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 |
2 | 御批歴代通鑑輯覽》卷七十五季 |
3 | 春二月,漢以靜州●定難軍。 |
4 | 漢詔以靜州𨽻定難軍。李彜殷上表謝,彞殷以中原多故,有輕傲之志,漢人故以恩澤羈縻之。 |
5 | 遼遷故晉主重貴于建州,晉李太后詣遼主,請依漢人城寨之側給田耕桑以自贍,遼主許之,并晉主遷于建州,未至,安太妃卒于路,遺令焚骨南向。颺之既至建州,得田五十餘頃,今従者耕以給食。頃之,遼主徳光之子舒嚕遣騎取晉主寵姬趙氏、聶氏而去。 |
6 | 夏四月,太白晝見。 |
7 | 民有仰視之者,為邏卒所獲,史𢎞肇腰斬之。五月,趙思綰遣使請降于漢,漢郭従義尋誘殺人。初,思綰少時,求為左騎衛大將軍李肅,僕肅不納,曰:「是人目亂而語誕,他日必為叛臣」。肅妻張氏曰:「君今拒之,後且為患」。乃以金帛遺之。及思綰據長安,肅居城中,思綰數就見之,拜伏如故,禮肅曰:「是子亟來,且汚我!」欲自殺。張氏曰:「曷若勸之歸國!」㑹長安城中食盡,思綰、向肅問自全之䇿,肅乃與判官程讓能說思綰曰:「公本與國家無嫌,但懼罪耳。今若翻然改圖,自可不失富貴」。思綰従之,遣使請降于漢,漢以為華州留後。已而思綰遷延,收斂財賄,三改行期。郭従義疑之,密白郭威,召思綰酌別,因執之,及其部曲三百人,皆斬于市。 |
8 | 六月癸酉朔,日食。 |
9 | 秋七月,漢郭威克河中,李守貞自殺。先是,守貞出兵攻長圍,郭威擊敗之,擒其將魏延朗、王繼勲以衆降。威乘其離散,督諸軍百道攻之。及是,克其外郭,守貞與妻子自焚。威入城,獲其子崇玉及所署將相國師總倫等,送大梁,磔于市。 |
10 | 八月,漢郭威以白文珂為西京留守。西京留守王守恩性貪鄙,専事聚斂,郭威自河中還,過洛,守恩肩輿出迎。威怒,以為慢已,不見,即以頭子命白文珂代守恩,朝廷不之問。 |
11 | 楚馬希萼攻潭州,不克。 |
12 | 希萼調丁壯作戰艦,將攻潭州,馬希廣聞之曰:「朗州,吾兄也,不可與爭,當以國讓之而已」。劉彥瑫固爭以為不可,乃以王贇部署戰棹,大破其兵,追希萼,將及之。希廣遣使召之曰:「勿傷吾兄!」贇引兵還,希萼遁去。九月,漢加郭威侍中,威請加恩,將相藩鎮従之。威至大梁,入見,勞賜甚厚,辭曰:「臣將兵在外,凡鎮安京師,供億兵食,皆諸大臣居中者之力也,臣安敢獨膺此賜!請徧賞之」。乃徧賜宰相、樞密、宣徽、三司、侍衛九人,如一加威。兼侍中史𢎞肇、中書令竇貞固、司徒蘇逢吉、司空蘇禹珪、楊邠僕射諸大臣議,以執政既溥加恩,恐藩鎮觖望,亦徧加恩有差。 |
13 | 冬十月,吳越募民墾田。 |
14 | 吳越王俶募民能墾荒田者,勿收其稅,由是境內無棄田,或請糾民遺丁以増賦,俶仗之國門,國人皆恱。十二月,漢趙暉攻鳯翔,王景崇自殺。 |
15 | 趙暉急攻鳯翔,周璨謂王景崇曰:「蒲、雍已平,蜀兒不足恃,不如降也」。景崇曰:「善,吾更思之」。後數日,外攻轉急,景崇自焚死,諸將乃降。 |
16 | 春正月,漢遣使收瘞河中、鳳翔遺骸。 |
17 | 時有僧已聚二十萬矣。 |
18 | 漢汝州防禦使劉審交卒,汝州吏民詣闕上書,以審交有仁政,乞留葬汝州,得奉事其邱壟,許之。州人為立祠,嵗時享之。夏四月,漢以郭威為鄴都留守、樞密使如故。漢人以遼將南侵,議以郭威鎮鄴都,使督諸將備之。史𢎞肇欲威仍領樞密使,蘇逢吉以為故事無之,𢎞肇曰:「領樞密使則可以便宜従事。諸軍畏服,號令行矣。漢主従之,仍詔河北甲兵錢糧,但見郭威文書,立皆稟應。𢎞肇怨逢吉異議,逢吉曰:「以內制外,順也。今反以外制內,其可乎!」自是將相始有隙。漢以郭榮為貴州刺史。 |
19 | 榮本姓柴,父守禮,郭威之妻兄也,威未有子時,養以為子。 |
20 | 五月,漢以折徳扆為府州團練使,時従阮舉族入朝,故有是命。 |
21 | 郭威赴鄴。 |
22 | 威辭行,言于漢主曰:「太后従先帝久,多歴天下事,陛下富于春秋,有事宜稟其敎而行之,親近忠直,放逺讒邪,善惡之間,所宜明審,蘇逢吉、楊邠、史𢎞肇皆先帝舊臣,願陛下推心任之。至于疆場之事,臣願竭愚」。漢王斂容謝之。 |
23 | 閏月,漢大風。 |
24 | 漢宮中數有怪大風,發屋拔木,吹鄭門扉起十餘步而落。漢主召司天監趙延乂,問以禳祈之術,對曰:「臣之職在天文時日,禳祈非所習也,然王者欲弭災異,莫如修徳」。漢主曰:「何謂修徳?」對曰:「請讀《貞觀政要》而法之」。 |
25 | 六月,河決鄭州。 |
26 | 秋八月,故晉太后李氏卒于遼,后病,無醫藥,惟與晉主仰天號,泣㦸手罵杜重威、李守貞曰:「吾死不置汝!」遂卒。 |
27 | 九月,馬希萼遣使乞師于唐,唐遣兵助之。希萼先奉表于漢,請別置進奏務于京師,漢主不許,亦賜楚王希廣詔,勸以敦睦希萼以漢廷意佑希廣怒,遣使稱藩于唐,乞師攻楚。唐命楚州刺史何敬洙將兵往助希萼,。 |
28 | 冬十一月甲子朔,日食。 |
29 | 漢主承祐殺其樞密使楊邠、侍衛指揮使史𢎞肇、三司使王章遣使殺郭威,不克,威舉兵反,遂弒其主承祐。漢主自即位以來,楊邠總機政,郭威主征伐,史𢎞肇典宿衛,王章掌財賦,邠頗公忠,門無私謁,雖不郤四方饋遺,然有餘輒獻之。𢎞肇督察京城道,不拾遺章,捃摭遺利,供饋不乏,國家粗安,然章吝于出納,聚斂刻急,由是百姓愁怨,章尤不喜。文臣嘗曰:此輩授之握算,不知縦橫何益于用,俸祿皆以不堪資軍者,髙其估而給之。漢主左右嬖倖浸用事,太后親戚亦干朝政,邠等屢裁抑之。太后弟武徳使李業求宣徽使,不得內客省使閻晉卿次當為宣徽使,亦久不補。聶文進後匡贊、郭允明皆有寵而久不遷官,劉銖罷歸,久未除官,共怨執政,漢主除喪,聴樂賜伶人錦袍玉帶,𢎞肇怒曰:士卒守邉苦戰,猶未有以賜之,汝曹何功而得此!皆奪之。漢主年益壯,厭為大臣所制,邠、𢎞肇嘗議事于前曰:陛下但禁聲,有臣等在,漢主積不能平。左右因譖之曰:邠等専恣,終當為亂。蘇逢吉與𢎞肇有隙,屢以言激業等,漢主遂與業文進匡賛、允明謀誅邠等,入白太后,太后曰:兹事何可輕發,更宜與宰相議之。業曰:先帝嘗言,朝廷大事,不可謀及書生,懦怯誤人。太后不可。漢主忿曰:國家之事,非閨門所知。拂衣而出。業等以告閻晉卿,晉卿恐事不成,詣𢎞肇第欲告之,𢎞肇辭不見,與邠章入朝,殿中甲士出而殺之。文進亟召宰相、朝臣、諸軍將校,漢主親諭之,分遣使收捕邠等親黨,僕従盡殺之,遣供奉官孟業齎密詔,令鎮寧李洪義殺𢎞肇黨步軍指揮使王殷,又令行營指揮使郭崇威、曹威殺郭威及監軍王峻,又急詔徴髙行周、苻彥卿、郭從義、慕容彥超、李穀入朝,以蘇逢吉權知樞密院事,劉銖權知開封府,李洪建權判侍衛司事,孟業至澶州,洪義不敢發。殷囚業,以詔示郭威,威召郭崇威、曹威及諸將,告以邠等冤死及有密詔之狀,且曰:「吾與諸公披荊棘,従先帝,取天下,受託孤之任,竭力以衛國家。今諸公已死,吾何心獨生!君輩當奉行詔書,取吾首以報天子,庶不相累」。崇威等皆泣曰:「天子幼沖,此必左右羣小所為,若使此輩得志,國家豈得安乎!願従公入朝自訴,蕩滌鼠輩,以清朝廷。翰林天文、趙修已曰:「公徒死何益!不若順衆心,擁兵而南,此天啟也」。威乃留其養子榮鎮鄴都,命崇威前驅,自將大軍繼之。慕容彥超方食,得詔,舍匕筯入朝,漢主悉以軍事委之。郭威至澶州,李洪義納之,王殷亦以兵従,遂趣滑州。漢主聞郭威至河上,悔懼,私謂竇貞固曰:「屬者亦太草草,李業等請傾府庫以賜諸軍,乃賜禁軍人二十緡,下軍半之,將士在北者給其家,仍使通家信以誘之。威至封邱,人情恟懼,太后泣曰:不用李濤言,宜其亡也!」漢主欲自出勞軍,太后止之不従。時扈従軍甚盛,至暮,不戰而還,來日,欲再出,太后又止之,不可。既陳,慕容彥超引輕騎直前奮擊,馬倒,引兵退,麾下死者百餘人。于是諸軍奪氣,稍稍降于北軍。彥超遂與十餘騎奔還兖州,漢主獨與三相及従官數十人宿于七里寨,餘皆逃潰。旦日,將還宮,至元化門,劉銖在門上射漢主左右漢主囘轡,西北至趙村,追兵已至,漢主下馬入民家,為亂兵所弑。蘇逢吉、閻晉卿、郭允明皆自殺。威至,劉銖射之,威自迎春門入,歸私第,諸軍大掠。通夕獲劉銖、李洪建,囚之,令諸將分部禁止掠者,至晡乃定。遷𨼆帝梓宮于西宮,或請如魏髙、貴卿公故事,葬以公禮,威不許,曰:「倉猝之際,吾不能保衛乘輿,罪已大矣,況敢貶君乎!」馮道帥百官謁見郭威,威猶拜之,道受拜如平時,徐曰:「侍中此行不易!」 |
30 | 漢迎武寧節度使劉贇于徐州。 |
31 | 郭威帥百官起居,太后奏請早立嗣君,太后誥曰:「河東節度使崇,忠武節度使信,皆髙祖之弟,武寧節度使贇,開封尹,承勲,髙祖之子,其令百官議擇所宜」。贇,崇之子,髙祖愛之,養視如子。郭威、王峻入見太后,請以承勲為嗣,太后曰:「承勲久羸疾,不能起」。令左右以臥榻舉之示諸將,諸將乃信之,于是郭威與峻議立贇,帥百官表請太后誥,遣太師馮道及樞密直學士王度、秘書監趙上交詣徐州奉迎。 |
32 | 漢太后臨朝。 |
33 | 郭威帥羣臣請之也, |
34 | 遼人破內邱,克饒陽,漢遣郭威將兵擊之。 |
35 | 馬希萼陷潭州,殺楚王希廣而自立。先是,希萼攻岳州,刺史王贇堅守不下。希萼呼贇曰:「吾昔約君同行,今何異心乎?」贇曰:「君王兄弟不相容,而責將吏異心乎!願君王入長沙,不傷同氣,臣其敢不盡節!」希萼慚,引去,遂下湘鄉,至長沙,屯水西。楚將劉彥瑫、許可瓊屯水東指揮使彭師暠登城,望之言于希廣曰:「朗人驟勝而驕,雜以蠻兵,易破也。請令可瓊等陳山前,臣以步卒三千自巴溪渡江,出嶽麓,後夜擊之,希廣以為可,而可瓊已送欵于希萼,遂沮其議。朗兵水陸急攻,指揮使吳宏、小門使楊滌相謂曰:「以死報國,此其時矣!各引兵出戰。自辰至午,朗兵小郤,劉彥瑫按兵不救,彭師暠戰于城東北隅,可瓊舉全軍降希萼,長沙遂陷。希崇帥將吏詣希萼勸進,希萼入府捕希廣,獲之,自稱楚王。以希崇為節度副使,謂將吏曰:「希廣,鈍夫也,為左右所制耳,吾欲生之,可乎?」朱進忠曰:「大王三年血戰,始得長沙一國,不容二主,他日必悔之」。乃賜希廣死。 |
36 | 漢劉贇發徐州。 |
37 | 贇留右都押牙鞏廷美敎練,使楊溫守徐州,與馮道等西來,在道仗衛皆如王者,左右呼萬嵗。郭威至滑州,留數日,贇遣使慰勞諸將,受命之際,相顧不拜,私相謂曰:「我輩屠陷京城,其罪大矣!若劉氏復立,我輩尚有種乎?」 |
38 | 漢郭威至澶州,自立而還。王峻、王殷遣兵拒劉贇,以太后誥,廢為湘陰公令,郭威監國。 |
39 | 威至澶州,將發,將士數千人忽大譟曰:「天子須侍中自為之,將士已與劉氏為仇,不可立也」。或裂黃旗以被威體,共扶抱之,呼萬嵗震地,因擁威南行。威乃上太后牋,請奉漢宗廟事,太后為母下書撫諭大梁士民勿有憂疑。至七里店,竇貞固帥百官出迎,拜謁勸進。贇至宋州,王峻、王殷聞澶州軍變,遣郭崇威將七百騎往拒之,又遣馬鐸將兵詣許州巡檢,崇威忽至宋州,贇大驚,闔門登樓詰之,對曰:澶州軍變,郭公遣崇威來宿衛,贇召崇威登樓,執手而泣。時䕶聖指揮使張令超帥部兵為贇宿衛,徐州判官董裔說贇急召令超夜刦崇威,奪其兵,北走晉陽,贇猶豫未決。是夕,崇威密誘令超帥衆歸之,贇大懼,郭威召馮道先歸,贇謂之曰:「寡人此來所恃者以公三十年舊相,故無疑耳,令事危矣,公何以為計?」道黙然,客將賈貞數目道,欲殺之,贇曰:「汝輩勿草草,無預馮公事!」崇威遷贇于外館,殺董裔、賈貞等數人。太后誥廢贇為湘陰公。馬鐸引兵入許州,劉信自殺,太后誥以侍中監國,百官、藩鎮相繼,上表勸進, |
40 | 南漢以宮人為女侍中。 |
41 | 南漢主以宮人盧瓊仙、黃瓊芝為女侍中,朝服冠帶,㕘決政事,宗室勲舊,誅戮殆盡,惟宦官林延遇等用事,春正月,郭威稱皇帝,國號周。 |
42 | 漢太后下誥授監國符寶即皇帝位,制曰:「朕周室之裔,虢叔之後,國號宜曰周」。改元,大赦。凡倉場庫務,掌納官吏,無得收斗餘稱耗,舊所進羨餘物悉罷之。犯竊盜及姦者,並依晉天福元年以前刑名。罪人,非反逆無得誅其親族,籍沒家貲。唐莊宗、明宗、晉髙祖,各置守陵十戶。漢髙祖陵職員、宮人薦享守戶並如故。 |
43 | 漢太后遷居西宮。 |
44 | 號昭聖太后。 |
45 | 漢河東節度使劉崇表請湘陰公歸晉陽。初,崇聞𨼆帝遇害,欲起兵南向,聞迎立湘陰公,乃止曰:「吾兒為帝,吾又何求!」太原少尹李驤陰說崇曰:「觀郭公之心,終欲自取,公不如疾,引兵踰太行,據孟津,俟徐州相公即位,然後還鎮,則郭公不敢動矣。不然,且為所賣」。崇怒曰:「腐儒欲離間吾父子!」命左右曳出斬之。驤呼曰:「吾負經濟之才,而為愚人謀事,死固甘心!家有老妻,願與之同死」。崇并其妻殺之。及贇廢,崇乃遣使請贇歸晉陽。周主報曰:「湘陰公比在宋州,今方取歸,必令得所,公勿以為憂」。 |
46 | 漢湘陰公故將鞏廷美等舉兵徐州,廷美、楊溫聞湘陰公贇失位,奉贇妃董氏據徐州拒守,以俟河東援兵。周主使贇以書諭之。 |
47 | 遼使至大梁。 |
48 | 遼人之攻內邱也,死傷頗多,又值月食,軍中多妖異,遼主懼,引兵還,遣使請和于漢,㑹漢亡,劉詞送其使者詣大梁,周主遣將軍朱憲報聘,且敘革命之由。周以王殷為鄴都留守。 |
49 | 周主以鄴都鎮撫河北,控制遼境,欲以腹心處之,以殷為留守,領軍如故,仍以侍衛司従赴鎮。 |
50 | 周主為故漢主承祐舉哀成服。 |
51 | 周主威弑漢湘陰公贇于宋州,漢劉崇稱帝于晉陽。 |
52 | 劉崇即位于晉陽,仍用乾祐年號,所有者并、汾、忻、代、嵐、憲、隆、蔚、沁、遼、麟、石十二州之地。以判官鄭珙、趙華同平章事,次子承鈞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副使李存瓌為代州防禦使,謂諸將曰:「朕以髙祖之業,一朝墜地,今日位號,不得已稱之,顧我是何天子,汝曹是何節度使邪?」由是不建宗廟,祭祀如家人,宰相俸錢月止百緡,節度使止三十緡,自餘薄,有資給而已,聞湘陰公死,哭曰:「吾不用忠臣之言,以至於此!」為李驤立祠,嵗時祭之。 |
53 | 周罷四方貢獻、珍食,詔百官上封事。 |
54 | 周主謂王峻曰:「朕起于微寒,備嘗艱苦,遭時喪亂,一旦為帝王,豈敢厚自奉養,以病下民乎!」命峻疏四方貢獻珍美食物,詔悉罷之。又詔曰:「朕生長軍旅,不親學問,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國利民之術,各具封事以聞。 |
55 | 北漢主遣其子承鈞將兵伐周,不克。二月,周主以其養子榮為鎮寧節度使,選朝士為之僚佐,以王敏、崔頌為判官,王朴為掌書記。 |
56 | 遼遣使如周周報之。 |
57 | 北漢遣使如遼乞師。 |
58 | 初,遼主聞北漢主立,使招討使潘伊納克遺劉承鈞書北漢主使承鈞復書言「本朝淪亡,欲循晉室故事,求援北朝」遼主大喜。至是,北漢主遣使如遼乞兵,已而遼主遣使如北漢,北漢主使鄭珙以厚賂謝之,致書稱姪,請行册禮。 |
59 | 周克徐州,鞏廷美死之。 |
60 | 夏四月,蜀以伊審徴,知樞密院事審徴蜀髙祖,{孟知祥廟號,}之甥也,少與蜀主相親狎,及知樞密,以經濟為已任,而貪侈囘邪,與王昭逺相表裏,蜀政由是浸衰。 |
61 | 周以王峻、范質、李穀同平章事。初,周主討河中,已為人望所屬,李榖時為轉運使,周主數以微言諷之,榖但以人臣盡忠為對,周主以是賢之即位,首用為相。時國家新造,四方多故,王峻夙夜盡心,知無不為,軍旅之謀,多所禆益。范質明敏彊記,謹守法度,李穀沈毅有器畧,論議忼慨,善譬喻以開主意。 |
62 | 楚朗州將王逵、周行逢等逐其節度使,推劉言為留後。 |
63 | 先是,楚朗州指揮使王逵、副使周行逢作亂,入于朗州,推楚王希萼兄子光惠為留後。及是,逵、行逢以光惠愚懦,嗜酒辰州,刺史劉言驍勇得蠻夷心,欲迎以為副使,言知逵等難制,曰:「不往,將攻我」。乃單騎赴之。既至,衆廢,光惠推言權武平留後,求節于唐,亦稱藩于周。 |
64 | 遼遣使如北漢,冊命其主。崇更名旻。 |
65 | 遼燕王舒斡弒其主鄂約而自立,舒嚕討殺舒斡而代之。 |
66 | 北漢遣兵伐周,遼主欲引兵會之,與諸部議。諸部不欲南彊之行,至新州,燕王舒斡作亂,弑遼主而自立。齊王舒嚕逃入南山,諸部奉之以攻舒斡,殺之,立舒嚕為帝。北漢主復以叔父事之,請兵以擊晉州。舒嚕年少好遊戲,毎夜酣飲,達旦乃寐,日中方起,國人謂之「睡王」。後更名明。 |
67 | 楚將徐威等作亂,廢其君希萼,立希崇為武安留後,楚人復立希萼居衡山。 |
68 | 楚王希萼悉以軍政委其弟希崇,希崇與指揮使徐威、陸孟俊等謀作亂,㑹希萼宴將吏,威等先驅馬十餘入府,自帥其徒執斧斤、白梃,聲言縶馬,奄至座上,縛希萼而囚之,立希崇為武安留後。希崇遣彭師暠、廖偃幽希萼于衡山縣,師暠、偃奉希萼為衡山王。冬十月,唐遣邉鎬將兵擊楚,馬希崇降。 |
69 | 徐威等見希崇所為,知必無成,又畏朗州、衡山之逼,欲殺希崇。希崇大懼,密奉表請兵于唐。唐主命邉、鎬將兵萬人聚長沙,希崇率弟姪迎拜,鎬下馬稱詔勞之。時湖南饑饉,鎬大發馬氏倉廩賑之,楚人大恱。遼北漢會兵伐周,攻晉州。 |
70 | 遼遣蕭裕矩將兵五萬㑹北漢兵伐周,北漢主自將兵二萬攻晉州,三面置寨,晝夜攻之,巡檢使王萬敢與都指揮使史彥超、何徽等共拒之。 |
71 | 唐以邉鎬為武安節度使,遷馬氏之族于金陵。馬希萼望唐人立已為潭帥,而潭人惡希萼,共請邉鎬為帥,鎬趣希崇、希萼入朝,希崇與宗族及將佐千餘人號慟登舟,送者皆哭,響振川谷,希萼亦與將佐士卒萬餘人東下,尋至金陵,唐主以希萼鎮洪州、希崇鎮舒州。 |
72 | 十一月,周遣王峻救晉州,詔諸軍皆受峻節度,聴以便宜従事。十二月,周主自將救晉州,不果行,王峻留陜州旬日,周主以北漢攻晉州急,議自將由澤州路與峻會兵救之。十二月朔,詔以三日西征,峻因使者言于周主曰:「晉州城堅,未易可拔,劉崇兵鋒方銳,不可力爭,所以駐兵待其衰耳!陛下新即位,不宜輕動,若車駕出汜水,則慕容彥超引兵入汴,大事去矣!」周主聞之,以手提耳曰:「㡬敗吾事!」乃勅罷親,征周王峻至晉州,遼北,漢兵夜遁。 |
73 | 北漢主攻晉州,久不克,軍乏食,遼人思歸,聞王峻至,燒營夜遁。 |
74 | 春正月,周泰寧軍節度使慕容彥超反,周發兵討之。 |
75 | 初,周主既立,彥超遣使入貢于周,周主賜詔慰安之。及徐州平,彥超疑懼日甚,周主遣使與誓,彥超愈不自安,反迹漸露。至是,彥超發鄉兵入城,為戰守之備,又多募羣盜,剽掠鄰境。周主以曹英為都部署,向訓為都監,藥元福為都虞候,討彥超。英等至兖州,設長圍,彥超屢出戰,藥元福皆擊敗之,長圍合,遂進攻之。二月,唐設科舉,既而罷之。 |
76 | 唐主好文學,故韓熙載、馮延已、延魯、江文蔚、潘佑、徐鉉之徒皆至美官,文雅于諸國為盛,然未嘗設科舉,多因上書言事拜官,至是,始命文蔚知貢舉,執政皆不由科第,相與沮毀,竟罷之。 |
77 | 三月,唐以馮延已孫晟同平章事,唐以延已、晟為相。既宣制,戶部尚書常夢錫衆中大言曰:「白麻甚佳,但不及江文蔚䟽耳」晟素輕延,已謂人曰:「金盃玉盌,乃貯狗矢乎?」 |
78 | 夏四月丙戌朔,日食。 |
79 | 周主自將討兖州,克之。慕容彥超自殺。周主以曹英久無功,下詔親征。至兖州,使人招諭彥超,不従,乃命進攻。彥超貪吝,人無鬭志,將卒多出降,官軍克城,彥超赴井死。官軍大掠,城中死者近萬人。周主欲𢘤誅其將吏,翰林學士竇儀見馮道、范質,與共白曰:「彼皆脅従耳」。乃赦之。 |
80 | 六月朔,周主如曲阜,謁孔子祠,拜其墓。 |
81 | 周主謁孔子祠,將拜,左右曰:「孔子,陪臣也,不當以天子拜之」。周主曰:「孔子百世帝王之師,敢不敬乎!」遂拜。又拜孔子墓,命禁樵採訪孔子、顔淵之後,以為曲阜令及主簿。 |
82 | 蜀大水,壊其太廟。 |
83 | 遼幽州節度使蕭海真請降于周,不果。 |
84 | 李濤之弟澣,在遼為勤政殿學士,與海真善,說海真內附,海真欣然許之。澣因諜以聞,且與濤書,言:「契丹主童騃,無逺志,朝廷若能用兵必克,不然與和,必得。二者皆利于速,度其情勢,他日終不能力助河東者也。㑹中國多事,不果従。 |
85 | 秋九月,遼攻周冀州,周兵拒郤之。冬十月,武平留後劉言遣兵攻潭州,唐節度使邉鎬棄城走,言遂取湖南。 |
86 | 唐武安節度使邉鎬,昏懦無斷,不合衆心,唐主使鎬經畧朗州,召劉言入朝,言不行,謂王逵曰:「唐必伐我,奈何?」逵曰:「邉、鎬撫御無方,士民不附,可一戰擒也」。言乃以逵及周行逢、何敬真、潘叔嗣、張文表等十人,皆為指揮使,部分發兵。十月,逵等將兵分道趣長沙邉,鎬遣屯兵益陽,逵等克之,遂至潭州,鎬棄城走,吏民俱潰。逵入城,自稱武平節度副使,權知軍府事,以何敬真為行軍司馬。唐將守湖南諸州者相繼遁去,劉言盡復馬氏嶺北故地,惟郴、連入于南漢。 |
87 | 遼大水。 |
88 | 瀛、莫、幽州大水,流民入塞者四十萬口。周詔所在賑給存處之中,國民被掠得歸者十五六。 |
89 | 周平章事李榖辭位,不許。 |
90 | 榖以病臂辭位,周主遣中使諭㫖曰:「卿所掌至重,朕難其人,茍事功克集,何必朝禮?」穀不得已,復視事榖,未能執筆,詔以三司務繁,命刻名印用之。 |
91 | 周立訴訟法。 |
92 | 敇:民有訴訟,必先歴縣州及觀察使處,決不直,乃聴詣臺省,或自不能書,牒倩人書者,必書所倩姓名居處,若無可倩,聴執素紙,所訴必須已事,毋得挾私客訴」。 |
93 | 周慶州野雞族,反,遣折従阮討之。慶州刺史郭彥欽,性貪,野雞族多羊馬,彥欽故擾之以求賂,野雞族遂反,徙折従阮為靜難節度使討之。 |
94 | 唐馮延已孫晟罷,削邉、鎬官爵,流饒州。初,鎬従查文徽克建州,凡所俘獲皆全之,建人謂之「邉佛子」,及克潭州,市不易肆,潭人謂之「邉菩薩」。既而政無綱紀,惟日設齋供盛修佛寺,潭人失望,謂之邉和,尚至是,鎬削官坐譴,馮延已、孫晟上表請罪,皆釋之,晟陳情不已,乃與延已皆罷。 |
95 | 十二月,河決鄭、滑,周遣使修塞。周靜難節度使侯章入朝,章獻買宴,絹千匹,銀五百兩。周主不受,曰:「諸侯入覲天子,宜有宴犒,豈待買邪!自今如此,比者皆不受」。春正月,周以劉言為武平節度使。 |
96 | 劉言上表于周,乞移使府治朗州,且請貢獻賣茶,悉如馬氏故事,許之。以言為武平節度、制置武安靜江等軍事,王逵為武安節度使,何敬真為靜江節度使,周行逢為武安行軍司馬。敬真尋為逵所殺。 |
97 | 周罷戶部營田務,除租牛課。 |
98 | 前世屯田皆在邉地,使戌兵佃之,唐末中原宿兵所在,皆置營田,以耕曠土,其後又募髙貲戶,使輸課佃之,戶部別置官司總領,不𨽻州縣,或丁多無役,或容庇姦盜,州縣不能詰。梁太祖擊淮南,得牛萬計,以給農民,使嵗輸租,牛死而租不除,民甚苦之,周主素知其弊,李穀亦以為言,敇悉罷之,以其民𨽻州縣田廬牛具,並賜見佃者為永業。是嵗,戶部増三萬餘戶,民既得為永業,始敢葺屋植木,獲地利數倍,或言營田有肥饒者,不若鬻之,可得錢數十萬緡以資國用,周主曰:「利在于民,猶在國也,朕用此錢何為? |
99 | 遼攻周定州,周擊走之。 |
100 | 周鎮寧節度使郭榮入朝。先是,榮屢求入朝,王峻忌其英烈,毎沮止之。會峻行視決河,榮復請,周主許之,至是乃入朝。 |
101 | 周以王峻兼平盧節度使,峻聞榮入朝,遽自河上還大梁,固求領鎮,故有是命。二月,周更作二寶。 |
102 | 初,遼主徳光以晉傳國寶北還,至是,更以玉作二寳, |
103 | 周貶王峻為商州司馬。 |
104 | 峻晚節益狂躁,奏請以顔衎,陳觀為相,周主曰:「進退宰輔,不可倉猝,俟更思之」。峻語浸不遜。峻退,周主幽之,別所召見馮道等泣曰:「王峻陵朕太甚,欲盡逐大臣,翦朕羽翼,朕惟一子,専務間阻,無君如此,誰則堪之!」乃貶峻商州司馬,以病卒。三月,周主以郭榮為開封尹,封晉王。 |
105 | 夏六月,周《九經》板成。 |
106 | 後唐長興中所刻九經板,至是始成獻之,由是雖亂世《九經》傳布甚廣。 |
107 | 王逵執劉言殺之,尋以周行逢知朗州事。逵上表于周,誣言欲降唐,幽之別館,請復移使府治潭州,周従之,逵以周行逢知朗州事,使潘叔嗣殺言于朗州。 |
108 | 秋七月,唐大旱。 |
109 | 唐大旱,井泉涸,淮水可涉饑民,度淮相繼,濠、夀發兵禦之,民與鬭而北,周主聞之曰:「彼我之民一也」。聴糴米過淮,唐人遂築倉,多糴以供軍。八月,詔以舟車運載者勿予。 |
110 | 八月,周塞決河。 |
111 | 周大水: |
112 | 周築郊社壇,作太廟于大梁。周主自入秋,得風痺疾,術者言宜散財以禳之。周主欲祀南郊,又以自梁以來,郊祀常在洛陽,疑之。執政曰:「天子所都則可以祀百神,何必洛陽?」于是始築圜丘、社稷壇,作太廟于大梁。 |
113 | 周鄴都留守王殷入朝,周主殺之。殷恃功専橫,凡河北鎮戍兵應用敕處分者,殷即以帖行之,又多掊斂民財。周主聞之不恱,因其入朝,留充京城內外巡檢。因力疾御殿,殷入起居,遂執之。下制誣殷,謀以郊祀日作亂,殺之。 |
114 | 唐復置科舉。 |
115 | 従知制誥徐鉉之請也。 |
116 | 冬十二月,周主朝享太廟,疾作而退,周主享太廟纔及一室,不能拜而退,命晉王榮終禮,是嵗宿南郊,㡬不救,夜分小愈。 |
117 | 春正月朔,周主祀圜丘。 |
118 | 周主祀圜丘,僅能瞻仰致敬而已。周以晉王榮判內外兵馬事,時羣臣希得見中外恐懼,聞晉王典兵,人心稍安。周主疾篤,詔晉王榮聴政。 |
119 | 周主疾篤,停諸司細務勿奏,有大事,則晉王榮稟進止宣行之。 |
120 | 周遣使分塞決河。 |
121 | 周以王溥同平章事。 |
122 | 周主命趣草制,相溥宣畢曰:「吾無恨矣」。周主威殂,晉王榮立。 |
123 | 二月,北漢主以遼兵擊周、周,昭義節度使李筠逆戰敗績。 |
124 | 北漢主聞周太祖殂,甚喜,遣使請兵于遼,遼遣其政事令楊袞將萬騎如晉陽,北漢主自將兵三萬以白従暉為都部署。張元徽為前鋒,使與遼趣潞州節度使李筠遣其將穆令均將兵逆戰,元徽與戰,陽不勝而北,令均逐之,伏發,被殺。筠遁歸上黨,嬰城自守。 |
125 | 三月,周主自將與漢戰于髙平,漢兵敗績,周將樊愛能、何徽等伏誅。 |
126 | 周主欲自將禦漢兵,羣臣皆曰:「陛下新即位,山陵有日,人心易搖,不宜輕動,宜命將禦之。周主曰:崇幸我大喪輕,朕年少新立,此必自來,朕不可不往」。馮道固爭之,惟王溥勸行,乃命馮道奉梓宮赴山陵,遂發大梁至懐州,兼行速進,宿澤州東北,北漢主軍髙平南,明日,周前鋒擊之,北漢兵卻,周主慮其遁去,趣諸軍急進,北漢主陳于巴公原張元徽軍其東,楊衮軍其西,衆頗嚴整,周河陽節度使劉詞將後軍未至,衆心危懼,而周主志氣益銳,命白重贊李重進將左軍居西樊,愛能、何徽將右軍居東,向訓、史彥超將精騎居中,張永徳將禁兵自衛,介馬臨陳督戰,北漢主見周兵少,悔召遼兵,遼將楊袞䇿馬前望周軍,退謂北漢主曰:勁敵也,未可輕進」。北漢主奮髯曰:「請公勿言,試觀我戰」。時東北風盛,俄轉南風,北漢主麾東軍先進擊周,右軍合戰未㡬,周樊愛能、何徽引騎兵先遁,右軍潰,步兵千餘人解甲降北漢,周主見軍勢危,自引親兵犯矢石督戰,趙匡𦙍時為宿衛將,謂同列曰:主危如此,吾屬何得不致死!」又謂張永徳曰:「賊氣驕,可破也!公引兵乘髙西出為左翼,我為右翼以擊之,國家安危,在此一舉。永徳従之,各將二千人進戰,匡𦙍身先士卒,馳犯其鋒,士卒死戰,無不一當百,北漢兵披靡,張元徽前畧陳馬,倒為周所殺,北軍奪氣。時南風益盛,周兵爭奮,北漢兵大敗,楊衮畏周兵之彊,不敢救,且恨北漢主之語,全軍而退。時北漢主尚有餘衆萬餘人,阻澗而陳,薄暮,劉詞至,復與諸軍擊敗之,追至髙平,僵尸滿谷,委棄輜重,器械不可勝紀,是夕,周主野宿得步兵之降敵者,皆殺之。樊愛能等聞捷,與士卒稍稍復還,北漢主帥百餘騎晝夜北走,所至得食未舉筯,或傳周兵至,輒蒼黃而去,衰老力憊,殆不能支,僅得入晉陽。周主休兵髙平,欲誅樊愛能等,猶豫未決,以訪張永,徳對曰:「愛能等素無大功,忝冒節鉞,望敵先逃,死未塞責。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茍軍法不立,雖有熊羆之士,百萬之衆,安得而用之!」周主稱善,即收愛能、徽及所部軍使以上七十餘人責之曰:「汝輩非不能戰,正欲以朕為竒貨,賣與劉崇耳」。悉斬之。自是驕將惰卒,始知所懼矣。永徳稱趙匡𦙍之智勇,周主,擢為殿前都虞候,餘將校遷拜者凡數十人,周遣行營都署符彥卿督諸將攻北漢,至晉陽孟縣,汾、遼州降。 |
127 | 周主遣符彥卿等北征,但欲耀兵于晉陽城下,未議攻取。既入北漢境,其民爭以食物迎勞,泣訴劉氏賦役之重,願供軍須助攻晉陽,州縣亦繼有降者。周主始有兼并之意。 |
128 | 周中書令馮道死。 |
129 | 道少能矯行,以取稱于世,及為大臣,尤務持重以鎮物事,四姓十君益以舊徳自處。然是時天下大亂,道視喪君亡國,未嘗以屑意方自著,長樂老敘述所得,累朝階勲官,爵以為榮,君子鄙之。 |
130 | |
131 | 夏五月,周主攻晉陽,不克,引軍還。 |
132 | 周主自潞州趨晉陽,至其城下,旗幟環城四十里,遼騎數千屯忻、代之間。周遣符彥卿等擊之。史彥超為前鋒,恃勇輕進,為遼所殺,周兵死傷甚衆,彥卿引兵還晉陽。時方久雨,士卒疲病,會彥超死,乃議引還。將發,匡國節度使藥元福曰:「進軍易退軍難」。乃勒兵成列而殿北漢果出兵追躡,元福擊走之。然軍還,悤遽,焚棄芻糧數十萬,失亡不可勝計,所得北漢州縣,復皆失之。冬十月,周簡閱諸軍,募壯士以補宿衞。 |
133 | 初,宿衞之士,累朝相承,務為姑息,不欲簡閱,恐傷人情,由是羸老居多,但驕蹇不用命,實不可用,毎遇大敵,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國,亦多由此。周主因髙平之戰,始知其弊,謂侍臣曰:「凡兵務精不務多,今以農夫百未能養甲士,一奈何朘民之膏血,養此無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衆何所勸?」乃命大簡諸軍精銳者,升之上軍,羸者斥去之,又以驍勇之士,多為諸道所蓄,詔募天下壯士,咸遣詣闕,命趙匡𦙍選其尤者為殿前諸班,其騎步諸軍,各命將帥選之,由是士卒精彊,所向克捷。 |
134 | 周罷諸道巡檢使臣。 |
135 | 周主謂侍臣曰:「諸道盜賊頗多,蓋由累朝分命使臣巡檢,致藩侯、守令皆不致力,宜悉召還,専委節鎮州縣責其清肅」。 |
136 | 十一月,周河隄成。 |
137 | 河自楊劉至于博州百二十里,連年東潰,分為二派,滙為大澤,瀰漫數百里,又東北壊古隄而出,灌齊、棣、淄諸州,漂沒田廬,不可勝計,流民采菰稗,捕魚以給食,久不能塞。至是,遣李穀按視隄塞,役徒六萬,三十日而畢。 |
138 | 北漢主旻殂,子鈞立。 |
139 | 北漢主自髙平之敗,憂憤成疾,悉以國事委其子承鈞。及是,北漢主殂,告哀于遼,遼册命承鈞為帝,更名鈞。鈞性孝謹,既嗣位,勤于為政,愛民禮士,境內粗安其事。遼表稱男,遼賜詔為「兒皇帝」。 |
140 | 湖南大饑。 |
141 | 是嵗,湖南大饑,周行逢開倉以賑之,全活甚衆。 |
142 | 春正月,周制給漕運斗耗。自晉、漢以來,漕運不給斗耗,綱吏多以虧欠抵死,至是,詔毎斛給耗一斗。 |
143 | 周遣使如夏州。 |
144 | 先是,周主圍晉陽,折徳扆將兵來朝,因置永安軍,以徳扆為節度使,李彝興以徳扆與已並列,恥之塞路不通,周使周主謀于宰相,對曰:「夏州邉鎮,朝廷毎加優借,府州褊小,得失不繫重輕,且宜撫諭彝興,庶全大體」。周主曰:「徳、扆數年以來,盡力以拒劉氏,奈何一旦棄之?且夏州惟産羊馬,貿易百貨,悉仰中國,我若絶之,彼何能為?」乃遣供奉官齎詔書責之,彝興惶恐謝罪。 |
145 | 周制舉令錄法 |
146 | 初令翰林學士、兩省舉令、錄,除官之日,仍署舉者姓名,若貪穢敗官,並當連坐。 |
147 | 周浚胡盧河城李晏口,以張藏英為沿邉巡檢使。 |
148 | 遼人屢侵河北,輕騎深入,無藩籬之限,郊野毎困殺掠,言事者稱深冀之間有胡盧河橫亙數百里,可浚之以限其奔突,詔王彥超、韓通、將兵夫浚之,築城于李晏口,留兵戍之。周主召張藏英,問以備邉之策,藏英具陳地形要害,請列置戍兵,募邉人驍勇者,厚其廩給,自請將之,隨宜討擊,従之,藏英到官數月,募得千餘人。彥超等視役,嘗為遼人所圍,藏英引兵馳擊,大破之,自是河南之民始得休息。二月庚子朔,日食,周召羣臣,極言得失。 |
149 | 詔曰:「朕于卿大夫,才不能盡知,面不能盡識,若不采其言而觀其行,審其意而察其忠,則何以見器識之淺深,知任用之得失?若言之不入,罪實在予。茍求之不言,咎將誰執?」 |
150 | 夏四月,周廣大梁城。 |
151 | 周主以大梁城中迫隘,詔展外城,先立標幟,令冬農隙興,板築東作,動則罷之,更俟次年,以漸成之。周以王朴為諫議大夫、知開封府事。 |
152 | 周主謂宰相曰:朕毎思致治之方,未得其要,寢食不忘,又吳蜀、幽、并皆阻聲敎,未能混一,宜命近臣著《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及《開邉策》各一篇,朕將覽焉。比部郎中王朴獻䇿周主欣然納之。時羣臣多守常偷安,所對少可取者,惟朴神峻氣勁,有謀能斷,周主重之,以為諌議大夫、知開封府事。 |
153 | 五月,周遣鳳翔節度使王景伐蜀,周主謀取秦、鳳,求可將者。王溥薦宣徽使向訓,詔訓與景偕取秦州。 |
154 | 周廢無額寺院,禁私度僧尼敇,天下寺院非敇額者,悉廢之。禁私度僧尼,凡欲出家者,必俟祖父母、父母、伯叔父之命,禁僧俗捨身、斷手足、煉指、挂燈、帶鉗之類,幻惑流俗者,令諸州毎嵗造僧帳,有死亡歸俗,皆隨時開落,廢寺院三萬餘所,存二千六百九十四,見僧尼六萬餘人。 |
155 | 六月,周主親錄囚于內苑。 |
156 | 有汝州民馬遇父及弟為吏所冤死,屢經覆按,不能自伸。周主臨問,始得其實,人以為神。由是諸長吏無不親察獄訟。 |
157 | 蜀遣使如唐及北漢。 |
158 | 蜀主遣間使如北漢及唐,欲與之俱出兵以制周,二國皆許之。 |
159 | 周以張美,權㸃檢三司事。初,周主在澶州,美掌州之金穀,𨽻三司者,周主或私有所求,美曲為供副。至是,以美治財精敏,當時鮮及,故以權授之。征伐四方,用度不乏,美之力也。然思在澶州所為,終不以公忠待之。 |
160 | 秋九月,周始鑄錢。 |
161 | 周主以縣官久不鑄錢,而民間多銷錢為器皿及佛像,錢益少,敕立監采銅鑄錢,唯法物軍器及寺觀鐘、磬、鈸、鐸之類,聴留外民間銅器、佛像,五十日內輸官受直過期,匿五斤以上罪死,不及者論刑有差。 |
162 | 周王景敗蜀師取秦、階、成州,蜀主遣李廷珪、伊審徴拒周兵,王景遣禆將以兵趣唐倉,扼蜀歸路。蜀將戰,敗,秦州判官趙玭舉城降成、階二州皆降,百官皆入賀。周主舉酒屬王溥曰:「邉功之成,卿擇帥之力也」。 |
163 | 冬十一月,周遣李穀督諸軍伐唐,周以李榖為淮南前軍都部署,王彥超副之,督侍衞都指揮使韓令坤等十二將以伐唐。 |
164 | 周疏汴水。 |
165 | 汴水自唐末潰決,自埇橋東南悉為汗澤。周主謀擊唐,先命發民夫,因故堤疏導之,東至泗上,議者皆以為難成。周主曰:「數年之後,必獲其利」。 |
166 | 唐遣兵拒周師于夀州,周師擊敗之,唐主以劉彥貞為都部署,將兵二萬趣夀州,皇甫暉、姚鳳將兵三萬屯定逺,召鎮南節度使宋齊邱還金陵,謀國難,周李穀等為浮梁自正陽,濟淮王彥超敗唐兵于夀州城下。 |
167 | 周樞密使鄭仁誨卒。 |
168 | 仁誨卒,周主欲臨其喪,近臣奏嵗道非便,周主曰:「君臣義重,何時日之有!」往哭盡哀。 |
169 | 吳越遣使入貢于周。 |
170 | 吳越王俶遣使入貢于周,周以詔諭之,使出兵擊唐,。 |
171 | 春正月,周主自將伐唐,大敗唐兵,斬其將劉彥貞。 |
172 | 周主下詔親征淮南,命侍衛都指揮使李重進將兵先赴正陽,遂發大梁,李穀攻夀州,久不克,劉彥貞救之,榖退保正陽,彥貞素驕貴,無才畧,聞李穀退喜,引兵直抵正陽,劉仁贍及池州刺史張全約固止之,彥貞不従,李重進度淮逆戰,大破之,斬彥貞,擒其禆將咸師朗等,斬首萬餘級。 |
173 | 周以李重進為都招討使,李榖判夀州行府事。二月,周主命趙匡𦙍將兵襲唐滁州,克之,擒其將皇甫暉、姚鳳。 |
174 | 先是,周主至夀州城下,命諸軍圍之,徙正陽浮梁于下蔡,遣趙匡𦙍擊唐兵于塗山,大破之。至是,下蔡浮梁,成周主自往視之,命匡𦙍倍道襲清流闗。皇甫暉等驚走,入滁州,斷橋自守。匡𦙍躍馬麾兵涉水,直抵城下,暉曰:「人各為其主,願容成列而戰」。匡𦙍笑而許之。暉整衆而出,匡𦙍突陣擊暉,擒之,并擒姚鳳,遂克滁州。 |
175 | 唐主遣鍾謨李徳明奉表于周,唐主先奉書于周,稱唐皇帝,願以兄事周,周主不答。及是,以兵屢敗,懼亡,乃遣翰林學士鍾謨、文理院學士李徳明奉表稱臣,請平于周謨。徳明素辯口,周主知其欲游說,盛陳甲兵而見之曰:「爾主自謂唐室苗裔,宜知禮義異于他國。與朕止隔一水,未嘗遣一介以修好,惟泛海通契丹,捨華事夷,禮義安在?且汝欲說我令罷兵邪?我非六國愚主,豈汝口舌所能移邪!可歸語爾主,亟來見朕,再拜謝,過則無事矣。不然,朕欲往觀金陵城,借府庫以勞軍,汝君臣得無悔乎?」二人戰栗不敢言。 |
176 | 周取唐揚州。 |
177 | 周主詗知揚州無備,命韓令坤等將兵襲之。令坤奄至揚州,以數騎馳入城,城中不知覺。唐副留守馮延魯髠髪僧服而逃,軍士執之。令坤慰諭其民,使皆安堵。 |
178 | 唐滅,故吳主楊氏之族。 |
179 | 唐主遣園苑使尹延範如泰州,遷吳讓皇之族于潤州。延範以道路艱難,恐其為變,盡殺其男子六十人還報,唐主怒,腰斬之。 |
180 | 岳州團練使潘叔嗣殺王逵,迎周行逢入朗州,行逢討叔嗣,斬之。 |
181 | 王逵受周詔攻唐,過岳州,潘叔嗣燕犒甚謹,逵左右索取無厭,譖叔嗣于逵,逵面罵之。叔嗣慙恨,謂其下曰:「逵戰勝而還,吾無遺類矣!」乃以兵襲朗州,逵還戰,敗死。或勸叔嗣遂據朗州,叔嗣曰:「吾救死耳,朗州非吾利也」。乃歸岳州,使將吏迎周行逢于潭州。行逢至,或請以潭州與叔嗣,行逢曰:「叔嗣殺主帥,罪當死,以其迎我,未忍殺爾。若與潭州,是吾使之殺王公也」。召為行軍司馬。叔嗣怒,稱疾不至,行逢曰:「是又欲殺我矣」。乃陽以武安節鉞與之,召使至府受命。既至,數其罪而斬之。行逢乃自稱武平留後,奉表于周。 |
182 | 三月,周主行視水寨。 |
183 | 周主至淝橋,,自取一石馬,上持之至寨以供礟,従官過橋者舉一石,趙匡𦙍乘皮船入夀春壕中,城上發連弩射之,矢大如椽,牙將張瓊以身蔽之,矢中瓊體,死而復蘇,鏃著骨不可出,瓊飲酒一大巵,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數升,神色自若。 |
184 | 唐遣司空孫晟奉表于周。 |
185 | 唐主以孫晟為司空,遣與禮部尚書王崇質奉表于周,請奉正朔守土疆。晟謂馮廷已曰:「此行當在左相,然晟若辭之,則為負先帝矣」。既行,知不免中夜歎息謂崇質曰:「君家百口,宜自為謀,吾思之熟矣,終不負永陵。一杯土,餘無所知也!」既至,周主遣中使以晟等詣夀春城下示劉仁贍,且招諭之,仁贍見晟,戎服拜于城上,晟謂仁贍曰:「君受國厚恩,不可開門納寇」。周主聞之,怒晟曰:「臣為唐宰相,豈可敎節度使外叛邪!」周主釋之 |
186 | 唐主以其弟齊王景逹為元帥,將兵拒周師。唐主以景達為諸道兵馬元帥,將兵拒周,以陳覺為監軍使。中書舍人韓熙載上書曰「信莫信于親王,重莫重于元帥,安用監軍為哉」不従。 |
187 | 夏四月,唐兵攻六合,趙匡𦙍擊破之。先是,周主命匡𦙍將兵屯六合,至是,唐齊王景達將兵濟江拒六合,二十餘里,設柵不進。諸將欲擊之,匡𦙍曰:「吾衆不滿二千,若往擊之,彼必見吾衆寡矣,不如俟其東而擊之,其破必矣」。居數日,唐出兵趣六合,匡𦙍奮撃,大破之,殺獲近五千人,溺死甚衆,于是唐之精卒盡矣。 |
188 | 周主如渦口。 |
189 | 周主攻夀州久不克,失亡頗多,糧運不繼,議欲旋師,乃先幸濠州。會渦口作新浮梁,成復自濠州如渦口,欲遂至揚州。范質等以兵疲食少,泣諫而止。 |
190 | 五月,周主還大梁,留李重進圍夀州。六月,唐遣員外郎朱元將兵復江北諸州。 |
191 | 元因奏事論用兵方畧,唐主以為能,故用之。秋七月,周以周行逢為武平節度使。 |
192 | 行逢留心民事,悉除馬氏橫賦貪吏猾民為民害者皆去之,擇亷平吏為刺史、縣令,境內以治, |
193 | 唐朱元等取舒和、蘄州,周揚、滁州守將皆棄城,并兵攻夀州。 |
194 | 初,唐人以茶鹽彊民而徵其粟帛,謂之博徴,又興營田于淮南,民甚苦之。及周師至,爭奉牛酒迎勞,而將帥不知恤,専事俘掠,民皆失望,相聚山澤,操農器為兵,積紙為甲,時人謂之「白甲軍」。周兵討之,屢為所敗,所得諸州,多復為唐有。淮南節度使向訓奏請以廣陵之兵并力攻夀春,詔許之,訓封府庫以授主者,命牙將分部按行,城中秋毫不犯,州民感恱,軍還,或負糗糒以送之,滁州守將亦棄城引兵趣夀州。 |
195 | 八月,周作《欽天厯》。 |
196 | 王朴與司天少監王處訥所撰也。冬十月,周立二稅起徴限。 |
197 | 周主謂侍臣曰:「近朝徴歛榖帛,多不俟收穫紡績之畢」。乃詔三司自今夏稅以六月,秋稅以十月起徴,民間便之。 |
198 | 周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審琦入朝除太師,遣還鎮。審琦鎮襄州十餘年,至是入朝,除守太師,遣還鎮。審琦感恱。周主謂宰相曰:「近朝多不以誠信待諸侯,雖有欲效忠節者,其道無由王者但能毋失其信,何患諸侯不歸心哉!」 |
199 | 周以趙匡𦙍為定國,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 |
200 | 匡𦙍表趙普為節度推官。十一月,周殺唐使者司空孫晟,唐使者孫晟、鍾謨従至大梁,周主待之甚厚,時召見,飲以醇酒,問以唐事,晟但言:「唐主畏陛下神武事,陛下無二心」。會得唐蠟書,周主召晟責之,晟正色抗辭請死,問以唐虛實,黙不對,命都承旨曹翰送晟于右軍巡院,與之飲酒,従容問之,晟終不言,翰乃謂曰:「有敕,賜相公死」。晟神色怡然,索靴袍,整衣冠,南向拜曰:「臣謹以死報國」。乃就刑,并従者百餘人,皆殺之,貶鍾謨為耀州司馬。 |
201 | 周召華山隠士陳搏詣闕,尋遣還山。周主召陳搏,問以飛升黃白之術,對曰:「陛下為天子,當以治天下為務,安用此為!」乃遣還山,詔州縣長吏常存問之。 |
202 | 春正月,唐遣兵救夀州,周師擊破之。 |
203 | 唐齊王景逹遣邉鎬朱元等將兵數萬救夀州,軍于紫金山,列十餘寨,與城中烽火相應,又築甬道運糧,綿亙數十里,將及夀春,周李重進邀擊,大破之,死者五千人,奪其二寨。劉仁贍請以邉鎬守城,自帥衆決戰,景達不許, |
204 | 二月,周更造祭器、祭玉。 |
205 | 命國子博士聶崇義討論制度,為之圖。三月,周主復如夀州,大破唐兵,唐元帥景逹奔還。先是,唐水軍銳敏,周人無以敵之,周主以為恨,反自夀春于大梁城西汴水側造戰艦數百艘,命唐降卒敎北人水戰,數月之後,縦橫出沒,殆勝唐兵。至是,車駕發大梁,命王環將之,自閔河沿潁入淮,唐人大驚。三月,周主渡淮,抵夀春城下,躬擐甲胄,軍于紫金山南,命趙匡𦙍擊唐寨,破之,斷其甬道,由是唐兵首尾不能相救,朱元舉寨萬餘人降周,其餘衆沿流東潰,周主自將騎數百與諸將夾岸追之,唐兵戰溺死及降者殆四萬人。劉仁贍聞援兵敗,扼吭歎息,景達、陳覺皆奔歸金陵。 |
206 | 唐夀州監軍周廷構以城降周,唐節度使劉仁贍死之,周以夀州為忠正軍,徙治下蔡。 |
207 | 周主耀兵于夀州城下,唐清淮節度使劉仁贍病甚,不知人,監軍使周廷構等作仁贍表,舁仁贍出城以降于周,仁贍臥不能起,周主慰勞賜賚,復令入城養疾,徙夀州治下,蔡又制曰:「劉仁贍盡忠所事,抗節無虧,前代名臣㡬人堪比,其以為天平節度使、兼中書令」。是日,卒,追賜爵彭城郡王。唐主聞知,亦贈太師,周主復以清淮軍為忠正軍,以旌仁贍之節。 |
208 | 周主之父光祿卿致仕柴守禮犯法,周主不問守禮及當時將相王溥、王晏、韓令坤之父遊處,恃勢恣橫,洛人畏之,謂之「十阿父」。周主既為太祖嗣,人無敢言守禮子者,但以元舅處之,優其俸給,未嘗至大梁。嘗以小忿殺人,有司不敢詰,周主知而不問。 |
209 | 夏四月,周主還大梁。 |
210 | 周疏汴水入五丈河。 |
211 | 自是齊、魯舟楫皆逹于大梁。五月,周作刑綂。 |
212 | 詔以律令文古難知,勅格煩雜不一,命侍御史張湜等訓釋刪定為刑綂。 |
213 | 唐敗,周兵斷其浮梁。 |
214 | 唐郭廷謂將水軍斷渦口浮梁,又襲敗武行徳于定逺,唐以廷謂為應援使。 |
215 | 秋八月,周平章事李穀罷,以王朴為樞密使。榖臥病二年,九表辭位,罷守本官,令每月肩輿一詣便殿議政事。 |
216 | 九月,周以竇儼為中書舍人。儼上疏:「請令有司討論禮儀,考正鍾律,作《通禮正樂》,又論政刑及勸農經武之要。周主善之。 |
217 | 冬十月,周設賢良、經學、吏理等科。十一月,周主自將伐唐,攻濠、泗州。遼北漢會兵攻周潞州,不克而還。十二月,唐、泗州降周。 |
218 | 唐泗州守將范再遇舉城降周,周主自至城下,禁軍中芻蕘者毋得犯民田,民皆感恱,爭獻芻粟,無一卒敢擅入城者。 |
219 | 唐濠州降。周周主進兵攻楚州,遣兵取揚㤗州,唐濠州團練使郭廷謂舉城降周,時周主進攻楚州,廷謂謁見周主,使將濠州兵攻天長,遣指揮使武守琦將兵數百趣揚州,至髙郵,唐人悉焚揚州官府民居,驅其人南渡江,後數日,周兵乃至。周主聞泰州亦無備,遣兵襲取之, |
220 | 南漢遣使入貢于周,不至。南漢主聞唐屢敗,憂形于色,遣使入貢于周,為湖南所閉,乃治戰船,修武備。既而縦酒酣飲,曰:「吾身得免幸矣,何暇慮後世哉!」 |
221 | 春正月,周鑿鸛水,引戰艦入江。 |
222 | 周主欲引戰艦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欲鑿楚州西北鸛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視,還,言地形不便,計功甚多,乃自往視之,授以規畫,旬日而成,用功甚省,巨艦數百艘皆逹于江,唐人大驚,以為神。 |
223 | 周師拔唐靜海軍,周拔靜海軍,始通吳、越之路。先是,周主遣使如吳越,語之曰:「卿去雖汎海,還當陸歸」。已而果然。 |
224 | 周主克唐楚州,唐防禦使張彥卿死之。周攻楚州,踰四旬,唐防禦使張彥卿固守不下,周主自督諸將攻克之,彥卿與都監鄭昭業猶帥衆巷戰,矢刃皆盡,彥卿舉繩床以鬬而死,所部千餘人,至死無一人降者。 |
225 | 二月,北漢攻周隰州,不克。隰州刺史暴卒,建雄節度使楊廷璋謂都監李謙溥曰:「今大駕南征澤州無守,將河東必生心。若奏請待報,則孤城危矣」。即牒謙溥權隰州事。謙溥至,則修守備未㡬,北漢兵果至,攻城久不下,廷璋度其疲困無備,潛與謙溥募死士夜襲其營,北漢兵驚潰,解去。 |
226 | 三月,唐以太弟景遂為晉王,燕王冀為太子。景遂前後十表辭位,且言冀嫡長有軍功,宜為嗣唐主。乃立景遂為晉王,以冀為太子,參決庶政。 |
227 | 周主臨江,遣水軍擊唐兵,破之。唐主遣使盡獻江北地,周主罷兵,引還。 |
228 | 周主至揚州,如迎鑾鎮,遣水軍擊破唐兵。唐主聞周主在江上,恐遂南渡,又恥降號稱藩,乃遣陳覺奉表,請傳位于太子,冀使聴命于中國。時淮南惟廬、舒、蘄、黃未下,覺見周兵之盛,白周主,請遣人渡江取表,獻四州之地,盡江為境,以求息兵,辭指甚哀。周主曰「朕本興師,止取江北,今爾主能舉國內附,朕復何求」賜唐主書,稱皇帝恭問江南國主,慰納之。唐主奉表稱唐國主請獻江北四州地,輸貢物數十萬,于是江北悉平,得州十四、縣六十。周主賜唐主書,諭以今當罷兵,不必傳位。 |
229 | 周汴渠成 |
230 | 浚汴口,導河流逹于淮,于是江淮舟檝始通。夏五月辛巳朔,日食。 |
231 | 唐主更名景,去帝號,奉周正朔。唐主避周諱,更名景。下令去帝號,稱國主,凡天子儀制皆有降損。去年號,用周正朔平章事。馮延已嚴,續樞密使陳覺皆罷。 |
232 | 秋八月,唐太子冀殺其叔父晉王景遂。唐太子冀在東宮多不法,唐主怒,嘗以毬仗擊之,曰「吾當復召」景遂冀密遣洪州都押牙袁従範毒殺景遂,唐王不之知。 |
233 | 南漢主晟殂,子鋹立。。鋹年十六,國事皆決于龔澄樞、盧瓊仙等臺省,備位而已。 |
234 | 周遣闔門使曹彬如吳越。周遣曹彬以兵器賜吳越,事畢亟返,不受饋遺。吳越人以輕舟追與之,至于數四。彬曰:「吾終不受,是竊名也」。盡籍其數,歸而獻之。周主曰:「曏之奉使者,乞匄無厭,使四方輕朝命。卿能如是,甚善。然彼以遺卿,卿自取之」。彬始拜受,悉以散于親識,家無留者。 |
235 | 冬十月,周遣使均定境內田稅。 |
236 | 周主留心農事,常刻木為農夫、蠶婦,置之殿庭。至是,詔散騎常侍艾穎等三十四人分行諸州,均定田租。又詔諸州并鄉村率以百戶為團,團置耆長三人。又詔諸邑課戶及俸戶,並勒歸州縣。其幕職、州縣官,自今並支俸錢及米麥。 |
237 | 十一月,周命竇儼撰《通禮正樂唐放其太傅宋齊邱于、九華山齊邱多樹、朋黨陳覺、李徴古共相附和,唐主惡之㑹周遣鍾謨、馮延魯還,唐謨以李徳明之死怨齊邱,欲報之,知陳覺前自周還,矯周主命,言江南連嵗拒命,皆宰相嚴續之謀,當斬之,唐主未之信,謨因請復之于周,唐主乃因謨復命,上書言久拒王師,皆臣愚迷,非續之罪。周主大驚曰:「審如此,則續乃忠臣,朕為天下主,豈敎人殺忠臣乎!」謨還,以白唐主,唐主乃詔暴齊邱等罪,放齊邱歸九華山,覺宣州安置,尋殺之,徴古賜自盡,齊邱未㡬自經死。 |
238 | 御批歴代通鑑輯覽卷七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