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 -> -> 州郡六

《州郡六》

Library Resources

古梁州下

Library Resources
1 古梁州下:
今置郡府三十七 縣一百六十

2 古梁州下:
通義五縣通義 彭山 洪雅 青神 丹稜   和義六縣旭川 威遠 公井 應靈 咨官 和義   資陽八縣盤石 資陽 內江 丹山 龍水 月山 銀山 清溪   南溪五縣南溪 義賓 僰道 開邊 歸順   河池四縣梁泉 兩當 河池 黃花   武都三縣將利 覆津 盤隄   同谷三縣上祿 長道 同谷   順政三縣順政 長舉 鳴水   懷道二縣懷道 良恭   同昌四縣同昌 帖夷 尚安 鉗川   陰平二縣曲水 長松   江油二縣江油 清川   交川三縣嘉誠 交川 平康   合川二縣合川 常芬   益昌六縣綿谷 嘉川 葭萌 景谷 益昌 胤山   普安八縣普安 武連 陰平 梓潼 黃安 劍門 臨津 永歸   巴西綿九縣巴西 涪城 昌明 魏城 羅江 龍安 神泉 西昌 鹽泉   梓潼八縣郪 射洪 通泉 鹽亭 飛烏 玄武 銅山 永泰   遂寧五縣方義 長江 蓬溪 青石 遂寧   蜀郡十縣成都 蜀 郫 新都 溫江 新繁 雙流 廣都 犀浦 靈池   德陽五縣雒 什邡 綿竹 德陽 金堂   濛陽四縣九隴 導江 濛陽 唐昌   唐安四縣晉原 青城 新津 唐安   臨邛七縣臨邛 安仁 大邑 依政 蒲江 臨溪 火井   盧山五縣嚴道 百丈 盧山 榮經 漢源   通化四縣汶山 石泉 汶川 通化   臨翼四縣衛山 翼水 雞川 昭德   江源三縣通軌 和利 谷和   歸誠二縣左封 歸誠   靜川二縣悉唐 靜川   蓬山二縣柘 喬珠   恭化三縣和集 博恭 烈山   維川三縣薛城 定廣 小封   雲山一縣定廉   越嶲七縣越嶲 昆明 蘇祁 邛部 會川 臺登 西瀘   雲南三縣姚城 長明 瀘南   洪源三縣漢源 飛越 通望

3 古梁州下:
通義郡東至仁壽郡八十里。南至犍為郡百三十里。西至臨邛郡二百里。北至唐安郡二百里。東南到仁壽郡百里。西南到盧山郡三百九十里。西北到臨邛郡一百六十里。東北到仁壽郡籍縣百十里。去西京二千五百五十里,去東京三千二百八十里。戶四萬四千六百四十,口十七萬五千四百。

4 古梁州下:
眉州今理通義縣。漢屬犍為郡地,後漢榢晉皆因之,宋、齊亦然。梁置齊通郡榢青州。西魏改青州為眉州。因峨眉山為名。隋煬帝以其地入眉山郡。大唐復置眉州,或為通義郡。領縣五:

5 古梁州下:
通義

6 古梁州下:
彭山漢武陽縣地。有彭亡聚,即岑彭死處。

7 古梁州下:
洪雅

8 古梁州下:
青神縣在青衣江西。後周置郡。

9 古梁州下:
丹稜

10 古梁州下:
和義郡東至巴川郡四百九十里。南至南溪郡三百里。西至犍為郡四百里。北至仁壽郡二百六十里。東南到瀘川郡四百五十里。西南到犍為郡三百十里。西北到仁壽郡三百三十里。東北到資陽郡界二百十九里。去西京二千九百十里,去東京三千七百四十里。戶五千一百九十,口萬六千四百九十。

11 古梁州下:
榮州今理旭川縣。漢屬犍為郡,後漢、晉、宋皆因之。齊置南安郡。隋屬資陽郡。大唐置榮州,因榮德山為名。或為和義郡。領縣六:

12 古梁州下:
旭川漢南安縣地。隋置大牢縣,貞觀初改之。

13 古梁州下:
威遠

14 古梁州下:
公井

15 古梁州下:
應靈

16 古梁州下:
咨官

17 古梁州下:
和義隋置。

18 古梁州下:
資陽郡東至巴川郡五百六十五里。南至和義郡百六十里。西至仁壽郡二百三十里。北至安岳郡三百七十里。東南到和義郡百四十里。西南到仁壽郡二百六十里。西北到陽安郡二百二十里。東北到安岳郡三百三十里。去西京二千六百六十里,去東京三千五百十里。戶二萬八千五百十四,口九萬六百六十。

19 古梁州下:
資州今理盤石縣。漢屬犍為郡,後漢、晉、宋、齊並同。西魏置資州。州城在今州西北陽安縣界。後周置資中郡。隋煬帝初,置資陽郡。大唐為資州,或為資陽郡。領縣八:

20 古梁州下:
盤石

21 古梁州下:
資陽有天台山。

22 古梁州下:
內江

23 古梁州下:
丹山

24 古梁州下:
龍水

25 古梁州下:
月山

26 古梁州下:
銀山

27 古梁州下:
清溪並漢資中縣地。

28 古梁州下:
南溪郡東至瀘川郡三百五十里。南至南溪郡胡門生獠界三百二十里。西至犍為郡玉津縣界二百二十里。北至和義郡四百八十里。東南到瀘川郡三百五十里。西南到羈縻協州四百十里。西北到犍為郡三百五十里。東北到和義郡四百里。去西京三千四百四十里,去東京四千四百里。戶四千三十九,口萬三千七百七十。

29 古梁州下:
戎州今理僰道縣。故僰侯國,漢屬犍為郡,後漢、晉、宋、齊皆因之。梁置六同郡榢戎州。隋置犍為郡。大唐為戎州,或為南溪郡。領縣五:

30 古梁州下:
南溪有青衣水,又黑水自北南流經於此。

31 古梁州下:
義賓

32 古梁州下:
僰道秦時破滇,通五尺道,漢開蜀故徼,使唐蒙發蜀卒理道,自僰道抵牂牁,即此。

33 古梁州下:
開邊

34 古梁州下:
歸順貞觀中,獠歸復,因置縣。並漢僰道縣地。

35 古梁州下:
河池郡東至扶風郡四百里。南至漢中郡三百九十五里。西至同谷郡四百五十里。北至汧陽郡四百三十里。東南到漢中郡褒城縣界二百七十里。西南到順政郡長舉縣界百九十里。西北到天水郡五百三十里。東北到扶風郡陳倉縣界百四十里。去西京五百九十里,去東京千四百五十里。戶五千三百七十,口二萬五千五百二十。

36 古梁州下:
鳳州今理梁泉縣。春秋氐羌之所居。秦屬隴西郡。兩漢屬武都郡,晉因之。惠帝時,沒於楊茂搜。後魏置固道郡,兼置南岐州。後周廢郡,置鳳州。隋煬帝初,廢州,置河池郡。大唐為鳳州,或為河池郡。領縣四:

37 古梁州下:
梁泉漢故道縣地。後魏置今縣。

38 古梁州下:
兩當漢故道縣地。後魏置兩當郡。

39 古梁州下:
河池漢舊縣。一名仇池。因川為名。

40 古梁州下:
黃花有黃花川為名。

41 古梁州下:
武都郡東至同谷郡三百三十里。南至陰平郡二百五十里。西至懷道郡懷道縣二百七十里。北至同谷郡四百二十里。東南到陰平郡曲水縣三百三十里。西南到同昌郡三百二十里。西北到懷道郡良恭縣三百六十里。東北到同谷郡同谷縣三百四十里。去西京千二百里,去東京千八百五十里。戶二千九百三十,口萬四千八百五十。

42 古梁州下:
武州今理將利縣。古白馬氐之國,西戎之別種也。天池大澤在其西。漢武帝置武都郡,後漢因之。蜀後主時得之。建興七年為諸葛亮所定。晉為武都郡,後沒於楊茂搜。後魏亦為武都郡。西魏置武州。後周亦為武都郡。隋初郡廢,煬帝又置武都郡。大唐為武州,或為武都郡。領縣三:

43 古梁州下:
將利

44 古梁州下:
覆津後魏置武階郡,仍置覆津縣。

45 古梁州下:
盤隄漢河池縣地。後魏置縣。

46 古梁州下:
同谷郡東至河池郡四百五十里。南至武都郡三百三十里。西至懷道郡五百八十里。北至天水郡四百三十里。東南到順政郡三百四十里。西南到武都郡三百四十里。西北到隴西郡三百八十里。東北到天水郡三百里。去西京千三十里,去東京千八百三十里。戶四千七百二十,口萬九千六百九十。

47 古梁州下:
成州今理上祿縣。古白馬氐國。二漢屬武都郡。晉置仇池郡,後沒於楊茂搜等。後魏又曰武都郡,兼置南秦州。西魏改為成州。隋初郡廢,煬帝初置漢陽郡。大唐為成州,或為同谷郡。領縣三:

48 古梁州下:
上祿漢舊縣。有仇池山。晉永嘉末,為氐楊茂搜所據。其上地百頃,四方壁立,峭絕險固,自然有樓櫓卻敵之狀。東西二門,盤道可七里,上有岡阜泉源。氐於上立宮室囷倉,皆為板屋土牆。所理處名洛谷。

49 古梁州下:
長道漢上祿縣地。有祁山,上有城,極為嚴固。其山,九州之名阻。蜀後主建興六年,諸葛亮攻魏軍,不拔。

50 古梁州下:
同谷漢下辯縣。舊名武街城。

51 古梁州下:
順政郡東至漢中郡二百四十里。南至益昌郡五百四十九里。西至同谷郡三百四十里。北至河池郡三百五十里。東南到漢中郡二百八十七里。西南到武都郡覆津縣界二百里。西北到同谷郡三百四十里。東北到河池郡河池縣界百五十里。去西京九百三十五里,去東京千七百十里。戶千九百七十九,口萬九百六十。

52 古梁州下:
興州今理順政縣。戰國時為白馬氐之東境。二漢屬武都郡。晉惠帝時亦為楊茂搜所據。其後為梁所破,置武興蕃王國。後魏置東益州。西魏改為興州,兼置順政郡。隋初郡廢,煬帝初復置。大唐為興州,或為順政郡。領縣三:

53 古梁州下:
順政漢沮縣地。後魏置略陽縣。沔水發源於此,一名沮水。有小丙山,有穴方圓二尺餘,有水潛流,穴口面丙,因以為名,左思蜀都賦所謂「嘉魚出於丙穴」。

54 古梁州下:
長舉西魏置槃頭郡。有鳳溪。

55 古梁州下:
鳴水西魏置落叢郡。

56 古梁州下:
懷道郡東至武都郡二百七十里。南至同昌郡四百十里。西至合川郡二百四十里。北至和政郡二百五十里。東南到……西南到……西北到和政郡二百五十里。東北到同谷郡上祿縣三百二十里。去西京千四百七十里,去東京二千二百八十里。戶千二百六十,口七千四十。

57 古梁州下:
宕州今理懷道縣。宕,達浪反。秦漢以來為諸羌之地,後魏始封為蕃國。後周置宕昌國,武帝置宕州。隋置宕昌郡。大唐為宕州,或為懷道郡。領縣二:

58 古梁州下:
懷道後周置。

59 古梁州下:
良恭亦周置陽宕縣,隋改之。

60 古梁州下:
同昌郡東至武都郡三百二十里。南至江油郡六百里。西至交川郡三百三十里。北至懷道郡四百十里。東南到陰平郡百六十里。西南到交川郡三百里。西北到故芳州三百二十里。東北到武都郡三百二十里。去西京千六百十里,去東京二千四百十里。戶二千三百二十,口萬三千七百七。

61 古梁州下:
扶州今理同昌縣。歷代西戎之地。西魏逐吐谷渾,於此置鄧州榢鄧寧郡。隋初改曰扶州,又改曰同昌郡。大唐因之,或為同昌郡。領縣四:

62 古梁州下:
同昌

63 古梁州下:
帖夷

64 古梁州下:
尚安有黑水,東南流入白水。

65 古梁州下:
鉗川

66 古梁州下:
陰平郡東至益昌郡四百九十里。南至江油郡三百二十里。西至同昌郡百六十里。北至武都郡二百五十里。東南到益昌郡四百九十里。西南到同昌郡同昌縣十六里。西北到同昌郡百六十里。東北到武都郡盤隄縣百里。去西京千四百五十里,去東京二千九十里。戶千六百七十,口八萬四千八十五。

67 古梁州下:
文州今理曲水縣。古氐羌之境。漢開西南夷,置陰平道,屬廣漢郡,後漢因之。蜀亦得之。後主建興七年,諸葛亮定之。其後鍾會伐蜀,姜維表請備陰平橋頭,後主不從。鄧艾自陰平景谷步道,懸兵束馬,逕江油,出綿竹以滅蜀,即此是也。晉置陰平郡,永嘉末,沒於楊茂搜。西魏平定,始置文州榢盧北郡。隋廢為縣,併屬武都郡。大唐復置文州,或為陰平郡。領縣二:

68 古梁州下:
曲水

69 古梁州下:
長松

70 古梁州下:
江油郡東至益昌郡四百里。南至巴西郡三百五十里。西至交川郡三百三十里。北至陰平郡三百二十里。東南到普安郡二百九十里。西南到通化郡三百二十里。西北到同昌郡六百里。東北到益昌郡四百里。去西京二千一百六十里,去東京三千十五里。戶九百二十,口五千二百。

71 古梁州下:
龍州今理江油縣。秦漢榢魏為無人之境,晉得之,屬陰平郡。宋、齊皆因之。後魏置江油郡。西魏置龍州。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置平武郡。大唐為龍州,或為江油郡。領縣二:

72 古梁州下:
江油有石門山,與氐分界,蜀都賦曰「緣以劍閣,阻以石門」是也。鄧艾伐蜀,自陰平至江油,即此。

73 古梁州下:
清川

74 古梁州下:
交川郡東至同昌郡三百三十里。南至臨翼郡百八十里。西至……北至吐蕃界九十里。東南到通化郡三百里。西南到江源郡三百里。西北到吐蕃界五十里。東北到同昌郡三百里。去西京二千二百五十里,去東京三千五十里。戶千五十,口五千六百五十。

75 古梁州下:
松州今理嘉誠縣。歷代諸羌之域。晉屬汶山郡。宋、齊亦得之。後為西魏、後周所有。隋屬汶山、同昌二郡。大唐武德元年,置松州,或為交川郡。領縣三:

76 古梁州下:
嘉誠有甘松嶺,江水所發之源。

77 古梁州下:
交川

78 古梁州下:
平康

79 古梁州下:
合川郡東至懷道郡二百四十里。南至吐蕃界三十里。西至吐蕃界九十里。北至臨洮郡百八十里。東南到同昌郡三百四十里。西南到吐蕃界七十里。西北到吐蕃界七十里。東北到和政郡四百五十里。去西京千七百六十里,去東京二千五百六十里。戶千三百十,口七千四百十五。

80 古梁州下:
疊州今理合川縣。歷代羌戎之境。後周逐諸戎而有其地,置五香郡,後置疊州。隋屬同昌郡。大唐為疊州,或為合川郡。領縣二:

81 古梁州下:
合川

82 古梁州下:
常芬

83 古梁州下:
益昌郡東至符陽郡三百里。南至閬中郡二百八十里。西至江油郡四百里。北至漢中郡四百三十里。東南到閬中郡三百十里。西南到普安郡二百里。西北到陰平郡四百九十里。東北到漢中郡五百里。去西京千三百四十里,去東京二千百九十里。戶萬三千九百十,口四萬四千六百。

84 古梁州下:
利州今理綿谷縣。春秋、戰國時為蜀侯國。自益昌之西,南至蜀川,悉為蜀侯國之地,此蓋蜀之北境。秦滅蜀,其地入蜀郡。二漢屬廣漢郡。蜀先主分屬梓潼郡。晉屬晉壽郡,宋、齊因之。後魏立益州,世號為小益州。梁曰黎州。西魏復曰益州,尋改為利州。後周亦為晉壽郡。隋初郡廢,煬帝初置義城郡。大唐為利州,或為益昌郡。領縣六:

85 古梁州下:
綿谷漢葭萌縣地。東晉置興安縣。隋改之。

86 古梁州下:
嘉川漢葭萌縣地。宋置興樂縣。後魏改之。

87 古梁州下:
葭萌漢舊縣地。後魏置新巴郡。

88 古梁州下:
景谷漢白水縣地。宋曰平興縣。隋改之。

89 古梁州下:
益昌古劍閣道,秦使司馬錯伐蜀所由,謂之石牛道。漢葭萌縣地。    胤山

90 古梁州下:
普安郡東至益昌郡二百里。南至梓潼郡三百六十里。西至巴西郡二百里。北至益昌郡百六十里。東南到閬中郡三百里。西南到巴西郡二百八十里。西北到江油郡二百九十里。東北到益昌郡二百里。去西京千六百六十里,去東京二千六十里。戶二萬二千三百七十,口九萬一千六百八十。

91 古梁州下:
劍州今理普安縣。秦屬蜀郡。漢屬廣漢郡,後漢因之。晉屬梓潼郡,宋、齊亦然。梁置南梁州,後改為安州。西魏改為始州,兼置普安郡。隋初郡廢,煬帝初復置。大唐為始州,後改為劍州,或為普安郡。領縣八:

92 古梁州下:
普安漢梓潼縣地。

93 古梁州下:
武連宋置武功縣,後魏改之。

94 古梁州下:
陰平宋置陰平郡。魏置龍州。隋廢。

95 古梁州下:
梓潼西魏置潼川郡。隋為梓潼縣。有五婦山、拔蛇山。

96 古梁州下:
黃安舊曰華陽。

97 古梁州下:
劍門有梁山,亦曰大劍山,有姜維拒鍾會故壘。大劍水有劍閣,即張載作銘所。

98 古梁州下:
臨津

99 古梁州下:
永歸

100 古梁州下:
巴西郡東至普安郡二百里。南至梓潼郡百三十里。西至通化郡四百里。北至江油郡二百五十里。東南到梓潼郡百三十里。西南到德陽郡百八十里。西北到江油郡二百五十里。東北到普安郡二百八十里。去西京二千五百里,去東京二千八百五十里。戶三萬七千二百六十,口十六萬八千。

101 古梁州下:
綿州今理巴西縣。秦屬蜀郡,漢屬廣漢郡,蓋涪水之所經焉。晉屬梓潼郡,宋、齊亦屬梓潼郡。西魏兼置潼州。隋初郡廢,改潼州為綿州;煬帝初州廢,置金山郡。大唐為綿州,或為巴西郡。今郡城即漢涪城縣也。在成都東北之要,蜀時大將常鎮之。領縣九:

102 古梁州下:
巴西

103 古梁州下:
涪城東晉置始平郡。隋改之,昔後漢吳漢入蜀,其裨將臧宮拔涪城,斬公孫恢,即此。

104 古梁州下:
昌明有廉水、讓水。

105 古梁州下:
魏城

106 古梁州下:
羅江

107 古梁州下:
龍安松嶺關在縣西北百七十里。

108 古梁州下:
神泉

109 古梁州下:
西昌

110 古梁州下:
鹽泉

111 古梁州下:
梓潼郡東至南充郡二百五十里。南至安岳郡三百四十里。西至德陽郡二百二十里。北至普安郡三百六十里。東南到遂寧郡二百五十里。西南到陽安郡百八十里。西北到巴西郡百三十里。東北到閬中郡三百十五里。去西京二千九十里,去東京二千九百三十里。戶五萬五千五百,口二十萬三千十。

112 古梁州下:
梓州今理郪縣。秦屬蜀郡。二漢屬廣漢、巴西二郡地。晉、宋、齊並屬廣漢郡。梁末置新州,西魏兼置昌城郡。隋初郡廢,改新州為梓州;煬帝初州廢,置新城郡。大唐為梓州,或為梓潼郡。郡城左帶涪水,右挾中江,居水陸之衝要。領縣八:

113 古梁州下:
漢舊縣,故城在西南。

114 古梁州下:
射洪

115 古梁州下:
通泉漢廣漢縣地。

116 古梁州下:
鹽亭

117 古梁州下:
飛烏因山為名。

118 古梁州下:
玄武晉五城縣。

119 古梁州下:
銅山

120 古梁州下:
永泰漢充國縣。

121 古梁州下:
遂寧郡東至南充郡百七十里。南至巴川郡三百八十里。西至安岳郡百六十里。北至梓潼郡二百五十里。東南到巴川郡三百八十里。西南到安岳郡百四十里。西北到梓潼郡二百五十里。東北到南充郡百七十里。去西京二千三百二十里,去東京三千百六十里。戶三萬四千百八十,口九萬六千八百六十。

122 古梁州下:
遂州今理方義縣。秦屬蜀郡。漢屬廣漢郡,後漢榢晉並同。宋為遂寧郡。齊、梁置東遂寧郡。後周置遂州榢興西郡。隋初郡廢,煬帝初置遂寧郡。大唐為遂州,或為遂寧郡。領縣五:

123 古梁州下:
方義漢廣漢縣地。

124 古梁州下:
長江

125 古梁州下:
蓬溪

126 古梁州下:
青石晉宋曰晉興。後魏曰始興。隋改之。

127 古梁州下:
遂寧

128 古梁州下:
蜀郡東至陽安郡七十里。南至仁壽郡二百里。西至濛陽郡導江縣界八十里。北至德陽郡一百里。東南到陽安郡百五十里。西南到唐安郡一百里。西北到濛陽郡九隴縣界七十里。東北到德陽郡一百里。去西京二千三百七十里,去東京三千二百十里。戶十五萬六千八百七十,口八十五萬八千三十。

129 古梁州下:
益州今理成都、蜀二縣。秦置蜀郡,兩漢因之。王莽末公孫述,後漢末劉備,西晉末李特,東晉末譙縱,並都於此。公孫述為後漢將吳漢平之。蜀後主劉禪為魏將鄧艾平之。蜀主李勢為晉將桓溫平之。譙縱為朱齡石平之。簡文時為苻堅所沒,尋復。初晉武帝改為成都國,尋亦復舊。宋、齊並為蜀郡。自魏、晉、宋、齊、梁皆為益州。晉初領郡八,東晉領郡二十九,宋、齊、梁並同,皆理於此。梁置始康郡,西魏廢之。後周置蜀郡。隋初廢,煬帝初復置。大唐為益州,或為蜀郡。武擔山在郡西。古蜀王妃死,使五丁就武都擔土,於此葬,遂為名。領縣十:

130 古梁州下:
成都漢舊縣。有錦城。錦江沖里橋亦曰市橋,在縣西南盤古祠。

131 古梁州下:
貞元中,割成都縣置。

132 古梁州下:
漢舊縣。故城在今縣北。郫音皮。禹貢,江、沱在其西。

133 古梁州下:
新都漢舊縣。故城在今縣東。

134 古梁州下:
溫江

135 古梁州下:
新繁有繁江。

136 古梁州下:
雙流漢廣都縣。

137 古梁州下:
廣都漢舊縣地。

138 古梁州下:
犀浦

139 古梁州下:
靈池

140 古梁州下:
德陽郡東至梓潼郡二百二十里。南至蜀郡一百里。西至濛陽郡七十里。北至巴西郡百八十里。東南到陽安郡金水縣界六十里。西南到蜀郡一百里。西北到濛陽郡九隴縣界六十里。東北到巴西郡百八十里。去西京二千二百里,去東京三千一百十里。戶六萬一千三百七十,口三十六萬四千二百。

141 古梁州下:
漢州今理雒縣。秦屬蜀郡。漢屬廣漢郡,後漢因之,而兼置益州。領郡國十二,理於此。晉置新都郡。宋、齊為廣漢郡。隋併入蜀郡。大唐因之。垂拱二年,分雒縣置漢州,或為德陽郡。益州有三蜀,廣漢是其一。領縣五:

142 古梁州下:
漢舊縣。西北有白馬羌,又有湔。故城在今縣南。又有嚴君平卜臺。

143 古梁州下:
什邡漢什邡縣,雍齒所封。

144 古梁州下:
綿竹漢舊縣。故城在今縣東。又舊置晉熙郡。紫巖山,綿水所出。

145 古梁州下:
德陽魏將鄧艾破蜀將諸葛瞻於此,因為京觀。

146 古梁州下:
金堂

147 古梁州下:
濛陽郡東至德陽郡七十里。南至蜀郡百五里。西至通化郡三百七十里。北至德陽郡什邡縣六十里。東南到蜀郡新繁縣三十里。西南到唐安郡青城縣七十里。西北到通化郡汶川縣二百七十里。東北到德陽郡什邡縣七十里。去西京二千三百三十里,去東京三千一百六十里。戶五萬五千八百十六,口三十三萬八千五百十八。

148 古梁州下:
彭州今理九隴縣。秦、二漢屬蜀郡。晉以後為蜀、遂寧二郡地。梁置東益州。後周廢州,置九隴郡。隋初郡廢,後置濛州;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蜀郡。大唐因之。垂拱二年,分九隴縣置彭州,或為濛陽郡。領縣四:

149 古梁州下:
九隴漢繁縣。有白鹿山。

150 古梁州下:
導江有汶山,有玉壘山、灌口山。山西有天彭關,兩石對立如闕。秦以李冰為蜀守,冰壅江作堋以灌田,人大獲其利。有蠶崖關、灌口鎮。堋,補异反。

151 古梁州下:
濛陽在濛江北。

152 古梁州下:
唐昌有九隴山,其山連岫盤紆,凡有九隴。禹貢云:「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沱水在此。

153 古梁州下:
唐安郡東至蜀郡一百里。南至臨邛郡百十里。西至青城山八十里,吐蕃界,不通。北至濛陽郡導江縣界四十五里。東南到通義郡二百里。西南到臨邛郡一百里。西北到濛陽郡一百里。東北到蜀郡一百里。去西京二千四百八十里,去東京三千一百七十里。戶五萬六千二百九十,口三十四萬一千一百。

154 古梁州下:
蜀州今理晉原縣。秦、二漢屬蜀郡。晉初因之,後置晉原郡。宋齊屬晉康郡。後周廢之。隋屬蜀郡。大唐初因之。垂拱二年,分晉原縣置蜀州,或為唐安郡。領縣四:

155 古梁州下:
晉原有鶴鳴山,漢張道士隱處。

156 古梁州下:
青城蕭齊置齊基郡,後周改之。有青城山。

157 古梁州下:
新津後周置犍為郡。

158 古梁州下:
唐安

159 古梁州下:
臨邛郡東至唐安郡百十里。南至通義郡二百里。西至夷界百三十里,以山為界,以西無郡縣相接,亦無道路。北至唐安郡百十里。東南到通義郡百六十里。西南到盧山郡一百里。東北到唐安郡百里。西北到夷界百二十里,以山為界,險阻更無郡縣。去西京二千五百十五里,去東京三千三百七十里。戶三萬八千八十五,口十八萬八百七十五。

160 古梁州下:
邛州今理臨邛縣。秦漢並屬蜀郡,南有邛來山。後漢榢晉皆因之。宋齊並屬晉康郡。西魏置邛州。後周置臨邛郡。隋廢為縣,併入臨邛縣。大唐復置邛州,或為臨邛郡。領縣七:

161 古梁州下:
臨邛漢舊縣。有火井。

162 古梁州下:
安仁

163 古梁州下:
大邑

164 古梁州下:
依政

165 古梁州下:
蒲江西魏置蒲原郡。

166 古梁州下:
臨溪

167 古梁州下:
火井

168 古梁州下:
盧山郡東至臨邛郡二百里。南至郡內嚴道縣界百五里。西至羈縻羅巖州界三百八十里。北至臨邛郡二百七十里。東南到通義郡三百四十里。西南到洪源郡二百里。西北到吐蕃野城界五百七十里。東北到臨邛郡二百里。去西京二千七百二十里,去東京三千五百五十里。戶九千四百八十,口四萬七千八百三十。

169 古梁州下:
雅州今理嚴道縣。秦漢屬蜀郡。晉初屬漢嘉郡,永嘉後李雄之時,此地蕪廢。西魏置蒙山郡。隋初郡廢,置雅州;煬帝初州廢,置臨邛郡。大唐為雅州,或為盧山郡。領縣五:

170 古梁州下:
嚴道漢舊縣。有蒙山。禹貢云「蔡蒙旅平」,謂此也。

171 古梁州下:
百丈有邛來山,本名邛旅,邛水所出。又有九折阪,漢王陽為益州刺史,行部至此而迴。

172 古梁州下:
盧山有靈山關,關外即夷獠界。

173 古梁州下:
榮經

174 古梁州下:
漢源

175 古梁州下:
通化郡東至巴西郡四百里。南至濛陽郡三百七十里。西至維川郡二百二十里。北至臨翼郡百二十里。東南到德陽郡綿竹、當郡汶山二縣界馬鞍山二十里。西南到羈縻塗州三百七十里。西北到臨翼郡二百里。東北到巴西龍安、石泉兩縣界松嶺關百七十里。去西京二千七百四里,去東京三千三百六十里。東北取臨翼交川兩郡,去京二千三百六十四里;南取蜀路,去東京三千五百五十里;東北取臨翼、交川兩郡去東京三千一百十里。戶二千四百八十五,口萬三千二百。

176 古梁州下:
茂州今理汶山縣。禹貢「岷山導江」,發跡於此。本冉駹國,駹,莫江反。漢武帝開其地,屬蜀郡,後漢因之。晉屬汶川郡,宋齊皆因之。梁置繩州。後周改為汶山郡。隋初改汶州曰蜀州,尋復為會州;煬帝初州廢,置汶山郡。大唐初為南會州,後改為茂州,或為通化郡。領縣四:

177 古梁州下:
汶山

178 古梁州下:
石泉漢岷山縣,有岷山。

179 古梁州下:
汶川漢廣柔縣故城在西。故桃關,公私經過,唯此一路繩橋。

180 古梁州下:
通化

181 古梁州下:
臨翼郡東至通化郡石泉縣八十里。南至通化郡百二十里。西至歸誠郡百九十里。北至交川郡百八十里。東南到通化郡二百里。西南到歸誠郡百五十里。西北到通化郡利溪山為界八十里。東北到交川郡交川縣八十里。去西京二千四百二十里,去東京三千二百七十里。戶千八百三十四,口九千一百九十。

182 古梁州下:
翼州今理衛山縣。二漢屬蜀郡。齊梁以上與茂州同。後周屬清江郡。隋廢之,以其地入汶山郡。大唐為翼州,或為臨翼郡。領縣四:

183 古梁州下:
衛山

184 古梁州下:
翼水漢蠶陵縣故城在今縣西。有蠶陵山,因以為名。

185 古梁州下:
雞川

186 古梁州下:
昭德

187 古梁州下:
江源郡東至臨翼郡二百七十里。南至臨翼郡翼水縣八十里。西至……北至……東南到歸誠郡界三十里。西南到靜川郡、歸誠郡兩界。西北到故通軌縣鎮二百里,以西即是生羌。東北到交川郡三百里。去西京三千一百里,去東京三千九百里。戶千九百十,口萬四百。

188 古梁州下:
當州今理通軌縣。歷代諸羌地。後周置覃州并覃川郡。隋廢,其地入汶山郡。大唐貞觀中置當州,或為江源郡。領縣三:

189 古梁州下:
通軌

190 古梁州下:
和利

191 古梁州下:
谷和

192 古梁州下:
歸誠郡東至臨翼郡百九十里。南至臨翼郡二百五十里。西至靜川郡六十里。北至臨翼郡八十里。東南到栖雞川界百里。西南到靜川郡界百九十里。西北到江源界……東北到臨翼郡百五十里。去西京二千九百六十四里,去東京三千七百六十里。戶八百七十八,口三千八百六十。

193 古梁州下:
悉州今理左封縣。大唐顯慶中,割當州置悉州,或為歸誠郡。領縣二:

194 古梁州下:
左封

195 古梁州下:
歸誠

196 古梁州下:
靜川郡東至歸誠郡界六十里。南至維川郡界百三十里。西至平戎城百里。北至江源郡界六十里。東南到臨翼郡嶺巖鎮百四十里。西南到恭化郡界六十里。西北到蓬山郡界三十五里。東北到江源郡六十里。去西京三千二十里,去東京四千二十里。戶千六百十五,口七千六百十。

197 古梁州下:
靜州今理悉唐縣。土地與當州同。大唐置靜州,或為靜川郡。領縣二:

198 古梁州下:
悉唐

199 古梁州下:
靜居

200 古梁州下:
蓬山郡東至靜川郡三十里。南至維川郡三百里。西至郡內長碉鎮九十里。北至恭化郡柏嶺鎮八十里。東南到靜川郡界……西南到……西北到……東北到去西京三千五百里,去東京三千九百里。戶四百九十,口二千一百二十。

201 古梁州下:
柘州今理柘縣。土地與當州同。大唐置柘州,或為蓬山郡。領縣二:

202 古梁州下:

203 古梁州下:
喬珠

204 古梁州下:
恭化郡東至蓬山郡界三十五里。南至維川郡二百三十里。西至……北至吐蕃白崖鎮七十里。東南到通化郡三百五十里。西南到平戎城百十里。西北到柏嶺鎮四十里。東北到靜川郡界……去西京三千一百二十里,去東京三千九百五十里。戶一千三百九十三,口四千一百四十五。

205 古梁州下:
恭州今理和集縣。北接吐蕃土地,與當州同。大唐置恭州,或為恭化郡。領縣三:

206 古梁州下:
和集

207 古梁州下:
博恭

208 古梁州下:
烈山

209 古梁州下:
維川郡東至羈縻塗州二百三十里。南至江源郡界二百六十里。西至歸誠郡界二百三十里。北至臨翼郡界九十里。東南到吐蕃界百六十里。西南到白狗嶺六十二里。西北到羅厥橋百三十里。東北到通化郡二百二十里。東取蜀郡去西京二千七百十里,去東京三千五百六十里。戶千六十,口三千九百。

210 古梁州下:
維州今理薛城縣。古羌夷地。昔姜維北討汶山叛羌,即其地也。隋置薛城戍。大唐武德初,於姜維故城置維州,或為維川郡。領縣三:

211 古梁州下:
薛城

212 古梁州下:
定廣

213 古梁州下:
小封

214 古梁州下:
雲山郡東至維川郡風流鎮四十里。南至吐蕃野城八十里。西至天寶軍百三十里。北至莫博大嶺七十里。東南到……西南到……西北到……東北到……去西京二千八百里,去東京三千六百里。戶三百七十二,口千六百五十五。

215 古梁州下:
奉州今理定廉縣。蠻夷之地,南接吐蕃。大唐開置奉州,或為雲山郡。領縣一:

216 古梁州下:
定廉

217 古梁州下:
越嶲郡東至千費生蠻二百三十里。南至雲南郡界五百六十里。西至磨迷生蠻六百六十里。北至東南到……西南到……西北到……東北到……去西京三千五百七十里,去東京四千四百十里。戶四萬一千五百三十二,口十五萬七千六十。

218 古梁州下:
嶲州今理越嶲縣。故邛都國,謂之西南夷。史記曰:「滇之君長十數,邛都最大。」漢武開之,置越嶲郡,有嶲水、越水焉。後漢、晉、宋皆因之。齊謂之亲郡。謂之越嶲亲郡。後周置嚴州。隋改曰西寧州,後又為嶲州,煬帝改為越嶲郡。大唐置嶲州,或為越嶲郡。領縣七:

219 古梁州下:
越嶲漢邛都縣。

220 古梁州下:
昆明漢定莋縣。

221 古梁州下:
蘇祁漢舊縣。

222 古梁州下:
邛部漢闌縣。有嶲山。

223 古梁州下:
會川有瀘水,諸葛亮五月渡瀘,即此。

224 古梁州下:
臺登漢舊縣。有繩水。

225 古梁州下:
西瀘

226 古梁州下:
雲南郡東至……南至……西至……北至……東南到西南到……北到……東北到……去西京四千九百里,去東京……戶三千七百,口……

227 古梁州下:
姚州今理姚城縣。故滇王國,漢武開之,置益州郡,有滇池澤焉。後漢分其地置永昌郡。蜀置雲南郡。劉禪置。晉因之,兼置寧州。領郡四,理於此。宋、齊因之,領郡十五,亦理於此。並為建寧郡。大唐麟德元年,於昆明之弄棟川置姚州,其人多姚姓。武太后神功二年,蜀州刺史張柬之上表,請廢州隸嶲府。具在邊防南蠻上篇中。或為雲南郡。領縣三:

228 古梁州下:
姚城

229 古梁州下:
長明

230 古梁州下:
瀘南

231 古梁州下:
洪源郡東去一里,即至高山萬重,更無郡縣。南至越嶲郡六百十里。西至郡界廓清鎮百六十里。北至盧山郡二百四十里。東南到粟蠻部落二百里。西南去郡一里,高山萬重。西北去郡五里,高山萬重。東北去郡二里,高山萬重。去西京二千九百五十五里,去東京三千七百五十里。戶六千八百五十,口萬七千十。

232 古梁州下:
黎州今理洪源縣。漢沉黎郡之地。宋齊以來並為沉黎郡。後周置黎州。隋置登州,煬帝初廢,併其地入臨邛郡。大唐復置黎州,或為洪源郡。領縣三:

233 古梁州下:
漢源

234 古梁州下:
飛越

235 古梁州下:
通望

風俗

Library Resources
1 風俗:
巴蜀之人少愁苦,而輕易淫佚。周初,從武王勝殷。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是也。東遷之後,楚子強大而役屬之。暨於戰國,又為秦有,資其財力,國以豐贍。漢景帝時,文翁為蜀郡守,建立學校,自是蜀士學者比齊、魯焉。土肥沃,無凶歲。山重複,四塞險固。王政微缺,跋扈先起。公孫述、劉備、李雄、譙縱迭據之,皆因中原多事。故一方之寄,非親賢勿居。

URN: ctp:tongdian/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