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列傳卷第十五。高麗史一百二。

《列傳卷第十五。高麗史一百二。》[View] [Edit] [History]

1 列傳卷第十五。 高麗史一百二。
2 正憲大夫工曹判書集賢殿大提學知 經筵春秋館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鄭麟趾奉 敎修。
3 #高麗史102卷-列傳15-琴儀-000
4 琴儀。
5 #高麗史102卷-列傳15-琴儀-001
6 ○琴儀字節之初名克儀本奉化縣人後賜籍金浦三韓功臣容式之後體貌奇爽器度雄偉少力學善屬文屢舉不第出監淸道務剛直不撓民目為鐵太守。 明宗十四年中魁科籍內侍崔忠獻當國求文士有李宗揆者薦儀遂* 事忠獻歷揚華要神宗朝拜尙書右丞右諫議大夫太子贊善大夫。 儀嘗帶二學士又兼三大夫世以為榮 執政左遷將作監複拜左諫議大夫。 熙宗四年以右副承宣掌試取皇甫瓘等瓘等謁忠獻忠獻贈隨從坊廂銀甁各一事怡亦贈銀甁又謁王親賜酒果仍觀各坊廂歌吹命瓘等七人屬內侍儀為忠獻所 故待以厚禮如此。 尋遷知奏事知吏部事儀久典機要奏對稱旨王倚以為重儀頗恃勢驕恣瓘詣儀直廬作詩諷休官儀以告忠獻流瓘於島時議薄之。
7 #高麗史102卷-列傳15-琴儀-002
8 康宗卽位金遣使冊命金使欲入儀鳳正門朝議不肯往複相詰王命儀往諭儀問曰: "天子之巡守方岳者自古有之若大國枉 小國當入自何門 " 金使曰: "天子出入舍中門而何 " 儀曰: "然則人臣欲入君之正門可乎 " 金使大服乃入自西門王嘉之進簽書樞密院事左散騎常侍翰林學士承旨。 高宗二年拜政堂文學修國史尋守太尉中書侍郞平章事五年改門下侍郞平章事。 嘗於八關會台吏以事扼隊正喉辱之軍將呼 亂擲瓦礫於御史台幕有飛石過宰相幕儀大怒下庭立 聲罵曰: "若等在君臣大會敢爾耶苟為亂先殺老夫。" 軍將稍沮亂得不作加守太保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侍郞平章事判吏部事。 七年引年乞退加壁上功臣仍令致仕以琴碁自娛十七年卒年七十八王聞訃悼甚命有司 喪葬謚英烈。 儀與人面折無所諱以是人多憚之屢典貢舉所選多名士翰林曲有稱琴學士者是也子耆揆暉祺。
9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奎報-000
10 李奎報*(李)益培
11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奎報-001
12 ○李奎報字春卿初名仁 黃驪縣人父允綏戶部郞中奎報幼聰敏九歲能屬文時號奇童稍長經史百家佛老之書一覽輒記。 其赴監試也夢有奎星報以居魁果中第一因改今名。 明宗二十年登同進士第嫌末科欲辭之父責之切且無舊例不得辭因醉謂賀客曰: "科第雖下庸 知不三四度鑄門生者乎 " 坐客掩口竊笑時李仁老吳世才林椿趙通皇甫抗咸淳李湛之等自以為一時豪俊結為友稱七賢每飲酒賦詩旁若無人。 世才死湛之謂奎報曰: "子可補耶 " 奎報曰: "七賢豈朝廷官爵而補其闕耶 未聞稽阮之後有承乏者。" 皆大笑又令賦詩奎報口號其一句云: "未識七賢內誰為鑽核人 " 一坐皆有 色。 宰相趙永仁任濡崔詵崔 等上書薦之為不平者所抑久不調神宗二年始補全州司錄為同僚所忌見替。 東都叛命將討之以及第未官者充修制人皆以計避奎報慨然曰: "予雖怯懦避國難非夫也。" 遂從軍為兵馬錄事兼修制及還論賞將士奎報獨未得官後禁省諸儒上書交薦權補直翰林院。
13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奎報-002
14 崔忠獻使作茅亭記覽之嘉賞遂為真自是忠獻屢招致走筆賦詩驟遷司宰丞。 高宗初以詩贄忠獻求 職階除忠獻以其詩示其府典簽宋恂曰: "此子高亢意不止此若直除 官則亦人望也。" 乃拜右正言知制誥歷左右司諫。 八關會有闕賀表者奎報欲彈琴儀固止忠獻聞而劾之貶奎報為桂陽副使尋以禮部郞中起居注召還累拜左諫議大夫翰林學士判衛尉事以事流 島逾年召判秘書省事。 時蒙古兵壓境屢加征詰奎報久掌兩制制陳情書表帝感悟撤兵王大嘉之特授樞密副使右散騎常侍進知門下省事戶部尙書集賢殿大學士升政堂文學守太尉 知政事。 二十三年上表乞退遣近臣敦諭起之明年三上表固辭王重違其志特加守太保門下侍郞平章事致仕辭命猶皆委之俸祿如故。 二十八年卒年七十四謚文順性豁達不營生產肆酒放曠為詩文不蹈古人畦徑橫* 別駕汪洋大肆一時高文大冊皆出其手三掌禮 所得多名士有集五十三卷行於世。 子灌涵澄濟涵登第仕至司宰少監子益培。
15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奎報-003
16 ○益培字自天高宗時登第調河東監務選入翰院累遷禮部員外郞元宗複舊都時官府舊物皆棄不收獨益培收禮部文籍以功遷右司諫。 忠烈朝拜僉議典書累官至副知密直司事版圖判書文翰學士致仕十八年卒。 益培以文學名於世通敏強記然好色嗜酒無節操嘗受金洪裕賂借述使中第士林鄙之。
17 #高麗史102卷-列傳15-俞升旦-000
18 俞升旦。
19 #高麗史102卷-列傳15-俞升旦-001
20 ○俞升旦初名元淳仁同縣人沈訥謙遜博聞強記尤工於古文世稱元淳文經史奧義有問者辨釋無疑至於釋典亦能旁通。 嘗過尙書樸仁碩家仁碩有藻鑒待之盡禮人問其故* 曰: "此人如照夜神珠求不可得 敢自致。" 康宗為太子時選補僚屬擢第為侍學康宗放江華升旦亦被斥不調熙宗朝始授南京司錄 軍與留守崔正華有隙降授深嶽監務不赴。 高宗在幼 亦受學及卽位除守宮署丞恩眷甚厚遂為師傅歷禮部侍郞右諫議大夫進 知政事。 蒙古大舉侵及京畿崔怡會宰樞議遷都江華時升平旣久京都戶至十萬金碧相望人情安土重遷然畏怡無敢發一言者。 升旦獨曰: "以小事大義也事之以禮交之以信彼亦何名而困我哉 城郭捐宗社竄伏海島苟延歲月使邊氓丁壯盡於鋒鏑老弱系為奴虜非為國長計也。" 怡不聽十九年卒謚文安無子。
21 #高麗史102卷-列傳15-金仁鏡-000
22 金仁鏡*(金)承茂
23 #高麗史102卷-列傳15-金仁鏡-001
24 ○金仁鏡初名良鏡慶州人平章事良愼公義珍四世孫父永固為興郊道館驛使公淸慈惠不笞一人後為龜州甲仗。 金甫當起兵敗永固逮系寧州獄當死興郊吏民詣處置使涕泣請貸使不忍誅械送於京承宣李俊儀素與永固善營救得免然第宅已沒官妻子飢寒無所托興郊吏又* 米帛厚遺之。 仕至閣門祗候仁鏡才識精敏善隸書明宗時中乙科第二人直史館累轉起居舍人。
25 #高麗史102卷-列傳15-金仁鏡-002
26 高宗初趙 討契丹兵於江東城 仁鏡為判官時蒙古元帥哈真東真元帥完顏子淵請兵糧 欲 之難其人。 仁鏡請行 曰: "幕中籌策君所職耳冒險往諜非素習也何敢請為 " 仁鏡曰: "嘗聞蒙古布陣取法孫吳予少讀六書熟知之故敢請。"  乃許之卽遣仁鏡率精兵一千輸米一千石與之會哈真子淵攻契丹兵於岱州屯州西禿山。 仁鏡領兵往見之兩元帥張樂宴慰極歡而罷仁鏡就州西門外結方陣兩元帥登高而望蒙古四十六人被甲帶劍相對而立仁鏡使才人列軍前鼓 作雜戲又使善射者二十餘人一時俱射矢入州城契丹登城望者皆奔避兩元帥嘆軍容整肅複邀仁鏡置之上座更宴慰轉禮部郞中論功擢樞密院右承宣。
27 #高麗史102卷-列傳15-金仁鏡-003
28 十四年東真寇定長二州仁鏡知中軍兵馬事與戰於宜州敗績明年被讒貶尙州牧使故舊無一人相送者唯門生餞於郊仁鏡有詩云: "一鞭幾盡掃胡塵萬里南荒作逐臣玉筍門生多出餞感深難禁淚沾巾。" 又題州壁云: "敢向蒼天有怨情謫來猶自得專城何時鈴閣登黃閣太守行為宰相行。" 未幾拜刑部尙書翰林學士尋知樞密院事尙書左僕射當時以為美談。 十九年進政堂文學吏部尙書監修國史升中書侍郞平章事二十二年卒謚貞肅。 仁鏡文武吏材俱贍詩詞淸新尤工近體詩賦世稱'良鏡詩賦'。
29 #高麗史102卷-列傳15-金仁鏡-004
30 子煉成擢魁科官至尙書左僕射翰林學士承旨。 孫承茂美容儀有才識少登第歷史翰為金俊所重累遷侍御史時承宣許珙執政諸道按察多行 遺康軒韓琓亦附珙多受賂承茂皆劾論珙由是惡之。
31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公老-000
32 李公老。
33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公老-001
34 ○李公老字去華丹山縣人文章富贍尤工四六明宗朝登第調安邊判官出私財代民賦以最徵為司儀署丞遷直翰林院。 崔忠獻以公老連戚里 不用者幾十年其父尙材憫之賂忠獻拜監門衛長史。 高宗初以禮部郞中為趙 兵馬判官獻擒賊之策多有中者。 韓恂之反公老為宣撫使有功拜秘書少監出為慶尙道按察使令行禁止部內大理王嘉之授刑部侍郞仍按其道。 入拜殿中監典選崇威府剖決如流視事五日民多稱服進樞密院右副承宣國子大司成王倚為腹心將大用之十一年卒家無擔石無子。
35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仁老-000
36 李仁老吳世才趙通林椿
37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仁老-001
38 ○李仁老字眉 初名得玉平章事 之曾孫自幼聰悟能屬文善草隸鄭仲夫之亂祝發以避亂定歸俗。 明宗十年擢魁科補桂陽管記遷直史館出入史翰凡十有四年與當世名儒吳世才林椿趙通皇甫抗咸淳李湛之結為忘年友以詩酒相娛世比江左七賢。 神宗朝累遷禮部員外郞高宗初拜秘書監右諫議大夫卒年六十九。 以詩名於時性偏急 當世不為大用所著銀台集二十卷後集四卷雙明齋集三卷破閒集三卷行於世子程穰* 皆登第。
39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仁老-002
40 ○世才字德全高敞縣人祖翰林學士學麟。 世才少力學手寫六經以讀日誦周易。 明宗時登第性 雋少檢不容於世仁老三上書薦之竟未得官僑寓東京窮困而卒與奎報為忘年交奎報私謚曰玄靜先生。
41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仁老-003
42 ○通字亦樂玉果縣人軀幹魁梧經史百家無不貫穿明宗聞其名屢召問登第累遷正言轉考功郞中太子文學。 奉使如金會有徵詰拘留三年金人愛其才遣還後知西北面留守事寬仁恭儉待人以信官至左諫議大夫國子監大司成翰林學士。
43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仁老-004
44 ○椿字耆之西河人以文章鳴世屢舉不第鄭仲夫之亂闔門遭禍椿脫身僅免卒窮夭而死仁老集遺槁為六卷目曰西河先生集行於世。
45 #高麗史102卷-列傳15-趙文拔-000
46 趙文拔。
47 #高麗史102卷-列傳15-趙文拔-001
48 ○趙文拔定戎鎭吏幼聰敏俊逸讀書輒記文詞淸警擢魁科補南京司錄其父年逾六十文拔作詩遺崔怡求官怡告忠獻曰: "子擢狀元父為州吏非國家重儒之意且趙生才氣必遠到 免其父鄉役以勵為人父者。" 忠獻然之遂聞於王授職時人美之。 文拔累轉中書注書嘗直宿省中有一小胥寒甚文拔憐之許入被中小胥狎加足腹上其夜會頒政省吏來報注書作正言小胥徐收其足文拔猶若熟睡。 歷司諫起居舍人高宗十四年以禮部郞中兼起居注史館修撰官修明宗實錄 疾卒。
49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淳牧-000
50 李淳牧李需
51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淳牧-001
52 ○李淳牧陜州吏少志學善屬文嘗隨父至京每於文會應韻走筆名動一時時有李需者才識敏悟亦能走筆與淳牧齊名。 淳牧登第調錦城管記遷直翰林院尋轉詹事府注簿以陰陽伎術往來周演之家及演之死左遷金溝縣令。 崔怡愛其才未期召還驟加寶文閣待制進判秘書省事。 性巧詐多疑所 政不廉平但以文墨技藝不離省 常典制誥。 崔沆少時師事之及執政待以殊禮擢尙書左僕射未拜而卒子信孫義孫皆官至判事德孫自有傳。
53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淳牧-002
54 ○需字樂雲初名宗胄未詳其鄉貫登第為崔怡所愛嘗不離左右善諧 戲謔以故不得除台諫制誥。 仕至尙書禮部侍郞妻亡服未 通妻侄之婦婦謀害其夫事覺 流海島又錄其婦游女籍。 需以文學知名穢行如此人皆醜之。
55 #高麗史102卷-列傳15-金敞-000
56 金敞。
57 #高麗史102卷-列傳15-金敞-001
58 ○金敞初名孝恭安東人新羅敬順王之後性溫和無 於人熙宗朝登第直史館累遷尙書右丞。 崔怡召置政房掌銓選時應吏兵部選者無慮數萬敞一見無不記其姓名有陳訴輒應無少謬人服其強記然銓注一聽於怡不可否。 或問其故* 曰: "天假手我晉陽公吾何*閒焉 " 其阿* 如此高宗朝拜樞密院副使轉門下平章事敞附權門久典政柄一日可九遷尙循資格年幾六十始拜相世以為廉於進取。 四十三年以守太師門下侍郞平章事判吏部事卒無子臨歿語其侄方慶等辭國葬謚文簡。
59 #高麗史102卷-列傳15-宋國瞻-000
60 宋國瞻。
61 #高麗史102卷-列傳15-宋國瞻-001
62 ○宋國瞻鎭州人性剛直疾惡如 善屬文登第直史館。 高宗朝拜監察御史蒙古元帥撒禮塔大舉入境王遣淮安公 講和國瞻從行及至與撒禮塔言辭色嚴正撒禮塔嘉嘆。 歷正言判秘書省事與金敞* 事崔怡入政房耿介不阿怡頗憚之。 樸暄擅權國瞻恥與為列托以足疾辭政房怡自此 之然外有大事必遣國瞻治之。 由刑部尙書出為慶尙道巡問使寄書於怡論沆事怡然之複以沆之 貶國瞻東京副留守。 及怡死沆襲權國瞻畏禍屏居沆亦懷宿憾顧嫌物議召為右散騎常侍未幾出知西北面兵馬事久不召憤 卒。
63 #高麗史102卷-列傳15-崔滋-000
64 崔滋河千旦
65 #高麗史102卷-列傳15-崔滋-001
66 ○崔滋字樹德初名宗裕又名安文憲公 之後天資淳訥不以表表為能少力學能屬文康宗朝登第補尙州司錄以政最聞入補國學學諭。 崔怡品題朝士以文吏俱優者為第一文而不能吏次之吏而不能文又次之文吏俱不能為下皆手* 屏風每當銓注輒考閱之滋名在下故十年不調。 滋嘗作虞美人草歌水精杯詩李奎報見而奇之後怡謂奎報曰: "誰可繼公典文翰者 " 曰: "有學諭崔安者及第金丘其次也。" 時李需李百順河千旦李咸任景肅皆有文名怡欲試其才令制書表使奎報第之凡十選滋五魁五副怡又欲試吏才授給田都監錄事亦敏而勤。 高宗時累遷正言出牧尙州剖決如神吏民愛畏按察使薦之秩未滿召拜殿中少監寶文閣待制連按忠淸全羅有聲績官累國子大司成知御史台事轉尙書右僕射翰林學士承旨進樞密副使拜中書平章事加守太師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吏部事。
67 #高麗史102卷-列傳15-崔滋-002
68 蒙古兵大至令三品以上各陳降守之策眾論紛 滋與樞密使金寶鼎曰: "江都地廣人稀難以固守出降便。" 一日滋邀金俊諸子宴其第時人譏之上章乞退自號東山 。 元宗元年卒年七十三謚文淸家集十卷續破閒集三卷行於世子有侯密直副使文翰學士有* 東京留守判官有 自有傳。
69 #高麗史102卷-列傳15-崔滋-003
70 ○千旦利安縣人性質直長於文章一時表箋皆出其手晩好釋典高宗嘗欲移御大寺洞千旦與起居注鄭義白曰: "此洞白虎張口勢今蒙古兵彌漫君臣入虎口可乎 " 乃止。
71 #高麗史102卷-列傳15-蔡松年-000
72 蔡松年*(蔡)楨
73 #高麗史102卷-列傳15-蔡松年-001
74 ○蔡松年東州平康縣人以御殿行首拜郞將久不改銜崔忠獻問其故不* 旁有人曰: "其父今未拜 若改銜出朝路恐乃父望見不知其子而下馬避走耳忠獻義之尋拜父 職松年由是為忠獻所重。 累歷樞密承宣御史大夫 知政事高宗三十八年以中書侍郞平章事卒。 姿端秀性和平能終始富貴謚景平。
75 #高麗史102卷-列傳15-蔡松年-002
76 子楨容儀峻爽志操  以蔭進累遷樞密副使御史大夫元宗如蒙古楨扈從多所裨益進 知政事又從世子如蒙古以年老請先還。 三別抄之難楨留守江都聞亂卽馳出賊追不及謁王於西京王慰諭之官至門下侍郞平章事配享元宗廟庭。
77 #高麗史102卷-列傳15-孫 -000
78 孫 。
79 #高麗史102卷-列傳15-孫 -001
80 ○孫 初名襲卿樹州人登第調天安府判官政最超拜供驛署丞高宗朝累遷禮部侍郞非罪流海島尋授慶尙道按察副使。 人有弟與 相訟者弟曰: "旣為同產何 獨得父母之財弟無其分耶 "  曰: "父臨絕舉家產付我汝所得者緇衣一緇冠一繩鞋一兩紙一卷而已文契具存胡可違也。" 訟之積年未決 召二人至前問曰: "若父沒時母安在 " 曰: "先亡。" "若等於時年各幾何 " 曰: " 已有家弟方  。"  因諭之曰: "父母之心於子均也豈厚於長年有家之女而薄於無母  之兒耶 顧兒之所賴者 也若遺財與 等恐其愛之或不至養之或不專耳兒旣長則用此紙作狀服緇衣冠穿繩鞋以告於官將有能辨之者其獨遺四物意蓋如此。" 弟與 聞而感悟相對而泣 遂中分家產與之。
81 #高麗史102卷-列傳15-孫 -002
82 官累樞密院副使三十八年以守司空尙書左僕射卒性剛毅長於吏事剖決如流所至有聲以妻派聯國庶不得拜台省政曹學士典誥。 妻謂 曰: "公因我系賤不踐儒林淸要敢請 我更娶世族。"  笑曰: "為己之宦路 三十年糟糠之妻吾不忍為也 有子乎 " 遂不聽子世貞亦不得赴舉。
83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權守平-000
84 權守平。
85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權守平-001
86 ○權守平安東人*跡微不知其族譜姿 美性淳厚質直有古人風嘗為隊正貧居。 有郞中卜章漢以非罪見竄守平遞食其田有年及章漢遇赦還守平素不相識且其田租已漕於江。 守平袖租簿就與之章漢曰: "當吾竄謫君雖不食豈無他人君今哀我還其田足矣何用租為 " 守平曰: "乘人之災食其田猶恐不義今旣還尙忍食耶 " 遂投其簿章漢不受閉門而入守平竟以簿系石擲之而去父老嘆曰: "今爭奪成風不圖獲見若人。" 牽龍職卑而任寵權貴子弟皆願為之守平由隊正得補辭以家貧親舊曰: "此榮選也率多易妻求富君若改娶富家誰不願授室。" 守平曰: "貧富天也何忍 二十年糟糠之妻以求富室邪 " 言者慚服積官至樞密院副使高宗三十七年卒子 翰林學士 子 自有傳。
87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純孝-000
88 李純孝張純亮
89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純孝-001
90 ○李純孝韓山人父實椿衛尉卿純孝高宗朝累官至全羅道巡問使卒。 為人淸白處決如流嘗使蒙古不齎一物而還囊 皆空巷婦郵卒皆服其淸節曰真官人也。
91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純孝-002
92 又有張純亮者性耿介徇公忘私以戰功顯卒官樞密院副使。
93 #高麗史102卷-列傳15-宋彥琦-000
94 宋彥琦。
95 #高麗史102卷-列傳15-宋彥琦-001
96 ○宋彥琦鎭州人父恂以知禮聞官至中書侍郞平章事雖在懸車凡國典禮皆就咨焉。 彥琦少能文有名 輩*閒高宗時登第出 金州政廉平能斷事奸豪* 跡以最徵為都兵馬錄事稍遷監察御史監右倉。 時歲凶告 請謁者多彥琦一以公分與甚均時稱賢御史。 蒙古兵二百餘騎聲言捕獺直入嘉朔龜泰四州之境實欲剽掠彥琦率數騎往諭之蒙古兵乃退自是四使蒙古講和七年之*閒邊境稍安。 累官至判將作監事三十三年王欲複使講和適彥琦 疾宰相相謂曰: "宋之生國之福宋之亡國之憂也。" 卒年四十三。
97 #高麗史102卷-列傳15-金守剛-000
98 金守剛。
99 #高麗史102卷-列傳15-金守剛-001
100 ○金守剛性精通博物耿介不群高宗朝登第直史館累遷侍御史時移都江華蒙古遣將侵掠督還舊京王遣守剛如蒙古進方物守剛從帝入和林城乞罷兵帝以不出陸為辭。 守剛奏: "譬如獵人逐獸入窟穴持弓矢當其前困獸何從而出。 又如 雪慘烈地 閉塞草木其能生乎。" 帝然之曰: "汝誠使乎當結兩國之好。" 遂遣徐趾來命罷兵後複來侵掠又遣守剛帝方自將伐宋守剛謁行營懇乞罷兵帝又許之仍遣使與守剛偕來守剛仕至中書舍人卒未至大拜時論惜之。
101 #高麗史102卷-列傳15-金之岱-000
102 金之岱。
103 #高麗史102卷-列傳15-金之岱-001
104 ○金之岱初名仲龍淸道人風姿魁梧倜 有大志力學能文高宗四年江東之役代其父隸軍隊以行隊卒皆於楯頭 奇獸。 之岱獨作詩書之曰: "國患臣之患親憂子所憂代親如報國忠孝可雙修。" 元帥趙 點兵見之驚問召入內廂器使之明年 知貢舉之岱擢第一名例補全州司錄。 恤孤寡抑強豪發摘如神吏民敬畏入拜寶文閣校勘後為全羅道按察使。 崔怡子僧萬全住珍島一寺其徒橫恣號通知者尤甚其所請謁之岱皆抑不行嘗至其寺萬全慢罵不見 之岱直入升堂堂上有樂器乃橫笛數弄操琴鼓之音節悲壯。 萬全欣然出曰: "適有微疾不知公至此。" 相與歡飲因托以十餘事之岱卽行之留數事曰: "至行營乃可為耳宜遣通知相候。" 還營數日通知果至之岱命縛之數其不法投之江萬全卽沆也雖挾前憾以之岱廉謹少過竟莫能害累遷判司宰事。 時蒙古兵犯北邊知兵馬事洪熙嗜女色不恤軍務一方離心以之岱有才略升簽書樞密院事代熙出鎭撫以恩信西北四十餘城賴以安。 元宗初拜政堂文學吏部尙書未幾上章請老加守太傅中書侍郞平章事致仕得疾剃發坐逝年七十七謚英憲。
105 #高麗史102卷-列傳15-金之岱-002
106 初之岱聞城南有 善星命往見之 迎入推占因令少女拜庭下云: "此公後必貴汝蒙其賜謹識之。" 後二十年之岱按全羅時賊黨多系獄之岱按囚一婦呼曰: "舊日城南 女也不幸至此。" 之岱驚駭命釋厚慰而遣之。
107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藏用-000
108 李藏用。
109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藏用-001
110 ○李藏用字顯甫初名仁祺中書令子淵六世孫父儆淸儉寡欲通經史善斷事官至樞密院使。 藏用高宗朝登第調西京司錄入補校書郞兼直史館累遷國子大司成樞密院承旨升副使拜政堂文學。 元宗元年 知政事加守太尉監修國史判戶部事進中書侍郞平章事又加守太傅判兵部事太子太傅。
111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藏用-002
112 五年蒙古徵王入朝王命宰相會議皆持疑未決藏用獨曰: "王覲則和親否則生 。" 金俊曰: "旣就徵萬一有變乃何 " 曰: "我以為必無事也脫有變甘受 戮。" 議乃定遂從王入朝時永寧公 在蒙古言: "高麗有三十八領領各千人通為三萬八千人若遣我當盡率來為朝廷用。" 史丞相召藏用至中書省問之藏用曰: "我太祖之制蓋如此比來死於兵荒雖曰千人其實不然亦猶上國萬戶牌子頭數目未必足也請與 東歸點閱 言是斬我我言是斬 。"  在側不敢複言又問高麗州郡戶口幾何曰: "不知。" 曰: "子為國相何為不知 " 藏用指窓 曰: "丞相以為凡幾個。" 丞相曰: "不知。" 藏用曰: "小國州郡戶口之數有司存雖宰相焉能盡知。" 丞相默然。
113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藏用-003
114 翰林學士王 邀宴其第歌人唱吳彥高人月圓春從天上來二曲藏用微吟其詞中音節 起執手嘆賞曰: "君不通華言而解此曲必深於音律者也。" 益敬重帝聞藏用陳奏謂之阿蠻滅兒里乾李宰相見者亦謂海東賢人至有寫真以禮者。 王還以功進門下侍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慶源郡開國伯食邑一千戶食實封一百戶又加太子太師。
115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藏用-004
116 八年蒙古遣兵部侍郞黑的等令招諭日本藏用以書遺黑的曰: "日本阻海萬里雖或與中國相通未嘗歲修職貢故中國亦不以為意來則撫之去則絕之以為得之無益於王化 之無損於皇威也。 今聖明在上日月所照盡為臣妾蠢爾小夷敢有不服然蜂 之毒豈可無慮 國書之降亦甚未宜隋文帝時上書云: '日生處天子致書於日沒處天子。' 其驕傲不識名分如此安知遺風不存乎 國書旣入脫有驕傲之* 不敬之辭欲舍之則為大朝之累欲取之則風濤艱險非王師萬全之地。 陪臣固知大朝寬厚之政亦非必欲致之偶因人之上言姑試之耳然取舍如彼尺一之封莫如不降之為得也且彼豈不聞大朝功德之盛哉 旣聞之計當入朝然而不朝蓋恃其海遠耳然則期以歲月徐觀其為至則奬其內附否則置之度外任其蚩蚩自活於相忘之域實聖人天覆無私之至德也。 陪臣再覲天陛親承睿渥今雖在遐 犬馬之誠思 萬一耳。" 蓋藏用度日本竟不至將累我國故密諭黑的欲令轉聞寢其事王以其不先告疑有二心卽配靈興島館伴起居舍人潘阜亦坐不告流彩雲島。 阜方對黑的坐武士突入曳出黑的怒詰問知之乃還藏用書且曰: "我若歸奏此書幸而聽乎天下之福也如不之聽於汝國亦有何罪 " 固止之由是皆獲免。
117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藏用-005
118 九年拜門下侍中藏用嘗言於朝欲使宗社無虞中外晏然莫如還都舊京金俊及其黨皆不欲之藏用曰: "若不能席卷以出且令作宮室夏居松京冬返江都如上國之有兩都可也。" 於是置古京出排都監蒙古帝遣使徵兵於我 令藏用來奏軍額及藏用謁帝帝曰: "朕命爾國出師助戰爾國不以軍數分明奏聞乃以 糊之言來奏王 曾奏: '我國有四萬軍又有雜色一萬。' 故朕昨日 爾等云: '王所不可以無軍其留一萬以衛王國以四萬來助戰。' 爾等奏云: '我國無五萬軍 之言非實也苟不信試遣使與告者偕往點其軍額若實有四萬陪臣受罪否則反坐誣告者。' 爾等若以軍額分明來奏朕何有此言 " 遂呼 曰: "宜與藏用辨。" 又 藏用曰: "爾還爾國速奏軍額不爾將討之爾等不知出軍將討何國朕欲討宋與日本耳今朕視爾國猶一家爾國若有難朕安敢不救乎 朕征不庭之國爾國出師助戰亦其分也爾歸語王造戰艦一千 可載米三四千石者。" 藏用對曰: "敢不承命但督之則雖有船材恐不及也。" 帝曰: "三王五帝以來歷代之事爾等所知不必更說朕將取近而言之昔成吉思皇帝時河西王納女請和曰: '皇帝若征女真我為右手若徵回回我為左手。' 後成吉思皇帝將討回回命助征河西竟不應帝討而滅之爾亦聞之。" 藏用對曰: "我國昔有四萬軍三十年*閒死於兵疫殆盡雖有百戶千戶但虛名耳。" 帝曰: "死者尙有獨無生者乎爾國亦有婦女豈無生者爾乃年老 事說何妄耶 " 對曰: "小邦蒙荷聖恩自罷兵以來有生長者然皆幼弱不堪充軍。" 帝又曰: "爾國於宋風順則可兩三日至日本則朝發夕至此汝國與蠻子人之言也汝國何不主是事乎 "  欲複言軍事藏用曰: "至尊前不當爭辨遣人可驗。" 帝謂 曰: "言已畢矣。"
119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藏用-006
120 十年林衍謀廢立宰樞莫敢言藏用自度不能止且恐有不測之變乃以遜位為言衍遂廢王立安慶公 。 時世子在蒙古回至鴨綠江聞難還入朝衍懼以藏用充節日使如蒙古欲令說世子而返至則具陳衍廢立未幾王複位入朝。 明年藏用謁王於道王至東京行省問廢立之故王以有疾遜位對行省知其非實請以藏用從行王惡藏用言與己異故不許。 藏用追謁於燕具奏衍逆狀帝使頭輦哥率兵衛王還國。 又明年蒙古斷事官不花等宣言: "林衍廢立時與謀者尙在朝列不正其罪何以懲惡。" 遂免藏用官藏用曰: "當時不能死豈非罪乎 "
121 #高麗史102卷-列傳15-李藏用-007
122 十三年卒年七十二美風儀性聰明恭儉沉重博覽經史陰陽醫藥律歷靡所不通為文章淸警優贍又喜浮屠書嘗著禪家宗派圖潤色華嚴錐洞記遺命火葬無子忠烈王元年追謚曰文真。
123 列傳卷第十五。
124 #高麗史103卷-列傳16-00-000
URN: ctp:ws57014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