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百三十

《卷二百三十》[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山堂肆考卷二百三十   明。 彭大翼 撰補遺。
3
君道
4
王載
5
帝王之法則也。
6
天儀
7
即天顔也。威聲曰天聲,威柄曰天衡,儀仗曰天仗縣官。
8
東平王宇曰:「今縣官年少」。張晏曰:「不敢指斥成帝,故謂之縣官天家」。
9
蔡邕獨斷天子以天下為家,故曰「天家」,一曰「官家」。又李濟翁《資暇録》至「尊天下為宅,四海為家,曰宅家。
10
丹蹕。
11
君之,車駕也。
12
黃圖
13
天子,圖籍也。紀宮殿名號與亰畿地里皇刼。
14
即帝年也,唐詩「欲知皇刼逺,初拂六銖衣宸襟」。
15
初,學記宸襟佇栢梁,即帝心也。帝恩曰「宸渥」,帝寵曰神眷,行幸曰宸逰」,位曰宸極,歴數曰神歴。
16
移仗
17
天子出行曰移仗。車駕所止曰駐蹕陟方。
18
王者廵狩之名。
19
側席
20
漢明帝詔:「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遲,猶希望也。側席,謂不正坐以待賢良也。
21
臨軒
22
漢元帝好音樂,或置鼙鼓殿下,自臨軒檻檻上隤銅丸以摘鼓。天子臨軒之名自此始。
23
閏位
24
《漢書》餘分閏位,言王莽不得正王之命,如嵗月餘分為閏也。又秦本西戎,餘分閏位,不足繼周。
25
中營
26
中營,天子也。文選屯萬騎于中營。天子鹵簿中,有五營。
27
《昌籙》
28
即泰運也,唐詩「天子開昌,籙末光。
29
猶餘光也。《史記》蕭相國《何録録》未有竒節。及漢興,依日月之末光。
30
雲施
31
《禮樂志》雲施稱民,言稱物平施,其澤如雲也霞洽。
32
唐文皇慈霞洽,聖渥天浮,喻天子恩澤之盛也。五勝。
33
帝王代興,以五行迭相勝也。宋李石續博物志》:自古帝王五運之次有二說,鄒衍以五行相勝為義,劉向則以相生為義,漢魏共尊劉說。
34
九乾
35
九陽數之極,故天子九重,又曰九乾鳳扆。
36
帝座也唐詩鳳扆臨,花暖龍驂。
37
帝駕也,唐詩:龍驂曉入望春宮●鼎。
38
漢宦者論魏武,因之,遂遷●鼎。蓋●鼎國之守器以喻帝位也。
39
象鑣
40
《爾雅》注:「鑣,馬勒。旁鐵也」。皆用象牙,乗輿有之。靜室。
41
王者至尊警蹕而行,靜室而止。靜室,謂先使人清室也。舊典,天子行幸所至,必遣靜室令先案行,清浄殿中,以虞非常。
42
鳴鐘
43
天子將出,則撞黃鍾之鐘,左五鐘皆應,入則撞㽔,賔之鐘右,五鐘皆應,故揚雄《河東賦》所謂「鳴洪鐘」是也。降輦。
44
唐●宗待李白降輦而迎闢闈。
45
文選明明闢,皇闈言人君。開門以待,賢也恭先。
46
《周書洛誥》作「周恭,先言人君恭以接下,而倡率後王也」。敬止。
47
《詩大雅》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開榮灑澤。
48
文選開榮灑澤,舒虹爍電,言人君徳恵。開發萬物之榮,灑其優渥之澤,如虹之舒,如電之爍也。
49
執契持衡。
50
唐詩「執契靜,三邊持衡臨萬姓」。契,信也。言明君執信以任之也。
51
天行地止
52
言王者,法天地之行止也。鳳彩,鸞姿。
53
藝文琱箱鳳彩羽,盖鸞姿。皆言天子之儀衛也《宴鎬》。
54
周文王宴羣臣于鎬京。
55
横汾
56
漢武帝行幸河東,與羣臣燕飲,歡甚,乃作《秋風》辭曰:「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唐詩》:漢武橫汾》日,周王宴鎬年。
57
昭姓《考瑞》。
58
古者建國必建同姓,以明親親,必樹異姓,以明賢賢。昭姓,謂昭顯其姓氏也。瑞,玉也。考瑞謂考核其瑞信,即書所謂「輯玉瑞也。
59
長世字甿
60
字養甿民也。
61
明一
62
管子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徳者王謀,得兵勝者霸通三」。
63
董子曰:「古之人造文字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連其中,通其道也。取其天地與人之才而三通之,非王者其孰能若是乎?」
64
帝驟王馳。
65
孝經鈎命決,三皇步。五帝,驟三王馳。又曹褒傳,三五步驟。
66
龍興虎視。
67
文選周以龍,興秦以虎視祖德紏刑。
68
魯語:「天子大采朝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徳,小采夕月。與太史司載糾䖍天刑」。注云:「大采,袞織也。小采,黼衣也。朝日以春分,夕月以秋分,祖習也」。
69
登三乘六。
70
涼謝艾獻晉帝表登三緯:地乘六御天,宋人徳奉三無功安九有句法祖之。
71
順紀
72
《大戴禮》,黃帝,順天地之紀者也。合《元》。
73
何休注《公羊傳》:「徳合於元者,稱王在宥」。
74
荘子曰:「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徳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在察也,宥寛也。
75
龢寧
76
《國語》:「周襄王將以翟伐鄭,富辰諫曰:「章怨外,利不義,棄親即翟不祥,以怨報德不仁。古之明王,不失此三徳,故能光有天下,而龢寧百姓。令聞不忘」。
77
獻詩獻書
78
國語召公曰:「天子聽政,使公卿列士獻詩,瞽獻,典史獻書師,箴●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
79
薦鬯薦醴
80
《國語》:周宣王不藉千畝,虢文公諫,王乃即齋宮,淳濯享醴。及期,鬱人薦鬯,犧人薦醴,王祼鬯,享醴乃行,百吏庶民畢從。及期,謂耕日也。
81
食租衣稅。
82
漢武帝用桑●羊,置平準于京師,都受天下委輸,貴即賣之,賤即買之,欲使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而萬物不得騰踊。是時天小旱,上令官求雨。卜式言曰:「縣官當食租衣稅而已,今●羊令吏坐市列肆,販物求利,烹●羊,天乃雨」。
83
遺大投艱。
84
周書》遺大,投艱于朕身。
85
含垢
86
《左傳》:「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87
回容
88
漢光武雖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回曲也,謂曲法以容之也。
89
湯沐邑
90
以邑之賦稅供湯沐之具,茅土封。
91
漢制:皇太子封為王者,燾以黃土,苴以白茅,故曰茅土,朝委裘。
92
韻府植遺腹,朝委裘,言天子幼沖,未能坐朝,惟將先帝裘衣朝之。
93
握靈鏡
94
藝文:把神珠、握靈鏡、擊天鼔、撞地鐘,皆喻人君總攬乾綱之意。
95
傳臚
96
上傳語告下,謂之傳臚。
97
顧命》
98
謂顧念太子而命大臣輔相之也轉鈞。
99
聖人制馭天下如陶人轉鈞,葢取周回調均也。《秉籙》。
100
文選秉籙御天握樞臨極籙符樞,北斗第一星也,臘賜耗資。
101
漢何敞曰:「臘賜自郎官以上、卿大夫、王侯以下,至于空竭帑藏,損耗國資。
102
伏閉盡日
103
漢永元六年六月己酉,初令伏閉盡日,注云:「伏日萬鬼行,故盡日閉,不干他事」。
104
臣職
105
五諸侯
106
《漢髙帝紀》:「羽雖聞漢東既擊齊慾,遂破之而後擊漢,漢王以故得劫五諸侯兵」。師古曰:五諸侯,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魏王豹、殷王卬也。
107
七大夫
108
漢髙詔: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按秦制,列侯乃得食邑。今七大夫以上皆食邑,所以寵之也。七大夫,謂公大夫也,爵第七,故謂之七大夫。
109
三服官。
110
漢元帝元初五年,罷齊三服官。按齊國舊有三服官,春獻冠幘,縰為首服,紈素為冬服,輕綃為夏服。至是罷之。三署郎
111
漢官左、右中郎將,皆秦官也,比二千石三署郎皆屬焉。三署郎謂五官署左署、右署也。
112
七公
113
謂四輔、三公也。
114
三吏
115
三公乃天子之吏,故曰三吏遜膚。
116
《詩》《豳風》公孫碩膚遜讓碩」,大膚美也。言讓大美而不居也。
117
含章
118
《易》《坤》六三曰「含章可貞」,言為臣之道,當含晦其美,有善則歸之于君也。
119
六事。
120
六事即六卿。
121
三旌
122
三旌即三公,又曰三事三公,主天、地、人之事,故云。《後漢志》:太尉公主天,司徒公主人、司空、公主、地公、侯、伯曰三圭。周封虞、夏、殷之後,以示敬,曰三恪。
123
任子。
124
任子言為父兄所保任,故得為郎也。蘇眉山曰:「所謂任子,猶曰信其父兄而用其子弟云爾」。
125
便侯。
126
史記無功而侯者曰便侯,結宦。
127
與人同出仕,曰結宦古,詩結宦遊邯鄲遺榮。
128
致仕而歸隠,謂之遺榮遺忘也,言忘其榮貴也。登等
129
王莽傳》:「九錫、登等之寵,謂升于常等也,薦聞。
130
左昭四年,楚靈王合諸侯于申,使問禮于宋。向戌,鄭公孫僑、向戌曰:小國習之,大國用之,敢不薦聞?獻公合諸侯之禮,六子産曰:小國共職,敢不薦守?獻伯子男,㑹公之禮六。按宋公爵,故獻公㑹諸侯之禮,鄭伯爵故獻伯子男㑹公之禮。
131
闗䇿
132
謂以計䇿闗說于天子也,題才。
133
謂銓衡之職也,初學記長,無題才之術鳬使
134
魏謂走使曰:「鳬使唐,詩輶軒鳳,皇使鴈臣」。
135
北朝魏以北方酋長侍子畏暑聽秋朝春還,時謂之「鴈臣」,杜詩「中原接鴈臣」。
136
闗候
137
候闗之吏也。
138
家陪:
139
公卿大夫,家之陪臣也。文選饔餼,浹乎家陪黃散」。
140
韻府黃散之職,須人門兼美。謂黃門侍郎職任之重,當選得其人也。
141
青綸。
142
青綸,青絲綬也。漢仲長統傳身無半通,青綸之命隨牒。
143
漢匡衡材智有餘,經學絶倫,但以無階朝廷,故隨牒在逺方。注云:「階,升次也」。隨牒,謂隨選補之常牒,不被超擢也。
144
戲車
145
《衛綰傳》:「綰以戲車為郎」。注云:「能左右超乗也。投《傳》。
146
東漢豫州刺史周景辟陳蕃為別駕從事,蕃以諫諍不合,投傳而去。投棄也,傳符也。
147
建麾
148
文選建麾作牧。
149
陪鸞
150
初,學記扈蹕陪鸞渭水傍,言侍從,車駕出也,控鶴。
151
武則天時置控鶴監率,皆寵愛之,人居之披草。
152
披草求君,言出自草澤,而求仕也離蔬。
153
漢王襃傳,離蔬釋蹻,而享膏粱孚先。
154
書《洛誥》作「周孚」,先孚,信也,言人臣信以事上,以信而倡後人也。
155
承乏
156
謂承人空乏,時始得入仕也,葢自謙之詞公路。
157
掌公之路車者曰公路。
158
公車
159
《史記》:「東方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注《百官表》。衛尉屬官有公車司馬。《漢儀注》,公車司馬掌殿司馬門夜徼宮、天下上事及闕下,凡所徵召,皆總領之。秩六百石。
160
登辟
161
書泰,誓爾衆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注云:「登,成也。辟,君也。言爾衆士,其尚蹈行果毅,以成汝君也。殺敵為果作賔」。
162
書微子之命:「元子崇徳象賢,統承先生,脩其禮物,作賔于王家,與國咸休」。言武王以微子為帝,乙之長子且能崇徳象賢,故封于宋以奉湯祀,不以臣禮待之,而以賔禮遇之也,故曰作賔王家」。
163
升采
164
采,事也。升采,謂居官而治事也。《提衡:
165
掌銓衡也。
166
寓直
167
文選》寓直于散騎之省,寓寄,直宿也。守屏。
168
謂州牧也。文選守屏稱事奉朝請禮。
169
東方朔傳奉朝請之禮《注》云:春曰朝,秋曰請。奉朝請者,本不為官,特奉朝㑹,請召而已。
170
居通塞任。
171
吏部銓衡之任,能使人通塞者也。故云:一說得其人,則賢路通,不得其人,則賢路塞」,故云。
172
九賓
173
即《周禮》「九儀,謂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也。二伯。
174
王莽時,分陜立二伯,分陜者,欲依周公、召公故事,自陜以東,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
175
珥彤書笏。
176
珥,執也。彤赤,管筆也。書笏,以所記事書之于笏也。皆史官之事。
177
助嶽輸溟。
178
唐詩助嶽無纖塊,輸溟謝末㳙喻人臣效忠,于朝之意通貴。
179
唐制,六品以上者,謂之通貴。唐詩班秩兼通貴清塗。
180
要地之官曰清塗,又曰「清貫上佐。
181
別駕從事之稱,即叅軍也末班。
182
文選俄命,予以末班,猶言末僚也。又史云:鳳翔將校皆髙班,言班秩髙也。
183
跋扈
184
扈,竹籬也。設以候魚魚大者,則跋扈而出,葢喻人臣之強梁者。故漢質帝目梁冀曰:「此跋扈將軍」。
185
抽簮
186
謂抽簮笏而告歸也。
187
倌人
188
主駕者曰「倌人《毛詩》,命彼倌人緹騎」。
189
緹,赤色也。漢制,執金吾所管兵皆赤衣,故曰緹騎。東坡和觀,燈詩翻翻「緹騎走香塵」是也。
190
特進
191
諸侯功徳浸盛,為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在三公下貤封。
192
貤,移也
193
桂蠧
194
楚辭桂蠧,不知所淹留,喻人臣食芳香,居髙位,不建忠信,亦将失其位,喪其所也。
195
蓼蟲
196
《楚辭》蓼蟲不徙乎葵藿喻逐臣不能變志易行,以求祿位也。
197
篤弼
198
言厚,輔王室也。《書》曰:汝受命,篤弼廵對」。
199
唐徳宗詔坐延英殿日輪百司長官二員言闕失,謂之廵對。
200
賜玦。
201
古者人臣有罪,待放于境,賜之玦則去,賜之環則反留圭。
202
《尚書大傳》有留圭復圭之文,留圭如今,奪爵貶秩復圭,如今之復職也。
203
國客。
204
使,臣也。《周禮》、《秋官象胥》,凡國之大喪,詔相國客之禮,而正其位。
205
巖郎
206
羽林郎,宿殿陛巖下曰巖郎右職。
207
樞要之官
208
左官
209
漢丁鴻上封事曰:「左官外附之臣,依托權門」。注云:「左官者,人道尚右,舎天子而事諸侯,為左官。外附外附者,謂背正法而附私家。
210
賜告
211
《初學記》:《漢律》,吏二千石有予告,有賜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法所當得者也。賜告者,病滿三月,當免,天子優賜,其告使得以印綬官屬歸家,理疾也。成帝時,二千石賜告,不得歸家。至和帝時,予賜皆絶。
212
予寧。
213
父母亡,予寧三年,謂處家持喪三年也。又休謁之名曰告寧,吉曰告凶,曰寧,至光武遂絶告寧之典。
214
斗食吏。
215
《漢書》百石已下有斗食下吏之秩,言小吏也。斗食者,歲奉不滿百石,計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
216
迹射士。
217
《漢王尊傳:「校尉傳:「剛將迹射士千人逐捕南山羣盜迹射,言能尋迹而射之也」。
218
戊巳,校尉。
219
師古曰: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巳寄治耳。今所置戊巳,亦無常居,故以為名。一說,戊巳居中,鎭撫四方。今所置校尉,亦處西域之中,撫諸國也。
220
羽林孤兒
221
漢羽林孤兒,父死,子代。武帝時,擊匈奴死,子孤不能自活,養于羽林,故云羽言如羽之疾。林言如林之多。卿子冠軍。
222
霍去病為冠軍將軍,卿子猶言公子時人相襃稱之,詞為上将曰「冠軍」。
223
長者家兒。
224
權貴子弟曰長者家兒。
225
中涓
226
涓,潔也。言在中主潔清灑之事,葢親近左右也。細仗。
227
《文昌雜録》:唐盛時,立仗于宣政殿,天子坐紫宸殿,而執金吾中細仗自東西閣門入,謂之喚仗」。注云:「細仗,官名振鷺」。
228
藝文忝振,鷺之充庭,喻朝班之臣也。又唐詩振鷺纔飛,日遷,鶯逺聽聞。
229
給騶
230
唐褚亮詩有「彤騶出禁中」之句,蓋伍伯戴紅帽以唱《騶》,自唐已然矣。宋人賀甲科,給《騶歸第詩》:「黃榜開天上,彤騶出禁中」,蓋本褚亮句也。
231
霜簡
232
御史出,持霜簡,入奏天闕雷封」。
233
雷震百里,故縣令稱雷封掌故。
234
《漢書》:文學掌故,謂掌禮樂之故事者。典籤:
235
劉、宋諸王子為方鎭,皆以親近左右為典籤,以出納教命,使不得專其職也。
236
持斧
237
暴勝之為直指使,衣繡持斧,以捕盜賊叅●。
238
藝文●,叅●席,言入相也,傲吏。
239
荘周自稱漆園傲吏。
240
筮賔。
241
入仕者曰筮賓。
242
人物
243
素王素臣
244
左丘明因《春秋》作「傳」。杜預曰:「仲尼為素,王丘明為素臣,遺直遺愛」。
245
唐魏知古卒,宋璟嘆曰:「叔向有遺直子,産有遺愛兼之者,其魏公乎!」
246
蓋代手
247
唐詩乃知蓋代手才,力老亦神,葢代謂可,葢覆當代也。振,竒人。
248
《文中子、王道篇》,或問揚雄張衡《文中子》,曰:「古之振,奇人也,其思苦,其言艱」。
249
倀子。
250
漢和熹皇后傳:太后以隂陽不和,軍旅數興,詔享㑹勿設戲作樂,減逐疫侲子之半」。西京賦注:「侲之為言善也,顐官」。
251
諧臣顐官,怡愉天顔,一作諧臣,戲官鼎士。
252
鄒陽傳、武力鼎、士言舉鼎之士也,山郎。
253
漢楊惲為中郎將,故事,令郎出錢市財用,給文書,廼得出,名曰山郎。注云:「山,財用之所出,故取名焉。
254
孌童,崽子。
255
水經注:孌,童丱女弱,年崽,子孌,童美童也。崽子,宰子也。北齊許散愁自少不登孌童之牀,不入季女之室。女丁夫壬。
256
韓文公、陸渾山火詩女丁夫壬傳世婚。董彥逺曰:●㝠之子曰壬。夫娶祝融之子,曰丁芉,俱學道為水仙,是曰溫泉之神。
257
思士。
258
列子:思幽之國有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薫胥。
259
言吏役譎猾嚇人,如薫灼之狀也。宦者謂之「薫子居子」。
260
未出仕者曰居子同。邑人之子曰邑子。又荀卿曰:鄉曲之儇子。儇,謂察慧輕薄小人也。奪攘茍得無愧耻者為賴子。
261
格人。
262
《書》曰:「格人元●格人,猶言至人能知吉㐫。又博通古今者曰通人人而無道。曰陳人凶人曰菑人,居喪者曰棘人,譖行而得意者曰驕人。遇譖而失度者曰勞人謝客。
263
謝靈運,小字客兒,故曰謝客。唐詩聞子稽山去偏宜,謝客才按小說。初,錢塘杜明師夜夢東南有人來入其館,是夕,靈運生于㑹稽,旬日而謝●亾,其家以子孫難得,送靈運于杜治養之。十五方還都,故小字客兒,治奉道之家,靜室也。
264
俞兒
265
見溪今引路人,曰俞騎者,本此。左思《呉都賦》,俞騎騁路指南司方,又蕭郎亦可對謝客。蕭郎即蕭史也。後世女夫通稱唐詩,嫁得蕭郎愛逺逰。
266
假吏
267
蘇武使匈奴,有假吏常恵等,假吏,猶言兼官,若今差人充使,典是也。
268
末師。
269
劉歆傳是末師而非往古,又習商賈之業者曰末民」。《漢書》官富貴而末民困,平民曰「齊民」,言齊等也。
270
贗賈
271
東坡云:「贗賈亂㕓窳,農亂田字,書贗偽物也。又商賈之人,志無逺大曰賈䜿。
272
健兒
273
壯,卒也,古詩「健兒須快馬傖父」。
274
晉灼曰:吳人罵楚人曰傖。陸機曰:「有傖父,欲作《三都賦》,須其成,當取覆酒甕耳」。
275
孤生。
276
東漢張霸起自孤生,致位郡守家督。
277
家有長子曰家督。
278
田儓
279
南楚凡罵庸賤之人,曰田儓、湘纍。
280
凡不以罪死者,曰纍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纍楚囚。
281
左成九年,晉景公觀于軍府,見鍾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
282
瑞娥
283
晉郭璞燕賛燕燕于飛,瑞娥以卵注云:「婦人有孕曰瑞」。《王莽傳》所謂有子孫瑞、郭賛本此。
284
㺐婢。
285
《南史》:王琨,㺐婢所生,今罵㺐奴,本此信使。
286
司馬相如諭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互郎」。
287
貢父《詩話》,今人謂駔儈為牙郎,本謂之互郎,以其主互市事也。
288
石友
289
文選投分寄石,友言,如石堅之友也,金夫!
290
蒙》六三曰見金夫,不有躬,謂以金賂女而挑之,若魯秋胡之類。
291
伍伯
292
「伍,當也。伯,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今俗呼行杖人為伍伯。《東漢曹節傳》「騎營五百」。注云:五百字即為伍伯。
293
●工
294
●工,巧工也。
295
黃口
296
黃口,小兒也。
297
●齠
298
文選●齠,巷歌黃髪,擊壤童騎。
299
「張敞出從童騎,言以童奴為騎而自從也。又《蘇武傳》有宦騎,言宦者而為騎也。
300
民萌
301
萌與氓同,無知之貌。
302
季豹
303
小男也。
304
阿龍
305
王濬,小字也。
306
東方佳人。
307
文選絶代而獨立者,信,東方之佳人,西園公子。
308
唐詩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字莫愁逋逃主。
309
《書》:「武成商王,受暴殄天物,害虐烝民,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
310
株送徒。
311
漢武帝時,富人鬭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諸犯令相引者,决為徒役,命曰「株送徒」。
312
游徼
313
邏,卒也。
314
流庸
315
漢昭帝詔:「比嵗不登,民匱于食,流庸未盡還」。注云:「流庸,言棄其本鄉而為人庸作也」。
316
介特。
317
介特,謂單身民也。《左傳》:收介特謂録之,使不離散也。《散從》。
318
宋朝役夫之名,有衙前、散從衙前,今之內班門子散從,今之外班皂●也。
319
紅顔子。
320
唐詩寄言「全盛紅顔子」。
321
黃頭郎
322
《史記》:漢、鄧通蜀郡南安人,以櫂船為黃頭郎。注云:土水之母,故施黃旄于船頭,因以名其郎曰黃頭郎。一說刺船之郎皆黃帽,取土勝水也,故曰黃頭郎。
323
衣吏。
324
戰國趙左師觸龍語太后曰:「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之,願得補黒衣之闕」。注云:「黒衣,尸祝之服。所謂袨服也」。漢張敞傳:「備皁衣二十餘年」。谷永傳:「擢之皁衣之吏」。
325
烏衣郎。
326
江左謂王謝子弟為烏衣郎。又漢蔡邕有青衣婢,嘗作《青衣賦》,葢惜其美質,而居賤役也。
327
河陽妓
328
古詩懸勝《河陽妓。
329
邯鄲倡
330
古詩「堂上羅酒尊」,使作邯鄲倡」。《北叟。
331
《漢書》:北叟頗識其倚伏。
332
南翁
333
晉初,隠者自號南翁。
334
繡旗女將。
335
見《金史》嘗與李全戰。
336
錦繖夫人:
337
梁馮寳妻洗氏,封石龍夫人,凡戰則錦繖、寳幰,至老未嘗敗北,年八十而終、智、勇福三者全矣,古今女将第一人也。
338
下走
339
自謙,言趨走之役也。自稱于君士大夫,則曰「下臣後庭」。宮妾主陳列者曰「下陳」。
340
上才
341
古詩髙樓切思婦西園遊上才夸毗子。
342
《唐詩》便便夸毗子,榮耀更相持。按《小雅》,無為夸毗。《注》云:小人之于人,不大言以夸之,則䛕言以毗之,夸大也。毗,附也。
343
佁儗人
344
佁儗固滯貌,唐詩知非佁儗人。修姱女。
345
古詩既美,修姱女。
346
㝠漠君
347
謝惠連改埋古塚祭之,不知其名字,假號㝠漠,君云寧馨兒。
348
程大昌演繁露》「寧馨」,猶言恁地也,《晉書》「寧馨」「寧」字相傳多作「去聲。如張謂「詩家無阿堵,物門有寧馨兒」是也。劉禹錫《送日本僧詩》,為問中原學道者㡬人雄猛得寧馨」,則又作平聲。要之平仄雖殊,其意一也。《容齋隨筆》:「寧馨」字,晉、宋間人語助耳,後人遂以寧馨為佳,或以為鄙皆非。
349
鏡,機子。
350
謂能鏡照機微也。
351
箕頴客。
352
許由、巢父輩也。
353
幽并兒
354
善戰者也,古詩少解。孫、呉法家本幽并兒姏姆。
355
老女之稱。
356
婸徒。
357
《漢書》「西南夷女人自稱曰婸徒,方言巴、濮之人自稱曰「阿陽陽我也。
358
人地
359
齊王融自恃人地,三十內望為公輔人地,謂人物門地也。
360
人林。
361
謂人才之林也。古詩冠履預人林瓦合卒。
362
酈食其謂髙祖曰:「足下起瓦合之卒」。《注》云:「謂如破瓦之相合,雖曰聚合而不齊同」。
363
木,彊人:
364
《周昌傳》:賛昌木,彊人也,言其強質如木石,云贅壻。
365
師古曰:「謂之贅壻者,言其不當出妻家,亦猶人身之有肬贅,非應所有也。《史記》淳于髠,齊之贅壻也。
366
獶人
367
《揚雄傳》:「獶人亡,則匠石輟斤,而不敢●斵。按獶。古之善塗塈者,施廣領大袖,以仰塗而領袖,不汚有小,飛泥誤着鼻,因令匠石揮斤而斵之,知匠石之善斵,故敢使之也」。師古曰:「獶,●拭也,故謂塗者為獶人」。
368
綺紈
369
《漢書》:班伯與王許子弟為羣,在于綺襦紈袴之間,非其好也。晉灼注:「白綺之襦,氷、紈之袴也。師古注:「紈,素也。綺,今細紱也。竝貴戚子弟之服。
370
裠屐。
371
《史》云:「裠屐少年裠。裳,屐履也,言服飾之美,猶云衣冠子弟也。
372
鼎貴
373
自父祖以來皆貴,謂之鼎貴、素封。
374
《史記》:「富者無祿秩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命曰「素封韻府」,千金之家,與王者同樂,豈所謂素侯者耶?跨竈子。
375
竈上有釡,言子過于父也,避俗翁。
376
唐詩陶潛避俗翁。
377
行●
378
唐李濟翁《資暇録》古文「使」字作「山八子」,《左傳》言行李」乃是行使,後人誤為「李」字耳。
379
嫛婗。
380
人始生,曰嫛婗。
381
邁心矯志。
382
文選邁心,●曠矯志,崇邈言心,事美大舉,志髙逺也,懷霜臨雲。
383
文選》心懔懍以懷霜,志●●而臨雲,言心志髙潔也。三屬:
384
東漢肅宗元和元年,詔曰:「往者妖言大獄所及,廣逺一人犯罪,禁至三屬」。注云:三屬即三族,謂父、族、母、族、妻族也。
385
五宗
386
司馬遷作《五宗世家》。按景帝子凡十三人為王,而母五人所生遷,謂同母者為一宗,故曰五宗。
387
少從。
388
師古曰:「漢時,謂隨使而出外國者為少從,總言其少年而從使也」。
389
大駔。
390
《東漢郭泰傳》:段干木,晉國之大駔《說文》駔,儈也,謂合兩家之賣買,如今之度市也。
391
閥閲
392
東漢章帝詔:「每尋前世舉人貢士,或起甽畝,不繫閥閲」。注云:「明其等曰閥,積其功曰閲。
393
鏡衡
394
吏部藻鏡銓衡,故曰「鏡衡家人子。
395
《外戚傳》:「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降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乃宮人名號也。
396
舎人兒。
397
舎人兒主廏內小吏稱兒者,以幼弱故係其父婉娩。
398
禮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注云:「婉謂言語娩,謂容貌仳倠。
399
醜女也,楚辭仳倠,倚於彌楹。偓促談於廟堂漫浪翁。
400
宋劉羲仲,恕之子,渙之孫也。文學風節,能世其家,號漫浪翁。又為《漫浪翁圖》、《黃山谷書》其後云:「子劉子讀書千卷,無不貫穿,不可謂漫未見古人如不克見。既見古人,曰:「吾未能如古人也,不可謂浪。年未四十,而學日夜進,不可謂翁」。
401
豪奪吏。
402
謂大賈,富家豪奪吾民者也輇,諷徒。
403
荘子》曰:輇才,諷說之徒」。輇才,謂揣量淺見之士也。諷說,謂道聽塗說者。
404
狹邪子。
405
巷居之人也,古詩寄言狹邪子,詎知隴、道難銀鹿。
406
唐顔眞卿家僮,名銀鹿,事魯公終身金鳳。
407
閩王鏻妻早卒,繼室金氏賢而不見答。有婢金鳳姓陳,鏻嬖之,遂立為后。
408
重臺
409
《輟耕録》:凡婢役于婢者,謂之重臺輕客。
410
光武念兄伯升素結輕客,必舉大事。輕客,謂輕生之客也。
411
天閹
412
《輟耕録》:世有男子,雖娶婦而終身無嗣育者,謂之天閹」,世俗命之曰「黃門。晉海西公嘗有此疾,北齊李庶生而天閹。
413
人痾
414
女人身有男女二形者,謂之人痾三語掾」。
415
晉阮瞻,字千里,性清虛,自得見司徒王戎,戎問曰:「聖人貴名教,老荘明自然」。其㫖同異,答曰:「將無同戎」。咨嘆良久,即辟為掾,時人謂之「三語掾」。
416
一字師。
417
唐鄭谷幼有詩名,僧齊已攜早梅詩詣之,谷為改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已不覺下拜,以為一字師。
418
紫宮女。
419
未央宮,一名《紫薇宮》。唐詩由來紫宮女,共妬青娥睂、白屋士。
420
自謙微賤也。
421
桃李人。
422
喻,小人也」。
423
蘭蕙客
424
古詩念此蘭蕙客徒有芳,菲質悴族。
425
藝文寒,門悴族
426
素流
427
「謂布素之流也。
428
二妙
429
指二客為二,妙也。唐詩空聞二妙歸七雄。
430
秦及六國也。
431
滑稽雄。
432
揚子依隠玩世,其滑稽之雄乎!按滑稽,圓轉貌,紛綸客。
433
謂俗士也。古詩隨彼紛綸,客汎汎若鳬鷖,鶡冠子。
434
楚人隠居深山中,以鶡為冠,故云鶡冠子、鹿皮翁」。
435
古之隠者居深山中,着鹿皮,因號焉。
436
山堂肆考卷二百三
URN: ctp:ws22646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