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天主降生引義上卷

《天主降生引義上卷》[View] [Edit] [History]

1 極西耶穌會士艾儒略思及氏撰
2 第一節 天主無始,初制天地人物,而時宰之
3 天主者何。天地萬有之真主也。蓋未有天地之先。獨此一大主宰。本無始終。本無窮盡。全知全能。至善至美。自滿自足。慶福無際。其體至神。絕無聲臭。又極純一。不容分變。生萬物而自無生。主萬化而自不化。宰天地而自不煩。運萬有而自至靜。彌滿六合而六合不為界。體萬物而於物不雜。萬物存而於本體無增。萬物毀而於本體無減。是為宇宙原始。人物終響。至尊無對。至高無上者也。
4 按古聖經。有此大主。然後有天地萬物。蓋天主自備全能。又備至慈。欲通其美於萬物。乃化成天地。肇生吾人也。始造萬物。毫不假質料。不煩心力。惟展其全能。施其大德。欲有天地而天地成。欲有萬物而萬物生。蓋其所欲。即其所能。無分巨細靈蠢。惟命而成。既造成之後。又時刻保存安養之。彰癉淑慝。令萬品各得其當然之所也。
5 其初造天地時。即於最高之天。化成一萬福之所。謂之天堂。使諸靈品。欣而知趨。又於地中最下之處。化成一萬殃之所。謂之地獄。使諸靈品。懼而知避。如開國之君。闢殿廷以處百官。亦設囹圄以待有罪。欲人明於趨避之路。而聽其自擇焉。至化生萬有次序。則詳載於天主經典。上古梅琴聖人所紀。為宇宙最古之經。
6 天主初制造天地。即化成二種靈明之物。其一純神。絕不著形。是謂天神。靈明大德。通徹萬理。其數無算。總分為九品。皆供天主使令。天主視其初念善惡。以定陟降。中有舉傲念者。恃其本性靈美絕倫。謂可與造物主等矣。其餘感謝主恩。知所有諸美。本天主洪錫。屈服主命。而深惡彼傲者。故天神遂分而為二。善者。天主留在天堂。享受永福。仍謂之天神。其首領者。按聖經名曰彌額爾。惡者。天主降罰。譴在地獄。抵受永殃。所謂邪魔是也。其首領者。名曰露際弗耳。然天神亦有在世者。乃天主所遣。使之護國庇民。且時迪人於道德者也。若論邪魔。亦有容之在世。一則以煉善人之德。增其功行。一則以懲惡人之罪。使之遷善改過。詳見天神魔鬼說。凡篇中所引天神魔鬼。皆本此
7 其二靈明之物兼神形以成其性者。人類是也。蓋天主開闢天地時。萬物既備。始化生人類之宗首。一男。名曰亞當。一女。名曰厄娃。其成亞當。則先以塵士造成其軀。預示其謙。複以靈性締結之。使全其為人。又以亞當之一肋骨。複造厄娃。以定匹配。以示均齊。使夫妻之禮。傳之萬世。即肇於茲矣。然人備有形神二者。蓋肉身即為靈性之僕役。行善之具。靈性即為形骸之宗主。靈覺之原也。
8 天主又於世。造一最樂之處。氣和常春。品物繁美。名謂福地。置人於中。俾享其樂又使羽毛鱗介諸類。悉聽其命焉。然既賜人以享萬有之用。必須嚴立教命。以令其事奉天主。所謂生物以事人。生人以事主是也。顧他未有可戒。惟以不迷飲食。勿貪分外之福戒焉。
9 第二節 人溺罪惡,天主降罰垂誡
10 人性初畀。極為純善。備有原義諸德。規誡之條。銘在人心。不待人教。自明趨避。謂之性教。奈人類原祖。受魔誘感。不克遵守主命。而性之原善失矣。宗首既損其性。則欲根頓發。至遞生子孫。皆負原祖之染。經謂之原罪。即私欲與諸罪之根苗也。又上古之人。淳樸未凋。罪犯尚稀。皆以奉天地之主為宗。全無異端。迨後億萬蕃衍。驕忿貪淫。無所不至。自犯之罪。更重於原染。乖戾萬端。由此而起。從古天主。雖已篤生大聖。令諭萬民。又多降顯罰以警戒之。奈人心蔽錮。難以喚醒。故世道日危。而眾愆上瀆至尊。理當重懲嚴罰。故當古聖諾厄之時。天主命造大櫝如航。以保存人物各種。隨命天降洪水。四十晝夜。至於江海湧溢。湮沒天下最高之山。其人與物。惟有保存於大櫝者。餘盡消滅矣。詳見人類原始厥後聖諾厄男女八人。複蒙主佑。安出而傳類。天主欲再叮嚀教旨乃諭梅瑟大聖。即天主降生前一千五百十有七載特授十誡。勒於石板二片。複詳諸教規禮節。命紀錄經典。以詔萬世。謂之經教。庶世人不忘其本。而複修德。故洪水之後。數百年間。亦皆惟以奉天地之主為至教。無二傳也。至於人類繁多。語言各異。分方以居。複忘真傳。而異端邪說迭興。各設人像物形。以當供養。縱有聖賢在世。少可指示。然而溺惡太深。實非人力可挽救也。
11 第三節 如德亞國恆存天學真傳
12 大秦如德亞國。在亞細亞之西境。與中國相連一大洲。乃天主開闢天地之時。化生人類元祖之地。洪水後。萬民既分。多失造物主真傳。獨此國中。歷有大聖。虔奉天主。闡明正教。設殿立台。以隆祭祀。如上古洪水之前。有聖人亞伯爾厄諾等。及洪水之後。有亞把郎義撒雅穀等。又後梅瑟亞鸞若蘇厄撒摹厄達味聖王。暨諸先知聖人。先後紀錄天主經典二十有四部。是故其民恆受聖訓。且虔望上主。憫救人世。不複降重災云。
13 第四節 天主預示必生,而古聖亟望其救世
14 人類之首亞當。既犯主命。即知深悔苦修。以望主宥。且萬民之中。先後亦多有然者。其情實可憫也。設天主永不赦救。似乎人類之惡。反足掩造物主之全能大慈矣。顧天主至尊。罪犯至重。理又不容輕宥。必也公慈兼至。方合大主之心。若再盡滅人類。以顯明威乎。此於上主固為無難。然如是。只顯其大義至威。而實傷其至慈大德。有所不忍也。若竟遽爾寬宥。盡赦人罪。以彰其仁乎。此雖合其至德。又傷其至公。致人日縱於惡。而不知懼也。是以大赦之恩。反啟易犯之端。非救世之正法也。於是親欲降世。以救億兆。不忍盡滅我至慈也。寧自受苦分痛。不徒然赦。又至公也。至公至慈。方與天主大德相合。則降生之功。與天主之位正相宜。而救世之法。始極全至當矣。然突然而降生。又莫知其為真主。故預期數千百年之前。或自默啟先聖。或令天神下界明傳之。命錄於經典。以諭萬世。蓋最初默啟人類宗首亞當厄娃者。俾知而不失望。原祖以此傳之後世。凡萬民得其傳者。無不仰望。如懸望解。農望歲。萬不啻也。是故如德亞國。歷代有聖人出。則以天主降生之詳。預慰眾心。如言將降本國白棱之郡。出於達味聖王之裔。以童女為母。降時必有異星顯見。遠方賢王來朝。與其後來受難贖罪。死而複活。及至升天。而萬民歸化等事。俱已預紀經典。以為異日降生之符券大徵也。
15 第五節 天主古經,預譯西文
16 天主古經。先聖所錄。共二十有四部也。天主未降人世。一百八十年。有日多國賢王。多祿茂者。欲集萬國經書。共成大院。知如德亞國。有造物主聖經。為千古不刊之典。物遣使臣往請。並求譯士數人。國主傳命。又選七十二名士。通兩國之文字者。齎經而往。賢王賓禮之。命譯西額肋濟國之文字。以通天下。然慮有和同附會。致失經旨。乃命諸譯士。作七十二處。不令相通。逾年而告竣。王薰沐升朝。大臣咸列。命諸譯士宣讀之。字字符合。片言不爽。天大驚悅。知有全能默啟。愈加欽崇焉。蓋此盛事非偶。乃天主深意。俾太西諸國。日後得聞造物主妙理。與夫降生真傳者。自有印証預載。無可疑異。
17 第六節 天主聖三,降生系第二位費略
18 天地真主。雖為至一無二。然大主一體之中。原含三位。所謂位者,非爵位。亦非座位。乃靈明自立之位也。以西音稱之。一曰罷德肋。一曰費略。一曰斯彼利多三多。以華言譯之。罷德肋為父。費略為子。斯彼利多三多為愛。為聖神也。此三位。雖各為靈明自立。然總為一性一體。無二主也。略譬之人性焉。有心。有志。有情。志生於心。情發於心志。雖分為三。總成一性體耳。又譬之日焉。有輪。有光。有熱。輪生光。輪光發熱。三者雖異。而相生相發。亦無先後等待。共成一日。非有三也。蓋天主純一妙體。本不可分。苐因自照本性無窮之妙體。內自生一本性無窮之妙像。如內自見而生第二我也。故雖為一體。然有照與受照。生與受生之別。生者為父。受生者為子。故分二位。又父子極相愛慕。共發一愛。即第三位。所謂聖神也。此三位一體之義。未有天地之先。無始之始。已渾全完備。即大主靈明之本體也。其後降生救世。系第二位費略。故常自稱為子。稱罷德肋為父。又自稱為父所遣者。蓋指原從罷德肋而生。且以罷德肋之旨而降世也。
19 或問曰。天主三位。既總一體一主。何謂降生獨系費略。而罷德肋。與斯彼利多三多。未嘗云降生乎。曰。此理蘊奧。詳載天學解中。姑請以喻言之。夫太陽有輪。有光。有熱。三者共成一日也。今所云普照萬方者。人必言為光。而不言輪與熱也。實則光未嘗離輪。而熱氣未始離光也。是以言費略降生救世。不云罷德肋與斯彼利多三多者。蓋體雖同。而位則異。故獨費略之位。特接吾人性以降生耳。西賢譬之三人共制一袍。且三人共幫著之。然著之者。只一人已耳。吾主耶穌之人性。三位共造之。吾主降孕之功能。三位共施之。其降生為人者。獨費略一位而已。然既費略之位。于罷德肋。及斯彼利多三多。共全一體。則三位未始相離矣。故經中吾主有云。罷德肋與我偕。而我與罷德肋亦偕焉。又斐理伯宗徒。嘗問耶穌曰。屢蒙聖訓。言及罷德肋聖父。願我主賜我輩。得見罷德肋為快也。耶穌□之曰。見我者即見我父也。吾與父。一而已□□。
20 第七節 降生事跡,盡符古經預言
21 或問古經所預載天主降生之事。可詳聞乎。曰。瑪竇聖史。取以明徵吾主耶穌。即古經所許降生救世之主。不爽也。乃引古經二十二端。一一符吾主者。為達味聖王之裔。一。生於童身之母。二。星見遠王來朝。三。為納匝勒郡人。四。大聖若翰為之前驅。五。天神呵護。六。居加禮勒亞。七。發令有權。八。顯大靈跡。九。謙卑和遜。十。以喻施訓。十一。以時飫民。十二。惡人假偽。十三。主性人性合一。十四。天教神政。十五。大主自甘卑貧。十六。如德亞國人。多有盲痼。十七。諗知人秘。十八。定立新祭。十九。受苦被釘。二十。複活榮福。二十一。異邦歸化。二十二云。請述其略如左。
22 古聖預言降生救世之主。皆云必為亞把郎古聖。亞把郎生在天主降生前二千一十五年。與中國唐堯時。相去不遠。及達味國王達味生天主降生前一千三十二年。之後裔。非他族也。蓋天主先後明許二聖以其子孫。必降福於萬民。見日搦西古經聖梅瑟所紀第十七。及第二十二篇。並聖詩十一篇。及一百二十一篇。即達味聖王。所著聖詩一百五十篇內。而吾主耶穌。實其後也。故當時凡認耶穌為降生真主。皆以達味之子稱之。見天主降生言行紀略。一卷三。又四卷四。又六卷四。此其一也。
23 古聖依撒意亞。在天主降生前。七百八十年。凡記古聖之年。多以著經年為准。下仿此。蒙大主啟牖。先知降生事實甚詳。且紀錄至明。猶記載已往事。豈獨預言未來者哉。其本經第七篇。論天主降生先兆。向其國主曰。上天下地。隨請一驗。以為証可也。亞嘉斯國主曰。恐獲輕試大主之罪。曷敢請驗。依撒意亞曰。噫。童女將懷孕而產一子。稱謂瑪孥厄爾。譯言天主與我輩偕也。即耶穌別號。是為明驗。至耶穌降世。實不因人道。而因聖神之功。孕生於瑪利來之童身。見紀略一卷二此其二也。
24 又依撒意亞。本經第六十篇中。及達味王聖詩第七十一篇。俱云。其降生時。必有異星顯見。而遐方之君。仰其光耀來覲。且皆從鈒罷諸國。乘駱駝及驥而來。獻黃金乳香。而贊頌大主也。迨耶穌聖誕。果然如是。見紀略一卷十。此其三也。
25 吾主降世。雖周流諸方。然古經預言其降生之地。明指白棱之郡。古聖彌格亞。在天主降生前.七百四十六年.其經第五篇內。云。嘻哉。白棱。如達古聖人名。之地。千郡中。豈為褊小哉。從此將出一君。廣治吾民。伊始乃自無始云。迨三王來朝日。詢其降生之地。凡諸司教者。亦以此經為証。以複本地王也。又古經論吾主將居之鄉。明指納雜勒之邑。蓋納雜勒。即聖母故居。天神來報之地。而從厄日多回時。常住之也。見紀略一卷十二。又二卷四。此其四也。
26 又聖依撒意亞。第四十篇云。必有大聖為之前驅。呼號於野。令人整齊主道。蓋指若翰聖人。闡明聖教於眾。令人識認耶穌為真主也。見紀略一卷一。又二卷三。此其五也。
27 古聖達味聖詩。第九十篇。預言吾主之事。有云。上主命其天神。尊崇呵護而欽事之。茲吾主降誕。複活。升天之日。與夫在山中嚴齋時。天神顯像群候焉。見紀略一卷八。又二卷二。又八卷一。及十二。此其六也。
28 聖依撒意亞又言。其召徒布教。多在加裏肋亞之地。而吾主顯聖跡。召門徒。即在其地也。見紀略二卷四。及十此其七也。
29 古聖葉肋彌亞。在吾主降生前。六百二十八年。其預言吾主之事。載其叮嚀教旨。而闡發之。視古諸聖。更加精密。而吾主山中聖訓。果顯其深微奧妙。超出他聖遠甚。真天上訓也。見紀略三卷一。此其八也。
30 聖依撒意亞又云。吾主天主。將來救我曹。而瞽者乃明。聾者乃聽。啞者始啟其舌。跛者踊行如鹿也。蓋指天主降生。展其全能。顯無數靈異以救世。而吾主耶穌所行神異如開人聾聵。起人諸痾。難以數計。且不惟自顯其能。即以此權。付之門徒。俾能卻病驅魔。故若翰之徒。前來詢問。果為天主否。吾主亦只以此答之耳。見紀略三卷四。此其九也。
31 依撒意亞四十二篇。論契利斯督即天主降生別號譯言諸王之王。諸司教之宗主也。降世。言其謙順良善。毫無害於人物。即搖葦亦不折也。而吾主耶穌慈善好生。兼良施惠。事事明顯。見紀略聖跡諸篇。此其十也。
32 古經達味七十七詩中。有云。將以寓言。啟吾口。且將吐露自有民以來。隱滅之理焉。蓋指吾主降生。多用譬況以施訓。而發天地蘊奧。民眾多所未解。見紀略三卷九。及十。及十一。此其十有一也。
33 古聖厄則基厄在吾主降生前。六百零一年。豫云。吾主將如善牧者。保養其群。多方論顧護。而吾主耶穌在曠野中。以數餅魚。餉數千人。救其諸疾。曲為引導。而各方士民。時聚吾主前。誠如綿羊趨於牧者。見紀略三卷十五。及四卷六。此其十有二也。
34 古經預云。真契利斯督惡人偽善。繁文禮節。不以俗見俗聞立教。惟以真理公義誨人也。而吾主耶穌見發利塞俄輩。每因世俗背道。拘泥小節如見不盥手而飯。瞻禮日起疾等事。妄加詆議。則屢訓責之。乃引古經預論斯人所云。此等之民。惟以口舌尊我。而心實遐於我也。見紀略二卷十九。及二十四。又四卷三。此其十有三也。
35 古經屢言降生真主。必人性與天主性。合於一位。真為人。真為天主。蓋依撒意亞。論其人性。曰。為我生一孩兒。指耶穌而言而以此子賜我。指罷德肋,以其聖子費略,使之降生救我又論其主性。真為天主。曰。其名稱為極奇。真天地主。大能力者。又先知聖人彌格亞。在天主降生前。七百四十六年。論其人性云。從白棱之地。特出萬民之主。又論其主性。曰。其生出於無始。如此種種。不勝紀述。顧吾主生而受諸苦。實見其為人。若其靈異諸跡。超未曾有。則又顯其真為天主。見紀略諸篇。此其十有四也。
36 古經預言降生之主。為世世主。其家國。非如人世家國。惟權柄勢利是尚。乃為謙和之邦。為諸聖人之會。為上天之國。為神妙之政。蓋吾主聖教。傳於世世。而天上永享真福。是以吾主耶穌。每以謙下立教。謂弟子曰。汝輩若不變為赤子。則不能入天國。又令其相恕相赦。不較人犯。即至七十七次。亦不為限也。至論哀矜。論貞德。論絕財。論祈禱。種種聖訓。見天國之法令。神治之密功。與世國之法迥絕矣。見紀略三卷一。又四卷十三。又六卷二十七。此其十有五也。
37 古聖匝加利亞在天主降生前。五百二十一年。論吾主降生。雖為天下真主。實甘謙和卑貧。不以財帛為業。乃曰。吾子西完。如德亞。京都內山名。乃以此稱都城雲。子者。愛之意也。宜大歡喜。吾子協露撒棱都城本名。宜大踊躍蓋爾大主至善。降臨救爾。其允坐驢母及駒。諭萬民以太平。然其威權。從此海以至彼海。統無疆之地。至吾主耶穌受難前。入都城。實符此古經。時宗徒亦憶至此。乃知是舉非偶爾。見紀略六卷八。此其十有六也。
38 古經預云。如德亞之民。多如心瞽。將不識認真主。又云。瞽者將開目見明。乃指發利塞俄學士。與當時司教輩。日讀古經。時望降生之主。而當前有不識者。惟馴良士民。志於正修。乃篤信而欽崇之。此即吾主初開胎瞽之目。而學士妒之。所云其降生也。俾瞽者見明。而自負明者。反為瞽矣。見紀略四卷二十。此其十有七也。
39 古聖梅瑟。生在天主降生前。一千五百九十九年。預記降生之主。謂其能洞人之秘密。及言未來。而吾主耶穌。預知都城將毀。與夫大審判前兆。無隱不顯於其心目也。見紀略四卷二十。此其十有八也。
40 聖王達味聖詩。第一百九篇。謂吾主曰。爾為永永主祭者。照默基瑟得之品級也。蓋預言耶穌為世世大教宗。而立新教之祭禮。猶上古司教者。默基瑟得。以餅酒二色而獻上尊也。又古先知匝加利亞。在天主降生前。五百二十一年。預論此聖體大禮。稱為簡閱者之糧。養育童貞之酒。蓋吾主彌撒大祭之時。以麥酒之像。實藏其聖體聖血於中。以養人靈魂。而增其貞潔於諸德也。見紀略。七卷三。此其十有九也。
41 古聖預言耶穌。必受諸苦難。以救億兆。依撒意亞篇曰。其如綿羊被牽。以至死地。而為我民之罪。受擊撻也。達味云。渠釘我手。而相分我衣。匝加利亞云。將仰我被釘者而哭我。如哭獨子之喪。凡此所言痛苦之事。原非古聖所自受。乃預言吾主受難之事也。而吾主受難。實受如是種種異苦以救我。見紀略。七卷七至卷未此其二十也。
42 古聖複雲。其必複活。其身不容朽也。阿瑟亞在天主降生前。八百零八年。曰。逾二日而複活。第三日複蘇。達味又云。吾身安置。指在墓中。以望。蓋必不遺我神魂於靈薄。古聖暫候之所。不容爾聖者。指吾主聖體。見朽也。此即吾主耶穌死後。三日複活也。見紀略八卷。此其二十有一也。
43 古先知預言。天下萬民。將欽仰吾主耶穌。而信從聖教。依撒意亞曰。俾爾為萬民之照光。而救我眾於大地之八極也。瑪辣基曰。從日出至於日沒。即自東徂西之意。吾名丕顯於萬民。乃吾主耶穌複生之後。命十二宗徒。遍行天下。諭人遵守諸誡。授之聖洗。即許自必與之偕。至於世界窮盡之日。嗣後天下諸國。由邇及遐。聆天國好音。果忻然從事聖教。而吾主耶穌之聖名。尊崇於萬方也。見紀略八卷末。此其二十有二也。
44 要之古經所預言諸事。與吾主耶穌降生行跡。一一參驗。如符券然。則吾主耶穌。實為古聖所預言預望之救世真主。無疑矣。
45 第八節 降生篤效
46 問曰。天主降生之理。固已詳矣。至於降生之篤效。可略聞乎。答曰。天主降生之效之益。雖屬無窮。略舉其概。大都有八。
47 一。以言論垂諭。開明正教。經中稱耶穌云。是乃真光。凡入乎斯世者。無不蒙其照燭。蓋吾主未降生時。舉世如坐長夜昏黑中。倀倀乎莫知所向。雖有古聖垂訓。僅如屏帷之燈燭。雲漢之小星。其光不能遠被。迨吾主一出。真若太陽普照。無幽不燭矣。
48 二。以身教立極。率天下人悉歸正途。蓋自古聖賢隨地立教。其德力有限。不能全具萬善之標。抑或拘於品類。未便上下人皆仿效。求其萬德渾全。無人不當取法。無地不當師資者。則惟天地萬物真主。不但為一方一時廣眾之表。即普天萬世之群聖。必瞻仰效法。以成其真德也。
49 三。即上所云。以身代贖天下萬民之罪。蓋人心之病。久已沉錮。雖有聖賢訓迪遷改。然無赦罪之權。亦無代人削罪之力。則病根恆不脫除。必待造命之大父。親降人世。方有大權大力。能釋人罪。額我略聖人云。倨傲之罪甚重。故至尊天主。親降於世。卑下自屈。如僕役以克之。人之所好。惟貪財嗜欲。天主親降。特擇窮乏困苦以破之。總之人心病錮。必得一全能之神醫。用至貴重之藥。方能療極沉痼之疾也。奧斯定所云。天主降生。為救我已壞之人。覓我已失之物。正此意也。
50 四。克伏邪魔。經中聖保祿云。天主降生何為哉。必也為奪救萬民落邪魔之手者。或曰。我等既蒙提救。奚為天下人。猶多在邪魔之手。竟不能脫耶。聖伯而納答云天主本已盡救萬民。盡贖人罪矣。奈人自甘沉溺邪魔中。不肯尋出。徒負主恩。奚為反云。天主不救我哉。於醫者用藥療人之病。病者不飲其藥。甘死於病。於醫乎何尤。且天主未降生之前。邪魔肆虐無忌。暴如虎狼。自吾主降世伏魔惡不得縱。如械系虎狼。勿使逞其咆哮。人不之近。彼必不能為虐。奈今之人。多自委身於虎。其能脫虎口哉。
51 五。救已故善人。脫之幽冥。蓋往昔聖賢。或無過可煉。或煉已滿。理宜輒得升天。但因元祖原罪之犯。升天之門已閉。暫在靈薄處。待天主降世。救贖人罪。大闢天路而自身先升。為受福之元首。厥後人類。乃得相隨而升。猶之世主登極。大赦溥天。而有罪者。皆樂生全。大行慶賞。有功者。皆受封爵也。
52 六。天主於人。複得和好。蓋生民之眾。皆天主之子民。義當順天主為其大父。大君。顧乃自陷於邪。背失正義。是為亂臣賊子。如天主之仇讎矣。天主昔曾震怒。用洪水烈火。上古聖樂德時。有瑣鐸瑪等五城。習尚拂性邪色。天主甚惡其罪之醜惡。命天神降世。以上主義怒。將降天火。燼滅五城。明告樂德。命之速避。以保生命。聖人如命。僅出郊外。而烈火燒燼五城人物。至今尚存其跡云。諸苦示罰。而人心沉痼不轉。故天主又親降於世。以身教人。救人。贖人。令萬民感恩。複識認真主。孝事其大父。盡忠於大君。可化仇讎。轉為天主之肖子良民。永臻和好。享太平之福矣。聖保祿云緣天主之子為我輩致其身。故我輩皆於天主複其好也。奧斯定又云。今而後。予不敢失望矣。蓋我輩雖初為天主所怒之寇仇。今因其子為我贖罪。則複得其和好矣。
53 七。政萬民之永福。蓋天主既代贖我罪。脫我於邪魔。為我眾人之表則。今後和好於天主。天路大闢。永福之柄。若在我手。是皆吾主莫大之恩也。經中聖若望雲。天主愛世如此其極。至令其篤生之子。為我委之。俾凡有信之者。必不至失所。而得常生。經又云。人之常生真福。正在能識認真主。與其所遣來之耶穌契利斯督也。
54 八。補天神之缺位。蓋天主造物之初。天神中。有倨傲自高。為天主斥下地獄。為魔而受永刑者。則彼天上原有之分位。空矣。厥後生人。能謙下積功。得當主心。賜其升天。補傲神所失之位。是蓋尊者。以自驕降卑。卑者。以自謙升高。然亦必賴天主降生救世。方有是德。方有是福也。又必如是。然後福善禍淫。舉謙抑傲。種種處分。為天主全能極備矣。
55 凡此八端。即古教聖人所以激切篤望。恆發聲哀號。願天主裂天而降。速救人世者也。故古經預論天主降生之效。有云。曉諭貧乏者。此即以訓以表。溥照人世者。醫救痛裂其心者。此即釋除世人罪過。榜諭已被虜者。必獲釋宥。此即脫救在靈薄者。開天門以進人者。此即補天國所缺分位意。傳諭神恩之年。此即天人複和好意。告殄仇之日。此即摘伏邪魔之意。加っ嵫傘#ù思瓷蛻樸欄V意)。
URN: ctp:ws29471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