义理,礼乐射御书数之类,一一著去理会。学须博,求尽这个道理。若是约,则不用得许多说话,只守这一个礼。日用之间,礼者便是,非礼者便不是。”

6 君子博学... :
“‘博文约礼’,圣门之要法。博文所以验诸事,约礼所以体诸身。如此用工,则博者可以择中而居之不偏;约者可以应物而动皆有则。如此,则内外交相助,而博不至于泛滥无归,约不至于流遁失中矣。”大雅

7 君子博学... :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圣人教人,只是说个大纲。颜子是就此上做得深,此处知说得浅。夔孙

8 君子博学... :
问:“‘博学于文’,文谓诗书六艺之文否?”曰:“诗书六艺,固文之显然者。如眼前理会道理,及于所为所行处审别是否,皆是。”必大

9 君子博学... :
只是“博文约礼”四字。博文是多闻,多见,多读。及收拾将来,全无一事,和“敬”字也没安顿处。夔孙

10 君子博学... :
博学,亦非谓欲求异闻杂学方谓之博。博之与约,初学且只须作两途理会。一面博学,又自一面持敬守约,莫令两下相靠。作两路进前用工,塞断中间,莫令相通。将来成时,便自会有通处。若如此两下用工,成甚次第!大雅

11 君子博学... :
博文上欠工夫,只管去约礼上求,易得生烦。升卿

12 君子博学... :
孔子之教人,亦“博学于文”,如何便约得?

13 君子博学... :
或问“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曰:“此是古之学者常事,孔子教颜子亦只是如此。且如‘行夏之时’以下,临时如何做得,须是平时曾理会来。若‘非礼勿视’等处,方是约之以礼。及他成功,又自别有说处。”大雅

14 君子博学... :
博文工夫虽头项多,然于其中寻将去,自然有个约处。圣人教人有序,未有不先于博者。孔门三千,颜子固不须说,只曾子子贡得闻一贯之诲。谓其馀人不善学固可罪。然夫子亦不叫来骂一顿,教便省悟;则夫子于门人,告之亦不忠矣!是夫子亦不善教人,致使宰我冉求之徒后来狼狈也!要之,无此理。只得且待他事事理会得了,方可就上面欠阙处告语之。如子贡亦不是许多时只教他多学,使它枉做工夫,直到后来方传以此秘妙。正是待它多学之功到了,可以言此耳。必大

15 君子博学... :
或问:“‘博之以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与颜子所谓‘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如何?”曰:“此只是一个道理,但功夫有浅深耳。若自此做功夫到深处,则亦颜子矣。”

16 君子博学... :
问:“‘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与‘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固有浅深不同。如孟子‘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似又一义,如何?”曰:“论语中‘博约’字,是‘践履’两字对说。孟子中‘博约’字,皆主见而言。且如学须要博,既博学,又详说之,所以如此者,将以反说约也。是如此后,自然却说得约。谓如博学详说,方有贯通处,下句当看‘将以’字。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与‘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圣人之言本无甚轻重,但人所造自有浅深。若只是‘博学于文’,能‘约之以礼’,则可以弗畔于道,虽是浅底;及至颜子做到‘欲罢不能’工夫,亦只是这个‘博文约礼’。如梓匠轮舆但能斫削者,只是这斧斤规矩;及至削鐻之神,斫轮之妙者,亦只是此斧斤规矩。”

17 君子博学... :
问:“博文不约礼,必至于汗漫,如何?”曰:“博文而不约礼,只是徒看得许多,徒记得许多,无归宿处。”节。以下集注、集义。

18 君子博学... :
问:“明道言:‘“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必至于汗漫。所谓“约之以礼”者,能守礼而由于规矩也,未及知之也。’既能守礼而由规矩,谓之未及于知,何也?”曰:“某亦不爱如此说。程子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为已知,不须将知说,亦可。颜子亦只是这个博文约礼。但此说较粗,颜子所说又向上,然都从这工夫做来。学者只此两端,既能博文,又会约礼。”问:“约礼,只是约其所博者否?”曰:“亦不须如此说。有所未知,便广其知,须是博学。学既博,又须当约礼。到约礼,更有何事?所守在此理耳。”

19 君子博学... :
或问“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曰:“博学是致知,约礼则非徒知而已,乃是践履之实。明道谓此一章与颜子说博文约礼处不同,谓颜子约礼是知要,恐此处偶见得未是。约礼盖非但知要而已也。此两处自不必分别。”时举

20 君子博学... :
问:“伊川言:‘“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此言善人君子‘多识前言往行’,而能不犯非礼者尔,非颜子所以学于孔子之谓也。’恐博文约礼只是一般,未必有深浅。”曰:“某晓他说不得,恐记录者之误。”正叔曰:“此处须有浅深。”曰:“毕竟博只是这博,约只是这约,文只是这文,礼只是这礼,安得不同!”文蔚

21 君子博学... :
问:“横渠谓:‘“博学于文”,只要得“习坎心亨”。’何也?”曰:“难处见得事理透,便处断无疑,行之又果决,便是‘习坎心亨’。凡事皆如此。且以看文字一节论之,见这说好,见那说又好。如此说有碍,如彼说又有碍,便是险阻处。到这里须讨一路去方透,便是‘习坎心亨’。”

22 君子博学... :
“博学于文”,又要得“习坎心亨”。如应事接物之类皆是文,但以事理切磨讲究,自是心亨。且如读书,每思索不通处,则翻来覆去,倒横直竖,处处窒塞,然其间须有一路可通。只此便是许多艰难险阻,习之可以求通,通处便是亨也。

23 君子博学... :
“博学于文”,只是要“习坎心亨”。不特有文义。且如学这一件物事,未学时,心里不晓;既学得了,心下便通晓得这一事。若这一事晓不得,于这一事上心便黑暗。

24 君子博学... :
问:“横渠曰:‘博文约礼,由至著入至简,故可使不得畔而去。’尹氏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违于道。’第二十六章凡八说,伊川三说。今从横渠尹氏之说。明道曰:‘“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必至于汗漫。’范氏亦曰:‘“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犹农夫之无疆埸也,其不入于异端邪说者鲜矣。’杨氏亦曰:‘“博学于文”而“不知所以裁之”,则或畔矣。’此三说,皆推不约礼之失。谢氏曰:‘不由博而径欲趋约者,恐不免于邪遁也。’此则不博文之失。二者皆不可无,偏举则不可。明道又曰:‘所谓“约之以礼”者,能守礼而由于规矩也。’伊川第一说曰:‘博学而守礼。’第二说曰:‘此言善人君子“多识前言往行”,而能不犯非礼。’‘约’字恐不宜作‘守’字训,若作‘守礼’,则与博学成二事。非博文则无以为约礼,不约礼则博文为无用。约礼云者,但前之博而今约之使就于礼耳。伊川之说,文自文,礼自礼,更无一贯说。看‘博约’字与‘之以’字有一贯意。伊川又说:‘颜子博约,与此不同。’亦似大过。博文约礼,本无不同。始乎由是以入德,斯可以不畔;终乎由是以成德,欲罢而不能。颜子与此不同处,只在‘弗畔’与‘欲罢不能’上,博约本无异。伊川以颜子之约为知要,以此章之约作约束之‘约’,恐未安。此‘约’字亦合作知要。伊川第三说与第一第二说同,但说大略耳。”曰:“此说大概多得之。但此‘约’字与颜子所言‘约’字,皆合只作约束之意耳。又看颜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既连著两‘我’字,而此章‘之’字亦但指其人而言,非指所学之文而言也。”

URN: ctp:n59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