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史书 -> 史记 -> 世家 -> 燕召公世家 -> 2 - 相似段落[详细说明]
其在成王时,召王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说周公。周公乃称“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率维兹有陈,保乂有殷”。于是召公乃说。
《史记·燕召公世家》: 其在成王时,召王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说周公。周公乃称“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率维兹有陈,保乂有殷”。于是召公乃说。 《金楼子·说蕃》: 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祚,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说周公。周公称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祖乙时有巫贤,武丁时有甘磐保乂于殷也。于是召公乃说之。 《史记·燕召公世家》: 其在成王时,召王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东,周公主之。 《金楼子·说蕃》: 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 《艺文类聚·功臣封》: 其在成王时,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 《太平御览·河南道上》: 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陜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东,周公主之。 《太平御览·功臣封》: 其在成王时,自陜以西,邵公主之;自陜以东,周公主之。 《说苑·贵德》: 自陜以西者召公主之。 《风俗通义·六国》: 自陕以西,召公主之。 《史记·燕召公世家》: 自陜以西,召公主之; 《春秋公羊传·隐公五年》: 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 《金楼子·说蕃》: 自陕以西,召公主之。 《艺文类聚·功臣封》: 自陕以西,召公主之, 《太平御览·河南道上》: 自陜以西,召公主之。 《太平御览·功臣封》: 自陜以西,邵公主之; 《史记·燕召公世家》: 自陜以东,周公主之。 《春秋公羊传·隐公五年》: 自陜而东者,周公主之; 《太平御览·河南道上》: 自陜以东,周公主之。 《太平御览·功臣封》: 自陜以东,周公主之。 《礼记·文王世子》: 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 《中论·智行》: 成王幼,周公居摄, 《孔子家语·子贡问》: 昔者成王嗣立,幼未能莅阼。周公摄政而治, 《论衡·谴告》: 成王幼少,周道未成,周公居摄, 《史记·燕召公世家》: 成王既幼,周公摄政, 《逸周书·明堂解》: 成王嗣,幼弱未能践天子之位,周公摄政, 《汉书·翟方进传》: 昔成王幼,周公摄政, 《后汉书·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 臣闻成王幼少,周公摄政, 《金楼子·说蕃》: 成王既幼,周公摄政, 《群书治要·子夏问》: 昔者,成王嗣立,幼,未能莅祚,周公摄政而治, 《艺文类聚·周成王》: 成王少,周公摄行政, 《太平御览·成王》: 成王少,周公摄政。 《太平御览·太子一》: 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 《史记·燕召公世家》: 成王既幼, 《史记·太史公自序》: 成王既幼, 《礼记·文王世子》: 昔者周公摄政,践阼而治, 《史记·燕召公世家》: 周公摄政,当国践祚, 《太平御览·太子一》: 昔者周公摄政,践阼而治, 《孔子家语·礼运》: 周公摄政, 《史记·燕召公世家》: 周公摄政, 《逸周书·明堂解》: 周公摄政, 《汉书·翟方进传》: 周公摄政, 《后汉书·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 周公摄政, 《太平御览·成王》: 周公摄政。 《太平御览·叙圣》: 周公摄政, 《史记·燕召公世家》: 假于皇天; 《汉书·王莽传中》: 假于皇天, 《金楼子·说蕃》: 假于皇天, 《史记·燕召公世家》: 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率维兹有陈,保乂有殷”。 《尚书·君奭》: 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 《金楼子·说蕃》: 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祖乙时有巫贤,武丁时有甘磐保乂于殷也。 《史记·殷本纪》: 巫咸治王家有成, 《史记·燕召公世家》: 巫咸治王家; 《金楼子·说蕃》: 巫咸治王家, 《史记·燕召公世家》: 保乂有殷”。 《尚书·多士》: 保乂有殷, 《尚书·君奭》: 保乂有殷, 《尚书·君奭》: 保乂有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