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 -> -> -> -> 右第十章

《右第十章》

Library Resources
1 右第十章:
問:「『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是易之理能恁地,而人以之卜筮又能『開物成務』否?」曰:「然。」學蒙

2 右第十章:
「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讀繫辭,須見得如何是「開物」,如何是「成務」,又如何是「冒天下之道」。須要就卦中一一見得許多道理。然後可讀繫辭也。蓋易之為書,因卜筮以設教,逐爻開示吉凶,包括無遺,如將天下許多道理包藏在其中,故曰「冒天下之道」。如「利用為大作」一爻,象只曰「下不厚事也」。自此推之,則凡居下者不當厚事。如子於父,臣之於君,僚屬之於官長,皆不可以踰分越職。縱可為,亦須是盡善,方能無過,所以有「元吉無咎」之戒。繫辭自大衍數以下,皆是說卜筮事。若不曉他盡是說爻變中道理,則如所謂「動靜不居,周流六虛」之類,有何憑著?今人說易,所以不將卜筮為主者,只是慊怕小卻這道理,故憑虛失實,茫昧臆度而已。殊不知由卜筮而推,則上通鬼神,下通事物,精及於無形,粗及於有象,如包罩在此,隨取隨得。「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者,又不待卜而後見;只是體察,便自見吉凶之理。聖人作易,無不示戒。乾卦纔說「元亨」,便說「利貞」。坤卦纔說「元亨」,便說「利牝馬之貞」。大畜乾陽在下,為艮所畜,三得上應,又畜極必通,故曰「良馬逐」,可謂通快矣;然必艱難貞正,又且曰「閑輿衛」,然後「利有攸往」。設若恃良馬之壯,而忘「艱貞」之戒,則必不利矣。乾之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固是好事,然必曰「夕惕若厲」,然後「無咎」也。凡讀易而能句句體驗,每存兢慄戒慎之意,則於己為有益;不然,亦空言爾。

3 右第十章:
「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此只是說蓍龜。若不是蓍龜,如何通之,定之,斷之?到「蓍之德圓而神」以下,卻是從源頭說,而未是說卜筮。蓋聖人之心具此易三德,故渾然是此道理,不勞作用一毫之私,便是「洗心」,即「退藏於密」。所謂密者,只是他人自無可捉摸他處。便是「寂然不動」,「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皆具此道理,但未用之蓍龜,故曰「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此言只是譬喻,如聖人已具此理,卻不犯手耳。「明於天之道」以下,方說蓍龜,乃是發用處。「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既具此理,又將此理復就蓍龜上發明出來,使民亦得前知而用之也。「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德即聖人之德,又即卜筮齋戒以神明之。聖人自有此理。亦用蓍龜之理以神明之。

4 右第十章:
「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蓍與卦以德言,爻以義言,只是具這道理在此而已,故「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以此洗心」者,心中渾然此理,別無他物;「退藏於密」,只是未見於用,所謂「寂然不動」也。下文說「神以知來」,便是以蓍之德知來;「知以藏往」,便是以卦之德藏往。「洗心退藏」言體,「知來藏往」言用。然亦只言體用具矣,而未及使出來處。到下文「是興神物,以前民用」,方發揮許多道理,以盡見於用也。然前段必結之以「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只是譬喻蓍龜雖未用,而神靈之理具在;猶武是殺人底事,聖人卻存此神武而不殺也。

5 右第十章:
「六爻之義易以貢。」今解「貢」字,只得以告人說。但「神」、「知」字重,「貢」字輕,卻曉不得。學蒙

6 右第十章:
「易以貢」,是變易以告人。「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是以那易來洗濯自家心了,更沒些私意小智在裏許,聖人便似那易了。不假蓍龜而知卜筮,所以說「神武而不殺」。這是他有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又說箇「齋戒以神明其德」,皆是得其理,不假其物。

7 右第十章:
前面一截說易之理,未是說到蓍卦卜筮處,後面方說卜筮。聖人之心渾只是圓神、方知、易貢三箇物事,更無別物,一似洗得來淨潔了。前面「此」字,指易之理言。武是殺底物事,神武卻不殺。便如易是卜筮底物事,這箇卻方是說他理,未到那用處。到下面「是以明於天之道」,方是說卜筮。

8 右第十章:
「以此洗心」,都只是道理。聖人此心虛明,自然具眾理。「潔靜精微」,只是不犯手。卦爻許多,不是安排對副與人;看是甚人來,自然撞著。易如此,聖人也如此,所以說箇「蓍之德」,「卦之德」,「神明其德」。

9 右第十章:
「聖人以此洗心」,注云:「洗萬物之心。」若聖人之意果如此,何不直言以此洗萬物之心乎?大抵觀聖賢之言,只作自己作文看。如本說洗萬物之心,卻止云「洗心」,於心安乎?人傑

10 右第十章:
「退藏於密」時,固是不用這物事。「吉凶與民同患」,也不用這物事。用神而不用蓍,用知而不用卦,全不犯手。「退藏於密」,是不用事時。到他用事,也不犯手。事未到時,先安排在這裏了;事到時,恁地來,恁地應。

11 右第十章:
「退藏於密」,密是主靜處。「萬化出焉」者,動中之靜固是靜。又有大靜,萬化森然者。

12 右第十章:
「神以知來,知以藏往。」一卦之中,凡爻卦所載、聖人所已言者,皆具已見底道理,便是「藏往」。占得此卦,因此道理以推未來之事,便是「知來」。

13 右第十章:
「聖人以此洗心」一段。聖人胸中都無纖毫私意,都不假卜筮,只是以易之理洗心。其未感物也,湛然純一,都無一毫之累,更無些跡,所謂「退藏於密」也。及其「吉凶與民同患」,卻「神以知來,知以藏往」。是誰人會恁地?非古人「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不能如此。「神武不殺者」,聖人於天下自是所當者摧,所向者伏,然而他都不費手腳。又曰:「他都不犯手,這便是『神武不殺』。」又曰:「『神以知來』,如明鏡然,物事來都看見;『知以藏往』,只是見在有底事,他都識得。」又曰:「都藏得在這裏。」又曰:「如揲蓍然。當其未揲,也都不知揲下來底是陰是陽,是老是少,便是『知來』底意思。及其成卦了,則事都絣定在上面了,便是『藏往』。下文所以云『是以明於天之道,察於民之故』。設為卜筮,以為民之鄉導。『故』,只是事。聖人於此,又以卜筮而『齋戒以神明其德』。『顯道,神德行』之『神』字,便似這『神』字,猶言吉凶陰若有神明之相相似。這都不是自家做得,卻若神之所為。」又曰:「這都只退聽於鬼神。」又曰:「聖人於卜筮,其齋戒之心,虛靜純一,戒慎恐懼,只退聽於鬼神。」學蒙

14 右第十章:
「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如譬喻說相似。人傑

15 右第十章:
「聖人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蓋聖人見得天道、人事,都是這道理,蓍龜之靈都包得盡;於是作為卜筮,使人因卜筮知得道理都在這裏面。

16 右第十章:
問:「『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天之道』便是『民之故』否?」曰:「論得到極處,固只是一箇道理;看時,須做兩處看,方看得周匝無虧欠處。」問:「天之道,只是福善禍淫之類否?」曰:「如陰陽變化,春何為而生?秋何為而殺?夏何為而暑?冬何為而寒?皆要理會得。」問:「民之故,如君臣父子之類是否?」曰:「凡民生日用皆是。若只理會得民之故,卻理會不得天之道,便即民之故亦未是在。到得極時,固只是一理。要之,須是都看得周匝,始得。」

17 右第十章:
「是興神物,以前民用。」此言有以開民,使民皆知。前時民皆昏塞,吉凶利害是非都不知。因這箇開了,便能如神明然,此便是「神明其德」。又云:「民用之,則神明民德;聖人用之,則自神明其德。『蓍之德』以下三句,是未涉於用。『聖人以此洗心』,是得此三者之理,而不假其物。這箇是有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

18 右第十章:
「明道愛舉『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一句,雖不是本文意思,要之意思自好」。因再舉之。榦問:「此恐是『君子篤恭而天下平』之意?」曰:「否。只如上蔡所謂『敬是常惺惺法』。」又問:「此恐非是聖人分上事。」曰:「便是說道不是本文意思。要之自好。」言畢,再三誦之。

19 右第十章:
「神明其德」 ,言卜筮。尊敬也,精明也。

20 右第十章:
闔闢乾坤,理與事皆如此,書亦如此。這箇只說理底意思多。「知禮成性」,橫渠說得別。他道是聖人成得箇性,眾人性而未成。

21 右第十章:
問:「『闔戶之謂坤』一段,只是這一箇物。以其闔,謂之坤;以其闢,謂之乾;以其闔闢,謂之變;以其不窮,謂之通。發見而未成形謂之象,成形謂之器。聖人修禮立教謂之法,百姓日用則謂之神。」曰:「是如此。」又曰:「『利用出入』者,便是人生日用都離他不得。」又曰:「民之於易,隨取而各足;易之於民,周遍而不窮,所以謂之神。所謂『活潑潑地』,便是這處。」學蒙

22 右第十章:
太極中,全是具一箇善。若三百八十四爻中,有善有惡,皆陰陽變化以後方有。賀孫

23 右第十章:
周子康節說太極,和陰陽滾說。易中便抬起說。周子言「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如言太極動是陽,動極而靜,靜便是陰;動時便是陽之太極,靜時便是陰之太極,蓋太極即在陰陽裏。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則先從實理處說。若論其生則俱生,太極依舊在陰陽裏。但言其次序,須有這實理,方始有陰陽也。其理則一。雖然,自見在事物而觀之,則陰陽函太極;推其本,則太極生陰陽。學履

24 右第十章:
問「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此太極卻是為畫卦說。當未畫卦前,太極只是一箇渾淪底道理,裏面包含陰陽、剛柔、奇耦,無所不有。及各畫一奇一耦,便是生兩儀。再於一奇畫上加一耦,此是陽中之陰;又於一奇畫上加一奇,此是陽中之陽,又於一耦畫上加一奇,此是陰中之陽;又於一耦畫上加一耦,此是陰中之陰,是謂四象。所謂八卦者,一象上有兩卦,每象各添一奇一耦,便是八卦。嘗聞一朋友說,一為儀,二為象,三為卦,四為象,如春夏秋冬,金木水火,東西南北,無不可推矣。」謨。去偽同

25 右第十章:
明之問「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易有太極』,便有箇陰陽出來,陰陽便是兩儀。儀,匹也。『兩儀生四象』,便是一箇陰又生出一箇陽,●是一象也;一箇陽又生一箇陰,●是一象也;一箇陰又生一箇陰,●是一象也;一箇陽又生一箇陽,●是一象也,此謂四象。『四象』生八卦,是這四箇象生四陰時,便成坎震坤兌四卦,生四箇陽時,便成巽離艮乾四卦。

26 右第十章:
「每卦變八卦,為六十四卦。」端蒙

27 右第十章:
「易有太極」,便是下面兩儀、四象、八卦。自三百八十四爻總為六十四,自六十四總為八卦,自八卦總為四象,自四象總為兩儀,自兩儀總為太極。以物論之,易之有太極,如木之有根,浮屠之有頂。但木之根,浮圖之頂,是有形之極;太極卻不是一物,無方所頓放,是無形之極。故周子曰:「無極而太極。」是他說得有功處。夫太極之所以為太極,卻不離乎兩儀、四象、八卦;如「一陰一陽之謂道」,指一陰一陽為道則不可,而道則不離乎陰陽也。

28 右第十章:
太極如一木生上,分而為枝榦,又分而生花生葉,生生不窮。到得成果子,裏面又有生生不窮之理,生將出去,又是無限箇太極,更無停息。只是到成果實時,又卻少歇,不是止。到這裏自合少止,正所謂「終始萬物莫盛乎艮」。艮止,是生息之意。賀孫

29 右第十章:
「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莫大乎蓍龜。」人到疑而不能自明處,往往便放倒,不復能向前,動有疑阻。既有卜筮,知是吉是凶,便自勉勉住不得。其所以勉勉者,是卜筮成之也。

URN: ctp:n59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