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原始《周書》:神農作瓦器。《物原》:神農作甕。《紺珠》:瓶、缾同,神農制。 |
2 | 〔按〕《禮運》:後聖有作,然後治火之利,范金合土,不詳何代。《左傳》云:炎帝以火紀官。然則治火之利者,必炎帝也。故瓦器託始於神農,必舉一以實之,鑿矣。《說文》:瓶或從瓦,二字通用。如《紺珠》言:<雍瓦>甕、瓿<缶>,甖罌,皆二器耶?《路史》又云:燧人為釜。 |
3 | 《呂氏春秋》:黃帝有陶正,昆吾作陶,亦見《尸子》。《說文》:古者,昆吾作。 |
4 | 《古史考》:神農時食穀,加米於燒石之上食之。黃帝時有釜甑。《物原》:軒轅作碗碟。 |
5 | 〔按〕黃帝陶正,設官之始。《古史考》,食穀燒石之上,當是燧人時事,神農時當有釜甑也。碗碟之名後起,《物原》亦附會之言。 |
6 | 《春秋正義》:少皞有五工正,摶埴之工曰鶅雉,職東方。注:服虔曰,雉,夷也;夷,平也,使度量器用平也。 |
7 | 〔按〕此依旁《考工記》而新其名恐屬附會。《考工記》:有虞氏上陶。注:舜至質,貴陶器,甒大,瓦棺是也。《禮記·明堂位》:泰有虞氏之尊也。 |
8 | 《韓非子》:虞舜作食器。 |
9 | 《史記·五帝本紀》:舜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作什器於壽邱。 |
10 | 〔按〕陶,始於炊器,大抵如今黃沙之質。至虞而泰尊,無瓦大,詳及禮器,其制略備,當有精粗之別,故曰上陶。其後,虞閼父入周為陶正,陳敬仲奔齊為工正,亦或以上陶之裔故也。《禮記·曲禮》:天子之六工,典制六材。陶[A105]之工曰土工。 |
11 | 〔按〕《曲禮》,天子建官先六大。以下數條,鄭注皆謂殷時制。 |
12 | 《考工記》:摶埴之工,陶、[A105]。([A105],鄭司農讀若甫,鄭康成讀若放。) |
13 | 又陶人為甗、盆、甑、鬲、庾,[A105]人為、簋豆。(甗、魚輦反,一音彥。鬲音歷)。 |
14 | 又凡陶[A105]之事,髺、墾、薛、暴不入市。(鄭司農髺讀刮,薛讀藥,暴讀剝,鄭康成髺讀刖。)又器中,豆中縣。(,市專反) |
15 | 〔按〕周制:陶瓬、分職。陶人所掌皆炊器,惟庾是量名;瓬人所掌皆禮器。其制度必有精粗不同,後世分窯,分作因之。《注》云,摶之,言拍埴黏土,又與采石、煉泥、造壞相似。《注》又云,墾,頓傷。薛,破裂。暴,僨起,不堅致。髺,先鄭讀刮,後鄭讀刖,亦傷意;是忌骨、忌蔑、忌茅之說也。《注》又云,<寸>其側,以儗度端,其器縣繩,正豆之柄,是模子拉車旋車之事也。椎輪之始,規模已具。愚謂陶之由來,詳於虞而備於周。 |
16 | ○古窯考唐越州窯 |
17 | 夏少康封少子無餘於會稽,號曰於越,秦於此立會稽郡,隋改為越州,唐復為會稽郡,後又為越州,今浙江紹興府。 |
18 | 陸羽《茶經》: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次,洪州次。或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邢瓷類雪,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 |
19 | 《樂府雜錄》:唐大中初,有調音律官大興縣丞郭道源,善擊甌。用越甌、邢甌一十有二,以箸擊之。 |
20 | 陸龜蒙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鬥遺杯」。 |
21 | 〔按〕唐越窯實為錢氏祕色窯之所自始。後人因祕色為當時燒進之名,忘所由來。《負暄雜錄》據陸龜蒙詩,謂越陶唐世已有,《四六法海》得柳宗元代人《進瓷器狀》,謂欲補《負暄雜錄》之遺,然亦存其說而已,未得越窯明據。晉杜毓《荈賦》云:「器擇陶揀,出自東甌。」甌,亦越也。今《茶經》曰越州已有其地,證之當時顧況《茶賦》云:越泥似玉之甌;孟郊詩云:越甌荷葉空;鄭谷詩云:茶新換越甌;韓偓詩云:越甌犀液發茶香。言越瓷者,不一而足,遂特表而出之曰唐越州窯為之一快。又《(唐)國史補》云:內邱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之。考《(唐)地理志》:邢州鉅鹿郡縣內邱。是邢瓷亦為時所重,故郭道源擊甌,邢、越並用。《杜工部集》有《於韋處乞大邑瓷碗詩》云:「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大邑,在唐屬工卩州。又出《茶經》所數諸州之外,陶至唐而盛矣。《瓶花譜》亦云:古無瓷瓶,皆以銅為之,至唐始尚窯器。 |
22 | 吳越祕色窯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 |
23 | 《高齋漫錄》:越州燒進,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
24 | 〔按〕王蜀報朱梁信物有金棱碗,致語云:「金棱含寶碗之光,祕色抱青瓷之響」,則祕色是當時瓷器之名,不然吳越專以此燒進,而王蜀亦取以報梁耶?後周柴窯柴世宗時燒者,故曰柴窯。相傳當日請瓷器式,世宗批其狀曰:「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作,讀做)。」《夷門廣牘》:柴窯出北地,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足多粗黃土,近世少見。《博物要覽》:昔人論柴窯曰,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事物紺珠》:柴窯製精色異,為諸窯之冠。《清祕藏》: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餘向見殘器一片,製為絛環者,色光則同,但差厚耳。 |
25 | 〔按〕後周都汴,唐屬河南道。考《唐書·地理志》:河南道貢瓷石之器,是其地本宜於陶也。宋政和官窯,亦起於汴,汝亦唐河南道所轄之州,柴窯當即在其都內。高澹人《宋均窯瓶歌注》云:近人得柴窯碎片,皆以裝飾玩具,蓋難得而可貴也。王漁洋《香祖筆記》謂:貴人得碗一枚,其色正碧,流光四照,何其幸與? |
26 | 宋定窯出定州,今直隸真定府。 |
27 | 《格古要論》:古定器,土脈細。色白而滋潤者貴,質粗而色黃者價低。外有淚痕者是真。劃花者最佳,素者亦好,繡花者次之。宋宣和、政和間窯最好,但難得成隊者。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 |
28 | 《留青日札》:似象窯色。有竹絲刷紋者,曰北定窯。南定窯有花者,出南渡後。 |
29 | 《博物要覽》:定器有劃花、繡花、印花三種,多因牡丹、萱草、飛鳳三種。時造式多工巧。 |
30 | 《清祕藏》:定窯有光素、凸花二種。以白色為正,白骨而加以泑水,有如淚痕者佳。間有紫色、黑色者,不甚珍也。 |
31 | 〔按〕定器以北定為貴,北定以政和、宣和間窯為最好。然如東坡《試院煎茶詩》所雲:「定州花瓷琢紅玉」,不在宣和、政和前與?且云花瓷,亦非必有花者出南渡後也。又有元朝戧金匠彭均寶者,效定器作折腰樣,甚整齊,曰彭窯,時稱之為新定。《格古要論》云:土脈細白者,與定器相似,比青口欠滋潤,極脆。又《博物要覽》謂:新仿定器,如文王鼎爐、獸面戟耳彝爐,不減定人製法,可以亂真。若周丹泉初燒為佳。愛古者能分別南北定,而又不為後來仿效者所惑,庶幾不愧鑒賞家矣! |
32 | 宋汝窯時以定州白瓷器有芒,命汝州建青器窯,屑瑪瑙為油。 |
33 | 《留青日札》:唐、鄧、耀悉有之,而汝為冠。色如哥而深微帶黃。 |
34 | 《格古要論》:宋時燒者淡青色,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土脈滋潤、薄,亦甚難得。 |
35 | 《博物要覽》:汝窯色卵白,汁水瑩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隱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細小掙釘。《清秘藏》:汝窯較官窯質製尤滋潤。 |
36 | 〔按〕汝本青器窯,《留青日札》云:色微帶黃;《博物要覽》云:色卵白,似立異論,然合之可得淡青色也。辨蟹爪紋,如端溪石子辨鴝鵒眼眼,本石病,得此可驗真水坑,故曰無紋者尤好。 |
37 | 宋官窯宋政和間,京師自置窯燒造,曰官窯。 |
38 | 《留青日札》:文色上白而薄如紙者,亞於汝,其價亦然。《博物要覽》:官窯品格,大率與哥窯相同,色取粉青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
39 | 宋修內司官窯 |
40 | 宋南渡有邵成章提舉,號邵局。襲舊京遺製,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曰內窯,亦曰官窯。《留青日札》:模范極精,油色瑩澈,為世所珍。 |
41 | 《格古要論》:官窯器,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好者與汝窯相類。 |
42 | 《博物要覽》:官窯在杭鳳凰山下,其上紫,故足色若鐵,時云「紫口鐵足」。紫口,乃器口上仰,釉水流下,比周身較淺,故口露紫痕,此何足貴?惟尚鐵足,以他處之土,咸不及此也。 |
43 | 《稗史類編》:後郊壇下別立新窯,亦曰官窯,比之舊窯,大不侔矣。 |
44 | 〔按〕古窯,柴、汝最重,次及官、定。柴、汝之器傳世絕少,而官、定猶有存者,非官、定易得也。定有北定、南定,而彭窯亦曰新定。官有舊京、修內司之別,而郊壇下新窯亦曰官窯。新定不如南定,南定不如北定。舊京官窯為時未久,當以修內司所造為最,新窯為下,其時已有差等。而《博物要覽》謂新仿定器,有不減定人製法者,有製作極工不入清賞者。《格古要論》謂:官窯器有黑色,謂之烏泥窯。偽者皆龍泉所燒,無紋路。《六研齋筆記》謂:南宋餘姚祕色瓷,今人率以官窯目之,不能別白,間見疊出,以亂其真又如此。好事者指某器曰定,某器曰官,安知不為贗鼎所惑也? |
45 | 〔又按〕內窯器,葉寘《筆衡》云:沉泥為範,極其精致,其妙處當在體質。而世之論者,曰紫口鐵足,皮毛之見也。《博物要覽》辨之是矣。《五雜俎》云:定、汝難於完璧。宋時宮中所有,率銅鈐其口,以是損價。而今之求定、汝者,即以銅鈐口為真。骨董家之論古,往往如此。 |
46 | 宋哥窯 |
47 | 本龍泉琉田窯,處州人章生一、生二兄弟於龍泉之窯,各主其一。生一以兄故,其所陶者曰哥窯。 |
48 | 《格古要論》:舊哥窯色青,濃淡不一,亦有鐵足紫口,色好者類董窯,今亦少有。 |
49 | 《稗史類編》:土脈細薄,油水純粹者,最貴。哥窯則多斷紋,號「百圾碎」。《春風堂隨筆》:哥窯,淺白,斷紋。 |
50 | 《博物要覽》:官窯質之隱紋如蟹爪,哥窯質之隱紋如魚子,但汁釉不如官窯。 |
51 | 《五雜俎》:柴窯之外,定、汝、官、哥,皆宋器也。流傳至今,惟哥窯稍易得,蓋質重耐藏。定、汝難於完璧。宋龍泉窯 |
52 | 即章生二所陶者。時以哥名兄窯,弟仍龍泉之舊,曰龍泉窯。《稗史類編》:龍泉窯,至今溫處人稱為章窯。 |
53 | 《格古要論》:古龍泉窯,今曰處器、青器、古青器。土脈細且薄,翠青色者貴。有粉青色者。有一等盆底有雙魚,盆外有銅掇環。體厚者,不甚佳。 |
54 | 《博物要覽》:龍泉窯妙者與官、哥爭艷,但少紋片紫骨耳。器質厚實,極耐摩弄,不易茅篾。 |
55 | 《清祕藏》:古(宋)龍泉窯器,土細質厚,色甚葱翠。妙者與官窯爭艷。但少紋片,紫骨鐵足耳。且極耐摩弄,不易茅篾。第工匠稍拙,製法不甚古雅。有等用白土造器,外塗泑水,翠淺,影露白痕,乃宋人章生所燒,號曰章窯,較龍泉制度,更覺細巧精致。 |
56 | 《春風堂隨筆》:弟所陶青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兄所陶色淡。 |
57 | 〔按〕《稗史類編》論章生一、生二窯云:其色皆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而《格古要論》亦云:舊哥窯色青,濃淡不一,亦有鐵足紫口。古龍泉青器,土脈細且薄,翠青色者貴,曰舊,曰古,蓋指生一、生二之所製,原不甚殊也。惟有紋無紋,為兄弟之別。必曰兄所陶色淡,弟所陶質厚,皆非章氏之初也。哥窯在元末新燒,土脈粗燥,色亦不好。龍泉窯在明初移處州府,青色、土堊、火候,漸不及前矣。方密之《通雅》云:假哥窯碎紋不能鐵足,鐵足則不能聲,龍泉不能得其淡,色淡則無聲。此亦鑒古之精者也。 |
58 | 〔又按〕《博物要覽》云:官、哥二窯出器,時有窯變,狀類蝴蝶、禽魚、麟豹。於本色釉外,變色或黃或紅紫,肖形可愛。火之幻化,理不可解。然窯變時有,尚不足異。《蘇東坡集》載《瓶笙詩》有引云:庚辰八月二十八日,劉幾仲餞飲中觴,聞笙簫聲,杳杳若在雲霄間,抑揚往返,粗中音節。徐而察之,則出於雙瓶,食頃,乃已。《春渚紀聞》載萬延之《瓦缶畫冰》云:赴銓都下,銅禁嚴甚,以十錢市之,代沃盥之用。時當凝寒,注湯頮面。既覆,有餘水留缶,成冰,視之桃花一枝也。明日成雙頭牡丹一枝,次日又成寒林滿缶,水村竹屋,斷鴻翹鷺,宛如圖畫。後以白金為護,什襲而藏,遇寒則約客張宴以賞之,未嘗一同。此二事,幻之又幻矣。 |
59 | 吉州窯在今吉安府廬陵縣永和鎮。 |
60 | 《格古要論》:色與紫定器相類,體厚而質粗,不甚直錢。宋時有五窯書公燒者最佳。有白色,有紫色。花瓶大者直數金,小者有花,又有碎器,最佳。相傳宋文丞相過此,窯變為玉,遂不燒。 |
61 | 《矩齋雜記》:宋時江西窯器,出廬陵之永和市。有舒翁工為玩具,翁之女尤善,號曰舒嬌。其爐甕諸色,幾與哥窯等價。餘嘗得一盤、一盎,質蒼白而光黝,然以注水,經月不變,望之知為古物。相傳陶工作器,入窯變成玉,工懼事聞於上封穴逃之饒。今景德鎮陶工,故多永和人,見吉安太守吳炳遊記。 |
62 | 象窯在今寧波府象山縣。 |
63 | 《格古要論》:有蟹爪紋、色白而滋潤者高,色黃而質粗者低,俱不甚直錢。董窯 |
64 | 《格古要論》:淡青色,細紋,多有紫口鐵足,比官窯無紅色,質粗而不細潤。 |
65 | 〔按〕吉窯、象窯似定,董窯似官。其不同者,質粗欠滋潤耳。《留青日札》云:象窯又次彭窯。均州窯今河南禹州。 |
66 | 《留青日札》:稍具諸色,光彩太露,有兔絲紋,火燄青。 |
67 | 《博物要覽》:有帡砂紅。蔥翠青,俗名鸚哥綠,茄皮紫者。紅如燕支,青若葱翠,紫若墨黑。三者,色純無少變露者為上品,底有一二數目字號為記。豬肝色、火裏紅,青綠錯雜,若垂涎,皆上三色之燒不足者,非別有此樣,俗取鼻涕、豬肝等名,是可笑耳。此窯惟種菖蒲盆底佳甚,他如坐墩、爐、合、方瓶、罐子,俱黃沙泥壞,故器質不佳。近年新燒,皆宜興砂土為骨,釉水微似,製有佳者,但不耐用。 |
68 | 《清祕藏》:均州窯,紅若胭脂者為最。青若葱翠,紫若墨色者次之。色純,而底有一二數目字號者佳。其雜色者無足取。《通雅》:均州有五色,窯變則時有之。報國寺觀音,窯變也。 |
69 | 磁州窯在河南彰德府磁州。 |
70 | 《格古要論》:好者與定器相似,但無淚痕。亦有劃花、繡花、素者,價高於定。新者不足論。 |
71 | 建窯在福建泉州府德化縣。 |
72 | 《格古要論》:碗盞多是敝瓦口,色黑而滋潤。有黃兔斑,滴珠,大者真,但體極厚,少見薄者。舊建瓷有薄者,絕類宋器,佛像最佳。 |
73 | 〔按〕宋時茶尚敝瓦碗,以建安兔毫盞為上品,價亦甚高。《留青日札》云:建安烏泥窯,品最下。豈今昔不同耶?然《瓶花譜》以烏泥與龍泉、均州、章生諸窯並重。《博物要覽》謂烏泥質粗不潤,而釉水燥暴、溷入官、哥,今亦傳世,則當差肩象、董。《留青日札》最下之品目,未可傳信也,因論建窯及此。 |
74 | 山西窯在太原府榆次縣、平定州。平陽府霍州。霍州所出曰霍器。高麗窯在高麗國。 |
75 | 《格古要論》:色粉青,似龍泉,上有白花朵兒者,不甚直錢。 |
76 | 〔按〕高麗窯器與饒相似,有細花仿佛北定者,故附雜窯之後。島夷之玻璃窯,大食國之佛郎嵌,皆非瓷石所成,不概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