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
简体字版 |
道家 -> 老子河上公章句 -> 德经 -> 任契 -> 1 - 相似段落[详细说明]
和大怨,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以相和报。必有馀怨,任刑者失人情,必有馀怨及于良人也。安可以为善?言一人,则先天心,安可以和怨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古者圣人执左契,合符信也。无文书法律,刻契合符以为信也。但刻契为信,不责人以他事也。有德司契,有德之君,司察契信而已。无德司彻。无德之君,背其契信,司人所失。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无有亲疏,唯与善人,则与司契同也。
《道德经》: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河上公章句·任契》: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马王堆·老子乙德经》: 禾大□□□□□□□□为善?是以圣人执左芥,而不以责于人。故又德司芥,无德司彻。□□□□□□□□。 《道德经》: 和大怨,必有馀怨; 《文子·微明》: “和大怨必有馀怨”, 《老子河上公章句·任契》: 和大怨,必有馀怨, 《道德经》: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河上公章句·任契》: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马王堆·老子乙德经》: 是以圣人执左芥,而不以责于人。故又德司芥,无德司彻。 《群书治要·德经》: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太平御览·叙皇王上》: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撤。 《说苑·敬慎》: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说苑·谈丛》: 天地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河上公章句·任契》: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史记·伯夷列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后汉书·郎顗襄楷列传下》: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三国志·高堂隆传》: 夫天道无亲,惟与善人, 《群书治要·观周》: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群书治要·传》: 夫天道无亲,唯与善人, 《群书治要·德经》: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通典·丧礼杂制》: 皇天无亲,常与善人, 《太平御览·铭》: 天道无亲,尝与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