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之二

《卷之二》[View] [Edit] [History]

1
會商台灣夷務奏
2
雞籠破獲夷舟奏(夾片)
3
夷船再犯雞籠官兵擊退奏(夾片)
4
出剿嘉義逆匪部署郡城奏(夾片)
5
南路匪徒響應遣員擊破奏
6
南北路逆匪首從就捦地方平定奏(夾片)
7
謝賞戴花翎恩奏
8
南北兩路已平撤兵回郡奏
9
遵旨嚴訊夷供覆奏(夾片)
10
查明雞籠夷案出力人員奏
11
逆夷複犯大安破舟捦俘奏
12
會商臺灣夷務奏
13
奏為遵旨會商、嚴防臺灣夷務、並現在地方安靜、仰祈聖鑒事。
14
竊臣等本年九月十六日,兩接督臣行知,以夷船沿海騷擾,欽奉道光二十年七月初七日上諭:臺灣府準備事宜,在籍前任提督王得祿,最為熟悉,或有應行商酌之處,著即飛檄該鎮道與王得祿同心協力,以資保衛,等因。欽此。
15
又奉上諭:臺灣孤懸海外,防堵事宜,尤應準備。著該督飛飭該鎮道等遵奉前旨,與前任提督王得祿,同心協力,加意嚴防,毋稍疏懈等因。欽此。欽遵。惟時臣達洪阿,正在郡城,督防安平南路。臣姚瑩,正在北路,籌備海口。當即恭錄諭旨,移會前提臣王得祿遵奉外,伏思臺灣孤懸海外,南北道里綿長,口岸紛歧,防禦誠非易易。澎湖為臺、廈中流鎖鑰,亦屬最要之區。自粵東嚴辦防夷以來,臣等慮夷船竄入臺洋,節經嚴督各廳縣營水師守口文武員弁,修整炮臺,探量水勢,分途防守。並奉督撫臣檄飭整備巡船炮位,實力巡防。該夷船於本年六月間節至臺灣及澎湖外洋游奕。臣等及臺澎二協立即封港,不許小舟竹筏出口,以杜奸民接濟。一面督飭舟師合力轟擊。旋皆竄去。
16
幸無貽誤。均經報明督撫在案。
17
比因浙江定海失事,大兵雲集,一經擊敗,勢必竄回閩洋為其歸途,且廈門亦有夷船屢來攻打。臺澎四面汪洋,防範尤不可不嚴。前提臣王得祿,曾在粵洋,深悉夷情。臣姚瑩函詢戰守機宜。據云:夷人船高炮烈,不宜輕與決戰海上,應以嚴守口岸、密防內奸為先。與臣等意見相同。當以郡城為根本重地,安平又為郡城門戶,關係匪輕。北路遙長,各處海口,更在在堪虞。臣等公同商酌,臣達洪阿督同護安平水師副將江奕喜、臺灣府知府熊一本,辦理郡城安平上下各口,並南路鳳山一帶口岸。設派舟師水勇,添立炮墩。臣姚瑩於八月初六日起程赴北路,直至雞籠各海口,會同護北路副將關桂、嘉義參將珊琳、艋舺參將邱鎮功及各廳縣逐處履勘,添設炮墩、巡船,雇募鄉勇、水勇,沿途傳見紳耆等,諭令各莊團練莊勇。蓋臺地人心浮動,游民最多,無事之時,尚圖造謠蠢動,茲值逆夷滋擾,宵小不免生心。是攘外必先靖內,所有廳縣官及陸路弁兵,皆當照常彈壓地方,不可輕動。而水師兵少,不敷分撥,必須多雇鄉勇,既得防夷之用,亦可收養游手,消其不靖之心。此臣等妥商辦理之原委也。
18
臣姚瑩,北路事竣,馳回郡城,料理一切。臣達洪阿,屆年冬巡閱之期,先赴南路查辦後,即赴北路巡查。如此互出督防,南北兩路,可免顧此失彼之虞。
19
茲復欽遵聖諭,與王得祿同心協力。該提督本老成宿將,遇事相商,更臻妥洽。統計現在勘辦臺灣郡城要口三處,曰安平大港、曰四草、曰國賽港。嘉義縣要口一處,曰樹苓湖。彰化縣要口一處,曰番仔挖,即鹿港外口。淡水廳要口二處,曰滬尾即八里岔口,曰大雞籠。噶瑪蘭界外一處,曰蘇澳。皆水勢寬深。其餘南北路次要小口九處,較為淺狹。鹿耳門昔稱天險,自道光二年來,已成淤廢,商船不能出入。故亦為次要。以上各口,共享防夷弁兵三千四百八十一名、屯丁二百名、鄉勇二千一百六十名、水勇五百二十名,或配戰船、商船,堵防海口,或在炮臺、炮墩,日夕登陴。此皆常川在地之師。其前提臣王得祿及諸廳縣自練鄉勇,往來巡查策應者,不在此數。
20
又各莊總董頭人,團練壯丁,自一、二百名,至七、八百名不等,通計二廳、四縣,團練壯勇一萬三千餘人,預備一旦有警,半以守莊,半出聽候調用。臣達洪阿,仍統率自練精兵及陸路各營將卒,蓄養精銳,以待臨時策應。至所築炮墩,厚皆一丈,長自十丈至三、五十丈不等,高皆一丈,仿照督臣麻袋貯沙之法,先以竹簍盛沙作墩,上堆麻袋為垛,墩外圍以粗大竹筒,筒長一丈,埋地三尺。其上五尺,竹節打通,貯水,編練排插,夷炮雖猛,穿沙洞竹較難。見水亦可減力,更多備牛皮、網紗、棉被,隨時以避槍炮。臣達洪阿等,於炮臺、炮墩要隘之處,挖寬一丈二尺、深一丈濠溝百數十丈,製備釘筒、釘板、釘運鎗、棍六千四百餘件,鐵蒺藜十萬三千餘個,竹簽十三萬二千餘枝,以防夷人登岸之用。至於火器,除大小炮位、抬炮、抬槍、鳥槍外,並多製火箭、火罐,教令兵丁操演嫻熟。其澎湖亦經委員籌帶經費,前往協同水師副將詹功顯及該廳營認真督兵練勇,嚴密防堵。臣等彼此熟商,復同前提臣王得祿相與請求,督率府廳縣營辦理,務期妥密,仰副皇上垂念海外巖疆之至意。
21
再此次事關全臺,地既廣闊,時又靡定,所有兵勇口糧及製備一切守禦器具,需費甚巨,道庫備貯銀自兩次動用外,僅有五萬五千餘兩,未敢遽請動用。現仍稟商督撫臣另行籌辦。至現在臺地民情安堵,年歲中收,堪以上慰聖懷。合將欽遵協同商辦緣由,恭折馳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22
道光二十年九月二十二日奏。
23
道光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奉朱批:覽奏均悉,妥為防範,毋忽。欽此。
24
雞籠破獲夷舟奏(夾片)
25
奏為夷船攻擊雞籠炮臺、我兵擊沈夷船一只、杉板二隻、生捦黑夷一百三十三人、斬馘白紅黑夷三十二人、奪獲夷炮圖冊、現提審辦、恭折馳奏、仰祈聖鑒事。
26
竊照臺灣自上年六月英夷船至鹿耳門外馬鬃隙洋面停泊,經臣等督率官兵擊走之後,臺澎外洋時有夷船往來,經先後籌備兵勇防守,日益加嚴。本年八月初一、初五等日,據淡水、鳳山各屬稟報,北路之雞籠、中港,南路之小琉球等外洋,有夷船游奕。當飭守口文武各員,相機防守。倘進口門,即開炮轟擊。旋據護臺灣水師副將江奕喜、南路參將餘躍龍、署鳳山縣知縣白鶴慶稟報,南洋夷船一隻,將進口門,見文武兵勇人多,防守嚴密,立即竄駛北去。又據淡水廳營先後稟報,八月十三日申刻,有夷船在雞籠口外之雞籠杙洋面停泊等情。又經臣等飛飭廳營會督文武委員、義首人等嚴防去後,茲於八月二十五日,據艋舺營參將邱鎮功、淡水同知曹謹、委駐雞籠協防澎湖通判范學恆、委巡海口之即用知縣王廷幹稟報,該夷船於十五日辰刻移泊近口之萬人堆洋面。該員等用千里鏡照見一雙桅大號夷船,拖帶杉板多隻,有夷人在桅頂張望。十六日卯刻,該夷船駛進口門,對二沙灣炮臺運發兩炮,打壞兵房一間。我兵尚無損傷。該參將邱鎮功,督率調防雞籠之署噶瑪蘭守備許長明、署艋舺守備歐陽寶等。在二沙灣,將安防大炮緊對夷船轟擊。曹謹、范學恆、王廷幹,督同艋舺縣丞宓惟慷,在三沙灣炮墩,亦放炮接應。邱鎮功并手放一炮。惟八千筋、六千筋大炮有準,立見夷船桅折、索斷,船即隨水退出。口外海湧驟起,沖礁擊碎,夷人紛紛落水死者不計其數。或鳧水上岸,或上杉板駛竄。邱鎮功督同署守備許長明、歐陽寶,署千總陳連春、外委尤登和,帶兵駕船趕往生捦黑夷四十三人。又割取格殺黑夷首級四顆。該令王廷幹,遣派家丁,隨同縣丞宓惟慷,亦駕快船帶領屯丁、鄉勇出洋,生捦黑夷三十一人。總理謝集成、董事吳助友及屯弁義首人等,生捦黑夷二十五人,割取首級一顆。該同知曹謹之親屬郝芝,帶領家丁,生捦黑夷五人。督臣差委來臺之候補從九周晉昭,亦經趕到,幫同出力。
27
當該船擊碎時,見一白夷自行投水,是否頭目,打撈無獲。其時有署艋舺營滬尾守備臺協千總陳大坤、同委員德化縣典史陶榮,在滬尾防守,聞信駛駕巡船截擊,在野柳鼻頭洋面,見夷人數十,駕杉板一隻,向南逃駛。該署守備等,揮令兵勇開炮,將其杉板擊沈,夷人落海。該署守備帶同親丁陳功、陳經邦、義首林得方等,割取白夷一人首級,生捦黑夷十八人。委員陶榮,生捦黑夷二人。金包里餘外委林光章、目兵何得和、兵丁李起鳳等,均協同出力。
28
又據該同知曹謹、通判范學恆、參將邱鎮功、署北路右營游擊安定邦,先後稟報:十六日晚,有白夷帶領黑夷二十餘人,駕杉扳一隻,在大武崙港外竄駛。該廳遣派役勇,坐船追尋。十七日早,在觀音山追及,互相格鬥。該署游擊督帶兵丁截擊,當經官兵役勇刺死白夷二人,落水生捦黑夷九人,殺斃黑夷十七人,奪獲炮四門。兵丁謝捷升,同鄉勇二人,均各受傷。謝捷升傷重,旋即殞命。十九、二十三等日,署守備許長命、縣丞宓惟慷,在海濱撈獲白夷屍身二具,查驗一穿紅呢戰甲,胸前刺有八卦形,一係尋常夷服,胸前刺蓮花形,左右臂腕、左右腿或刺人形,或刺蓮花、鳥形、獅形。又撈獲夷炮五門,重七、八、九百筋不等。大小炮子數十粒、鐵錠一門、大鐵鉤一個。署千總陳連春,撈獲大夷炮一門,重二千筋,大鐵子一粒,棕球二個,被水火藥不計筋重。
29
又該同知曹謹、通判范學恆,遣派義首帶領壯勇及宓縣丞丁役人等,十七日駕船搜捕至外洋草嶼,有白夷二人、紅夷五人攜帶圖冊在彼藏匿,經役勇等上前圍拿,該夷俱被格殺,割取首級帶回。搜獲夷圖一幅,中繪山海形勢;冊頁五十一篇,夷書二本,又夷字十紙。其夷書內亦繪有城池、人物、車馬形狀等語前來。臣等查此次文武義首人等前後共計斬馘白夷五人、紅夷五人、黑夷二十二人,生捦黑夷一百三十三人。同撈獲夷炮十門,搜獲夷書圖冊多件,辦理尚為出力。方夷船初受炮傷之時,海湧忽起,遂將該夷船沖礁擊碎,具見海若致靈,助順天朝,尤深寅畏。惟該夷船是否即係滋擾廈門之船,抑系另幫,必須解郡查訊,且可根究夷情。臺地並無通事,惟有醫生宋廷桂係粵人,通夷語,可以傳供。至現獲夷人,為數較多,程途窵遠,現在委員馳往行提,分起解郡,容俟訊明,恭請王命正法,以彰國威,而壯士氣。並將夷書圖冊,恭呈御覽。
30
該逆夷經此次受創之後,難保不再集大幫來臺,冀圖報復。
31
臣等仍嚴飭各口文武,添派兵勇密防,以免疏虞。查明在事出力文武、兵勇、義首人等,另行請獎,受傷身斃之兵勇,分別賞恤,照例查辦外,所有擊沈夷船、捦斬白紅黑夷多人,奪獲炮位、圖冊各件緣由,合先恭折馳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
32
再澎湖外洋,亦有夷船游奕,經在籍提督臣王得祿欽遵諭旨,在彼駐剳,督同文武,嚴密防守,現在尚無滋擾,合并陳明。謹奏。
33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奏。
34
再臺灣地勢綿長一千四百餘里,要口林立,臣等自上年先後親往南北大小各口履勘,築設炮墩,調兵募勇設防,復於滬尾添設石炮臺一座、雞籠炮台改築石炮、臺左右添築石檣,併將督臣顏伯燾發運新鑄之八千筋大炮四門、六千筋大炮二門,分置安平及雞籠、滬尾三口,以期鞏固。後聞粵東議撫,臣等因夷情反複,仍不敢撤防。本年六月後,廈船不到,粵中夷務無聞,省廈文報亦絕,正深盼望間,七月二十日忽傳郊行來信,廈門失守,督臣退保同安。聞之不勝髮指。伏思臺灣孤懸海外,全恃廈門為援。今有此警,形勢愈覺孤危,民情浮動之區,恐匪類乘機搖動。臺灣戍兵名雖一萬四千,除事故缺額換班未補一千餘名外,澎湖兩營隔海,噶瑪蘭一營遠在山後,其餘分布一廳四縣餘地一百四十餘區,在在皆須彈壓,未便調動。是以每當有事,兵力仍單。臣等督同知府熊一本,熟商將巡洋舟師概行收回,嚴守口岸,陸路存城及諸要餘,仍舊不動。惟于外餘中,酌量抽添,一面飭調各處團練之義勇分別加防。
35
又查郡城重地,口門不可過多。其鹿耳門廢口,同國賽港、三鯤身三處口門,用在廠不堪修葺哨船四隻,并買民船五隻,加以大木桶數百個,裝載巨石,預備臨時填塞,仍多派兵勇防守,以免匪船繞越。臣達洪阿先因省鑄大炮腔口炮子不甚合式,親督工匠改造炮子,併添鑄小銅炮多門,整備攻守各具。府城本係土築,先經知府熊一本勘修,次第完竣。其西北沿海一面,紳士前造外城,因沙土質松,城基近水,早已坍卸。臣姚瑩親督臺灣縣知縣閻炘,帶領紳商,於外城之內,自小北門起,繞大西門,至小西門,周七百一十一丈,密樹木柵,分別地段,安設義勇,以資捍衛。
36
臺地郊商,生理多在廈門,一聞警信,無不驚惶。風謠一日數起,連日督府廳縣多方撫諭,示以鎮靜,人心稍定。更發印諭數百道,委員交各路義首、莊耆申約聯莊,添練壯勇,家自為守,人自為兵。蓋臺人浮動,易為亂,而亦易為義。駕馭貴合機宜,爵賞不可吝惜。得其心,庶得其力。一面將逆夷凶淫貪狡惡狀遍加曉諭,使人皆切齒,共奮同仇,以潛銷其異志之萌。惟地廣口多,兵勇既眾,經費益巨,除常例兵餉不計外,守口兵丁鹽菜、鄉勇口糧、製備一切攻具、守具,七月以前,已月費七、八千金。今廈門失守,全臺處處添防,戍兵多已班滿,當有事時,未便更換。且守口之兵,兼同鄉勇日夕登陴,不可不加體恤。又先後督臣頒發告示,捦斬逆夷、擊沈賊舟賞格,自數千至巨萬不等,種種經費,皆所必需,實有歷案軍需所未載者。臣等事事撙節,委素得民心、辦事結實之臺防同知仝卜年專司局務,痛洗向來惡習,亦不敢因惜費而誤大事。道庫備貯十萬兩一款,經道光十六年、十八年兩次逆案動用,現僅有銀五萬五千餘兩。上年防夷,皆各屬墊支,未敢遽動備貯。本年三月,始經省撥經費銀十萬兩來臺,現存無多,業經稟撫臣撥銀三十萬兩來臺接濟,尚未解到。伏乞皇上天恩,飭下督撫臣行催司局趕緊委員起解接濟。臺澎可否另撥四萬五千兩,將道庫備貯補足,更為有益。
37
再臺地防守要口十七處,鄉勇眾多,需官管帶。又須兼顧澎湖,經向內地請員,隔海難到,即如督臣飭知廈門失守文件,于八月二十五日始由蚶江遞至,阻海、阻兵情事,非意料所及。查有因案革職之候補同知前臺灣縣知縣託克通阿、丁憂之候補同知前署澎湖通判徐柱邦、休致之通判銜前福清縣知縣盧繼祖,暫留在台管帶鄉勇,極知於例未符,實以海外軍務緊要,差委乏人,與內地情形迥別,不敢拘泥常例,貽誤事機,合併陳明。謹奏。
38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承准兵部五百里由蚶江及鹿港廳遞到,軍機處加封,欽奉朱批:覽奏嘉悅之至。即有恩旨。欽此。又折內邱鎮功、許長明、歐陽寶、陳連春、尤登和、王廷幹、宓惟慷、謝集成、吳助友、郝芝蘭、周晉昭、陳大坤各員名旁,奉朱圈。又折內共計斬馘白夷五人、紅夷五人等句旁,奉朱批:可稱一快,甚屬可嘉。欽此。又附片具奏:聞廈門警報後,添撥各海口兵勇布置一切,並請發經費銀三十萬兩濟用一片,同日奉到朱批:另有旨。欽此。又於片內改造炮子並添鑄小銅炮句旁,奉朱批:甚好。欽此。
39
同日奉到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一日內閣奉上諭:達洪阿等奏擊沈夷船、捦斬逆夷、奪獲炮位一折,本年八月以來,夷船迭向臺灣外洋遊奕停泊,經該總兵等飭屬嚴防堵御,是月十六日卯刻,該夷船駛進口門,對二沙灣炮臺發炮攻打,經參將邱鎮功等將安防大炮對船轟擊,淡水同知曹謹等亦在三沙灣放炮接應。邱鎮功手放一炮,立見夷船桅折索斷,退出口外,沖礁擊碎,夷人紛紛落水,死者無數。其上岸及乘船駛竄者,複經該參將督同署守備許長明等帶兵駕船趕往,生捦、格殺黑夷多名,復經即用知縣王廷幹等駕船出洋,幫同出力,生捦黑夷多名,並見白夷自行投水。其時,復經千總陳大坤等駕船開炮,擊沈杉板一隻,格殺白夷並生捦黑夷多名。
40
又擄曹謹等亦在大武崙港外追獲外竄杉板船隻,刺死白夷及生捦黑夷多人,並撈獲黑白夷屍身、炮位,搜獲圖冊。此次文武義首人等,共計斬獲白夷五人,撈獲夷炮十門,搜獲夷書多件,辦理出力,甚屬可嘉。提督銜臺灣鎮總兵達洪阿著賞換雙眼花翎。台灣道姚瑩著賞戴花翎。達洪阿、姚瑩及道銜臺灣府知府熊一本,均著交部從優議敘。其在事出力各員弁、兵勇、義首人等,著據實保奏,候朕施恩。傷亡兵勇,查明照例賜恤。候補同知前臺灣縣知縣託克通阿、丁憂候補同知前署澎湖通判徐柱邦、休致通判銜前福清縣知縣盧繼祖,均著准其留於臺灣差委。此因軍務緊要,是以允准。其餘不得援以為例。該部知道。欽此。
41
同日,承准軍機大臣字寄,提督銜臺灣鎮總兵達、傳諭臺灣道姚。
42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一日,奉上諭:達洪阿等奏逆夷滋擾臺郡、官兵沈船奪械、捦斬夷匪多名一折,覽奏,嘉悅之至,已明降諭旨,將該鎮道等賞戴花翎,分別議敘矣。此次僅止雙桅大船一隻,帶領杉板多只,來臺窺伺,經該總兵等督率員弁,沉船奪炮,捦斬多名,該夷被殲之後,難保無大隊匪船闖入報復。著達洪阿等嚴飭在事文武,添派兵勇,嚴密防範,不可因獲有勝仗,稍存大意。前任提督王得祿,駐剳澎湖,現在台灣地方緊要,該提督威勇素著,熟悉海洋,著即移駐台灣,協同剿辦。其澎湖防守事宜,已諭令顏伯燾派員更替矣。
43
又另片奏現將巡洋舟師收回,填塞各處口門,添鑄炮位,團練壯勇,所辦均好,即著照議辦理。請撥軍需銀兩,已諭知顏伯燾等迅即撥解。臺防同知仝卜年,准其專辦局務。所請革休丁憂各員,准其留台。現在浙洋夷匪大肆滋擾,廈門之古浪嶼尚有夷船停泊。該鎮道等務宜先事豫防,一切妥為布置,毋致臨事周章,是為至要。發去賞達洪阿雙眼花翎一枝、賞姚瑩花翎一枝,著即祇領。嗣後有攻剿夷折件,應由五百里奏報。如大獲勝仗,即由六百里奏報。將此由五百里諭知達洪阿,傳諭姚瑩,並諭王得祿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承准此。同日,承准軍機處片單內開:本日奉有寄信諭將一道,貴鎮接奉後,即恭錄知照。前任提督王得祿,一體欽遵辦理可也。為此,知會。十月十一日等因。同日承准兵部遞到上賞雙眼花翎一枝。又花翎一枝。
44
夷船再犯雞籠官兵擊退奏(夾片)
45
奏為夷船復至淡水雞籠口滋擾、經官兵擊退、恭折具奏、仰祈聖鑒事。
46
竊照臺屬淡水之雞籠口官兵,于本年八月十六日擊沉夷船一只、生捦斬馘夷犯一百六十五人、奪獲夷炮圖冊提郡審辦緣由,業經臣等恭折具奏在案。
47
茲據艋舺營參將邱鎮功、淡水同知曹謹稟報:九月初五日辰刻,又有三桅夷船一隻,在雞籠口外停泊,初掛紅旗,繼換白旗,於是日申刻駛近萬人堆,欲放杉板入口等情。臣等以夷情詭詐,既掛紅旗,則其意在攻戰,何以忽換白旗,顯係作為欲和,探我虛實。查該處口內三面環山,形勢頗峻,有險可憑,夷炮猛烈,自當避其所長。當經密飭營縣于山上分藏炮位。如果不能取勝,即照督臣通飭堅壁清野之法,憑險埋伏,待其登山殲捦之。一面將口內居民暫行遷避去後。
48
茲據艋舺營參將邱鎮功、淡水同知曹謹、委駐雞籠之澎湖通判范學恆,先後稟報:添調兵勇赴雞籠山上各要隘,暗設炮位,分別埋伏把守。該同知又調精練鳥鎗屯丁二百五十名,分往雞籠、滬尾兩口協防。該夷船自初五日酉刻駛至萬人堆,先放杉板二隻進口窺探,聲言索還前獲夷人,每名願送洋銀一百元。該地居民,咸約束,不與回答。又見我兵勇不動,遲疑久之,至十三日辰刻,該夷船突進口門,直撲二沙灣炮臺。大炮齊發,甚屬猛烈。我兵亦即開炮回擊。署守備許長明、外委伍雲升,在三沙灣之鼻頭山,見有登岸夷匪,其勢甚凶,立即開炮,擊斃二人,眾始退去。惟炮臺石壁,被其攻破,二沙灣及三沙灣兩處兵勇住房,亦被炮火燒毀。迨至日暮,該兵勇等退守要隘。該同知復添調總理姜秀鑾帶領精練鳥鎗壯勇一百名及擺接、八芝蘭等堡壯勇,亦均到助戰。探聞口外龜頭洋面,尚有夷船放炮等情,正在批行間,十九日戍刻復據營廳稟報:十四日早,我處添調兵勇、屯丁俱已到齊,該夷匪見我人眾、山險,不敢仰攻,已於是日午刻駛逃出口。同口外夷船竄向外洋北去。風狂浪大,不便追擊。查勘炮位,有損壞五門,尚可修復。口內停泊波字二號哨船一隻,被火延燒,兵勇亦有受傷數人,尚無損失。拾獲夷炮鐵子十餘枚,重二、三十斤不等各等語。
49
臣等查此次夷船雖因見我兵勇眾多、山形險峻、不敢登山仰攻、駕駛竄去,而報復之心未必遽息;更當加意防備。除飛飭各口益添兵勇,實力嚴防,並查明此次在事出力人等,量予獎賞外,合將夷船再至雞籠攻擊、不勝逃駛情形,恭折具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50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二十日奏。
51
再前獲夷犯一百三十三人,先經臣等會派文武員弁分起提解來郡審辦。現因嘉義匪徒滋事,暫留塹城,隨後起解。又據淡水同知曹謹、艋舺營參將邱鎮功稟報:先于拿獲夷人之後,巡查至雞籠口門左邊烏踏石山下,有自刎夷屍二具;一白夷,臥石上;一黑夷,臥石下。白夷頭戴黃金冠,胸前掛金絲帶,尾綴金絲墜十二箇,身著紅呢戰甲,內襯白細綢折衫及油綠氈褲,腳穿二五織絨鞋,面白無鬚,頭髮黃紅卷縮。其為擊碎夷船之頭目無疑。黑鬼頭戴黑皮冠,狀如僧帽,身穿紅色貼身氈衣及油綠氈褲,似系夷奴等情。臣等查該夷尸自即係船破時自行投水之白夷,既已自盡,應無庸議,相應附片陳明,伏乞聖鑒,謹
52
出剿嘉義逆匪部署郡城奏(夾片)
53
奏為嘉義匪徒滋事、帶兵出剿日期及部署郡城事宜、恭折奏祈聖鑒事。
54
竊照臺灣人心浮動好亂,道光二十年五、六月間,夷船屢到臺洋窺伺。臣等深慮在地匪徒乘機蠢動,當即飭令各屬辦理聯莊團練,以資約束。復多募鄉勇、水勇,防守口岸,藉資收養,消患未萌。一載以來,頗為安謐。
55
本年七月,廈門失守,全臺震動,風謠四起,多方鎮撫,人心始定。及九月初五日,夷船再至淡水雞籠,攻擊炮臺。十一日,風聞北路嘉義地方,有匪徒數十成群,向鋪戶居民強借銀錢,風謠又起。隨商委城守營參將德謙,酌帶弁兵,於十二日馳往,會同署嘉義營參將洪志高、署知縣魏彥儀,巡查拿辦。詎於十六日戌刻,接據該文武稟報:於十四日晚,巡至店仔口地方住宿,十五日黎明,突有匪徒,不知多少,自莊外鳴鼓搖旗攻撲該員等公寓。經德謙等督飭守備郭得元、把總樸霖,揮令乓勇迫擊。該莊頭人亦率壯勇出助。槍斃殺死賊匪多名,受傷六、七十人,生捦匪伙沈玉、莊紅英、林得、鄭興等四名,奪獲旗鼓、器械等件,賊始潰敗竄逃。查點兵勇,內有兵丁詹得升、陳連升二名,受傷深重殞命。又重傷兵丁溫錦元一名,尚堪醫治。壯勇亦受傷十三名等語。閱之殊堪髮指。
56
臣等查該匪徒膽敢鳴鼓搖旗,攻撲文武官兵,黨羽諒必不少。當此夷寇未靖之時,內患不除,何以攘外?業已飛飭該縣提犯研訊匪首股伙姓名,查拿懲創,以靖地方。臣達洪阿亦即親統精兵一千名,帶同調署左營遊擊呂大升、守備朱鴻恩,暨千把總等員,於本月二十二日馳往剿辦。臣姚瑩當委前經奏明管帶鄉勇之革任前臺灣縣知縣託克通阿帶領義勇二百名,隨營辦事,仍委熟習糧臺之候補府經縣丞龐裕昆、候補縣丞吳湛恩,隨營辦理糧臺事務,即於道庫備貯項內提出銀二萬兩,交知府熊一本暨局員臺防同知仝卜年撙節支應。臣姚瑩督同該府廳暨臺灣縣知縣閻炘,調回城守營參將德謙及中營游擊德祥、護理左營遊擊陳連斌,留守郡城,大兵既出,城中防守宜益加嚴,各城上下派定弁兵、添募義勇二千四百名分守倉庫、監獄及諸要隘,更挑選精勇五百名添防安平大口,各小口亦分添屯勇數百名。
57
又查臺灣向來匪徒滋事,鄰境即為響應。臺灣縣屬之羅漢門一帶,山徑叢雜,與鳳山、嘉義三縣交界,南北匪徙往來要徑,必得明乾之員駐剳防守,臺灣現在乏員差委,惟有前經奏明委帶鄉勇之前任福清縣知縣盧繼祖,原籍廣東,與該處粵莊可以聯絡。札委該員帶領鄉勇及團練各莊,會同營餘,在地截拿。其北路則有護副將關桂及彰化縣知縣黃開基帶領兵役堵截,仍飛飭各莊總董頭人四路堵捦匪賊獻功,迅速蕆事。現在北路夷船已據稟報逃駛,倘再有滋擾,視其來至何口,再行相機辦理外,所有帶兵出剿嘉義匪徒起程日期、動用道庫備貯銀兩及部署郡城防守事宜,合先恭折馳奏,伏乞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58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奏。
59
再查臺灣地亙一千四百餘里,水陸戍兵名雖一萬四千,自去年以來,內地夷務紛紜,暫停換班,至今缺額未補者已一千餘名。
60
又澎湖兩營隔海,噶瑪蘭一營遠在山後;其山前各營,分守一廳四縣城餘口岸,本形單薄,現在水陸交警,處處戒嚴,臣達洪阿帶兵出剿北路逆匪,郡城存守弁兵無多,設南路有事,殊難策應。內地辦理防夷,亦正吃緊,未敢遽請添兵。現經稟請督臣飭催內地各營查明臺營缺額之兵,趕緊挑補來臺外,臣等熟商,擬於現在民勇內挑取年力精壯、技藝嫻熟者一千數百名,作為新兵,分配各營,一體支領,名糧既歸營伍,一切操防似更得力。俟軍務竣後,或陸續以補缺額,抑或稍增兵數,再行妥議辦理。是否有當?伏乞訓示遵行。謹附奏。
61
南路匪徒響應遣員擊破奏
62
奏為帶兵駐剳北路、督獲首伙逆匪、分別勘辦、並南路賊匪豎旗響應、立時擊散、地方安靜、恭折奏祈聖鑒事。
63
竊照臺灣北路嘉義縣匪徒滋事,臣達洪阿於本年九月二十二日,統帶大兵馳往剿辦。臣姚瑩與臺灣府知府熊一本、城守營參將德謙、鎮標中營遊擊德祥、護理鎮標左營遊擊陳連斌等,留守郡城,添募兵勇,以防南路事宜,業經恭折具奏在案。臣達洪阿於二十四日,行抵嘉義縣,在賊莊適中之下加冬地方剳營。各賊匪先已聞風逃散。當即督飭營縣及各莊總董人等,分頭嚴捕。一面親歷各莊,將賊巢先行燒毀。除兵勇圍捕格殺賊匪不計外,旬日以來,據調署右營遊擊呂大升、署嘉義營參將洪志高、署嘉義縣知縣魏彥儀、署守備曾玉明等,督率弁兵、各莊義首、頭人陸續拿獲股首江見、林旺、張缺嘴及伙匪曾道、羅矮、史田、曾老英、陳秀司、柯騫、郭大粒、陳糞、江云、廖阿湯、楊質、黃雄、張疆、林牛、謝萬機、林庇、林力、蕭取、江矮、蕭新得、蘇飛、鄭貓、蘇謨、江明、劉候、蘇殿、吳輪、葉藤、卓貓、卓結等,並臺灣縣知縣閻炘拿獲匪伙吳添、陳登牛等犯前來。當飭隨營委員托克通阿、署嘉義縣魏彥儀,提同前獲之沈玉、莊紅英、鄭興、林得等,訊緣江見之胞兄江坡,先因不法播散謠言,經嘉義縣營拿獲在監,適有夷船再至臺北雞籠,與官兵接仗,江見起意乘機滋事,當同林旺、張缺嘴及在逃之劉九宰,商謀各糾伙黨,分為四股,定於九月十五夜豎旂。先攻灣裏街,後攻縣城,有伊兄在監可以內應。經臣等先期訪聞,委城守營參將德謙帶兵前往,會同嘉義縣營巡查拿辦。
64
該參將等於十四日晚巡至店仔口地方住宿,江見知事已敗露,即與林旺、張缺嘴、劉九宰改謀先攻營縣公寓,一經得手,則縣城可不攻自破。隨於十五日黎明,率領匪黨二百餘人,鳴鼓搖旂,前往攻撲。經該參將德謙等,督飭弁兵,開鎗迎擊。該莊頭人吳化成、張振美等,亦率壯勇出助,鎗斃殺死賊匪多名,受傷六、七十人,生捦匪伙沈玉、莊紅英、林得、鄭興四名,奪獲旗鼓、器械等件。該匪隨各敗逃。此江見等分股謀逆之實在情形也。
65
江坡一犯,知府熊一本恐其在監內應,飭該縣魏彥儀於大兵未到之先,提出杖斃,以絕賊望。現獲各犯,經臣達洪阿親提勘明,即在軍前分別凌遲斬決,定擬以彰國法。一面搜拿未獲匪黨間,詎南路鳳山縣於十月初七夜忽有匪徒多人,在觀音巖地方豎旗滋事,殺死民人祭旗,攻撲竿■〈q秦〉林汛營房。該外委鍾孝臣,猝率兵抵禦,被砍重傷,戕斃兵丁邱連中等六名,重傷二名。初八日報到郡城。臣姚瑩以該匪等於大兵北出之後,起事響應,顯係料我兵不能回擊,而郡城存兵不及千人,無可調撥。當即會商城守營參將德謙、臺灣府知府熊一本,飛移南路營參將餘躍龍,並飭署鳳山縣知縣白鶴慶,帶領兵勇出剿。一面由郡城調派義首職員吳廷篪、林洪泉,挑選精練壯勇五百名,委臺灣縣知縣閻炘督帶,會同守備李思升,帶領岡山、猴洞兩餘弁兵,馳往夾擊。臣達洪阿飛調城守參將德謙,酌帶弁兵壯勇前往策應。臺防同知仝卜年,亦調派屯弁、屯丁、隘丁,分布要隘防堵。
66
其時,賊眾屯聚在觀音巖及滾水莊,見南路營縣同郡城兩路兵勇大至合擊,一時驚潰,傷斃多名,紛紛逃入內山。南路營千總林以成,督同義首林武義,奮勇首先接仗擊賊,生捦股匪吳慈一名,奪獲鳥鎗三桿。又陸續據署鳳山縣知縣白鶴慶、臺灣縣知縣閻炘、南路營參將餘躍龍、城守營參將德謙、委員盧繼祖,督率營員、屯並、義首人等,拿獲股首偽軍師、元帥、先鋒及匪伙陳頭、許旺、陳細、張坑、鄒漢潮、孫扁、王錐、陳鳳、杜南、董掽、陳蘇、謝聽、吳舵、吳伯傳、何賞、吳和、洪興、林宗、陳九、康全、李宗、吳田、柯三、許雷、劉芬等,訊係該犯陳頭、許旺及在逃之陳衝、蔡羅等,因知北路江見等滋事,隨亦糾眾響應。
67
又據署大武壟巡檢吳烺、署千總沈聯芳等稟,獲北路股匪林涼得、潘義二名,訊係分股滋事未成,分別解送軍營及提郡審辦。
68
臣等查嘉義縣匪徒江見等,因夷船來臺滋擾,輒敢乘機為亂,分股糾伙,攻撲文武公寓,拒殺兵勇,而南路匪徒陳頭等,亦膽敢豎旗響應,糾眾攻餘,戕害弁兵,殊堪髮指。現在南北兩路賊已逃散,而要犯尚多未獲,嚴飭營縣懸賞購拿,並令備弁義首等帶領兵勇,分頭搜捕。外委鍾孝臣,受傷甚重。同受傷之兵丁,飭令回郡醫治。傷斃兵丁,照例賞恤。惟北路地勢綿長,且當冬防之際,大兵未便即撤。臣達洪阿,仍移駐店仔口,督拿餘犯,察看情形,再赴嘉義,留兵一半駐剳,藉資鎮定。巨達洪阿,即酌帶弁兵,由嘉、彰內山一帶,順途巡閱地方營伍,除督飭南北文武設法購線、嚴拿各逸犯務獲、由臺灣府匯案供招、另行咨部外,所有南北兩路賊匪均已擊散、地方安靜緣由,合先馳奏,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69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八日奏。
70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初十日承准兵部火票遞行軍機處加封欽奉朱批:另有旨。欽此。又附片具奏雞籠烏踏石山下白夷二人自刎情形,同日奉到朱批:另有旨。欽此。又具奏:嘉義匪徒滋事、帶兵出剿日期、動用道庫備貯銀兩及部署郡城事宜一折,同日奉到朱批:另有旨。欽此。又附片具奏:兵額無多、擬就民勇挑取一千數百名、作為新兵、分配各營操防一片,同日奉到朱批:另有旨。欽此。又於上年十月十八日具奏:帶兵駐剳北路、督獲首伙逆匪、分別勘辦並南路賊匪豎旂響應、立時擊散、地方安靜一折,同日奉到朱批:所辦可嘉之至,即有恩旨。欽此。又折內江坡一犯,知府熊一本恐其在監內應,提出杖斃句旁,奉朱批:是。欽此。又折內熊一本姓旁,奉朱圈。同日奉到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內閣奉上諭:達洪阿等奏擊退夷船並帶兵剿辦臺灣南北兩路逆匪均經擊散各一折,本年八月英逆駛進臺灣口門,經該鎮道等督率兵勇擊沈船隻、捦斬夷匪多名,當降旨分別加恩。茲據奏稱:逆夷復於九月間乘駕三桅船隻,至淡水雞籠口滋擾。該逆突進口門,直撲炮臺,大炮齊發,勢甚猛烈。經我兵開炮回擊,三沙灣地方復有夷匪登岸,其勢甚兇,亦經我兵開炮擊斃二人,眾始駕駛逃竄。
71
當此逆夷滋擾之時,突有北路嘉義匪徒鳴鼓搖旗,乘機滋事。該鎮道等親統精兵,馳往剿辦,拿獲股首江見等及伙匪多名,並槍斃殺死賊匪無算。其先,因播散謠言、拿獲在監、欲為內應之江坡一犯,亦經該府熊一本提出杖斃。該鎮道等正在提辦、並搜拿餘黨間,復有南路鳳山匪徒豎旗響應,亦經該鎮道等調集兵勇,兩路合擊,生捦股匪吳慈等及伙犯無算。現在賊匪均經擊散,地方安靜等語。
72
逆夷兩次侵犯臺郡,該鎮道等均能督率兵勇,奮力攻擊。兩月之內,連獲勝仗。其南北兩路乘機滋事匪徒,亦被該鎮道等親督文武兵勇,實時撲滅,辦理妥速,甚屬可嘉。達洪阿著賞給騎都尉世職。姚瑩、熊一本均著賞給雲騎尉世職。在事出力各員弁、兵勇、義首人等,著據實保奏,候朕施恩。傷亡弁兵,查明咨部,照例賜恤。該部知道。欽此。同日,承准軍機大臣字寄提督銜臺灣鎮總兵達、前任提督王、傳諭臺灣道姚。
73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奉上諭:達洪阿等奏:續擊逆夷兵船並帶兵剿辦匪徒、擊散兩路逆匪各一折。覽奏,欣悅。已明降諭旨,分別賞給達洪阿、姚瑩、熊一本世職矣。𠸄逆此次續來滋擾,開炮攻破石壁,經我兵開炮擊斃登岸夷匪二人。該逆見人眾山險,駛逃出口,竄向外洋北去。其嘉義、鳳山匪徒乘機滋事,均經大兵擊散,拿獲首從各犯,分別正法,辦理迅速,可嘉之至。惟英逆前次創巨痛深,此次詭稱贖還前獲夷匪,開炮肆逆,又被官兵據險擊退。該逆犬羊成性,未必不仍圖報復。設或大幫匪船再行豕突而來,不可不先期防範。前經諭知達洪阿等,嚴密防備,並令王得祿回臺協剿,會銜奏事,計此時王得祿當已抵臺。著達洪阿等和衷會商,妥籌一切戰守機宜,務須層層布置,計出萬全,斷不可稍存輕敵之見,致涉大意。所議挑取民勇作為新兵分配各營支糧歸伍等情,所辦均好,著即照議辦理。其自盡之白夷一名,著該鎮道提出現獲夷匪,訊明究係何名,是否即係此次在船賊首,取具確切供詞,隨時具奏。至南北兩路匪徒乘間蠢動,尤須加意慎防。所有未獲各要犯,著即嚴飭所屬搜捕淨盡,毋留餘孽。仍當附循良善,消患未萌,以期內安外攘,永承恩眷。將此由四百里諭令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
74
南北路逆匪首從就捦地方平定奏(夾片)
75
奏為台灣南北兩路逆匪首從均已就捦、地方平定、恭折馳奏、仰祈聖鑒事。
76
本年九月十五日,臺灣北路嘉義縣匪徒江見等;十月初七日,南路鳳山縣匪徒陳衝等;因夷船再犯雞籠,乘機作亂。臣達洪阿親統大兵剿辦北路,臣姚瑩委員帶領義首壯勇、會同營員剿辦南路,仍督同道銜臺灣府知府熊一本及中左兩營游擊,防守郡城,業將兩路文武兵勇擊破賊匪、生捦首要各犯情形,於十月十八日具奏在案。
77
臣達洪阿移居店仔口之後,察看該處地勢,逼近內山,北通彰化,誠恐匪徒竄入,且彰化一帶賊匪素多,恐被煽誘,勢必蔓延,是以飭令調署右營遊擊呂大陞及署北路副將關桂、彰化縣知縣黃開基各帶兵勇,分布要隘,堵其竄逸、煽動。一面親督嘉義營縣及隨營將備,四處搜捦。隨據呂大升同署嘉義營參將洪志高、署守備曾玉明、把總曹宗銓、郭振德、署鹿港同知魏瀛、署嘉義縣知縣魏彥儀、臺灣縣知縣閻炘、留臺差委之前臺灣縣知縣托克通以及各員弁、義首人等,先後捦獲內山大股首陳疆、軍師李粗皮西、旂首烏鼠、林尚及匪伙吳衛、吳貓、牛林仔、蘇董螺、郭蟀老、吳港、郭吉成、李道、張賞、蔡乘、李豬哥力、李蘭光、林桂、江免仔、潘濃得、林吳、尤愛、曾吟、魏葛、劉友、林婆、蔡媳婦仔、曾賽、吳戇、陳豬批、許生、鄭長、張老生、陳銓、柯九、江缺嘴升、邱和尚、吳綬、李繳、李見、何戇記、羅令、羅質、楊能潔、林水生、羅接義、陳旺、鄒佃、王成、王鍼、施品、蘇通事、王豹、施鞭、胡八、謝蔡、許苗、洪簡、陳漆、張黎、林會、張烏、柯戇、羅韭、林槌、侯二戇、林戇祥、賴名、江振生、陳金圖、許樣、吳扁、李遷、黃扁、黃通、柯烏記、林檀等七十六犯。當委托克通阿,會同嘉義縣提訊,供認謀逆、與官兵打仗、或臨時逃回不諱。臣達洪阿勘明,即在行營,恭請王命,分別凌遲斬決。其被脅逃回者,交臺灣府知府熊一本照例辦理。尚有先後拿到蔡甜、羅礢等五十七名,或係挾嫌誣扳,或係同名誤拿,均即立時省釋,以免枉累。此次大營續行捦辦逆犯七十六名,同前獲之股首江見等匪伙四十一名,共已生捦一百一十七名。其臨陣槍斃殺傷及圍捕格殺者又八十餘人。此案首從逆犯,業已痛剿。
78
彰化地方,先經該縣黃開基、同署鹿港同知魏瀛辦理聯莊團練,最為認真。一聞嘉義匪徒滋事,各義首自率莊丁,互相防守。其要隘之處,經關桂同黃開基督帶兵勇嚴密堵截。訪有巨盜陳全、餘贊、劉烈、蔡輝、林秋旺、許勇、蔡閣、蔡富等,商謀糾眾響應,立即會同拿獲,在地杖斃。地方不致蠢動。此臣達洪阿辦理北路嘉義縣逆匪並無蔓延、迅速竣事之原委也。
79
其南路鳳山縣逆匪,先經臣姚瑩由郡委員,會同南路營縣夾擊潰散,生捦股首偽元帥陳頭、許旺等犯之後,尚有大股首陳沖及未獲要犯尚多。距近山之下淡水一帶,在逃匪類播散謠言,更結青龍會,焚搶滋事。閩粵各莊,互相驚疑,紛紛搬徙,勢將分類械斗,牽及臺灣、鳳山交界。閩粵民莊、番社,亦皆煽惑。臣姚瑩,商同臺灣府知府熊一本,亟發印諭,委臺防同知仝卜年,馳經鳳山傳集兩籍頭人,剴切曉諭,始皆悔悟歸莊,設立公所,各舉頭人,合同辦事。其臺、鳳交界各莊,飭在羅漢門管帶義勇之前福清縣知縣盧繼祖,親歷曉諭,閩粵頭人及番社頭目,亦皆悅服修好,約束莊丁,隨官拿賊。臺、鳳三籍民番大和,風謠頓息,匪徒伎倆無施。
80
隨據臺防同知仝卜年、署鳳山縣知縣白鶴慶、臺灣縣知縣閻炘,會同南路營參將餘躍龍及文武員弁、義首、屯丁陸續獲捦大股首陳沖、偽先鋒留真番、張從、旂首會匪林流、許本、張量及匪伙張玉山、林蔡、吳阿四、謝詳、張九、陳添來、葉虎、蔡爽、蘇長、謝回、黃勝、盧創、林發、徐貓候、洪點、莊簏、陳愛、邱老賽、王池、吳奉山、蔡番、楊阿成、楊金章、江遠生、鄭象、蘇肥、林仔、黎蔡曹、吳科、潘花、吳諒、吳紅、陳富、謝汶、黃建、洪清、陳和、楊生、林九、孫貓、江何、金生、吳待老、蔡亭、莊挑、林盛、楊獅、柯才、許士、梁雲、詹添成、謝知、林旺、邱業、邱振綠、謝阿響、陳阿清、鄭賢、陳來、陳容、呂齊角等犯七十三名。除楊金章、蘇肥、蔡亭、莊挑、林盛、鄭賢、陳來、陳容、呂齊角陣捦受傷,訊供後病斃外,解交臺灣府知府熊一本,委員研訊勘辦,連前次獲辦之股首陳頭等二十六犯,共生捦九十九名,又擊斃格殺五十餘人。南路匪黨亦已剿除,地方安堵,此臣姚瑩辦理南路鳳山縣逆匪之情形也。
81
臣等伏查本年八、九月間,夷船兩犯雞籠,官兵已得勝仗,乃南北兩路匪徒尚敢乘機作亂,臺、鳳二縣之閩粵各莊,復為匪徒謠惑,幾成分類械斗,仰賴皇上天威及文武員弁、義首等用命,逆黨立時擊散,速就捕誅,閭閻未遭蹂躪,事後回思,益深悚惕。
82
現在兩路逆匪已平,臣達洪阿,即當前往淡水、艋舺、滬尾、噶瑪蘭一帶,巡閱營伍。惟現奉諭旨:如意防夷,郡城根本重地,留兵無多,且南北兩路,甫經用兵,皆與郡城接壤,萬一逆夷猝至,臣達洪阿遠不及事。又嘉義盜賊素多,現屆年終,未敢大意。是以,將大營移駐嘉義城外,留兵三百名,交署參將洪志高照應彈壓,委員託克通阿等帶領義勇,暫留大營。臣達洪阿率將備弁兵,由內山搜捕餘匪,順途往彰化巡閱,即由海口仍駐嘉義大營。淡水、艋舺、噶瑪蘭三營官兵,委員代看,俟來年春間回郡,會同臣姚瑩勘辦續獲各犯。查明此次出力文武義首人員,另行奏請恩施。所有臣等剿辦南北兩路逆匪、平定情形,謹由四百里馳奏,伏乞皇上聖訓遵行。謹奏。
83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奏。
84
再,臣等八月二十九日,恭奏擊沈夷船捦馘夷犯一折,十二月十五日,接奉朱批:覽奏嘉悅之至,即有恩旨。欽此。又附奏添撥海口兵勇、請發經費一片,奉朱批:另有旨,欽此。同日,奉到十月十一日上諭:提督銜臺灣鎮總兵達洪阿,賞換雙眼花翎。台灣道姚瑩,賞戴花翎。達洪阿、姚瑩及道銜臺灣府知府熊一本,均著交部從優議敘。其在事出力員弁、兵勇、義首人等,著據實保奏,候朕施恩。傷亡兵勇,查明照例賜恤。候補同知前臺灣縣知縣託克通阿、丁憂候補同知前署澎湖通判徐柱邦、休致通判銜前福清縣知縣盧繼祖,均著准其留于臺灣差委。此因軍務緊要,是以允准,其餘不得援以為例。該部知道。欽此。
85
又承准軍機大臣字寄,奉上諭:該夷破殲之後,難保無大隊匪船闖入報復,著達洪阿等嚴飭在事文武,添派兵勇,嚴密防範,不可因獲有勝仗、稍存大意。前任提督王得祿,駐剳澎湖,現在臺灣地方緊要,該提督威勇素著,熟悉海洋,即移駐臺灣,協同剿辦。其澎湖防守事宜,已諭令顏伯燾派員更替矣。請撥軍需銀兩,已諭知顏伯燾等迅即撥解。台防同知仝卜年,准其專辦局務,所請革休丁憂各員,准其留臺。現在浙洋夷匪大肆滋擾,廈門之古浪嶼尚有夷船停泊,該鎮道等務宜先事豫防。一切妥為布置,毋致臨事周章,是為至要。發去賞達洪阿雙眼花翎一枝、賞姚瑩花翎一枝,著即祗領。嗣後有攻剿夷匪折件,應由五百里奏報,如大獲勝仗,即由六百里奏報。欽此。仰蒙皇上訓示周詳,俯准所請,跪聆之下,不勝欽悚。復因臣等督率文武微勞,懋賞優加,所有感激下忱,另折專差齎呈叩謝天恩,并查明出力文武員弁、義首人等,奏請恩施外,一面恭錄諭旨,傳知提臣王得祿,囑其迅速來臺,併嚴飭各口文武員弁,加意嚴防。
86
伏查該逆夷于九月初五日,再犯雞籠,臣等密授機宜,當為官兵擊退。經於九月二十日。具奏在案。前請經費銀三十萬兩,經督撫臣委員由八里岔口解到,除歸還臺灣府前此挪墊并酌發各口及澎湖廳外,尚存十三萬餘兩。存貯府庫,陸續發局,撙節支應。所有奉到諭旨欽遵辦理緣由,合先陳覆,謹奏。
87
再,臣姚瑩前於嘉義匪徒滋事、鎮臣帶兵出剿、當即動撥道庫備貯銀二萬兩,交台灣府知府熊一本撙節支應,經奏明在案。嗣因南路匪徒響應,郡城存兵無多,派撥義勇,委員會同鳳山營縣夾攻破賊以及郡城添設義勇守城,堵禦要隘,兵勇口糧較多,經再撥動道庫備貯銀一萬兩,交台灣府撙節支應。現據道銜臺灣府知府熊一本稟稱:南北兩路軍需,共已支用過銀五萬餘兩,除道庫兩次發銀三萬兩外,皆係該府暫籌墊應。事竣竅實報銷。
88
臣查本年防夷吃緊之際,又值兩路匪徒滋事,各處出剿及防堵兵勇,不得不加倍戒嚴。該府所稟,係屬實在情形。現在兩路地方,雖已平定,而時屆年終,鎮臣巡閱北路後,仍須回駐嘉義彈壓,俟開年方撤大兵回郡。其各處戒嚴義勇,現飭該府次第抽減,以節糜費。俟事竣竅實報銷。所有道庫原有存備貯銀五萬五千餘兩,本年兩次動撥三萬兩,現尚存銀二萬五千零八十九兩四錢二分,理合遵查原案,由臣姚瑩單銜附奏以聞。謹奏。
89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奏。
90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奉到朱批:所辦甚好,另有旨,欽此。又折內辦理北路嘉義縣逆匪並無蔓延迅速竣事之原委也句旁,奉朱截。又辦理南路鳳山縣逆匪之情形也句旁,奉朱截。同日,並承准軍機大臣字寄提督銜臺灣鎮總兵達、傳諭按察使銜臺灣道姚。
91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奉上諭:上年臺灣、嘉義、鳳山等處,匪徒乘機滋事,經總兵達洪阿等帶兵剿捕,實時撲滅,不致蔓延。茲據該總兵等奏,續獲大股首匪陳疆等七十六犯、陳沖等七十三犯,分別懲辦。現在南北兩路,均已肅清,所辦甚好。該地方人情浮動,且甫經用兵,尤宜妥加彈壓,以消內患。該總兵由內山搜捕餘匪,順途經彰化巡閱,即由海口仍駐嘉義大營,如有夷船駛至,務須相度機宜,痛加剿戮。該逆如果受創逃遁,亦不必出洋遠追。至上年所獲夷匪一百餘名,前經降旨著怡良等飭知達洪阿詳悉究辦。至今未據奏到。如已訊有實情,即行具奏。此次出力文武義首人員,准其酌量保奏,候朕施恩。餘著照所議辦理。將此由四百里諭知達洪阿,並傳諭姚瑩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又附片具奏,接奉諭旨,欽遵辦理一片,同日奉到朱批:知道了。欽此。又奏動道庫備貯銀二萬兩濟用一片,同日奉到朱批:知道了,欽此。
92
謝賞戴花翎恩奏
93
奏為恭謝天恩、仰祈聖鑒事。
94
竊臣等於本年八月淡水雞籠擒斬夷匪一折,十二月十五日臣達洪阿在水沙連途次、十七日臣姚瑩在郡城,先後奉到諭旨,仰荷訓示多方,所有在事出力員弁及義首人等,均蒙朱筆圈出,交臣等據實保奏。
95
又,另片籲懇各情,亦邀俞允,仰見皇上軫念遐陬,無微不照,下忱欽感,莫可言宣。復蒙特恩,頒發雙眼花翎一枝、花翎一枝,由軍機處傳旨賞給臣達洪阿、臣姚瑩祗領,仍同道銜臺灣府知府熊一本,均交部從優議敘。跪聆之餘,益增慚悚。當即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謝恩祗領訖。
96
伏念臣等賦質庸愚、知識短淺,此次夷船來臺滋擾,仰賴天威及文武兵民出力,稍挫凶焰,而該逆狼貪無已,雖再犯雞籠,皆失利而去。誠如聖明指示:該夷被殲之後,難保無大隊匪船闖入報複。臣等駑下,惟有勉竭愚誠,恪遵訓諭,嚴飭在事文武,添派兵勇,嚴密防範,不敢稍存大意,自蹈愆尤,以期仰報高厚鴻慈於萬一。臣達洪阿出剿嘉義逆匪,股首、匪伙業已殲除,南路逆匪亦經臣姚瑩委員會同營縣捕誅平定。現在地方安靖,即派委妥員分起行提夷犯來郡審訊。臣達洪阿剿捕事竣,亦即撤兵回郡,會商妥辦。刻下臺澎各海口尚無夷船窺伺,可以仰慰聖懷。除查明在事出力人員及研訊夷犯各情、另行分別具奏外,所有臣等感激微忱,理合恭折叩謝天恩,伏乞皇上聖鑒。謹奏。
97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奏。
98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奉到朱批:知道了。欽此。
99
南北兩路已平撤兵回郡奏
100
奏為臺灣南北兩路逆匪已平、撤兵回郡、所獲各犯、匯案擬辦、恭折具奏、仰祈聖鑒事。
101
竊照上年九月間,北路嘉義縣賊匪江見豎旗謀逆,經臣達洪阿親統大兵出剿,並南路鳳山縣匪徒陳衝豎旂響應,臣姚瑩督飭文武擊散,業經將獲犯訊供及匪伙布謠、結會,焚搶,幾至分類械鬥未成各緣由,三次奏報聲明。北路地方遙遠,臣達洪阿暫駐嘉義縣度歲,藉資彈壓,俟開春察看情形,再行撤兵在案。
102
茲北路續又獲犯林鼠、林信、邱亨、吳飯、王得、楊八、劉山豬、張添生八名。地方業已安靜。臣達洪阿即於正月初六日撤兵回郡,以節糜費。其南路要犯股首陳成及伙匪吳阿戇、陳信、吳亦戇等,亦經續獲,均發交道銜臺灣府知府熊一本、臺防同知仝卜年、臺灣縣知縣閻炘及委員託克通阿等審明擬解前來。臣等分別提勘。據各犯供認:或起意謀逆、或聽糾入伙、或被脅勉從各情不諱,並究出張從一犯,甫於道光十八年逆匪張貢謀逆案內被脅擬軍,乃於配所逃回,複為逆匪陳衝軍師,並約夷船到臺作為內應,情節尤為可惡,自應將兩路人犯匯案擬結。
103
臣等查北路大股首偽元帥江見、林旺、張缺嘴、偽軍師陳疆、曾道、林得、李粗皮西、偽先鋒莊紅英、沈玉、鄭興、蘇謨、旂首林鳥鼠、蔡媳婦仔,並南路大股首偽鎮南大元帥陳衝、偽元帥陳頭、陳細、陳成、偽先鋒孫扁、偽軍師鄒漢朝、張從共二十一犯,均照謀反律,凌遲處死。又北路匪伙羅矮、陳秀司、史田、謝萬機、江矮、曾老英、江雲、廖阿湯、楊質、林庇、林尚、蕭取、柯騫、郭大粒、陳糞、鄭貓、江明、劉候、張疆、蘇殿、蕭新得、蘇飛、葉藤、吳輪、林添得、黃雄、吳添、謝菜、柯九、許留、洪簡、李遷、江缺嘴升、胡八、董螺、張黎、楊能潔、邱和尚、吳衛、許生、李豬哥力、施鞭、郭蟀老、鄭長、羅令、陳銓、陳添、吳港、吳受、黃扁、李緞、李蘭光、郭吉成、李道、李見、林水生、張老生、張賞、羅接義、陳旺、鄒佃、吳貓、牛林桂、蔡■〈至上耒下〉、羅質、何戇記、黃通、江免仔、曾吟、潘濃得、王槍、林吳、蘇通事、尤懓、王豹、王成、施品、林仔、蘇林信、魏葛、林鼠、曾賽、林豬批、林力,並南路匪伙張坑、吳和、吳佃、何賞、林宗、董掽、吳慈、林蔡、吳阿四、謝洋、張九、柯三、陳奉、劉真番、吳奉山、徐貓候、林流、蔡番、楊阿成、許本、洪點、吳亦戇、張量、楊金章、蘇肥、蔡亭、莊挑、林盛、鄭賢、陳來、陳容、呂齊角、鄭象、吳諒、吳江、郭特、潘花、葉虎共一百二十二犯,充當江見、陳充等旂腳,甘心從逆。內林流一犯,糾同許本等布散謠言,更結青龍會,除結會罪,止擬軍不議外,查布散謠言,罪應斬決,自應從一科斷。林流應與羅矮等均照謀叛律,斬決梟示。
104
臣等於審明後,即在軍前郡城,恭請王命,對該犯江見等分別正法,傳首示眾,以昭炯戒。
105
又南路伙匪謝添、林阿旺、邱阿業、邱振綠、謝阿響、陳阿清六犯,均被陳充等逼充旂腳,乘間逃回被獲,並無攻餘抗官傷弁戕兵情事。惟該犯等另犯伙竊,臨時行強,在外把風、接贓一次,均應從重依強盜免死發遣例,發新疆給官兵為奴。
106
又北路伙匪林牛、潘義、卓貓、卓結、陳登、牛許樣、林會、張烏、柯戇、羅韭、林槌、候二戇、林婆、劉友、吳扁、柯烏記、林戇祥、賴名、江振生、陳金圖、林檀、吳戇、邱亨、吳飯、王得、張添生、楊八、劉山豬,並南路伙匪李宇、吳舵、謝聽、許雷、杜南、劉勞、陳蘇、洪興、陳九、康全、王錐、陳添來、許士、柯才、蔡爽、蘇長、謝回、楊獅、王池、林仔、黎蔡曹、陳和、楊生、林九、孫貓、江何、金生、吳科、邱老賽、詹添成、張玉山、李登山、吳勇、王城、陳信、莊麗、陳愛、藍連、林照、林發、江遠生、謝汶、黃建、張戇、吳待老、盧創、洪清、黃勝、謝知、梁雲、吳阿戇共七十八犯,均系被江見、陳沖等逼脅勉從,乘間逃走被獲,並無攻餘、抗官、傷弁、戕兵情事。內莊麗、陳愛、藍連、林照、林發、江遠生、謝汶、黃建、張戇九名,除結會罪輕不議外,應與林牛等均比照謀叛案內被脅入伙、訊無攻餘戕兵、聞拿投首擬軍例,酌加一等,實發雲、貴、兩廣極邊煙瘴充軍。
107
以上遣軍各犯,均照例刺字,分別發配。江見等訊無家屬財產,應毋庸議。前獲犯內,有陳富、吳伯傳等,訊係無干省釋。北路犯內,柯九、蕭新得、蘇飛、蘇殿、張疆、鄭長、羅接義、吳貓牛等,尚有另犯劫竊人命等案,應歸此案完結。張從在配脫逃,主守訊無賄從,應由配所擬結。北路逸犯劉九宰、南路逸犯蔡羅等,飭緝獲日另結。所有在事出力文武、義首人等,可否量予鼓勵,出自天恩,容臣等查明另行酌保,除全案供結咨部外,所有撤兵回郡、續獲要犯、全案擬結緣由,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聖鑒,敕部核覆施行。謹奏。
108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奏。
109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奉到朱批:另有旨。欽此。同日奉到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初六日內閣奉上諭:達洪阿等奏臺灣南北兩路逆匪已平、續獲各犯匯案擬辦一折,著刑部議奏,所有在事出力文武、義首人等,准其查明酌量保舉,候朕施恩。欽此。
110
遵旨嚴訊夷供覆奏(夾片)
111
奏為欽遵諭旨、嚴訊夷供、據實覆奏、仰祈聖鑒事
112
竊臣等上年八月具奏淡水雞籠海口捦獲夷犯多名,聲明委員提郡查訊在案。適嘉義匪徒滋事,北路用兵,奏明暫緩起解。嗣於十二月間南北路勘辦逆匪事竣,委員分起提解原獲黑夷一百三十三人,除在監、在途病斃外,陸續解到夷犯一百一十九名。隨將前奏能譯夷供之宋廷桂及續經訪出通曉夷語之何金,飭交臺灣府知府熊一本、臺防廳同知仝卜年,督同臺灣縣知縣閻炘、委員前候補同知臺灣縣知縣託克通阿等,日夜研訊,甫得端倪。正在籌商辦理間,接到撫臣飭知:奉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上諭:御史福珠隆阿奏請暫留罪夷以便訊究一折,臺灣捦獲逆夷多名,如果尚未正法,即著劉鴻翱飭令達洪阿等按照該御史折內所陳,除千里鏡一節、毋庸查究外,其餘逐層究詰,明白曉諭,務得實情,密籌辦理,冀有裨益於攻剿機宜。欽此。並由撫臣照抄該御史原奏、咨行臣等查照辦理。
113
遵查原奏所稱應訊各條,俱係案中緊要關鍵,先經該府廳縣悉心推鞠;所問款目,亦與原奏大略相同。茲於欽奉諭旨之後,臣等復加研訊。據黑夷頭目■〈口目〉啌莉等供稱:伊等駕船三隻,同到臺洋,均係紅毛望結仔、吽朥油地方夾板夷船,向屬𠸄夷管轄。𠸄夷所轄各島,每年俱係進納鴉片煙土,作為貢稅。前年中國查禁鴉片,𠸄王不能銷售,遂向各島索要金銀。各島夷亦因鴉片難銷,無有金銀供應,仍求收納煙土。𠸄王即於檳榔嶼、望結仔、實叻等處,雇調兵船七十餘隻,在孟加刺地方會齊,大船用夷人八、九百名,小船五、六百名,每名月給番銀四、五元至十余元不等。又用漢奸五、六名,沿途賣貨、記帳、偷買食用等物。令大頭目帶領各船至中國,與領事義律懇求通商。因中國嚴禁如初,即帶各船至廣東虎門、浙江舟山、福建廈門等處滋擾。去年不記月分,義律被國王撤回,另換𡂈𪔅喳為領事。大頭目隨於七、八月間,先派三十餘船,攻打廈門。又派二十餘船,再攻浙江。又派伊等三桅船三隻來臺窺伺。不料伊等所駕之三桅船,於八月十二日傍晚先到雞籠外洋,其同來二船不知在何處阻風停泊。伊等於十六日駛入雞籠口內,經官兵開炮轟擊。伊等用炮回攻,不能得力,被岸上一炮擊倒大桅。伊船立時破壞。船上有夷官呷嗶■〈口丹〉三人,一名呵吽萬,一名吧喇吥,一名嚨吥噒,見勢危急,一人於拜天後跳海,一人刺目,一人同白夷數十人、黑夷三百餘人及漢奸數十人分駕原帶杉板船四隻逃走。岸上官兵乘船追趕,各夷在杉板船上投海溺死及被追兵殺死者,不計其數。伊等均被生捦,船上所帶大小炮三十餘門及火藥、炮子、金銀、食用等物,俱已散失各等語。此該夷船聽從𠸄逆各處滋擾來台被捦之原委也。
114
詰以漢姧姓名、里籍,據稱漢姧俱是粵人,從前𠸄夷到廣通商最久,漢人與管事白夷彼此認識,是以此次雇在各船照料。若是面生之人,白夷亦不使用,伊等實不知其姓名。詰以製藥造炮用何物料,該夷船能否造辦,據稱火藥、船隻俱在本國及息■〈t束〉地方製造,炮用銅鑄,取其出子便利。伊等但能用藥點放,不會造辦。詰以硝磺、米石俱由何處偷漏,所需內地何處接濟,畏懼中國何項兵法,據供硝磺、米石俱由息■〈t束〉、孟加刺等處運來,也有各處漢姧接濟,船上所帶乾麵、粉餅極多,並非必需內地之物。至在中國打仗,最怕擱淺,是以到一海口,必要量水深淺;最怕火攻,是以船上兩𦨭皆是夾木,𦨭中一層貯水,以防炮火各等語。
115
臣等復以檳榔嶼、望結仔、息■〈t束〉、孟加刺、𡁃叻等處,是否國名;所獲圖冊、夷書,是何姧計;向其究問。據稱:孟加喇、𡁃叻是𠸄夷屬島,檳榔嶼、望結仔、■〈t束〉息三處俱是𠸄夷大馬頭,在噶喇吧一帶,遇有順風,亦須四、五個月方能駛到中國。至所帶圖冊,是沿途各島及中國地圖;夷書是管船白夷呷嗶■〈口丹〉之物。伊等黑夷,俱不識字,莫能解說等供。再三嚴詰,矢口不移,似未便再事刑求。
116
臣等查該逆夷等,因天朝不准販賣鴉片煙土,輒聽𠸄夷調派,分至各省滋擾,實屬罪大惡極。若如該御史所奏解省訊辦,非惟現乏文武官兵配船護解過海,且此項黑夷俱係各島烏合愚蠢之人,問以秘要夷情,不能明晰,設或洋面夷船聞而截奪,更屬不成事體,應否仍照臣等原議,即行在臺正法,以彰國憲,而快人心,抑如該御史所奏暫緩正法之處,臣等未敢擅便,除會同密籌制勝之策、相機辦理外,合將遵旨嚴訊緣由,四百里馳奏,並另繕夷名清單,恭呈御覽,俟命下日欽遵辦理。謹奏。
117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奏。
118
雞籠捦獲黑夷一百三十三名,受傷及在途、在監身斃外,解郡訊供夷犯一百一十九名。
119
計開
120
咱莉啌、𠻾噶、咦呀嗎咭㖷、嘮知、阿禮■〈口熱〉、唎呵叭哩、馬阿甲、𠽗叻、咦■〈口鴉〉得唎、嗎吥𠮡、阿吽𭊛、吵呵哈吻、喃嗔、姆吵、呵喃■〈口一〉呷■〈瞞,口代目〉、𠲖𡁠、咇叻𡁠、科㗳阿馬甲𠲶■〈口目〉、𡜓哪■〈瞞,口代目〉、哪叱𭆻吧嚨、𠲶𡁠、呥嘧、喃𠲶叱哩、阿食喃、攬然、望結仔畔叭、𠱔咱、嗚■〈口虱〉目、哈吻㕫吻、嗜■〈瞞,口代目〉■〈瞞,口代目〉、哪咱、咱喝阿哩、𠱃■〈口目〉哩、哈嗎𡅧、毛知噧阿哩、咱咭仔、逸咱哩、吽喃哈㖕、哦𠲶、吻叻、吵叭嘮哩、馬吽𡁠、■〈口初〉𠱃、咖哩哆咱、𠲶𠯆、任吻、呵哩𫩔嚒嘚、■〈口目〉𫝞、來𠲶、吽𡁠■〈口目〉吵、興語、毛禁、阿里■〈口目〉喝、吵嘫、㖀𠯆、嘩𫪭阿里、寒女𠲶、音嗎𫩟、初吻哪𫪭噠■〈口目〉、音嗎■〈口目〉、魏、嗎喝■〈口目〉噠■〈口目〉、海叻、咖唦、𠲖嗎阿里、拋其叻、阿■〈口目〉、嗎𠯆噠■〈口目〉、叨𠯆、吧沙哩、嗔𫪢、嗎叨生、唵嘛倚、吽嘮迦、■〈瞞,口代目〉■〈口圖〉、■〈口思〉噒、𠷁籲、嘫、噶嚕、𡁠哪、吻嚕、啤嚕、■〈口目〉吐、嗎哪、咃嗗哩、𠳨佞呤、嗎米、𡃳𡂂、𠮡貯、嚰■〈口㝉〉、■〈口目〉𠱃哩、驢𠱃、喝凜、咮唻、叻哩、阿哩、奇瘦、沛食哩、㕰噠哩、斜米哪、然、吽■〈瞞,口代目〉、咖的、㕰𠳾、𡂼喝■〈口目〉、𠲖食■〈口目〉、㕰噠哪、哩𠯆、阿執■〈口目〉、牛嗎哩、沙呣、嗎■〈口目〉、■〈口目〉哩、呀四、嗶得哪、■〈口目〉哪、梨四、𠲖𠯆。
121
再,上年十二月十五日接奉諭旨,著傳諭在籍提督王得祿回駐臺灣,與臣等協同剿辦逆夷,欽此。臣等當經恭錄上諭,移知去後,現據澎湖廳稟報:該提督已於上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在澎湖病故,并據其子王朝經稟送該提督遺折一副到臣姚瑩,屬為差送督臣代求呈遞。經臣姚瑩隨即專差齎送督臣具奏在案。此次籌辦夷務,仍係臣達洪阿與臣姚瑩,督同道銜臺灣府知府熊一本,會商辦理,合併附陳,謹奏。
122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奏。
123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奉到四月初六日朱批:另有旨,欽此。又折內訊據黑夷句旁,奉朱直。又𠸄夷所轄各島、每年俱係進納鴉片煙土、作為貢稅、前年中國查禁鴉片、𠸄王不能銷售、遂向各島索要金銀、各島夷亦因鴉片難銷、無有金銀供應、仍求收納煙土、𠸄王即於檳榔嶼、望結仔、𡁃叻等處雇調兵船七十餘隻、在孟加刺地方會齊、大船用夷人八九百名、小船五六百名、去年不記月分、義律被國王撤回、另換𡂈𪔅喳為領事大頭目等句旁,均奉朱點。又,來臺被捦之原委也句旁,奉朱截。又,詰以漢姧姓名句旁,奉朱直。又,伊等實不知其姓名句旁,奉朱截。又詰以製藥造炮句旁,奉朱直。又,據供硝磺米石俱由息■〈t束〉、孟加刺等處運來、也有各處漢姧接濟、船上所帶乾面粉餅極多,並非必需內地之物、至在中國打仗、最怕擱淺、是以到一海口、必要量水深淺、最怕火攻、是以船上兩舷皆是夾木、𦨭中一層貯水、以防炮火等句旁,均奉朱點。又,臣等復以檳榔嶼、望結仔等處是否國名句旁,奉朱直。又,四五個月方能駛到中國句旁,奉朱截。又,至所帶圖冊句旁,奉朱直。又,莫能解說等供句旁,奉朱截。又折內仍照臣等原議、即行在臺正法一句旁,奉朱批:甚是。欽此。同日,並承准軍機大臣字寄提督銜臺灣鎮總兵達,傳諭按察使銜台灣道姚。
124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初六日,奉上諭:本日據達洪阿等馳奏遵旨嚴訊夷供一折,上年淡水雞籠海口生捦夷犯,現經黑夷頭目■〈口目〉莉啌等供系紅毛望結仔、吽朥油地方夷船,向屬𠸄逆管轄。𠸄逆因中國嚴禁鴉片,於檳榔嶼等處雇調兵船七十餘隻、大船用夷人八九百名,小船五六百名,分擾廣東、福建、浙江等處。伊等來臺窺伺,被官兵用炮擊破船隻,將伊等生捦。該逆打仗最怕擱淺、最怕火攻等語。覽奏均悉。據奏稱:逆等罪大惡極,著解省訊辦,洋面恐有疏虞,仍請在臺正法,所見甚是,著即照議辦理。
125
再昨據奏報逆夷復犯臺港,經該總兵等生捦白夷十八人、紅夷一人、黑夷三十人、漢姧五名。該逆夷中必有洞悉夷情之人,究竟該國地方周圍幾許,所屬國共有若干,其最為強大不受該國統屬者共有若干。又𠸄咭唎至回疆各部有無旱路可通,平素有無往來,俄羅斯是否接壤,有無貿易相通。此次遣來各偽官,除𡂈𪔅喳系該國王所授,此外各偽官是否授自國王,抑即由帶兵之人派調。著達洪阿等逐層密訊,譯取明確供詞,據實具奏,毋任諱匿。將此由四百里諭令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又附片具奏在籍王提督在澎湖病故一片,同日奉到朱批:業經奏到,有旨了。欽此。
126
查明雞籠夷案出力人員奏
127
奏為遵旨查明雞籠擊沈夷船、捦斬多名案內出力文武義首人等、恭折具奏、仰祈聖鑒事。
128
竊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一日,奉上諭:達洪阿等奏擊沈夷船、捦斬逆夷、奪獲炮位一折,此次文武義首人等,共計斬馘白夷五人、黑夷二十二人、生捦黑夷一百三十三人、撈獲夷炮十門、搜獲夷書多件,辦理出力,甚屬可嘉。提督銜臺灣鎮總兵達洪阿,著賞換雙眼花翎。臺灣道姚瑩,著賞戴花翎。達洪阿、姚瑩及道銜臺灣府知府熊一本,均著交部從優議敘。其在事出力各員弁、兵勇、義首人等,著據實保奏,候朕施恩。欽此。
129
臣等查上年八月以來,夷船迭至臺灣外洋游奕。臣等督飭各屬,嚴密防堵。是月十六日卯刻,該夷膽敢駛進口門,攻打二沙灣炮臺。經艋舺參將邱鎮功等安放大炮,轟擊夷船;淡水同知曹謹、候補同知直隸州澎湖通判范學恆等,亦在三沙灣放炮接應。邱鎮功手放一炮,擊中夷船,桅折索斷,退出口外,衝礁擊碎。夷人溺死無數。其上岸及乘船駛竄者,復經該參將督同署守備許長明、歐陽寶等,帶兵駕船趕往,生捦、格殺黑夷多名。即用知縣王廷幹,派丁隨同艋舺縣丞宓惟慷,出洋生捦黑夷多人,署滬尾守備千總陳大坤、署北路右營游擊安定邦等,截擊逃竄逆夷,將其杉板擊沈,斬獲多名。同知曹謹,復遣丁屬帶同役勇,至外洋草嶼,斬馘夷匪,搜獲夷書、圖冊。屯弁、義首人等,亦皆奮勇出力,隨同官兵打仗,捦獻夷人炮械,詢足以快人心。臣等謹遵聖諭,查明最為出力者,分別開單,恭呈御覽,可否仰乞恩施鼓勵,俾海外官民益加奮勉,出自皇上天恩。謹奏。
130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奏。
131
題甲吊升土師副將艋冬參將邱鎮功。
132
該員督率備弁兵丁,在二沙灣守禦雞籠大口,手放大炮擊斷夷船大桅,得獲勝仗,復生捦斬馘夷匪多名,可否賞戴花翎。
133
淡水同知曹謹。
134
該員督率屯勇,在三沙灣堵禦,複遣派役勇出洋追擊,又至外洋草嶼搜捕,均有斬獲,併取夷書圖冊。夷船二次來犯,復會督兵勇防守無忕,可否以知府升用,先換頂戴。
135
候補同知直隸州澎湖通判範學桓。
136
該員奉委駐防雞籠,協同文武堵禦,複協同出洋斬獲夷匪、搜取夷書圖冊,可否賞加知府銜。
137
署北路右營遊擊噶瑪蘭都司安定邦。
138
該員督率弁兵,在觀音山截擊夷匪,刺死白夷二人,生捦黑夷九人,可否以游擊即行升用,先換頂戴。
139
即用知縣王廷幹。
140
該員奉委巡查海口,協同文武堵禦,遣派家丁隨同縣丞宓惟慷出洋生擒夷匪多名,可否賞加知州銜。
141
艋舺縣丞宓惟慷。
142
該員帶領屯勇,出洋生捦夷匪三十一名,起獲夷炮五門,炮子鐵椗多件。逆夷二次來犯,亦防守無俱,可否以知縣盡先升用,仍賞戴藍翎。
143
噶瑪蘭守備千總許長明。
144
該員自前年調派守口,管帶弁兵,最為整肅。此次二沙灣堵御,得獲勝仗,復駕船出洋,捦馘黑夷多名。至二次夷船來犯,復同外委尤登和,防守獅球嶺,炮斃夷匪二人,可否以守備盡先升用,仍賞戴花翎。
145
署艋舺守備千總歐陽寶。
146
該員督率弁兵,在二沙灣堵截夷船得勝,復出洋獲夷匪多名。可否以守備升用,先換頂戴。
147
署滬尾水師守備千總陳大坤。
148
該員在滬尾守口,帶領兵丁迎擊夷匪,擊沈杉板一隻,斬獲白黑夷匪多名;最為出力。該員現已病故。查有該員之子陳功,當時亦隨同打仗,生捦黑夷五名,可否賞戴藍翎。
149
候補從九品周晉昭、劉其鍾。
150
該二員協同文武堵禦,捦斬夷匪,均幫同出力,可否盡先補用。
151
德化縣典史陶榮。
152
該員奉委駐守滬尾,見有夷船逃至,即協同營員截殺,生捦黑夷二名,可否以縣丞升用。
153
署千總陳連春、外委尤登和。
154
該二員隨同堵御,得勝之後,復出洋捦斬黑夷多名,起獲夷炮一門、鐵子、粽球、火藥等件。二次夷船來犯,該署千總陳連春,復同外委尤登和擊退,尤為出力,可否賞戴藍翎。
155
噶瑪蘭外委伍雲升、金包里外委林光章。
156
該二員或隨同出洋生捦斬馘黑夷多名,或於逆夷二次犯境炮斃夷匪二人,可否以把總拔補。
157
淡水同知曹謹親屬郝芝。
158
該屬帶領家丁,生捦黑夷五名,可否賞給六品軍功職銜。
159
滬尾水師目兵何得和、李起鳳、兵丁楊得貴、張步升、王思齊、王由庚、唐金標、汪自春。
160
該兵丁等隨同出洋捦馘黑夷,打仗出力,應請由臣達洪阿記名,分別外委,額外拔補。
161
屯外委李連春。
162
該屯弁駐防雞籠一年以上,復隨同官兵打仗出力,應請賞給屯千總頂戴。
163
淡水雞籠總理監生謝集成。
164
該總理自二十年秋間派自雞籠,督同鄉勇守口,日夕辛勤。此次首先隨同官兵打仗出力,生捦夷匪多名,可否賞戴藍翎。
165
署守備陳大坤親丁陳經邦、董事吳助友、義首林得方。
166
該親丁、董事等,首先隨同官兵打仗出力,生捦夷匪多名,可否均賞給六品軍功職銜。
167
總理姜秀鑾、義首生員范玉成、鮑鄂銜。
168
該總理等一聞夷船犯境,即率義勇、壯丁隨同官兵打仗,獲夷匪,可否賞給七品軍功職銜。
169
義首謝朱黻、謝希周、謝福泉、張耀東、鄭懷德、林廷瑞、陳惟善、洪得英、張鳴岐、陳甫、陳秀傑、何漢章。
170
該義首等,本皆團練壯勇,一聞夷船犯境,立遵地方官調派,出力堵禦,各有捦獲夷匪,可否賞給八品軍功職銜。
171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奉到朱批:另有旨。欽此。同日,承准兵部火票遞到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初六日內閣奉上諭:達洪阿等奏:查明上年臺灣擊沈夷船、捦斬逆夷案內出力文武、義首人等,懇請鼓勵開單呈覽一折。上年逆船駛入臺澎雞籠地方,經文武各員弁擊沈夷船,並捦斬逆夷多名,辦理甚屬出力,自應量予恩施題升。臺灣水師副將艋舺參將邱鎮功,著賞戴花翎。淡水同知曹謹,著以知府升用,先換頂戴。候補同知直隸州澎湖通判範學恒,著賞加知府銜。署北路右營遊擊噶瑪蘭都司安定邦,著以遊擊即行升用,先換頂戴。即用知縣王廷朝,著賞加知州銜。艋舺縣丞宓惟慷,著以知縣盡先升用,賞戴藍翎。署噶瑪蘭守備千總許長明,著以守備盡先升用,賞戴花翎。署艋舺營守備千總歐陽寶,著以守備升用,先換頂戴。署滬尾水師守備千總陳大坤之子陳功,著賞戴藍翎。候補從九品周晉昭、劉其鍾,均著盡先補用。德化縣典史陶榮,著以縣丞升用。署千總陳連春、外委尤登和,均著賞戴藍翎。噶瑪蘭外委伍雲升、金包里外委林光章,均著以把總拔補。郝芝著賞給六品軍功職銜。目兵何得和、李起鳳、兵丁楊得貴、張步升、王思齊、王由庚、唐金標、汪自春,均著達洪阿記名,分別外委額外拔補。屯外委李逢春,著賞給屯千總頂戴。總理監生謝集成,著賞戴藍翎。陳經邦董事吳助友、義首林得方,均著賞給六品軍功職銜。總理姜秀鑾、義首生員范玉成、鮑鄂銜,均著賞給七品軍功職街。義首謝朱黻、謝希周、謝福泉、張耀東、鄭懷德、林廷瑞、陳惟善、洪得英、張鳴岐、陳甫、陳秀傑、何漢章,均著賞八品軍功職街,以示獎勵。該部知道,欽此。
172
逆夷復犯大安破舟捦俘奏
173
奏為逆夷復犯臺港、計破其舟、斬溺無數、生捦白夷十八人、紅夷一人、黑夷三十人、併通夷姧民五人、起獲炮械多件、由五百里馳報、仰祈聖鑒事。
174
竊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戍刻,接據彰化縣稟報:二十四日卯刻,有三桅夷船三隻,在五𣿭港外洋向北駛去。臣等查該處與淡水、鹿港二廳接壤,飛飭該廳縣以夷情詭詐,難保不近口窺伺,凜遵不與海上爭鋒之朱旨,惟有以計誘其擱淺,設伏殲捦去後(朱批:能有如此定見,其有不成功之理)。茲於三月初三日,接據淡水同知曹謹、署鹿港同知魏瀛、委員澎湖通判范學恒、彰化縣知縣黃開基、護北路副將關桂稟報:該廳縣等遵照密札,雇募漁船,假作漢姧,在北路一帶港口偵探。三十日卯刻,果有三桅夷船一隻,隨帶杉板四隻,在淡、彰交界之大安港外洋,欲行入口。該廳縣當即會同關桂及署北路右營游擊安定邦等,督率員弁、兵勇,馳往堵禦。一面在港口迤北之土地公港,分兵埋伏。逆夷見大安港口兵勇眾多,攻撲不進,復退出外洋。經貓霧捒巡檢高春如及大甲巡檢謝得琛所募之漁船粵人周梓等,與夷船上廣東漢姧作土音招呼,誘從土地公港駛進,果為暗礁所擱。其船歪側入水,夷人十分驚慌。該處埋伏兵勇齊起,距岸不遠,已在水搖簸,不能行駛。關桂、安定邦督令署守備何必捷、千總何建忠、李青雲、把總翁標桂、林飛鵬等,施放大炮,奮力攻擊。逆夷危急,不能同炮(朱批:果有何技能)。延至巳刻,其船遂破。夷人紛紛落水,死者不計其數(朱批:稍紓積忿)。或跳上杉板逃竄。復有數十人,手持短械,跳上漁船。該廳縣將備同大甲巡檢謝得琛、竹塹巡檢汪昱、外委蕭振輝、李吳魁等,及義首總理兵勇奮力圍擊,殺斃白夷一人、紅黑夷數十人、生捦白夷十八人、紅夷一人、黑夷三十人(朱批:可稱大快人心)、廣東漢姧五名(朱批:尤甚稱快)。奪獲夷炮十門。又鐵炮一門、鳥槍一桿、腰刀十把,均系鎮海寗波營中之物等語前來(朱批:回思憤恨。由此觀之,逆船系由浙而來)。
175
臣等查該夷前經懲創,復敢來臺滋擾,仰仗天威(朱批:全萊爾等智勇兼施,為國宣威,朕嘉悅之懷,筆難罄述),計破其舟,溺斃斬馘無數,生擒白紅、黑夷四十九人,奪獲炮械圖書,並將通夷姧民一同拿獲,實足以快人心而彰國法。惟夷情凶狡,兩次敗衂,必圖大幫報復。除督飭文武、鼓勵士卒、激勸義首頭人壯勇,同心協力,加意嚴防,一面委前候補同知臺灣縣知縣托克通阿、署北路都司岑廷高,馳往查勘夷船、搜取炮械,行提各犯來郡訊錄供情辦理外,合將計破夷船、生捦夷犯漢姧情形,遵奉諭旨,由五百里奏報。伏乞皇上聖鑒訓示遵行。謹奏。
176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初四日奏。
177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十九日,奉到朱批:可嘉之至。即有恩旨。欽此。又折內凜遵不與海上爭鋒之旨、惟宜以計誘其擱淺、設伏殲捦句旁,奉朱批:能有如此定見,豈有不成功之理!欽此。又高春如、謝得琛、周梓名旁,均奉朱圈。又,土地公港駛進、果為暗礁所擱句旁,奉朱批:大快人心。欽此。又,關桂、安定邦、何必捷、何建忠、李青雲、翁標桂、林飛鵬等各旁,均奉朱圈。又奮力攻擊、逆夷危急、不能回炮句旁,奉朱批:果有何技能?欽此。又,夷人紛紛落水句旁,奉朱批:稍紓積忿。欽此。又,汪昱、蕭振輝、李吳魁等名旁,均奉朱圈。又,奮力圍擊句上,奉朱批:可稱大快人心。欽此。又,殺斃白夷一人、紅黑夷數十人、生捦白夷十八人、紅夷一人、黑夷三十人、廣東漢姧五名等句旁,奉朱圈。又,奉朱批:尤甚稱快。欽此。又,奪獲夷炮十門、又鐵炮一門、鳥槍五桿、腰刀十把、均係鎮海寗波營中之物句旁,奉朱批:回思憤恨。由此觀之,逆船係由浙而來也。欽此。又,仰仗天威、計破其舟、溺斃斬馘無數、生捦白紅黑夷四十九人句旁,奉朱批:全萊爾等智勇兼施,為國宣威,朕嘉悅之懷,筆難罄述。欽此。
178
同日奉到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初五日內閣奉上諭:本日達洪阿、姚瑩由五百里馳奏逆夷復犯臺港破舟殲逆一折,據稱:淡水同知曹謹、署鹿港同知魏瀛、澎湖通判范學恆、彰化縣知縣黃開基、護副將關桂稟報:正月三十日,有三桅夷船及杉板船在淡水、彰化交界之大安港外洋,欲行入口,見兵勇眾多,攻撲不進,復退出外洋。往貓霧捒巡檢高春如及大甲巡檢謝得琛所募之漁船粵人周梓等與夷船上廣東漢姧,作土音招呼,誘從土地公港駛進,果為暗礁擱。其船敧側入水。該處埋伏兵勇齊起。關桂及署北路右營遊擊安定邦,督令署守備何必捷、千總何建忠、李青雲、把總翁標桂、林飛鵬等,施放大炮,奮力攻擊。其船遂破。逆夷紛紛落水,死者不計其數。復有數十人,手持短械,跳上漁船。該廳縣將備同大甲巡檢謝得琛、竹塹巡檢汪昱、外委蕭振輝、李吳魁等,及義首總理兵勇,奮力圍擊,殺斃白夷一人、紅黑夷數十人、生捦白夷十八人、紅夷一人、黑夷三十人、廣東漢姧五名,奪獲夷炮十門。又獲鐵炮、鳥槍、腰刀、圖書各件等語。覽奏,欣悅。大快人心。該夷上年窺伺臺灣,業被懲創,復敢前來滋擾,達洪阿、姚瑩以計誘令夷船淺擱破舟斬馘,大揚國威,實屬智勇兼施,不負委任。允宜特沛殊恩,以嘉懋績。達洪阿著加恩賞加太子太保銜,並賞加阿克達春巴圖魯。姚瑩著賞加二品頂帶。達洪阿、姚瑩均仍交部從優議敘。所有在事出力文武員弁及義首義勇人等,均著開單保奏,候朕施恩。欽此。
179
同日,承准軍機大臣字寄提督銜台灣鎮總兵達、傳諭按察使銜臺灣道姚。
180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初五日,奉上諭:達洪阿、姚瑩由五百里馳奏逆夷複犯臺灣破舟殲逆一折,已明降諭旨,將達洪阿、姚瑩分別加恩矣。達洪阿等智勇兼施,為國宣威,可嘉之至。該文武員弁及義首義勇,奮勉出力,亦應加恩激勸。著達洪阿等即將關桂、安定邦、何必捷、高春如、謝得琛、何建忠、李青雲、翁標桂、林飛鵬、汪昱、蕭振輝、李吳魁、周梓等及此外出力文武員弁義首義勇,開單保奏,候朕施恩。
181
據奏:該逆三桅大船三隻,在五叉港外洋向北駛去,僅只擊沈一船,其餘二隻究竟駛往何處?再此次生捦逆夷數十名,且獲廣東漢姧五名,正可隔別嚴鞠,令其據實供吐。逆夷屢次前來臺灣係何人指使?意欲何為?所獲白夷十八人,有無得受偽職之頭目在內?此次滋擾臺灣船只由何處駛來?現在廣東、福建、浙江各洋面口岸夷船共有若干隻?各處夷船分領頭目幾人?漢姧內最為該逆信任者幾人?其姓名並詭譎蹤跡,務當層層分晰,訊取確實供詞,與保奏折件,均由五百里覆奏。取供之後,除逆夷頭目暫行禁錮候旨辦理外,其餘各逆夷與上年所獲一百三十餘名,均著即行正法,以紓積忿,而快人心。至逆屢經懲創,難保不再來報複,達洪阿仍當加意督飭文武員弁,鼓勵士卒,小心防範,切勿因屢次得手、稍形疏懈,是為至要。將此由五百里諭知達洪阿並傳諭姚瑩知之。欽此。遵旨寄信前來。
URN: ctp:ws616051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