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術編卷八十二》 |
1 | 迮鶴壽參挍 嘉定王西莊先生原本 吳江 沈楙悳挍刋 |
《說通二》 |
《方》 |
1 | 射者發矢必以中的為善《儀禮》〈大射儀〉下曰留上曰:揚左右曰方鄭康成曰留不至也揚過去也方出方也惟學亦然今之學者皆方也求其能不至過去者且少焉況能中的者乎 |
《侃侃誾誾》 |
1 | 《論語·鄉黨》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閭閭如也孔《注》侃侃和樂貌閭閭中正貌先進閔子侍側問問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鄭《注》行行剛强之貌朱子于鄉黨不用古注改為侃侃剛直也淵誾和悅而諍也于先進行行則直用鄭《注》而誾侃則云巳見前篇朱子此注遠勝孔安國義《說文》川部云侃剛直也从侶侶古文信从川取其不舍晝夜卽引《論語》子路侃侃如為證言部云誾和悅而諍也从言門聲鄉黨先進篇次相接侃侃閭閭文義正同當無異解何晏于先進誾侃無注則亦以二文同解明矣與下大夫言理當剛直與上大夫言自應和說孔反以侃侃為和樂闇誾為中正殊謬且侃既從古文信又取川流不舍絕無和樂意至誾旣从言自有諍義閔子辭費宰諫長府翫其詞氣和說與諍兩層都有則知《說文》詁訓實勝孔《注》《史記·魯世家》洙泗之閒斷斷如也徐廣曰:洙泗之閒民涉渡幼者扶老者而代其任俗既薄幼者患苦長者長者忿媿自守故断斷爭辭《索隱》云讀如《論語》闥閣如漢〈地理志〉采用《史記》語而師古《注》亦云:断断分辨之意然則閭閭確有諍義朱子本《說文》改古注確甚至《論語》冉有子貢侃侃《說文》作子路此古人不拘處。 |
《束脩》 |
1 | 《論語》束脩孔云:言人能奉禮皇侃疏以為十束脯邢昺引〈檀弓〉〈少儀〉《穀梁傳》為證案〈曲禮〉賀娶妻者曰:某子使某問子有客使某羞注亦云:蓋壺酒束脩及犬也《正義》束脩十脡脯若無脯則壺酒及一犬《穀梁傳》束脩之肉不行竟中楊士勛疏脩脯也朱子亦從疏說然孔穎達書《正義》云孔《注》《論語》以束脩為束帶脩飾是皇邢《疏》未得孔意也《漢·王莽傳》自初束修師古曰:束修謂初學官之時後漢延篤傳吾自束修以來注束修謂束帶修飾鄭康成注《論語》曰:謂年十五巳上也伏湛傳南陽太守杜詩上疏薦湛曰:竊見故大司徒陽都矦伏湛自行束修訖無毀玷注亦謂年十五以上〈馮衍傳〉豈得束修其身而巳哉注謂約束修身劉般傳束修至行為諸矦師注謂謹束修潔也鄭康成注束修與孔安國奉禮之義同其意與下章不憤不啟相發疏誤解耳且此字本當作修《唐石經》作脩則解為脯矣疑後人所改 |
《遊必有方》 |
1 | 〈曲禮〉人子出必告反必面,所遊必有常。〈玉藻〉親老出不易方,復不過時。與《論語》遊必有方同 |
《數》 |
1 | 《論語》事君數朋友數何晏以為速數之數朱子從程子胡氏以為煩瀆案《爾雅·釋詁》數疾也《釋文》數音朔疏云謂急疾也祭義祭不欲數賈昌朝羣經音辨云亟數也去吏切又急也紀力切數急義雖大同然經史用此二字亟數數急微有所别據此則數字明係急迫不從容之義葢事君貴信而後諫勿欺而後犯交友貴忠告而善道疾速進言必不能入改作煩瀆義不如古雖〈釋言〉有屢數之訓則數字固有煩數之誼竊以為此當依〈釋詁〉 |
《䘮》 |
1 | 《論語》二三子何患于䘮乎孔曰言何患于夫子聖德之將䘮亡邪朱子引〈檀弓〉䘮欲速貧謂䘮為失位去國案〈檀弓〉秦穆公使人吊重耳曰䘮亦不可久兩處注皆云失位引《公羊》魯昭公孫于齊白䘮人其何稱朱注較孔解特精 |
《至于犬馬》 |
1 | 《論語》至千犬馬皆能有養《集解》有二說包咸云犬以守禦馬以代勞皆養人者人于父母但能有養與犬馬何別此說甚確又一說云人之所養乃至于犬馬不敬則何以別以犬馬例父母有是理乎朱子反棄包說而用後一說非也內則曾子曰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馬盡然而況于人乎《正義》言父母所敬愛犬馬之屬盡須敬愛若以養父母比養犬馬必無此理 |
《色難》 |
1 | 《論語》子夏問孝子曰:色難何晏采包咸曰:謂承望父母顏色乃為難也又采馬融曰:承順父母顏色乃是為難耳毛《詩·凱風》《疏》引鄭《注》則云和顏悅色是為難也包馬以色字貼父母說鄭則貼人子說〈內則〉柔色以温之注承尊者必和顏色《匡謬正俗》引而釋云柔和顏色亦皆以色字貼人子說朱《注》云: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本之祭義卻與鄭《注》暗合 |
《無友不如已》 |
1 | 《論語》無友不如巳則必友勝已彼勝巳者亦以吾不如彼而拒吾則奈何曰此為初學言之也若學成則誨人不倦何拒不如已之有然猶曰中人以下不可語上不憤不啓不悱不發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況初學而可妄乎 |
《體物不可遺》 |
1 | 《中庸》鬼神體物而不可遺,鄭《注》云: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正義》云:此鬼神卽《易·繫詞》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以能生萬物也,彼注水火之神生物金水之神終物,彼以春夏對秋冬,故春夏生物,秋冬終物。其實鬼神皆能生物、終物,故云體物不可遺。此雖說陰陽鬼神人之鬼神亦附陰陽之鬼神,故云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是兼人之鬼神也。此段詮釋道理甚精,至伊川、晦菴則更暢矣。晦菴語錄謂橫渠《正蒙》說聚散處其流乃大輪回其云散入無形適得吾體,卽謝顯道所謂歸根之意。其云知死之不亡,卽晁與叔所謂所屈者不亡之意。不獨他書有形潰反原語也。伊川云:天地之化生生不窮何復資于旣斃之形、旣反之氣以為造化當矣 |
《立言之法》 |
1 | 《禮記·曲禮》毌勦說,毌雷同,必則古昔稱先王〈緇衣〉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二條可為千古立言之法祭統其先祖無美而稱之是誣也尤足為碑銘志狀溢美者戒 |
《孟子春秋天子之事》 |
1 | 《孟子》未見《周禮》故北宮綺章不合未見《儀禮》故與滕文公說齊疏不合而毛大可反據以駮《儀禮》未見《左傳》故尹公佗庾公斯倒說趙岐言長于詩書而趙岐未必知《孟子》故其說水道多誤不合〈禹貢〉惟其研精義理不暇于攷證上著工夫所以能卓然希聖為吾道之干城若其學之最精者《春秋》也觀《春秋》天子之事一語與《公羊》合與何休合深得夫子作《春秋》之旨大抵《孟子》之學雖不屑屑為專門名家然亦是專一經但于一經中取其大旨不為訓詁若非于一經中熟精大意焉能一語破的如是 |
《嫁》 |
1 | 〈釋詁〉如適之嫁徂逝往也郭《注》《方言》云自家而出謂之嫁猶女出為嫁按《列子》子《列子》居鄭國四十年人無識者國君卿大夫标之猶衆庶也國不足將嫁于衛 |
《滕》 |
1 | 滕訓虚,周春引《易·咸卦》滕口說,胡文英以為不如作《儀禮》騰羞之騰,騰去則空也 |
《𡽪》 |
1 | 《爾雅》𡽪訓止,姜兆錫以為琴製𡽪止而軫動,則𡽪亦止也。愚謂《易·坎·上六》「係用𡽪纆」,係則止矣。 |
《居居究究》 |
1 | 《釋言》居居究究惡也,郭以為皆相憎惡也,《爾雅》旣確有明據,朱子注〈唐風〉羔裘豹褎自我人居居自我人究究缺而不解不知何故 |
《少艾》 |
1 | 《孟子》少艾趙《注》艾美好也疏云《說文》艾老也長也〈曲禮〉五十曰艾是艾誠老長之稱謂之少艾安可乎艾美好者不知何據案〈曲禮〉《釋文》云艾蒼艾色疏云年至五十氣力巳衰髮蒼白色如艾也疏駮趙頗確但《說文》止云艾冰臺也疏自造《說文》妄甚竊以少艾當為稍盡慕父母之心巳略衰止耳 |
《執熱》 |
1 | 《孟子》引詩誰能執熱逝不以濯趙云誰能持熱不以水濯其手朱子因之案《左傳》詩云誰能執熱逝不以濯禮之于政如熱之有濯濯以救熱何患之有玩此文無執持熱物意周興嗣〈千字文〉執熱願凉杜甫北風詩執熱沈沈在大雲寺贊公房詩執熱煩何有夏夜嘆詩執熱願相望毒熟寄簡崔評事十六弟詩執熱露白頭大雨詩執熱乃沸鼎又有多病執熱奉懷李尚書之芳詩張敦實積薪賦功成執熱韓愈荅張籍書洒熱若執熱者之濯清風也陸龜蒙讀襄陽《耆舊傳》詩執熱濯清風皆作甚熱解卽朱子遊百丈山詩執熱倦煩跼亦以執熱為甚熱然《墨子·尚賢中篇》《詩》曰:孰能執熱鮮不用濯古者國君之不可不執善譬猶執熱之有濯也將休其手焉則趙解其來久矣。 |
《折枝》 |
1 | 《孟子》折枝朱子云:折艸木之枝趙云案摩折手節解罷枝也《南史》〈任昉傳〉劉孝標廣絕交論云匍匐逶迤折支舐痔《梁書》作折枝唐開成六年段成式譔安國寺寂照和上碑云:體可折支皆與趙合後漢張皓王龔傳論同折枝于長者章懷太子引劉熙注《孟子》曰:折枝若今之按摩也惟孫奭《孟子音義》載陸善經《注》云:折枝折艸樹枝此則朱子所本。 |
《皇甫持正戒虚張》 |
1 | 皇甫湜持正文集荅李生第二書近風聲偷薄進士尢甚迺至有一謙三十年之說爭為虛張以相高自讀詩未有劉長卿一句巳呼阮籍為老兵矣筆語未有駱賓王一字巳罵宋玉為罪人矣書字未識偏㫄高談稷契讀書未知句度下視服鄭此時之大病所當嫉者生美才勿似之也學者于此當奉為紳書韋佩 |
《聖門事業圖》 |
1 | 李國紀聖門事業圖左圭《百川學海》以之冠首自敘題乾道庚寅按時朱子年僅四十有一著述尚皆未成名亦未甚重而巳有元綱者別自講學著書其自述留心道學三十年則其年必長于朱子生平與朱子絕不往來竝非聞朱子之風而起乃其論道統則自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下卽接以明道伊川乃知道學自彼時風氣使然朱子特集其成耳學貴踐履不在講也。 |
《讀書必有得力之書》 |
1 | 惠學士士奇選四書文〈勸學篇〉敘有云先王父樸菴先生于前明萬秣末補博士弟子員試輒冠儛偶家有藏書手自校讎以故書多善本一日社㑹名流羣集先王父後至坐中有白鬚老儒卒然問曰:子得力何書先王父錯愕無以應也然心善其言退而手鈔《左氏春秋》及《太史公書》凡數十通至老且病猶不廢其專如此然則先輩無書不讀尢必有得力之書案惠說可為後生讀書之法 |
《諸葛武矦孫思邈語》 |
1 | 《淮南子·主術訓》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武矦語本此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圓而行欲方孫思邈語本此 |
《抱蜀》 |
1 | 《管子·形埶篇》云:抱蜀不言而廟堂旣修俗刻房元齡注以蜀為祠器非也方氏苞云蜀與獨通其說是當從之抱蜀猶致一也此其說雖出于《老子》而吾儒之所謂誠亦何獨不然 |
2 |
《蛾術編》卷八十二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