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志卷第十四。高麗史六十。

《志卷第十四。高麗史六十。》[View] [Edit] [History]

1 志卷第十四。 高麗史六十。
2 正憲大夫工曹判書集賢殿大提學知 經筵春秋館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鄭麟趾奉 敎修。
3 #高麗史60卷-志14-禮2-00-00-000
4 禮二。
5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00-000
6 吉禮大祀。
7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00
8 太廟。
9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01
10 ○太廟享有常日者寒食臘臘兼薦魚。 無常日者 擇日四孟月三年一 以孟冬。 五年一 以孟夏其  之月卽不時享。 冊祝。 親享用玉冊竹冊每冊二十四簡長尺有一寸闊一寸。 玉冊貫以銀絲竹冊。 貫以紅絲 裝以紅錦。 太祖室用玉冊餘八室用竹冊。 攝事用祝版以松木為之長二尺廣一尺厚六分。 曾祖以上室 稱孝曾孫嗣王臣; 祖室稱孝孫嗣王臣;  室稱孝子嗣王臣敢明告。 攝事云: "謹遣某官臣姓名。" 玉幣以 圭圭有瓚於圭頭為器可以  。 牲牢每室各豕一七祀豕一配享功臣豕一。 獻官太子若公侯伯為亞獻太尉為終獻或太尉為亞獻光祿卿為終獻。 太尉宰臣為之。 攝事太尉為初獻太常卿為亞獻光祿卿為終獻。
11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02
12 親享儀。 齋戒。 如親祀 丘儀。 但誓文曰: "今年某月某日王親 享於太廟。" 若 則言 享。 工人二舞諸衛之屬守衛廟門者淸齋一宿於各屬官司前享一日 集享所。
13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03
14 陳設。 前享三日尙舍局設大次於廟東門外道北南向小次于 階東稍北南向。 鋪王座如常儀。 守宮設文武侍臣行事陪享官及有司次於廟門之內隨地之宜設饌 於東門外。 前享二日宮 令帥其屬掃除廟之內外。 掌牲令牽牲詣享所。 太廟令帥其屬布昭穆之座於堂上戶外自西以東太祖位在西東向惠宗文宗睿宗為昭在北南向顯宗順宗宣宗肅宗仁宗為穆在南北向每位皆設  莞席紛純藻席 純次席 純左右玉 。 太樂令陳登歌之樂於廟堂上前楹外稍南北向設軒架於廟庭。 前享一日奉禮郞設王位版於東階東南西向飲福位於堂上前楹外近東西向亞終獻飲福位於王位之後。 贊者設亞終獻享官及七祀配享功臣獻官位於王位之後稍南執事者位於其後每等異位俱重行西向北上。 設監察御史位二一於西階下東向一於東階下西向。 設奉禮位於樂懸東北。 贊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  律郞位二一於堂上前楹外近西一於軒架西北俱東向。 太樂令位於軒架之北北向。 文班九品以上位於東門之內廟庭東階下每等異位俱重行西向北上武班九品以上位於西門之內廟庭西階下當文官每等異位俱重行東向北上。 設門外位享官公卿位於東門外道南每等異位重行北向西上文班九品以上位於享官公卿之東每等異位重行北向西上。 武班九品以上位於西門之外道南每等異位重行北向東上。 設牲 於東門外當門西向以南為上。 設掌牲令位於牲西南吏陪其後。 設諸大祝位於牲東各當牲後祝史各陪其後俱西向。 設太常卿省牲位於牲前近北又設御史位於太常卿之西俱南向。 太廟令帥其屬設 豆  之位於神座前凡祭器皆藉以席 豆  又加蓋 。 每位 十二在左為二行右上豆十二在右為二行左上。 俎二一在 南一在 豆之*閒。   各四在 豆*閒 居前 次之。 *  各六分在 豆*閒* 居前 次之。 玉爵六在 豆南又設尊 之位每位堂上  一虎 一犧尊二象尊二著尊二山 二為二重。 尊 各有 以置瓚爵在神座之左以右為上俱加勺 。 堂下又設豆二壺尊二太尊二山 四俱北向西上加 。 皆設而不酌。 每位設瓚盤一於堂上尊 之所。 設冊案於神座之右。 設爐炭於尊 外稍前設福酒爵有  肉俎飯 各一於尊 前。 又饌 內每位各設毛血豆肝 豆蕭 稷黍 各一飯 羹 肉盤各一第一位。 又設俎一毛血肝 之豆與蕭稷黍之 直設於饌 其飯 羹 肉盤俎於各位陳設告潔後進饌者入徹出設於饌 俟迎饌時入奠。 又設七祀位於廟庭之西稍南東向北上神席皆以莞位版各設於座首。 司命戶 中 門 行遍祭之。  享亦同。 設祭器每位左二 右二豆俎一在神座前木爵一次之。  二 二在 豆之*閒 在左 在右。 壺尊二設於神座之左加勺 。 設祝 於神座之右。 又設配享功臣位於廟庭西向北上神席皆以莞位版各設於座首其版文各具題官爵姓名設祭器准七祀。 設王洗二於東階東南北向 洗在東爵洗在西。  在洗東加勺 在洗西南。 肆 實以圭瓚巾爵俱以副 覆之。 亞終獻爵 亦同。 又設亞終獻洗二於王洗東南如上儀。 凡洗王及王太子行事皆有盤 亞終獻以下及攝事者皆無盤 。 又設七祀獻官洗於七祀神位之南北向 在洗東 在洗西南肆 實以巾爵。 配享功臣洗於七祀洗之東北向設爵 如七祀儀。 其執尊   者各位於尊   之後。
15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04
16 駕出宮。 是日有司具別廟冊文以進王署訖親授獻官後詣齋宮。 其親授禮如別儀。 前享一日未明七刻奏一嚴未明五刻奏二嚴所司陳大駕鹵簿如儀諸衛之屬各督其隊與鈒戟入陳於殿庭。 樞密以下左右侍臣就殿庭位太子公侯伯宰臣各就殿門外次文武兩班九品以上各就儀鳳門外位文官在東武官在西俱北上。 太樂令陳樂部於大觀殿門外 如常儀。 王將出奏三嚴。 王服 黃袍出坐殿稱警 。 禁衛大喝: "再拜。" 訖舍人喝: "樞密侍臣常起居。" 訖閣門引太子公侯伯宰臣入就位立定舍人喝: "太子以下再拜。" 訖閣門以次引出。 訖侍中版奏: "外辦" 王降殿乘輿以出。 樂部懸而不作。 至興禮門外守宮宰臣奉辭。 至儀鳳門內王降輿入幄次乘黃令進象輅於儀鳳門外階前南向千牛將軍一人執長刀立於輅前北向黃門侍郞在侍臣前太僕卿攝衣而升正立執 千牛將軍前執 。 侍中 奏: "外辦" 王出幄乘輅。 稱警 如常儀。 舍人喝: "文武百官常起居。" 訖黃門侍郞奏請 侍臣上馬侍中前承制退稱曰: "制可。" 黃門侍郞退稱: "侍臣上馬。" 舍人喝: "文武侍臣再拜。" 訖百官留守奉辭。 太僕卿立授綏黃門侍郞進當 駕前 稱: "黃門侍郞臣某言: '請 駕進發。'"  伏興退複位。  駕動稱警 侍中黃門侍郞夾侍千牛將軍夾路而 。  駕出升平門權駐侍臣上馬訖黃門侍郞奏請 車右升陪乘樞密上將軍各二員侍中前承制退稱曰: "制可。" 黃門侍郞退複位車右再拜升訖 駕動。 稱警 不鳴鼓吹不得喧嘩。 其從享之官在玄武隊後如常儀。  駕將至齋宮其先到諸執事官執禮及御史以下諸執事官俱朝服就齋宮門外道南東上立 駕至再拜奉迎。  駕至齋宮南門外回輅南向。 車右降立輅前侍中進當 駕前 奏稱: "侍中臣某言: '請降輅。'"  伏興退複位。 王降輅入門。  扇華蓋侍衛如常儀。 至東門外褥位西向再拜舍人喝: "太子公侯伯宰臣樞密侍臣群官皆再拜。" 訖王至齋宮入殿宿衛如式。 通事舍人承旨 群臣各就次。
17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05
18 省牲器。 省牲之日午後八刻廟所禁斷行人。 宮 令整拂神幄執事者以祭器入設於神位如陳設儀。 未後三刻執禮官奉禮贊者先入庭謁者贊引各引享官御史俱就位肄儀訖。 掌牲令牽牲就 位。 謁者引太常卿贊引引御史自 階升堂視滌濯。 執尊者皆去 告潔。 訖引降就省牲位南向立掌牲令小前曰: "請省牲。" 退複位。 太常卿省牲掌牲令又前舉手曰: " 。" 還本位。 諸大祝各巡牲一 西向舉手曰: "充。" 還本位。 諸大祝與掌牲令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 謁者引光祿卿詣廚省鼎 申視滌溉監取明水火。 贊引引御史詣廚省饌具。  律郞展視樂器訖各還齋所。 司空以下每事訖卽還齋所。 進饌者入徹 豆   俎以出置饌所。 享日未明五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鸞刀割牲祝史以豆取毛血又取肝洗於鬱 並  實於豆各置饌所遂烹牲。
19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06
20 晨 。 享日未明四刻諸享官及從享之官各服其服。 執禮官先入廟庭太廟令良 令各帥其屬入實尊 。   實明水虎 實鬱 。 犧尊二一實明水一實泛齊。 象尊二一實明水一實醴齊。 著尊二一實明水一實 齊。 山 二一實玄酒一實淸酒。 堂下壺尊二一實明水一實醍齊。 太尊二一實明水一實沈齊。 山 四二實玄酒一實事酒一實昔酒。  享尊 亦同。 太官令帥進饌者實豆    第一行實以形鹽魚 乾棗慄黃榛子菱仁第二行 仁鹿脯白 黑  餌粉 。 豆第一行實以 菹  菁菹鹿 芹菹  第二行 菹魚 脾析菹豚拍 食 食。  實以稻粱 實以稷黍* 實以大羹 實以肉羹加芼滑。  南俎載牲左脅盤 豆*閒俎載熟肉盤。 堂下豆二在尊 西一實 油 一實片肉。 凡享神之物當時所無者以時物代之。 太廟令設燭於神位前又良 令太官令帥其屬入實七祀位及配享功臣位禮饌。  實以慄黃鹿脯豆實以菁 鹿  實以稷黍 實以稻粱。 壺尊二皆實祠祭法酒。 俎載牲牢盤。 監察御史按視堂之上下* 察不如儀者還出謁者贊引各引太尉以下諸享官皆就門外位。 奉禮贊者先入就位再拜贊引引御史太廟令大祝宮 令祝史齋郞執尊   者及七祀配享功臣祝史齋郞執尊   者入自東門當階*閒樂懸北重行北向西上立定。 奉禮曰: "再拜。" 贊者承傳御史以下皆再拜。 訖執尊   者各就位。 贊引引御史諸大祝詣東階升堂。 御史行掃除於上令史掃除於下訖複位。 未明二刻太廟令陳腰輿於東階之東每室各二皆西向北上。 贊引引太廟宮 令帥執事者以腰輿自東階升堂詣太祖室入開坎室太祝宮 令奉出神主各置於輿出詣座前奉神主置於座。 訖以次奉出。 惠宗以下如太祖儀。 后妃神主南向並座而處左北向並座而處右。 太祝薦香酒俱複位。 駕將至謁者贊引引享官通事舍人分引文武從享之官皆就門外位。 太樂令帥工人二舞入就位。 其升堂坐者皆脫 於下降納如常。 文舞入陳於懸北武舞立於懸南道西。 訖謁者引司空入就位立定。 奉禮曰: "再拜。" 司空再拜。 謁者引司空詣東階升堂行掃除於上降行樂懸於下引複位。 謁者贊引各引太尉以下享官及七祀配享功臣獻官通事舍人分引從享群官入就位。 未明一刻侍中版奏外辦。 王服袞冕以出。  扇華蓋侍衛如常儀。 至大次入次簾降。 有司具祝冊太廟令以祝冊進。 王署。 訖近臣奉出令受冊函奠於案。 若祝板則奠於 。 侍中版奏外辦簾卷王出次。 侍衛如常儀。 太常博士引太常卿。 太常卿前導王至東門外尙衣奉御以圭授殿中監。 凡殿中監進圭受圭皆尙衣奉御副之。 監受進王執圭華蓋侍衛停於門外。 王入自正門堂下 律郞  伏舉麾興工鼓 軒架奏無射宮正安之曲。 至版位西向立樂止。 每王立定太常卿與博士退立於左。 太常卿前奏稱請再拜。 退複位王再拜。 奉禮曰: "再拜。" 眾官在位者皆再拜。 其先拜者不拜。 太常卿前奏: "有司謹具請行事。" 退複位軒架奏黃鍾宮興安之曲。 文德之舞作。 黃鍾三奏大呂大簇應鍾各再奏樂九成而止。 太常卿前奏稱請再拜。 王再拜。 奉禮曰: "再拜。" 眾官在位者皆再拜。 太常卿前導王詣 洗位軒架奏無射宮正安之曲至洗位北向立樂止。 殿中監,進受圭侍中 取 興沃水內侍 取盤興承水。 王 手黃門侍郞 取巾於 。 興以進王 手黃門侍郞受巾 奠於 。 祝史以 取瓚進 於洗西黃門侍郞取瓚于 興以進王受瓚。 侍中酌 水內侍 取盤興承水。 王洗瓚黃門侍郞 取巾於 興以進。 王拭瓚。 訖黃門侍郞受巾 奠於 侍中以  受瓚以授祝史祝史傳受詣泰階以授太祝。 太祝受 取瓚以置 上。 殿中監進圭王執圭。 太常卿前導王軒架奏無射宮正安之曲升自 階訖樂止。 侍中中書令以下及左右量人從升。 太常卿前導王詣太祖尊 所登歌作夾鍾宮順安之曲。 執尊者去 侍中取瓚於盤 進王搢圭執瓚。 侍中贊酌鬱 。 太常卿前導王詣太祖神座前西向 以  地。 訖侍中受瓚以授太祝太祝以盤受瓚。 訖王執圭 伏興太常卿前導王小退西向再拜。 訖太常卿前導王詣惠宗位北向次詣顯宗位南向次詣文宗位北向次詣順宗位南向次詣宣宗位南向次詣肅宗位南向次詣睿宗位北向次詣仁宗位南向。   並如上儀。 訖登歌止。 太常卿前導王降自 階軒架奏無射宮正安之曲。 至版位西向立樂止。 初眾官再拜訖祝史各奉毛血及肝 之豆立於東門外齋郞奉蕭稷黍各立於肝 之後於登歌止祝史奉毛血肝 與奉蕭稷黍者以次入自正門詣泰階諸太祝各迎取毛血肝 於階上俱進奠於神座前其蕭稷黍各置於爐炭側。 諸太祝俱取肝燔於爐炭還尊所。
21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07
22 饋食。 王旣升 太官令出帥進饌者奉饌陳於東門之外重行西向以南為上。 謁者引司徒出詣饌所。 司徒奉太祖之俎。 初王旣至版位樂止。 太官令引饌入自正門。 俎初入門軒架奏無射宮 安之曲饌至泰階樂止。 太祝俱進徹毛血之豆自 階授祝史以出。 司徒升自泰階詣太祖神座前西向 奠 伏興諸太祝各奠俎饌升諸太祝各迎取於階上設神座前。  豆蓋 先去乃升。   旣奠卻其蓋於下設。 訖謁者引司徒降自 階複位太官令退複位。 諸太祝各取蕭稷黍 於脂燔於爐炭還尊所。 太官丞引七祀及配享功臣饌入祝史迎引於座首各設於神座前太官丞退複位。 太常卿前導王詣 洗位軒架奏無射宮正安之曲至洗位北向立樂止。 殿中監進受圭王 手洗爵侍中黃門侍郞內侍贊洗如晨 之儀。 訖殿中監進圭王執圭。 太常卿前導王軒架奏無射宮正安之曲升自 階訖樂止。 太常卿前導王詣太祖尊 所太祝去冪侍中取爵於 進。 王搢圭受爵。 侍中贊酌犧尊之泛齊 享如之。 軒架奏無射宮大定之曲文德之舞作。 太常卿前導王詣太祖神座前。 西向 奠爵小北 伏興太常卿前導王詣尊所侍中又進副爵贊酌。 訖太常卿前導王詣后妃神座前 奠爵小南 伏興。 太常卿引王小退西向立樂止。 太祝進於神座之右北向 讀冊祝訖 伏興樂作。 王小北再拜又小南再拜訖樂止。 太常卿前導王詣次位酌獻並如上儀。 凡昭位北向。 奠爵小西奠副爵小東。 太祝東向 讀王小西再拜小東又再拜。 凡穆位南向。 奠爵小西奠副爵小東。 太祝西向 讀王小西再拜小東又再拜。 訖樂止。 太常卿前導王至飲福位西向立登歌作禧安之曲。 王獻將訖謁者引司徒詣 階升立於飲福位之南北向內侍二人從升立於司徒之右俱北向。 王獻訖諸太祝以爵酌上尊福酒合置一爵。 一太祝持爵授侍中侍中受北向進。 王再拜受爵 祭酒 爵奠爵。 諸太祝持 俎進 神座前 肉合置一俎又以  稷黍飯於 合置一 以 飯授司徒司徒受北向 以進。 王受以授內侍。 太祝又以 肉授司徒司徒受進王受以授內侍內侍 受。 訖謁者引司徒降複位。 侍中以爵酒進王受爵遂飲卒爵。 侍中受虛爵以授太祝太祝受爵複于 還尊所。 王 伏興再拜訖登歌止。 太常卿前導王降自 階軒架奏無射宮正安之曲至版位西向立樂止。 文舞退軒架奏無射宮崇安之曲出訖樂止。 武舞進軒架奏無射宮崇安之曲舞者立定樂止。 初王將複位謁者引亞獻詣 洗位北向立齋郞二人贊洗亞獻 手。 祝史以 取爵立於洗西亞獻取爵於 洗爵拭爵以授祝史祝史以 受爵詣泰階以授太祝太祝受 取爵置尊所 上。 謁者引亞獻升自 階詣太祖尊 所軒架奏無射宮武安之曲。 鄉樂交奏武功之舞作。 太尉取爵於 太祝去 亞獻酌象尊之醴齊 享如之。 詣太祖神位前西向 奠爵 伏興又詣尊所酌醴齊進後妃神座前 奠爵 伏興少退再拜又再拜以次酌獻 如上儀。 訖樂止。 謁者引亞獻詣飲福位西向立諸太祝各以爵酌 福酒合置一爵。 一太祝持爵進亞獻之左北向立亞獻再拜受爵 祭酒遂飲卒爵。 太祝進受虛爵複于 亞獻興再拜謁者引降複位。 初亞獻將畢謁者引終獻官詣 洗 洗升酌著尊之 齊 享如之。 終獻如亞獻之儀。 訖樂止引終獻官降複位。 初終獻將升贊引引配享功臣獻官詣 洗 洗詣酒尊所執尊者去 獻官酌酒諸助奠者皆酌酒。 贊引引獻官進詣首座前東向奠爵諸助奠者各進奠於座前九室功臣。 奠爵畢祝史持敎書進首座之右立讀訖獻官揖贊引引獻官還本位。 初功臣獻官將詣洗位贊引引七祀獻官詣 洗 洗詣酒尊所執尊者去 獻官酌酒。 贊引引獻官進 奠於司命神位前小退西向立。 獻官唯獻司命餘座齋郞助奠。 祝史持祝版進神座之右北向 讀訖獻官再拜。 贊引引獻官還本位。 登歌作夾鍾宮恭安之曲。 諸太祝進徹豆還尊所 豆各一小移故處配享功臣祝史及七祀祝史各進徹豆還尊所登歌止。 奉禮曰: "賜 再拜。" 在位官皆再拜已飲福者不拜。 送神軒架奏黃鍾宮永安之曲鄉樂交奏。 太常卿前奏請再拜王再拜。 奉禮曰: "再拜。" 在位官皆再拜樂一成止。 太常卿前奏禮畢。 太常卿前導王還太次。 軒架奏無射宮正安之曲出門樂止。 殿中監受圭以授尙衣奉御。 華蓋侍衛如常儀。 謁者贊引引享官通事舍人分引從享群官以次出。 贊引引御史以下俱複執事位立定奉禮曰: "再拜。" 御史以下皆再拜。 太樂令帥工人二舞以次出。 太廟令與大祝宮 令以腰輿升納神主如常儀冊函各藏於室內。 若祝版則燔於齋坊。
23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08
24 駕還宮。 享日禮畢王還齋殿停一刻頃奏一嚴所司轉仗衛鹵簿於還途如來儀。 奏二嚴樞密以下左右侍臣及文武百官各就位立班太樂陳樂部於齋宮南門外。 王將出奏三嚴王服絳紗袍出坐殿。 禁衛大喝: "再拜。" 樞密侍臣常起居。 訖閣門引太子公侯伯宰臣入就位常起居。 訖閣門以次引出。 侍中版奏外辦王出齋宮。 至廟東門外褥位西向再拜。 舍人喝: "太子公侯伯宰臣樞密侍臣皆再拜。" 訖乘黃令進輅於齋宮南門外南向。 王乘輅千牛將軍馭駕如來儀。 百官常起居。 訖黃門侍郞請 駕進發退複位 駕動。 侍衛如常儀。 黃門侍郞千牛將軍夾路而趨至侍臣上馬所黃門侍郞奏請 駕小駐 侍臣上馬。 侍中前承制退稱曰: "制可。" 黃門侍郞退稱曰: "侍臣上馬。" 舍人喝: "侍臣再拜上馬。" 黃門侍郞奏請 車右升侍中承制退稱曰: "制可。" 黃門侍郞退複位車右再拜升。 訖黃門侍郞奏請 駕進發退複位。  駕動鼓吹樂部振作而還。 至升平門外小駐侍臣下馬車右降。 訖 駕入升平門留守百司 再拜。
25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09
26 有司攝事儀。 齋戒。 前享七日質明有司設香案於尙書省庭之西北置誓文於案之西。 又設太尉以下享官行事執事官位太尉在北當香案西向司徒司空太常光祿行事執事官及別廟獻官執事官在南每等異位重行北向西上。 御史二在西東向太尉讀誓文曰: "今年某月某日 享於太廟。 若 則言 享。 各揚其職。 不供其事國有常刑。" 讀訖 再拜退。 散齋四日宿於正寢致齋三日二日於本司一日於享所無本司者宿尙書省。 凡散齋理事如故唯不吊喪問疾作樂判署刑殺文書決罰罪人及預穢惡。 致齋之日唯享事得行其餘悉禁。 工人二舞諸衛之屬守衛廟門者淸齋一宿於各屬官司前享一日 集享所。 是日有司陳鹵簿於尙書省門前。 太尉以下諸享官執事官各服其服 集大觀殿門外。 太尉及別廟獻官就殿庭受祝版以出。 其祝版各置 擔。 諸享官執事官隨太尉至尙書省門前以次上馬備鹵簿。 軍士捧 擔前行不得擊鼓吹角不得喧 。 行至齋坊南門外下馬入門至廟東門外再拜各就齋所。
27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10
28 陳設。 前享三日守宮設太尉以下享官次於齋坊之內設饌 於東門外。 前享二日宮 令帥其屬掃除廟之內外。 掌牲令牽牲詣享所。 神位及席 如親享儀。 太樂令陳登歌之樂於廟堂上前楹外稍南北向設軒架於廟庭。 前享一日奉禮郞設太尉位版於東階東南西向飲福位於堂上前楹外近東西向設享官公卿及七祀配享功臣獻官位於太尉之後稍南執事者位於其後每等異位俱重行西向北上。 設監察御史位二一於西階下東向一於東階下西向。 設奉禮位於樂懸東北。 贊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  律郞位於堂上前楹外近西東向。 太樂令位於軒架之北北向。 設門外位。 太尉以下諸享官及執事者位於東門外道南每等異位重行北向西上。 設牲 於東門外當門西向以南為上。 設掌牲令位於牲西南吏陪其後設諸祝史位於牲東各當牲後齋郞各陪其後俱西向。 設太常卿省牲位於牲前近北。 又設御史位於太常卿之西俱南向。 太廟令帥其屬設 豆  之位於神座前凡祭器皆藉以席 豆  又加蓋 。 每室 十二在左為二行右上豆十二在右為二行左上。 俎二一在 南一在 豆之*閒。   各四在 豆*閒 居前 次之。 *  各六在 豆*閒* 居前 次之。 玉爵六在 豆南。 設尊 之位每位堂上  一虎 一犧尊二象尊二著尊二山 二尊 皆有 以置瓚爵在神座之左以右為上俱加勺 。 堂下又設豆二壺尊二太尊二山 四俱北向西上加 。 皆設而不酌。 每位設瓚盤一於堂上尊 之所。 設祝 於神座之右。 設爐炭於尊 外稍前。 設福酒爵有  肉俎飯 各一於尊 前。 又饌 內每位各設毛血豆肝 豆蕭 稷黍 各一飯 羹 肉盤各一第一位。 又設俎一毛血肝 之豆與蕭稷黍之 直設於饌 其飯 羹 肉盤俎於各位。 陳設告潔後進饌者入徹出設於饌 俟迎饌時入奠。 又設七祀位於廟庭之西稍南東向北上神席皆以莞位版各設於座首司命戶 中 門 行遍祭之。 設祭器每位左二 右二豆俎一在神座前木爵一次之。  二 二在 豆之*閒 在左 在右。 壺尊二設於神座之左加勺 設祝 於神座之右。 又設配享功臣位於廟庭西向北上神座皆以莞位版各設於座首其版文各具題官爵姓名。 設祭器准七祀。 設 洗於東階東南北向 洗在東爵洗在西。  在洗東加勺 在洗西南肆 實以圭瓚巾爵俱以副 覆之。 又設七祀獻官洗於七祀神位之南北向 在洗東 在洗西南肆 實以巾爵。 配享功臣洗於七祀洗之東北向設爵 如七祀儀。 執尊   者各位於尊   之後。
29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11
30 省牲器。 省牲之日午後八刻廟所禁斷行人。 宮 令整拂神幄執事者以祭器入設於神位如陳設儀。 掌牲令牽牲就 位謁者贊引各引享官就東門外。 執禮官奉禮贊者先入廟庭謁者贊引各引享官御史以下俱就位肄儀。 訖謁者引太常卿贊引引御史自 階升堂視滌濯。 執尊者皆去 告潔訖引降就省牲位南向立掌牲令少前曰: "請省牲。" 退複位。 太常卿省牲掌牲令又前舉手曰: " 。" 還本位。 諸太祝各巡牲一 西向舉手曰: "充。" 還本位。 諸太祝與掌牲令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 謁者引光祿卿詣廚省鼎 申視滌溉監取明水火。 贊引引御史詣廚省饌具。  律郞展視樂器訖各還齋所。 進饌者入徹 豆   俎以出設饌 內。 享日未明五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鸞刀割牲。 祝史以豆取毛血又取肝洗於鬱 并  實於豆各置饌所遂烹牲。
31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12
32 晨 。 享日未明四刻諸享官及從享之官各服其服。 執禮官先入廟庭太廟令良 令各帥其屬入實尊 。   實明水虎 實鬱 。 犧尊二一實明水一實泛齊。 象尊二一實明水一實醴齊。 著尊二一實明水一實 齊。 山 二一實玄酒一實淸酒。 堂下壺尊二一實明水一實醍齊。 太尊二一實明水一實沈齊。 山 四二實玄酒一實事酒一實昔酒。 太官令帥進饌者實諸 豆   實以形 魚 乾棗慄黃榛子菱仁 仁鹿脯白 黑  餌粉 。 豆實以    菁 鹿 芹     魚 脾析 豚拍 食 食。  實以稻*梁 實以稷黍。 * 實以大羹 實以肉羹加芼滑。  南俎載牲左脅 豆*閒俎載熟肉盤。 凡享神之物當時所無者以時物代之。 太廟令設燭於神位前又良 令太官令帥其屬入實七祀位及配享功臣位禮饌。  實以慄黃鹿脯豆實以菁 鹿  實以稻*梁 實以稷黍。 壺尊二皆實祠祭法酒俎載牲牢盤。 監察御史按視堂之上下* 察不如儀者還出。 謁者贊引引太尉以下諸享官皆就門外位奉禮贊者先入就位再拜。 贊引引御史太廟令宮 令祝史齋郞執尊   者及七祀配享功臣祝史齋郞執尊   者入自東門當階*閒樂懸北重行北向西上立定。 奉禮曰: "再拜。" 贊者承傳。 御史以下皆再拜。 訖執尊   者各就位。 贊引引御史諸祝史詣東階升堂。 御史行掃除於上令史掃除於下訖複位。 未明二刻太廟令陳腰輿於東階之東皆西向北上。 贊引引太廟宮 令帥執事者以腰輿自東階升堂詣太祖室入開坎室宮 令祝史奉出神主各置於輿出詣座前奉神主置於座。 訖以次奉出惠宗以下如太祖儀。 后妃神主南向 座而處左北向 座而處右。 太祝薦香酒俱複位。 太樂令帥工人二舞入就位。 其升堂座者皆脫 於下降納如常。 文舞入陳於懸北武舞立於懸南道西。 訖謁者引司空入就位。 奉禮曰: "再拜。" 司空再拜。 訖謁者引司空詣東階升堂行掃除於上降行樂懸於下引複位。 謁者引太尉贊引引諸享官及七祀配享功臣獻官入就位。 奉禮曰: "再拜。" 太尉以下眾官在位者皆再拜其先拜者不拜。 謁者進太尉之左白: "有司謹具請行事。" 退複位。  律郞 伏舉麾興軒架奏黃鍾宮興安之曲文德之舞作。 黃鍾三奏大呂大簇應鍾各再奏樂九成偃麾樂止。 奉禮曰: "再拜。" 太尉以下眾官在位者皆再拜。 謁者引太尉詣洗位北向立齋郞沃水。 太尉 手 手。 訖齋郞以 取瓚進立於洗西太尉取瓚于 。 齋郞酌 水太尉洗瓚拭瓚以授齋郞。 齋郞以 受瓚詣泰階以授祝史祝史受 取瓚以置尊所瓚盤。 謁者引太尉升自東階詣太祖尊 所登歌作夾鍾宮順安之曲。 祝史以瓚授太尉太尉執瓚。 祝史去 太尉酌鬱 。 謁者引太尉進太祖神座前西向 以  地訖以瓚授祝史祝史受瓚。 訖太尉 伏興謁者引太尉小退西向再拜。 訖。 謁者引太尉詣惠宗位北向次詣顯宗位南向次詣文宗位北向次詣順宗位南向次詣宣宗位南向次詣肅宗位南向次詣睿宗位北向次詣仁宗位南向   如上儀。 訖登歌止。 謁者引太尉降複位。 初眾官拜訖齋郞各奉毛血及肝 之豆立於東門外又齋郞奉蕭稷黍各立於肝 之後。 於登歌止奉毛血肝 與奉蕭稷黍者以次入自正門詣泰階。 諸祝史各迎取毛血肝 於階上俱進奠於神座前。 其蕭稷黍各置爐炭側。 諸祝史俱取肝燔於爐炭還尊所。
33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13
34 饋食。 太尉旣升 太官令出帥進饌者奉饌陳於東門之外重行西向以南為上。 謁者引司徒出詣饌所司徒奉太祖之俎。 太官令引饌入自正門。 俎初入門軒架奏無射宮 安之曲饌至泰階樂止。 諸祝史進徹毛血之豆自東階授齋郞以出。 司徒升自泰階詣太祖神座前西向 奠 伏興諸祝史各奠俎饌升諸祝史各迎取於階上進設於神座前設。 訖謁者引司徒降自東階複位太官令退複位。 諸祝史各取蕭稷黍 於脂燔於爐炭還尊所。 太官丞引七祀配享功臣饌入祝史迎引於座首各設於神座前太官丞退複位。 謁者引太尉詣洗位北向立齋郞以 取爵立於洗西。 太尉取爵於 洗爵拭爵以授齋郞齋郞以 受爵詣泰階以授祝史祝史受 取爵置尊所 上。 謁者引太尉升自東階詣太祖尊 所登歌作夾鍾宮大定之曲文德之舞作。 祝史取爵於 授太尉太尉搢笏執爵。 祝史去 太尉酌犧尊之泛齊。 謁者引太尉詣太祖神座前西向 奠爵小北執笏 伏興。 謁者引太尉詣尊所。 祝史又授副爵太尉搢笏執爵酌泛齊。 訖謁者引太尉 奠爵小南執笏 伏興。 謁者引太尉小退西向立樂止。 祝史持祝版進神座之右北向 讀祝文訖 伏興樂作太尉小北再拜小南又再拜訖樂止。 謁者引太尉詣次位酌獻 如上儀。 昭穆諸位奏曲及奠爵讀祝拜禮 如親享儀。 謁者引太尉詣飲福位西向立諸祝史各以爵酌 福酒合置一爵一祝史持爵進太尉之左北向立。 太尉再拜受爵 祭酒 酒奠爵。 諸祝史持 俎進 神位前 肉合置一俎又以  稷黍飯於 合置一 以授太尉。 太尉受以授齋郞取爵遂飲卒爵。 祝史進受虛爵複于 。 太尉興再拜。 謁者引太尉降複位。 文舞退軒架奏無射宮崇安之曲出訖樂止。 武舞進軒架奏無射宮崇安之曲舞者立定樂止。 初太尉將複位謁者引太常卿詣洗位 手洗爵。 訖謁者引太常卿升自東階詣太祖尊 所軒架奏無射宮武安之曲。 鄉樂交奏武功之舞作。 祝史去 太常卿酌象尊之醴齊詣太祖神座前西向 奠爵 伏興。 又詣尊所酌醴齊進後妃神座前 奠爵 伏興小退再拜。 又再拜以次酌獻 如上儀。 訖樂止。 謁者引太常卿詣飲福位西向立。 諸祝史各以爵酌 福酒合置一爵一祝史持爵進太常卿之左北向立。 太常卿再拜受爵 祭酒遂飲卒爵。 祝史進受虛爵複于 。 太常卿興再拜。 訖謁者引太常卿降複位。 初太常卿獻將畢謁者引光祿卿詣洗位 洗升酌著尊之 齊終獻如亞獻之儀訖樂止。 引光祿卿降複位。 初光祿卿將升贊引引配享功臣獻官詣 洗 洗詣酒尊所。 執尊者去 獻官酌酒。 諸助奠者皆酌酒。 贊引引獻官進詣首座前東向奠爵諸助奠者各進奠於座前。 九室功臣奠爵畢祝史持敎書進首座之右立讀。 訖獻官揖贊引引獻官還本位。 初功臣獻官詣洗位贊引引七祀獻官詣 洗 洗詣酒尊所。 執尊者去 獻官酌酒。 贊引引獻官進 奠於司命神位前少退西向立。 獻官唯獻司命餘座齋郞助奠。 祝史持祝版進神座之右北向 讀。 訖獻官再拜。 贊引引獻官還本位登歌作夾鍾宮恭安之曲。 諸祝史進徹豆還尊所配享功臣祝史及七祀祝史各進徹豆還尊所登歌止。 奉禮曰: "賜 再拜。" 在位官皆再拜受福酒者不拜。 送神軒架奏黃鍾宮永安之曲。 鄉樂交奏。 奉禮曰: "再拜。" 眾官在位者皆再拜。 樂一成止。 謁者詣太尉之左白禮畢。 謁者引太尉贊引引諸享官以次出贊引引御史以下俱複執事位立定。 奉禮曰: "再拜。" 御史以下皆再拜。 贊引引出。 太樂令帥工人二舞以次出。 太廟令與祝史*( ) 令以腰輿升納神主如常儀。 祝板燔於齋坊。
35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太廟-014
36 太尉複命。 太尉以下諸享官執事者各還齋所住一刻*頂有司陳鹵簿於齋坊南門外如來儀。 太尉與群官詣太廟東門外再拜至南門外以次上馬擊鼓吹角行至升平門外下馬入門序立再拜訖各退。
37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00
38 功臣配享於庭。
39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01
40 ○太祖室。 太師開國武烈公裴玄慶太師開國忠烈公洪儒太師開國武恭公卜智謙太師開國壯節公申崇謙太師開國忠節公庾黔弼太傅熙愷公崔凝。
41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02
42 惠宗室。 太師開國嚴毅公樸述希太師開國克翼公金堅術。
43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03
44 定宗室。 守太師開國威靜公王式廉。
45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04
46 光宗室。 太師匡衛公劉新城太師內史令開國貞敏公徐弼。
47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05
48 景宗室。 太師開國匡益公樸良柔太師開國敏休公崔知夢。
49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06
50 成宗室。 太師內史令匡彬公崔亮太師內史令文貞公崔承老太尉內史令貞憲公李夢游太師內史令章威公徐熙司徒內史令李知白。
51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07
52 穆宗室。 太師內史令貞信公韓彥恭太師門下侍中忠懿公崔肅太尉門下侍中金承祚。
53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08
54 顯宗室。 太師門下侍中仁憲公姜邯贊太師贈門下侍中節義公崔沆太師內史令貞肅公崔士威太師中書令英肅公王可道。
55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09
56 德宗室。 太尉門下侍郞平章事襄懿公柳韶。
57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10
58 靖宗室。 太師內史令元肅公徐訥太師門下侍中景文公黃周亮太師中書令文憲公崔 守司徒門下侍中貞簡公金元 。
59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11
60 文宗室。 太尉門下侍中順恭公崔齊顏太師中書令章和公李子淵太師中書令景肅公王寵之太師中書令文和公崔惟善。
61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12
62 順宗室。 守司徒門下侍中文忠公李靖恭。
63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13
64 宣宗室。 守太尉門下侍中長淵縣開國伯貞獻公文正守司徒門下侍中匡肅公柳洪守太尉門下侍郞平章事文貞公金上琦。
65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14
66 獻宗
67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15
68 肅宗室。 守太尉門下侍中忠謙公邵台輔守司空左僕射 知政事景烈公王國 守太尉中書令忠景公崔思諏。
69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16
70 睿宗室守司空中書侍郞平章事貞簡公柳仁著守太師門下侍中鈴平伯文肅公尹瓘守太傅門下侍中文成公金仁存守太保門下侍中忠烈公魏繼廷。
71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17
72 仁宗室。 守太傅中書令樂浪侯文烈公金富軾守太尉門下侍郞平章事莊景公崔思全。
73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18
74 毅宗室。 平章事崔允儀平章事恭肅公庾弼平章事文公元。
75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19
76 明宗室。 平章事文定公尹鱗瞻平章事忠肅公文克謙。
77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20
78 神宗室。 門下侍中文景公趙永仁。
79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21
80 熙宗室。 平章事文懿公崔詵平章事良淑公任濡。
81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22
82 康宗室。  知政事翊烈公鄭克溫。
83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23
84 高宗室。 平章事文正公趙 侍中李杭侍中威烈公金就礪。
85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24
86 元宗室。 平章事李世材平章事蔡楨。
87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25
88 忠烈王室。 中贊文敬公許珙中贊文良公薛公儉。
89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26
90 忠宣王室。 中贊忠正公洪子藩中贊文靖公鄭可臣。
91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27
92 忠肅王
93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28
94 忠惠王室。 政丞思肅公韓渥 理李揆。
95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29
96 忠穆王
97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30
98 忠定王室。 鐵城府院君文貞公李 興安府院君文忠公李仁複。
99 #高麗史60卷-志14-禮2-吉禮大祀-  功臣配享於庭-031
100 恭愍王室。 政丞正獻公王煦 林府院君文忠公李齊賢益城府院君文忠公李公遂夏城府院君襄平公曹益淸瑞寧君文僖公柳淑。
101 志卷第十四。
102 #高麗史61卷-志15-00-00-000
URN: ctp:ws70436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